总裁在后宫崛起 完结+番外[穿越重生]——BY:人型代码

作者:人型代码  录入:05-16

  几十年过去,女儿早已嫁人,嫁得是当时渭南当地有名的才子乔宗,也就是乔环的父亲乔大人。儿子也已成家,生了一个出色的孙辈儿,便是如今京郊大营的副帅何幻。
  无人知晓,这两人血脉里流着周氏之血。
  那日,公子宝一别周璨,只觉人生灰暗,再无生机。他不断回味着与静娴公主在一起的时时刻刻,只觉得胸口胀满了酸酸涩涩的美与好,人间至善皆可由此而生,他本有机会守着这份善,光彩圆满地渡过一生,然而,天意弄人,他公子宝注定此生无缘善根,那便做个十恶不赦之人,至少要与这不公不正的命运抗争一回。
  哪怕不为了自己,至少为了那个人也要搏上一搏。
  公子宝本身资质并不差,是一个胸中自有沟壑的人。原本就是可造之材,只不过在成材的路上突遇坎坷,又无人引导,加之心灰意冷,仇人又是九五至尊,他会干出什么事,可想而知。
  那日之后,平京里的人渐渐发现,纨绔子弟浪荡风流的名单上,渐渐多了一个公子宝。后来,世人皆说宝国公风流成性,胸无点墨,是个只知吃喝不谙政事的草包。就连他那个儿子都从小和他一个德行,是个娘胎里就带着坏出生的恶胚!
  因为恶名在外,京城里的正经权贵很少跟他往来,宝国公虽也还是位列三公,却没人真把他当回事,一提起来,都说还不是当年仗着油嘴滑舌骗了公主欢心,这才爬上来的。不过,好在陛下英明,没把公主许配给他,不然就他那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儿,真当了驸马还不得把公主气死。
  气死当不至于,我看等公主知道了他的真面目,八成也会赏他一剑!
  哈哈哈,说得就是!
  这些话宝国公浑不在意,他要做得,他想做得这些年一刻都没有停过。静娴公主到底是谁,二十几年过去了,他当然早就搞清楚了——她根本不是什么何皇后的义女,他是何皇后的亲生儿子,曾经的太子,周璨!!!
  若非他是哥儿,这大周的天下本就该是他的!
  可是,即使是哥儿,又怎么了呢?哥儿为什么就不配做帝王?哥儿为什么就不能君临天下?!
  在宝国公心里,周璨若为皇,定然不输任何一代明君!
  而他所要做得,就是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也要将他送上那个位子。
  这件事,他本细细谋划了很多年,一边在京城里放着浪荡子的烟雾弹,一边在这烟雾的遮挡下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地积攒着力量。这期间,他根本无暇估计孙氏如何,他那个儿子又如何。关于那个孩子,只看他给他取的名字为孙,也知道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过。
  孙,乃其母姓,给儿子取了母亲的姓氏为名,能代表的仅仅是这个孩子乃是孙氏所出,但凡一个正常的爹,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些年,宝国公在外面花天酒地,孙氏早已心死,她只盼着儿子将来能成为依仗,因此从小就极尽宠溺。那孩子便如一棵歪脖小树一样,渐渐长大,因从小也没得到过多少父爱,反而越发以模仿父亲为荣。不学无术,二十来岁还每日沉溺于捉鸟遛犬就知道这是一个真的胸无点墨不成气候的败家子。
  如果,没有他掠走十一岁的高悦那事,或许用不了几年大周的天儿真得就要变了。可他偏偏干了那件得罪了李家又得罪了三殿下连带还把高家得罪了个遍。
  高家表叔那时已拜入了户部尚书刘大人门下,高悦出事之后,表叔也曾相方设法要教训公子孙。刘大人为爱徒出气自然顺理成章。
  说起来,宝国公通敌案表面上是李家和皇后李氏出的手,实际上背后却还有两只看不见的推手,其一,是刘尚书,其二,是当时还是三殿下的周斐琦。
  所有人想要针对的一开始只是公子孙,奈何他有一个做国公的爹,要想动他首先要把他爹拉下马。本来大家也只是想扯一把宝国公出出气,却没想到这一扯就一不小心扯出了一个惊天大窟窿。
  其实,当时两方也斗了一阵子法。毕竟,李景一剑把公子孙砍成了太监,宝国公就算再不靠谱,为了自己的面子也要给儿子讨个说法。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斗了几局后,皇后李氏、刘尚书等人才惊觉,这个宝国公可不是个简单人物。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人为何这么多年甘愿顶着一个那么烂的名声,而无所作为呢?
  皇后李氏是很早就跟着周珧的人了,对于周璨、周珧、宝国公当年的恩恩怨怨算是半个知情的人,她想得极深,因此便设了一局,加以试探——
  她向皇帝进言,提议要立周斐琦为太子。彼时,周斐琦十三岁。若说立太子其实言之过早。
  但是,皇后提了,其兄镇国公又在朝堂之上明确说了,周珧作为皇帝自然要召集大臣御书房议事。立储毕竟是大事,三公九卿四大将军,齐聚一堂,众人皆劝帝王需谨慎,毕竟之前出过两任太子皆是哥儿的先例,大周立储皇子不满十八,臣子们都不放心。
  议论纷纷中,宝国公一言不发,直到皇帝点了他的名,他其实可以不说,或者随大流劝皇帝等皇子们再大些,可是那天,宝国公却没有忍,也没有再伪装,就着这件事,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他说:“三殿下若是明珠,何必因哥儿蒙尘?”
  如此一来,不但李氏警觉,就连皇帝也起了疑心。
  那日之后,暗卫、戌卫、哨探倾巢而出,宝国公很快便意识到他这些年的经营恐怕就要败露,可他一点儿也没有后悔,手里这一盘棋,被他拆拆卸卸,埋、掩、藏、挪,最终留给皇帝的只剩水面之上可寻的几片落叶。
  宝国公想,若有一天,那个人想通了,要用人了,这些都可为其助力。我最终还是愚笨,致死都未能给他带来一件好事!
  宝国公一心等死。
  皇后李氏却与皇帝连谈了三日。
  皇后李氏有武将之风,亦有将帅之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亦能为常人所不敢为——
  她对皇帝道:“陛下若解心结,可纳宝国公之议。”
  李氏这时的目的很明确她要助自己的养子入主东宫。只有周斐琦越早确立储君之位,她的后位才越稳固,她们李氏一门在朝堂的地位也才能更稳定。她不是无谋的何氏先后,也不是软弱的何氏继后,她是李氏出来的将门虎女,既忠于大周又能顾及家族。
  因此,她这一局抓住了皇帝心结这个软肋,利用宝国公这颗棋子一箭三雕——
  这第一箭便扎在了皇帝的软肋上。她跟一路跟着周珧走来,很清楚皇帝周珧的心结就是当年利用了幼弟的信任,在他的日常膳食里混入了抑制哥儿发育的药物,等他长到十七岁,顺利被封为太子后,又用药诱发了他的情潮,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他那个自负高傲的父皇颜面扫地,一举击溃了老皇帝的心理底线,毕竟连着封了两个太子两个都是哥儿,他们那个好面子的皇帝老爹怎么可能还受得了?!尤其是周璨是老皇帝放在心坎上宠过的,给予厚望的最优秀的儿子。
  而周珧也在照顾周璨的过程中,借此之便,潜移默化在老皇帝面前刷足了存在感,不知不觉就取得了皇帝老爹的信任,那么在周璨被发现是哥儿之后,皇帝老爹伤心失望之余,积极地为老爹出谋划策安慰宽心的周珧自然而然就走进了老爹的内心,再选太子,皇帝难道还会考虑别人吗?
  这是当年,李氏冷眼旁观看清的事实。而周珧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在那漫长的等待里,感受到了周璨的一片真心,他当然知道那很难得,所以就无限贪婪,在大事已成后,一边抓住不想放手,一边想要弥补那些当年因利用留在心里的愧疚,可惜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兄弟反目,两败俱伤!
  可这些事,在李氏眼中,其本质不过是周氏先祖对哥儿的偏见所致,她能看出,皇帝周珧心中也很清楚这点,所以在他执政的这些年里,他会重用后宫里最出色的那个高家哥儿,不但采纳了他敬献的计策,还允许他进御书房,甚至说他有宰相之才!
  这些举动又何尝不是皇帝做出来给那个人看得呢?他大概是想告诉那个人,朕在努力,改变世人对哥儿的看法,一旦哥儿可以参政,你便是做太子做帝王都是顺理成章的了,你看,你当初说要和我共享江山,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我也在为你努力着!
  这件事上李氏的忧虑还要更远,她最担心的是,一旦让哥儿参政成为现实,那么周珧百年之后,大周会落在儿子手里,还是会被交到那个人手里呢?
  所以,她当年用了一些手段,如今还要再用些手段才成!
  她要让帝王借着解开心结这一说,将周斐琦未来的登基之路铺设成平坦大道,她要引导帝王,让他认同就算周斐琦将来是个哥儿,也不会因此失去成为太子,成为皇帝的可能!她要让皇帝做出这个决定,让他以为他这样做了,就是在向那个人证明他周珧与他们的父皇不同,他绝不会因为太子是哥儿就存在偏见!
  这样一来,周斐琦的皇帝路就稳了,未来的一切也就都稳了。
  关键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宝国公,这个人可连出两箭。


第77章 秋分三候
  其实,一开始皇后李氏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宝国公会说这样的话,但凭她对宝国公和静娴公主两人之间情谊的了解,她认为如果给宝国公一个可以在皇帝面前表态的机会,他一定会站在公主的立场上,替公主讽刺皇帝几句。
  事实证明,李氏对人心的把控很准确,她的判断没有错,虽然宝国公这句话没有明显讽刺的意味,但倘若细细品味,她相信以皇帝的资质必然过后还是能品出些不同寻常的味儿来。
  这就像是两个同样爱着静娴公主的男人,一个作为血脉相连的皇兄,觉得静娴这个样的哥儿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作为已经站在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上的人,皇帝有资格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他对皇位有绝对的处置权。
  而另一个作为昔日挚爱的男人,他的上位还是借由静娴的助力,他所拥有的所有权利还都是皇帝看在静娴的份儿上赐予他的,那么这个人正常来讲,他可以感激静娴,将她放在感激名单的第一位,排在皇帝之前都无可厚非,但他依然是没有资格决定‘一个出色的哥儿是否可以继承皇位’的,但凡一个心理健全的人都不会当着皇帝面儿说出这样的话,尤其是在明知皇帝的皇位是从静娴手里‘夺’来的前提下,说话就更应该小心。
  可是宝国公在什么都明白的情况下,还是说了‘不要让一颗明珠因‘哥儿’这种身份被蒙尘’这样的话,这里面掺杂的东西就太多了——
  首先,这话里最直白的一点,表达出来的意思也是宝国公想告诉所有人的——他认为,哥儿也可为帝。
  可是大周祖制有明文规定:哥儿不可为帝。
  因此,这话一出,稍微想到第一层的人就不难发现,宝国公似乎是在与大周的祖制叫板。
  这,可是历朝历代在朝为官的大忌。
  因为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英明君主,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公然叫板自己的祖宗。更多的皇帝在位时的心态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大周不亡在朕手里,一切都好说!
  周珧若非对静娴心怀愧疚,本朝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针对哥儿的相应改革。
  所以,宝国公这话一出,等于是自己躺平在了断头台上,他图什么呢?
  不知当年情的人自然是无论如何也挖不出的。但李氏这个旁观者,皇帝周珧这个当事人却都明白,宝国公是准备豁出去、拼了命也要替静娴——太子周璨,说一句没人敢说的公道话!
  他也是有胆,李氏甚至觉得宝国公说这话时还带着五成赌运的意思,他在赌帝王能看出他对静娴依旧一片真心,他赌帝王看出这点后,不会杀他,因此杀了他,这世上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能为周璨这位静娴公主做到如此地步的人了!他赌皇帝因愧疚也罢什么也好,他至少是真心希望静娴公主好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帝也该醒悟,该成长了吧?
  不得不说,宝国公这一点确实赌在了点儿上。至少皇帝想到这一层后,暂时没有动他。当然,宝国公也很清楚,自己还是会死,因为皇帝的身边,还有个皇后李氏!
  不过,宝国公同时也算到了,若是李氏说动了皇帝杀他,那么杀了他的皇帝只会对静娴更好。因为皇帝清楚他杀的这个宝国公是世上除了皇帝自己,唯一一个不为功名利禄不为荣华富贵就算拼了性命也全心全意爱着静娴的人了。
  哪怕这个人这些年来吃着周家的俸却每天想着怎么造周家的反!但是皇帝杀了他,却不会获得半点儿手刃仇敌之快,只会在对静娴公主愧疚那侧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颇具分量的砝码。
  宝国公能算到这一点,皇后李氏自然也能算到这一点,她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果断地射出了第二箭。这一箭的目标已不再是太子之位,而是直指帝位。
  她要借着宝国公、静娴公主和皇帝周珧这三人的纠葛,用宝国公之死,一举击溃周珧的内心——
  如何做?
  既然公子宝赌得是皇帝周珧内心的愧疚,那么她就赌周珧内心的残忍。
  周珧这个人当年为图大位可以对全心全意信任依赖着他的幼弟用那样的手段,说明他这个人本质上对权位是有着极其强烈的野心的。而这二十几年来,他坐在高位,杀伐决断,从未有一次手软之时,就可以看出,他身为帝王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也很清楚如何平衡政局——他是个无情的君主,那一颗心千锤百炼,唯一的一点柔软他留给了亲弟周璨,可惜当年行差踏错,被周璨狠狠地戳了个稀烂。
推书 20234-05-16 :我是NPC,听不懂玩》:简介:(入库时间2021-05-15) 晋江VIP2021-05-05完结总书评数:2390 当前被收藏数:14613江帆死了,投胎到一个古代小地主家,他以为自己是穿到古言世界里了,拿着小地主人设的剧本;有一天突然看到有人御剑乘风像个大侠一样救他一命,他瞬间以为自己是穿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