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穿越重生]——BY:染千江

作者:染千江  录入:06-05

  大部分人还是营养不良,落实下来,还是要吃好吃饱。
  在宴云河心里,所有事情总结下来,就三点:种地、种地,还是种地!
  次日他前往烧瓷坊,顺便看肥料厂建造进度,种地哪能离开肥料?产量提不上去,谈什么农业改革?
  去往烧瓷坊的路上,两边的庄稼都长高了不少,郁郁葱葱的绿,总算让宴云河的心情好了点,这时赵青凑到了车窗边,“王爷,有人跟踪咱们。”
  “什么人?”宴云河问道。
  赵青道:“是上次从南边来的那群人中的少年。”
  他一说,宴云河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野性的少年模样,他对这少年的印象十分深刻,“只他一人吗?”
  “就他一个人。”
  “那你让他上前来,问问他有什么事?”
  赵青做好防护准备,策马近到那少年眼前,不一会儿,少年就和赵青一起过来了。
  他下了马,从敞开的车窗中望向宴云河,又是那种直勾勾的模样,宴云河见他也不说话,只得先开口道:“你在跟着我们?”
  少年摇摇头,“我在跟着你。”
  赵青侧目,手暗暗压在刀柄上。
  宴云河:“跟着我作甚?”
  “给你这个。”少年自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宴云河看着很像古装电视剧中装药的小瓷瓶。
  “这是什么?”
  “药。”
  “呃……”宴云河搞不清这少年的思路,“我不需要。”
  少年道:“这是保命用的。”
  说完就将药瓶从车窗扔到宴云河怀里,利落地上马,转眼就不见人影了,喊都喊不住。
  宴云河无法,只得暂且收下这少年的药,不过赵青强烈表示,要先给李会明验过,才能交到宴云河手里,宴云河也没多纠结,继续上路了。
  铅笔芯已经烧好了,踏着前人的经验,这批笔芯好多了,在宴云河看来,只要落笔清晰,笔芯不断,那就是能用。
  黏在一起的笔芯与笔杆已经压了一夜,宴云河到了之后,卫有荣就小心地将一块块板分开,拿了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削成宴云河印象中的铅笔模样。
  宴云河试用之后觉得效果不错,旁边的周玉姿势别扭地握笔在纸上写了个字,看见宴云河的握笔方式,跟着照做之后,果然轻松不少。
  “省了研墨,倒是方便许多,就是写出的字不太好看。”周玉道。
  “不止如此,”卫有荣铅笔做成,不免有些得意,此时都敢搭纪善的话了,“周纪善猜这铅笔造价几何?”
  周玉道:“我没见过此物,猜不出。”
  “看见这些铅笔了吗?只用了一斤石墨、黏土,两根木头,水油蜡胶也不过少许,不算研究过程,最多花费半个月就能制成。”卫有荣道。


第16章
  摄政王他怎么还活着?
  周玉这才震惊不已,要知道光是制作墨条最少就要晾半年之久,好的墨更是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可见墨的珍贵。
  如今这铅笔不只使用方便,成本更是低廉,若是推广开来,不知能省去多少读书费用?
  “王爷,这是大好事啊,应让天下人都知晓铅笔,此必能兴我大郑文风。”周玉对宴云河激动说道。
  宴云河放下手中笔道:“此事不急,你先将铅笔送到苏先生府上,让苏先生试用一下,顺便替孤传封信,问问苏先生音标一事进展如何,若是进展顺利,你学了再回来。”
  又对卫有荣道:“你将制作工序整理一下,能简化的就简化,最好设计出能够代替手工的工具,笔杆的制作不能纯靠人工,效率太低,还容易有偏差,此外还要制定标准,精确测量。”
  卫有荣一一记下,之前奔着试做去的,先做出来再说,现在就到了改进的时候。
  宴云河带走了剩下的铅笔,狠狠奖赏一番卫有荣和工匠,看得出来他们现在都干劲十足,于是就转而去看肥料厂的进度了。
  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都很卖力,精神也都不错,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建成,宴云河试吃了工地伙食,见王虎并没有糊弄克扣,心里也满意,只不过看着工地现场还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什么也说不清。
  等今天的事更新之后,宴云河才知道缺的是什么了。
  “作者不合格,你要搞基建,怎么能没有水泥?那可是穿越者基建必备,你这也好意思管自己叫穿越文?”
  读者如此说道。
  宴云河看了沉默,学妹看了流泪,想不到作为农大学生,还要精通制作水泥,要知道,宴云河只是有个种子商店的金手指(《我是摄政王》里的更新所说),而不是带着百度穿越。
  幸好,只有读者们不知道这其实是个更文系统,宴云河还有农大学妹这个金手指,于是,经过农大学妹搜索后的水泥制作方法被贴在了评论区。
  已经有人发现作者会根据读者评论更新内容,所以现在大家留评热情高涨,后续又有读者贴出了几种适合这个时代做法的水泥配方,连适用在何处都一并说了。
  宴云河感叹,这真是一群贴心的读者,不只有了人气,也提供了方法。
  因为义诊已经接近尾声,宴云河就和刘春商讨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宴云河的建议是,由刘春领头,建立一个卫生巡查小组,向佃户及工人们传播卫生知识,若有兴趣想多了解的,就传授一些近些时日总结的常见病症的药方。
  之后又与他探讨了一番卫生常识知识,因为工厂在建以后势必会有许多工人。
  尤其是肥料厂那块,有些矿物对人体有大害,宴云河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健康,只怕这些人不当回事,除了规定在岗时间外,也要将危害根植在他们心中。
  宴云河有开矿的想法,已经传递信息给学妹,让她准备资料了。
  现在提议建立卫生巡查小组,先在佃户间传播卫生知识,后续或许会让良医在矿区和工厂之间巡视,遇见不合格的就罚,即便这些人将安全条例不当回事,多罚几次也能认真对待。
  而周玉那边也很快传来了苏墨的消息,铅笔的出现使得纸张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了,毕竟它也不怕晕墨,啥纸都能用。虽然缺陷也很明显,无法长久地保留字迹,但却也实实在在减轻了识字的压力。
  苏墨对铅笔也很满意,可以说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几天他也根据那日和宴云河的商讨,加上拜访几位旧友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份音标注释法,下一步就是要看看教学效果。
  倒是计蕴,苏墨答应了教导,却没说是否要收为弟子,就是这样,计蕴也已经很满足了。
  如此,周玉再回王庄时已经记住了苏墨所教的音标,宴云河听他讲解一遍。
  因为有些想法是他提出的,倒是与他那个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大郑的官话与现代普通话到底不同,所以,宴云河也不能照办拼音,还是要由这个时代的人进行完善。
  苏墨创造的注音符号,写法并不是拼音字母,反而有汉字方正的样子,对于宴云河来说,只要好用的内核不变,那就能用。
  很快,王府的仆从每天多了一项任务,学习拼音与简单算术。既然都要教拼音了,数学也不能落下,阿拉伯数字也一并学了吧。
  老师就是周玉和府内另外几个先生一起担当,宴云河规定,每日早饭过后,上午的时间用来学习。
  下午的时候再做活,反正来来回回,这些人都是只服务宴云河一个人的,而宴云河现在又不需要服侍了,自然也有许多空闲时间。
  最近这段时间,宴云河已经将仆从的每日两餐提到每日三餐,清荷与内官头领孙简都觉得宴云河太过宽容。
  于是对待仆从们严厉了许多,动辄就是挨罚,有些太过苛刻的被宴云河制止了,有些规矩也保留了下来,都是以奖惩的制度形式,毕竟管理人还是要有制度的。
  就在麦子还在抽穗的时候,肥料厂建完了。
  宴云河去看了肥料厂,又想到了那张水泥方子,他不是不想做,但水泥需要烧制,烧火是要用柴的。
  若是他这边开了火,就怕今冬的柴会贵,到时受影响的可是一城百姓,所以烧水泥之前,需要先解决燃料问题。
  煤,这个储量丰富的矿物质燃料自然是个好选择,但开采出来的煤矿直接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就利用率来说也是极大的浪费。
  而要用煤,第一条就是找煤矿,这个不难,洛城西南方向就有煤矿,第二条就是煤矿加工,那首先要有场地,所以还是要建厂。
  之后,做出能用的煤,才能大量烧制水泥,烧其他。
  再一点,宴云河还要考虑到现在的生产力与生产条件,一切都要摸索着前进,让宴云河体会到了开荒的乐趣。
  肥料厂建造完毕之后,煤厂被提上日程,正好工人都是现成的,条件待遇不变,大家换个地方,继续开工,赶在秋收前,把煤厂也建完吧,而宴云河也趁着这个时间,去资料记载中发现煤矿的地方现场考察,考察当日就决定在这里建个矿场。
  大家先挖着,等煤厂建成,就能直接开工,而农大学妹则是默默在评论区留下一篇矿场安全条例,宴云河也不含糊,选出适用的,每个矿场工人都戴上了铁皮帽,监工每日耳提面命背诵安全条规,即便不识字,也要全记住。
  因为宴云河选择槽洗法洗煤,所以煤厂的面积不能小,未免污染水源,还要另挖水渠,将水循环利用,宴云河在卫有荣的建议下参考了几款水车,发现可以满足要求,就放心大胆的开建了。
  另一边肥料厂建成之后,已经开始生产肥料,除了上次使用的肥料外,宴云河根据学妹提供的方子又选出几种适合本地的土化肥,有时候宴云河都希望能快进到制出三酸两碱。
  宴云河也是在了解到大郑朝有制硝师这个职业后,才拿出了几个用硝作原料的土化肥配方。
  肥料厂的名字简单粗暴——洛城第一肥料厂,这时候还不兴这种命名方式,但宴云河定的,大家也喜欢第一的名头,于是都欣然接受。
  王行的干儿子王虎,现在一心扑在肥料厂上,手下管着二十几号人,都是王府的仆从,完全不担心配方泄密的事,他们进的原料又不是只用作一种肥。
  忙忙碌碌一段时间后,宴云河发现身边的人有些变了,不只面色好看了,就连精神也与以往不同。
  之前仆从们都是低头服从命令,现在褪去了一些战战兢兢,脸上也有了笑容,群体的感染力是很强的,一时间好像所有人都很快乐。
  周玉的教学班原先只有三十几个人,渐渐的,就成了超过百人的大班,就连王府侍卫也开始轮流来听课了。
  为此,王行在王庄给他们找了个大房子作教室,是由仓库改成的,宴云河去听了两节课,之后就让人给木板刷了漆,让卫有荣造了粉笔出来。
  现在的铅笔主要用户就是王府这些仆从,等攒够了一批数量,宴云河就开始在洛城内试卖,起先确实无人问津,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铅笔的妙处,销量渐渐也上去了。
  一只铅笔只卖三文钱,这个价格对于买不起墨的人来说,那可是太便宜了,一时间,铅笔就在洛城内流行起来。
  反对的声音不是没有,说铅笔写字没有读书人的风骨,被苏墨激情怒骂,他甚至为铅笔连作三首诗,对铅笔大加褒扬,使得铅笔的名声远扬。
  再一打听,原来这铅笔竟是忠王做出来的,更是无人再说铅笔低贱,不配读书人使用,借着铅笔的热度,宴云河的名望值倒是起来了,现在身体状态勉强能到五十岁的水准了。
  因为笔墨纸砚是和读书人息息相关的事物,而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又占据着最大的话语权,一时之间,关于摄政王应不应该退出朝堂的话题再次被人提起。
  本来因为楚海德与路之言的争斗渐渐从幕后转到台前,就使不少人对左右二相颇为不满,楚海德和太后天然和小皇帝亲近,路之言只能艰难支撑。
  他虽是铁杆帝党,但架不住皇帝太小,连事都不懂,自然和太后最亲近,在他心中,路之言才是大反派。
  每每想到这个的时候,路之言都要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拦着宴云河,就让他这么退了。
  为什么没拦着呢?
  因为宴云河重病活不过三个月,他的卧底崔太医亲口告诉他的!
  所以,三个月早过去了,这位王爷怎么还没死呢?


第17章
  摄政王他从不骗人。
  宴云河怎么可能会死?他不只活得好好的,还越活越「年轻」,连在外面跑的时间都变长了。
  虽然只是五十岁的状态,宴云河感觉自己已经活了。
  林正山的土地丈量也步入尾声,秋收之前,就要将新的租佃制度公布出去,宴云河现在人缘好,也不怕政策不合人心掉名望,反正他也不强制,接受不了可以走人,他绝对不拦。
  这些时日宴云河巡视农田,发现了几个种地的好手,毫不犹豫重薪聘请为种田指导,这些人大多上了岁数,有着丰富的种田经验,并且有一点是宴云河比不上的,那就是对气候的把握。
  习惯了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宴云河是看不准的,但农业种植又是依赖气候条件的,所以对农时的把握尤为重要。
  不只如此,宴云河还给他们每人配了个识字的,以便记录他们的经验。
  这次重分田地前夕,宴云河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让大家做一下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和传达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调整工作重心。
推书 20234-06-05 :世界在逼我苏[穿越》:简介:(入库时间2022-06-05) 晋江VIP2022-06-02完结总书评数:5194 当前被收藏数:8838俞渺人很娇羞正经他的系统也是个话少正经的家伙可偏偏随机来到的世界和随机触发的任务都格外一言难尽?排雷:作者脑洞清奇主角娇羞弱攻,含哭包属性,不喜勿入主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