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菌菇跟笋子味道虽然鲜美多汁,但数量并不多,一开始叶瑾还有些端着,但很快他也跟着捡起了蘑菇。
比起在府上读书,在山里头似乎别有一番趣味。
但无奈的是,叶瑾毕竟从小娇生惯养,哪儿能识得那么多山货?他见旁边的九皇叔时不时的将捡来的菌子放到竹筐里头,还以为什么样的蘑菇都能往里头放呢。
而小孩子又格外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没一会儿就发现了目标。
“九皇叔,你看!”
等叶瑾捧着一丛蘑菇回来的时候,就看到眼前的青年似是飞快的眨了眨眼睛。
叶瑾多聪明一小孩儿啊,下意识的便问道:“九皇叔,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九皇叔刚刚忘记告诉你了,越是鲜艳的蘑菇,越是容易带毒。”
毒???
叶瑾几乎是瞬间就将手里的蘑菇丢到了地上。
再抬头的时候,叶瑾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九皇叔刚刚不说!
像是没有看到小孩控诉的眼神一样,叶朔摸了摸下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咱们人多,你采摘的量哪怕全部放到锅里去,也最多是让人感觉到身体麻痹而已,休息三五天的功夫就恢复过来了,死不了人的。”
随着叶朔越说越多,叶瑾的眼神也逐渐变得惊恐。
这还不够可怕吗?若是让皇爷爷吃下去……
叶瑾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叶朔见状,彻底绷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纵使叶瑾这么好气性的一小孩,也好悬被他给气死。
“九皇叔!”
“好了好了,大不了九皇叔教你怎么分辨毒蘑菇跟正常蘑菇咯。”
看着气鼓鼓的小侄子,叶朔顺手就揉了揉他的脑袋。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叶瑾却是轻易不再上他的当了。
因着之前的事情,叶瑾吃了没常识的亏,故而在叶朔教他辨认周围各种植物的时候学的格外的认真。
光是这些还不够,叶瑾还时不时的要跟周围的僧人求证一番,小小年纪已然是如此的谨慎,不愧是小明手把手教出来的。
叶朔见状,不免有些感慨。
一直等到傍晚的时候,叶朔才带着叶瑾从山里头钻了出来。
哪怕再小心,毕竟要爬高上低,还要从木头上、泥巴地理采摘蘑菇,还要挥舞锄头挖笋子,叶瑾浑身已经是被祸害的不成样子了。
叶瑾一开始沉浸在快乐之中的时候尚且不觉得有什么,他甚至还在想,九皇叔似乎也不像是传言中的那样不学无术,山里头那么多东西,那么多植物,他都如数家珍,明明是极聪明的一个人。
但是很快,等跟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近,且父亲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变得难看,叶瑾瞬间就清醒了过来。
叶瑾觉得,再怎么样,身为罪魁祸首的九皇叔也总要替自己美言几句,结果……
把叶瑾从竹筐里头放出来,叶朔毫不犹豫,丢下他就跑。
留下小孩一个人当场傻眼。
看着跟土里挖出来似的、满身泥巴,目光呆滞与乞丐无异的儿子,六皇子的脑袋瞬间就热了。
另一边。
大皇子很快就接到了山下传来的消息,一个青年站在大皇子门前,随着门口侍从的通报,大皇子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见到了他。
大皇子对这张脸并不陌生,青年乃是许将军麾下,因着腿脚利索,办事牢靠,所以许将军经常让他来回传递消息。
至于许将军,乃是大皇子麾下一员悍将,与大皇子一起出生入死多年,当初攻打北庭、连占三城的时候,许将军亦是功不可没,可谓是大皇子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这回来紫庐峰,大皇子想也没想就将他给带上了。
除了许将军之外,另外一个担任护卫工作的方将军,亦是大皇子心腹。
见青年突然上到山上来,大皇子愣了一下后,随即问他山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倒也不是多么要紧的大事,只是许将军的手下似是发现了山脚处隐约有外人来过的痕迹,许将军问要不要去查一查。”青年一脸恭敬,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此处虽是皇家寺院,但周遭亦经常有村民出没,况且……
突然想到当初二皇子的话,大皇子神使鬼差的说了一句:“不必。”
“那小的这就去回许将军的话。”
青年并未多想,很快就回去复命了。
片刻后,前头便传来了景文帝从主持那里出来的消息。
第207章 遇刺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 叶朔每天都会带着叶瑾四处闲逛,然后等玩儿累了,再把他给送回来。如此既不用叶朔收拾, 又能够不那么无聊, 简直一举两得。
唯一不好的是,六皇子的日子要过的苦一些, 基本每天都要帮自己儿子收拾清理一番,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帮他洗两三次。
尽管周围有宫人侍从,不需要六皇子亲自动手,但该六皇子操的心却是一样没少, 小叶瑾每天带的换洗的衣服马上就要不够用了。
叶瑾一开始跟六皇子是分房睡的, 但之后为了防弟弟,六皇子干脆亲自带着儿子睡了。
然而六皇子越是这样,叶朔就越是变本加厉。
寺庙里头的日子着实无聊,能够时不时跟六皇子斗智斗勇一番,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经常性的,六皇子跟人说着话说着话,一眨眼的功夫,身边的儿子就不见了。再看不远处撒足狂奔的背影, 不是弟弟又能是谁?
小九仿佛是将自己儿子当成是战利品一样,偷到手就算是成功了。
六皇子只觉得弟弟实在是幼稚极了,这么多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叶瑾从一开始的心惊胆战, 到后面战战兢兢, 最后就是现在的麻木跟冷淡。
唉, 习惯了。
如今身后突然深处一双手来,抱着自己就跑, 小叶瑾心里头半点波动都没有了。
“九皇叔,今天咱们得早点回,我还要读书呢。”见反抗不过,叶瑾已经会主动跟他提条件、打商量了。
叶朔觉得皇家的孩子是真惨,好不容易放个假,也逃脱不了学习的命运。
不是说读书不好,读书肯定是好事,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玩的时候玩,不能玩的时候信里头还记挂着念书,未免也太累了些。
这孩子,感觉也没什么童年生活的样子……
索性寺庙的后头有个小型的瓷窑,平常用来制作一些简单的陶瓷用具,像是陶罐啊碗碟啊这些,基本上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叶朔见有闲置的辘轳,便带着他亲手做了几个小碗。
中间叶朔还带着叶瑾到山上捡了些柴火。
冬天的山里头极冷,不过好在等运动起来身体便会逐渐开始发热,来来回回的,也就没有那么冻人了。
再然后,叶朔手把手教叶瑾烧炭。
叶瑾都惊呆了,感觉九皇叔懂的东西也太多了,竟然连烧炭都会。
然后他就把这事儿跟六皇子说了,六皇子看着儿子那双略带惊叹的眼睛,默了默,然后道:“…除了读书,你九皇叔什么都会。”
尤其是在玩乐一道上头,那更是登峰造极。
六皇子有些头疼,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儿子竟然连捡树枝烧火都觉得有趣,明明只是一些粗浅的活计。
但小孩子就是这样,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参与是旁的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就在叶朔跟叶瑾期待着开窑的时候,第二天,就传来了皇后娘娘过千秋节的消息。
算算时间,皇后的生辰差不多也就是在这几天来着。
之前在宫里头的时候基本也就是例行公事,头几年还会宴请大臣,但等十三皇子出生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基本上都只是在后摆宴了,叶朔也就没有刻意记过。
皇后乃堂堂一国之母,如今景文帝却像是刚想起来一样,急匆匆让人在白鹭寺里头摆了一桌家宴。
皇上眼下正忙着为亡故的太子而伤心呢,哪儿还能记得其他?皇后又如何能够不恼?
更甚至,在皇后生辰的当天,景文帝都还在住持那里追悼太子,直到晚上家宴马上要开始了,景文帝才从禅房里头走了出来。
任由是谁,在这种情况下过生辰,估摸着都开心不起来。
见气氛有些不太妙,叶朔也十分识趣的没有冒头,带着清洗干净的叶瑾悄摸摸从众人身后绕过,然后来到席间。
如今叶朔已经成年了,自然不能再跟贵妃还有尖尖坐在一起,而是跟一众皇子一道,坐在左边的位置上,贵妃和尖尖跟贤妃、德妃她们则坐在右边的那一排。
佛门清净之地,自然没有靡靡礼乐之声,好在白鹭寺里头还养了些武僧,席间倒也并不乏味。
当然,不乏味只是从叶朔的视角来看的,他喜欢这些东西,对寺中拳法、棍法感兴趣,自然不会不高兴。
但看皇后,如今皇后娘娘的表情几乎有些维持不住。
皇后心中恨极,只觉得皇上过于无情,纵使他恼自己自作主张,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如此惩罚跟羞辱自己,难道还不够吗?
太子都死了,元后的嫡子都已经死了!他竟然,依旧不肯看自己跟自己儿子一眼。
一时间,皇后只觉得心灰意冷,心中对景文帝最后一丝牵念,也都没有了。
然而对比起皇后,景文帝的精神跟脸色倒是要比之前好上了一些,白鹭寺的住持不愧是得道高僧,一番劝解之后,景文帝的心情似是稍微松懈了一些。
就在武僧来来往往之际,坐在最前头的大皇子原本还有些无所事事,结果很快,自己的近侍从外头进来,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那群武僧上头,近侍飞快的,对着大皇子耳语了几句。
“启禀王爷,许将军传来消息,说是傍晚的时候在紫庐峰的背面,一处小道那里发现了草木踩踏的痕迹,溪水旁边还有一些新鲜的脚印,估摸着是有人上山来了,许将军问,可需要即刻派兵上来?”
此处毕竟是寺院,绝大多数士兵都只是驻扎在山脚而已。
竟不是普通的村民!
大皇子闻言心头一惊,眼神微变,一旁的四皇子下意识的看了过来,大皇子几乎是瞬间就恢复如常了。
“晚上夜里头狼多,记得叫许将军警醒着些。”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大皇子面上却是微微朝着自己的侍从摇了摇头。
侍从跟随大皇子多年,岂能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
“是。”侍从没怎么犹豫,就又出去了,不出意外,应该是跟许将军传递消息去了。
大皇子并没有注意到,最上头的景文帝朝着这边看了一眼。
饶是大皇子,此刻也觉得心里头砰砰直跳,整个人莫名有些烦躁。
紫庐峰被封,山脚下那么多人守着,更有御驾赫然其中,如今有外人摸黑上山,定然是不怀好意。
大皇子几乎可以肯定这一波刺客是冲着父皇来的,与此同时,大皇子脑海里再一次浮现出了二皇子当日在宣政殿里头说的话。
自从那天之后,大皇子心中就一直惶惶不安,他想找人打听,但无奈如今病重的二皇子死活就是不肯开口,只是用阴阴的表情望着他派过去的人,这使得大皇子又气又恨,却也无可奈何,心头怀疑的种子渐渐便发了芽。
当然这不是最让大皇子感到不安的,最让大皇子感到不安的是,在父皇失踪期间,自己在上京城里头做的那些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