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宋晓飞的规划,此时就该趁热打铁啊!再投资一部热门剧,乔一桥的工作室就彻底站稳脚跟了,凭他家的家底、人脉,好好经营,几年后说不定能跻身各大娱乐公司前列,成为举足轻重的娱乐圈大佬。
男人嘛,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谁还没点事业上的野心呢。
宋晓飞也难免生出了点不该有的期待。
结果问乔一桥下一步想怎么走,乔一桥说,嗯,准备拍一部半纪录片,名字暂定为《舌尖上的古代美食》,顺便推出他们家新建的古风庄园啊!都快建好了,吃住玩一条龙,保证牛逼。
这个古风庄园,宋晓飞还真去过几次。
虽然去的时候还没完工,但已经可以窥见完工后的盛景了。如果说《王朝开发攻略》中,建的那座城只是虚幻,那古风庄园就是把虚幻变成了现实。那个庄园当然没有一座城的规模,不过十大主体建筑、甚至还把一座山圈起来做猎场的手笔,已经足够令人瞠目结舌了,宋晓飞敢保证,等古风庄园开放了,所有权归属乔一桥的消息传出去,他那霸道总裁的人设肯定会再镶上一条金边,谁反对都不好使了。
事实上,就连宋晓飞自己,之前也没想到乔家能有钱到这种程度,他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才能给这么一位少爷当经纪人啊!
乔一桥曾经吐槽,阿飞哥去一趟古风庄园,回来肯定留下后遗症,比如气质上十分接近传说中的大内总管什么的……
宋晓飞就默默反省,妈的,我才知道我是这样肤浅的人!区区金钱就把我腐蚀了真可怕!一点也不铁骨铮铮!
总而言之,服务的明星还是个超级资本大佬,作为经纪人,宋晓飞是暗暗窃喜的。
乔一桥不投资影视剧,也不挑剧本演男主角,反而在这么好的时机下非要拍什么半纪录片,宋晓飞只象征性的提了反对意见,见他很坚定,也就一心帮他筹谋了。
拉了一套班底,这个班底还是从央视分割出来的,拍过不少质量上乘的纪录片,只是后来因为收视率实在不行,导致整个部门人员精简,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一些人干脆辞职出来单干。
乔一桥也没拒绝,不过他提前做了铺垫,说因为赶时间,而且想糅合多种风格什么的,所以《舌尖上的古代美食》并不只有他们一个拍摄团队,至于成片选材比例,就要看大家的水平和片子主题需要了。
……他是出资人他说了算,况且这种几个团队一起采风拍摄的情况,在纪录片中还挺常见的。所有人也没什么异议,就都牟着劲儿,想拍出最高水平来,免得坏了他们的口碑。顺便把竞争对手——也就是另一个团队比成渣渣。
这个专业团队就基本都在古风庄园选景了,布置一下,再加层滤镜,有乔一桥提供的剧本、菜谱、演员和大厨、服装道具,以及充裕的资金,还请了几个专家做理论支持,尽可能做到美食美景华服文化,专业性和趣味性完美统一。
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另一个团队其实是乔一桥亲自领帅的……
而除了叶无倾和乔爸乔妈,没人知道这个团队就只有乔一桥一个光杆司令,毕竟他去古代偷拍,总不能带上外人?
宋晓飞刚知道乔一桥的打算时,整个人都震惊了!
好大的狗胆啊!
谁给你的勇气,让你一个业余“摄影师”,敢跟一群专业大牛pk了?梁静茹吗?
这么拼接出来的片子还能看吗?简直就是公开处刑啊,真是想想都令人绝望!
宋晓飞觉得他家小祖宗肯定是膨胀了,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要知道他现在正火呢,不知道多少人没黑料也想给他编出黑料来,好能赶他出局自己上位……结果他还不谨言慎行,非要作死!
纪录片还没拍,宋晓飞就预见到了乔一桥被群嘲的惨烈下场了。
劝了又劝,小祖宗一意孤行,宋晓飞又不能学托孤老臣去撞柱子,只好自己开解自己。
比如说,咱们可以走黑红路线啊!“乔一桥投资了一部纪录片”和“乔一桥亲手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比起来,显然后者更能吸引眼球,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存在感,管他是正面的存在感还是负面的存在感呢,说不定借着人家专业团队的东风,小乔还能艹个多才多艺的人设出来……
开解的多了,宋晓飞也淡定了,只是偶尔见到他家小祖宗,还是忍不住槽他两句,且尤其喜欢听那位剪辑师痛贬他的分镜、打光、景深等等……
他却没有留意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剪辑师的痛贬比例已经越来越少了,相反,他还难得夸了小乔几回,说他很有灵性,进步非常大。主要是切入点特别鲜活有趣,正好和另一个团队互补,他们专业是够专业了,看多了就怕枯燥。
乔一桥这段时间除了卖力偷拍,还挤出了一些时间,和小倾去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博物馆。
比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等,还有几所著名农业大学的植物园,算是大开了眼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看再多的书,也没有亲眼看看实物来的震撼。
至于自然地质方面的知识,就非常具有实用性了,尤其对小倾这样的古代人来说。受限于教育体系,咱们国家的古人们文科简直独孤求败,但理科就很受歧视了,就说大周这会儿还是相信天圆地方呢,小倾第一次看到地球仪有多震撼,以此为常识的现代人根本体会不到。
乔一桥这个学渣,原先隔着两只碗,还敢跟那边的小倾胡扯一通,反正他知道的那点知识,就算随便来个高中生都能吊打,欺负一个古代人还是很稳的嘛~难得可以享受一下在知识的海洋中俯视别人的机会,乔一桥别提有多爽了,根本停不下来!
可惜陶碗越来越大,被他显摆了好多天的古代人叶无倾穿过来了……乔一桥哪还敢让他跟自己这个半吊子学啊,这不误人子弟吗?
为此,他还特意上网发帖求教网友:身为一个学渣,我该怎么应付一个好奇宝宝,最好还能保持住我年长者光辉正面的形象?
他这问题一出,立刻引来许多同样有此苦恼的人的共鸣。
麻蛋,现如今熊孩子们的课本太难了啊!我们当爹当妈的,动不动就给问住,简直是不能好了!
乔一桥:“……”谁说不是呢!熊孩子成长太快,老父亲hold不住呀!
他跟着爬了好多层楼,终于得了几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建议。
其中就包括闲着没事带孩子去博物馆,让他们有问题就丢给讲解员啊!实在不行,就自己看书找答案!省心极了!还能开发一下孩子学习的乐趣,扩展一下孩子的眼界……
乔一桥摸了摸自己没毛的下巴,决定采纳这个建议了!
拉着男朋友去博物馆约会!品品这画风,多么积极向上!一看就跟学渣不一样!他那光辉灿烂的形象立马就竖立起来了!没给现代人丢脸!所谓人死不倒架,谁能有我撑得住!
乔一桥越想越是激情澎湃,拉着男朋友把各大博物馆逛了一圈之后,见男朋友神色间颇为满足喜悦,知道这步棋是走对了。他于是又开发了一下脑筋,觉得博物馆都看了,植物园也得跟上啊!毕竟只有小倾这个土著才知道他们最需要引进什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还能顺便了解一下现代农业的基础理论,回头在他们那边也培养些这方面的人才什么的。
这么逛来逛去,乔一桥却忘了他现在有多火了,《王朝开发攻略》首播刚结束不久,讨论热度还没降下来呢,偏偏作为正主,乔一桥连个面都不露,狗仔都抓不到他,完全神隐了!你就想想一下此时粉丝们有多饥渴。
那一双双的眼睛,跟探照灯似的,别说你乔一桥只是化了个妆了,化成灰也认得出来!
信息时代,一个人发现了,就相当于全世界都发现了。
于是这段时间,“乔一桥和他师兄又去哪里约会了”的话题在粉丝群频频爆炸,配上面容模糊的偷拍,俩人都是长身玉立、气质出众的帅哥,就算戴了帽子口罩什么的,光是身形也够赏心悦目了。他们出没的地方还是博物馆植物园之类的小清新场所,惹得粉丝们一边舔屏一边吐槽,麻蛋咱家乔到底想怎么样啊!走霸总路线以后连学渣人设也要推翻了吗?谁约会去博物馆植物园啊!所以美人师兄到底是不是男朋友?问题就是要真的是跟男朋友约会,他也忒直男了点……
慢慢的,在乔一桥的某些粉丝内部,就慢慢统一了一个观念,那就是:乔一桥是薛定谔的直男。
第108章
当人口基数大了的时候, 但从概率上来算, 各式各样的天才总不会缺乏的。
不知不觉间,叶无倾“一手遮天”的区域内,算上原住民, 再算上因为逃荒、避难、投奔亲友、风闻而来……等理由迁移过来的外来人口,粗粗一算,怎么也有过千万之多了。
等这些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叶无倾叫人开办的学校又有完善的奖学金政策——只要你够优秀,上学不但不花钱,还能往回赚!
说起来,中华民族在整个世界上, 都是以“勤劳”、“重视教育”闻名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命运的最好阶梯,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谁还不死死抓住了啊!
大周朝偏理科的孩子们真是有福了。
要知道如果没有乔一桥这个蝴蝶来扇翅膀, 理科天赋奇高而文科天赋一塌糊涂的天才们在这个年代, 那真不是一般的苦逼!文科生科举去了,写文章论哲学,当官做宰,好不风光。理科生却死活搞不定那些经史子集,科举这关过不去,家里有背景的呢, 还能混个浊流官、干吏什么的,一般人最好的前程也就是做生意当账房了。
大写的惨。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面对那些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学识,无论当老师的还是当学生的,都是十分茫然的。化学实验好像道士炼丹,物理实验好像工匠演习,至于生物……这不是农民的范畴吗?
是的,这第一版理科教材,都是乔一桥找人专门编制的,算是入门级别,即有适合当下的基础理论,又有一些足够实用、寓教于乐的现象实验。反正这些零基础的古代人,也用不着学什么量子物理分子化学,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应用”上的,当前最急需的应用是什么?
比如,“肥皂”的制作是基于什么原理,“玻璃”与“镜子”又是怎么来的,元素周期表是怎么回事,炼铁的时候炉内发生什么反应,各种元素杂质的增减对钢铁的质量、品性有什么样的影响,杠杆、滑轮、齿轮都有什么样的运用,原理与计算公式是什么?动力如何转换,农作物的育种杂交该如何定向操作,怎么让鸡产更多的蛋、如何预防瘟疫,如何实现规模化养殖……
从这些学生的反应来看,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简直一目了然啊!
原本能写出锦绣华章,是学校里公认的优等生,奖学金拿了一次又一次的天才们,在面临这些理化生学科的时候,满眼的蚊香圈都快具现化出来了,只觉得理论如天书,实验如受刑,费半天劲钻研,也只能拿个中不溜的成绩,于是个个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而相对的,一些写文章没啥灵气,成绩向来被优等生们压着摩擦的学生就突然扬眉吐气了,妈呀,这些理化生的知识也太有趣了!就跟被戳破了蒙昧的迷障一样,世界从此天高海阔、大为不同。原来万事万物都自有规律,这些规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完全不存在模糊地带,可不像是写文章的时候,明明一样的意思,老师就说你写的没灵气,愁的头秃……
这下他们可是翻身了,不但也拿到了以前从不敢染指的奖学金,有些特别优秀的,还因为解决了实际问题,拿到了专项奖金!大红奖状!通报奖励!
光宗耀祖啊!
而接下来的一项神操作,更是将火热的气氛推向了疯狂!
第一份现代化的报纸新鲜出炉了。
不对,不能说是第一份,因为同时推出的其实有两份报纸,给这两份报纸供稿的主体都是以学生居多,只是一份更侧重于自然科学,一份更侧重于新闻时事。
至于具体内容,随便打开一份报纸,看看刊登上面的文章标题就知道了。
比如前者——
《齿轮的应用之我见》
《耕种一体,新型耧车研制成功,效率提升一倍》
《破除迷信,常见的十种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
《如何保证耕牛安全过冬不掉膘》
《馒头是怎么蓬松起来的?小厨房里的大道理》
再比如后者——
《永清河边又现一名女婴,其父母或因杀子罪入刑》
《今上再征十万民夫修建行宫,何其皇恩浩荡也》
《淮南初现蝗灾苗头,官吏一起烧香忙》
《今岁供辽国币帛尚未筹集,西夏又至,大人们恐夜不能寐也》
《出海船队有望近日返航》
总之,前者务实,后者辛辣,两份报纸最开始都是周刊,等时机成熟了或许会进化成日报。尤其令普通民众喜爱不已的是,这两份报纸的措辞都用的是白话文,不刻意咬文嚼字,又分印了两个版本,分别是简体字版本和繁体字版本,以目前的销量来说,两个版本在当地几乎持平,倒是偷卖到外地的都是繁体字版本。
要不要在古代推行简体字,乔一桥个小学渣是不敢拿这么大的主意的。
最后还是叶无倾拍板,繁体字自有其独特的美感,但论普及难度,简体字绝对容易得多。其实从古至今,字体一直是不断简化的,如此才能让精英阶层才能掌握的东西,最大可能的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