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秋宴,他酒后失言,道:“上无太子,淮南王之尊,高皇帝亲孙,好行仁义,天下莫不听闻。宫车无子晏驾,非大王尚谁可立!”
这样的话,捂严实且罢,一旦外泄,他必会打上淮南王的标签,被宫内厌恶,再无晋身可能。
“为何不小心,为何!”越想越是懊恼,田蚡不断捶着大腿、无奈错已铸成,以刘陵的性格为人,既然给出好处,绝不会轻易放手。
田蚡本想拿钱不办事,再狠捞几笔,哪想到对方早有提防。自己如困兽囚鸟,除非刘陵立即身死,要不然,想切断彼此的联系,难度几如登天。
田蚡意识到自己做下何等蠢事,翻来覆去地想,始终想不出解决之法。接下来的一段路,变得异常沉默,轻易不出马车,同刚出发时判若两人。
建元三年,二月
公孙贺一行抵达雁门,奉皇命查验首级,录入战功。
此外,另有给赵嘉等人的旨意,许其在边地补充兵员。
“步兵、屯骑、射声、羽林各增千卒,并增令丞四人。”
旨意送达营内,赵嘉同魏悦几人聚到一起商议,最终决定,在云中、定襄、上郡和渔阳招兵。雁门郡刚经历一场大战,青壮本就不足,不好再挖墙角。
再者说,挖郅都的墙角,压力实在非同一般。
就在长安来人查验首级,四营忙着补充兵员时,两支满载粮食和冬衣的队伍寻至大营,恰好在营门前遇到一起。
一支是由卫青蛾率领,从云中郡赶来。
另一支来自沃阳县,出粮者不是旁人,正是景帝年间北上,在沃阳屯田戍边,被赵嘉认为有外交官潜质的前临江王刘荣。
☆、第203章 第两百零三章
马邑之战前, 卫青蛾携大量货物随商队西行。刚至楼兰不久,就在城内听到消息, 匈奴南下袭汉,所部数量达十余万。
消息传播得如此迅速,全因匈奴需要大批辎重,楼兰附庸单于王庭, 自是要出人出力,筹集粮食和牛羊,由憧仆都尉派人带回草原。
获悉此事, 卫青蛾当即结束行程,调头返回边郡。
因行色匆忙,不免露出痕迹, 引来当地人的怀疑。
所幸她所在的商队汉胡皆有,有羌人和乌桓人出面担保,又有绢帛和饴糖开道,守城的楼兰士兵收到好处,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禀报上官,更没通知匈奴人, 直接予以放行。
出城之后, 卫青蛾快马加鞭,一路疾行, 险些-撞-上运送粮秣的匈奴军队。
好在向导机警, 又有羌人护卫做掩护, 方才侥幸过关。
回到云中郡后,卫青蛾率先回到村寨,安置好村民,其后赶往畜场,同熊伯商讨防卫之策。两人决定开仓库,由匠人抓紧制造投石器,并在畜场周围设置陷阱。
一切准备就绪,卫青蛾又赶往云中城,关注城内告示,随后赶往深入草原的要塞,务求掌握详细情况。
途中见有材官应召,且有大量役夫运送兵器和粮食出郡,道路向西,心中生出猜测,此次匈奴寇边,边郡或许早有防备,正严阵以待,只等敌人到来。
事情的发展一如卫青蛾所想。
匈奴浩浩荡荡而来,丢盔弃甲而去。
传捷报的飞骑出身云中郡,同是伏兵一员,斩首一级。进-入沙陵地界,经过畜场时,告知卫青蛾和熊伯等人,赵嘉和沙陵步卒从长安赶来,参与此次大战,立下不小的功劳。
“李将军有言,赵校尉大功。”
送走飞骑,知晓大军驻扎雁门郡,暂时不会离开,卫青蛾和熊伯再开库房,调用数十辆大车,车上装满粟麦、牛羊肉、风干的禽类以及赶制的伊面。
因天气渐冷,卫青蛾做主,从积攒的货物中分出大半,主要是羊毛制成的衣袍、足衣和手套,还有几百张毯子,随粮食一同送往雁门。
羊毛制的衣袍、足衣和毯子比兽皮更加保暖。手套分成五指,即便是寒冷的冬日,也能保护好双手。
这是赵嘉的主意,早在奉召前往长安之前,即让妇人试制。
此前没有参照物,做出的成品都不能让人满意。
随着技艺不断改进,终于有妇人巧手,织出赵嘉需要的样式。
成品送入云中城,掌管军需的王主簿立即拍板,全军配备。尤其是守卫要塞的边军,羊毛制的足衣和手套,每人至少配两件。
郡城府库充裕,财大气粗。畜场第一批制出的五指手套,全部被王主簿市下,此后又陆续市出几批。
定襄、五原太守闻讯,接连遣人来问,各自运走半车,带回郡内命匠人仿制。
卫青蛾给赵嘉送去书信,言明他往长安后的种种。
回信很快送到,看过信中内容,卫青蛾又去见了王主簿,献上更详细的织造方法。
此后,赵氏畜场和赵、卫村寨增添一项新的生意,在军市单辟一间商铺,出售羊毛和禽绒制品。除当地百姓和外郡来的汉商,不少胡商也闻风而动。
汉商多市衣物,胡商对毛毯更感兴趣,色彩越鲜艳、图样越华丽,越能市出高价。
为保证货物充足,卫青蛾大胆雇佣数名羌和鲜卑妇人,专门让她们处理羊毛。并且承诺,如果她们老实干活,表现足够好,会让她们的子女加入自己的商队。若是立下功劳,符合太守府定下的条件,还可以从定居点迁入县内。
妇人们不禁大喜,爆发出的劳动热情超出想象。
卫青蛾开出的条件实在诱-人,没人会不心动。对归降的胡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抱紧汉朝大腿,有朝一日视同汉子更为重要?
畜场扩大生产,城内的商铺也随之扩大。
在卫青蛾西行之前,商铺两侧的屋舍先后被买下,院墙打通,临街的木门拆卸重置。羊毛和禽绒制品之外,也开始收购和市卖兽皮。
为方便往来商人,铺子西侧隔出一间食肆,专门出售蒸饼、包子、肉干和伊面。每当蒸饼包子出笼,高汤煮开,食肆前都会排起长龙。
食肆中的吃食种类繁多,样样美味。
包子、伊面不提,蒸饼暄软,更有五六种馅料,口味轻重均能满足。
最近又多出一种糖饼,还有蒸出的发糕。前者孩童尤为喜欢,后者更适合老人食用。搭配煮沸的高汤,里面添些肉片干菜,全家都能美美地吃上一顿。
这样的吃法,有些类似后世的火锅。由于缺少调料,赵嘉总觉得少些滋味。但对边民而言,已称得上是珍馐美食。
特别是高汤块,价格不高,买回两三块,煮过一次还能再煮。即使滋味比不上最初,汤中仍存鲜味,比自家煮的汤味道更好。
铺中的吃食同样受商队欢迎。
蒸饼、包子出笼,几乎刚揭开笼盖,就会销售一空。遇上一定规模的商队,蒸饼、伊面和高汤块不是论筐,而是论车市买。
现如今,赵氏畜场打出名声,纵有脑筋活络的商贾加以仿效,南来北往的商队,每次过云中城,十个里有九个都会到卫青蛾开设的铺子前排队。
这次匈奴寇边,城内军市关闭,库房内积攒大量货物。获悉赵嘉在雁门,自然不需说,能装的都装上,全部送去劳军。
卫青蛾亲自带队,到营门前道出身份,请军伍进行通报。
没等多久,赵嘉即从营内走出。
魏悦和李当户都算熟悉,曹时和韩嫣则是第一次见。
经过赵嘉介绍,卫青蛾一一见礼,然后指向大车,告知赵嘉,车上是她带来的粮食、衣物以及药品。
“有药?”赵嘉眼前一亮。
“有。”卫青蛾点头道,“俱是伤药,我思量你用得上,全都带来了。”
“阿姊救急!”
赵嘉大致清点过数量,命人将伤药送去伤兵营。粮食和衣物没有马上卸载,而是让卫青去大帐,将事情如实禀报李息。
“阿姊,伤药是例外,其余物资调度俱要经过中军。此前郅太守送来百车粟麦,也是如此处置。”赵嘉解释道。
卫青蛾点点头,在军伍卸车时,取出一只布袋,从里面倒出几个略有些发干,呈长圆形的果子。
“阿多,这是我从扜泥城带回来的。”卫青蛾将果子递给赵嘉,道,“味道甚好,你尝尝。”
赵嘉拿起一枚果子,左看右看,怎么看都有点像产自中-东地区的枣椰。那片地界属古波斯,现在应该叫安息。
尝过果子的味道,赵嘉愈发肯定,这是枣椰无疑。
“阿姊带回多少?”赵嘉问道。
枣椰耐旱、耐热又喜潮湿,北边不能种,南边倒能引进。
只不过,从西汉到东汉,繁荣的郡县多集中在北方。南方的郡县,无论开发程度还是人口数量,大多无法同北方相比。
如苍梧郡、交趾郡、合浦郡等尚未开辟,现在全是鸟兽比人多,植物野蛮生长,前脚砍后脚就能再长。秦时开辟的岭南百越之地,如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还在秦将出身,自立南越王的赵佗手里。
赵嘉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全89" 汉侯0 ">首页 91 页, 因赵佗在历史上是有名的长寿,从秦末踞岭南自立,到武帝建元年间去世,活了足足一百多岁。
就当世的平均寿命而言,赵佗绝对是长寿者中的领头羊,人瑞中的战斗机。从秦到汉,坚持扎根岭南,无论如何就是不死。
想起岭南,赵嘉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只是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抓住。
见赵嘉这副模样,卫青蛾就知他在走神。轻咳一声,待他思绪拉回,才回答他之前的问题:“此行匆忙,带回的货物不多。这果子除了甜,还有他用?”
“史书有载,枣栗果腹,足食于民。我见此物类枣,味甜,或能栽种培育,补为粮。”赵嘉道。
“原来如此。”卫青蛾恍然大悟。
赵嘉对田耕畜牧的重视,她无一不看在眼里。
培育良种,优选健壮的牛羊彘禽,现今已成为赵氏畜场的规矩,逐渐带动沙陵县,乃至临近县乡。遇到能充为粮的果子,有意引进栽种,实是再正常不过。
“这次带回的不多,等下次西行,我会留心。”卫青蛾道。
“多谢阿姊。”
赵嘉同卫青蛾说话时,魏悦和李当户已清点过沃阳送来的数十辆大车。
和卫青蛾不同,刘荣身份特殊,出于谨慎考虑,避免同大军直接接触,没有亲自前来,而是派出窦太后赐下的健仆骑僮,同时备下书信,请李息代为上呈刘彻。
书信中写明劳军的粮食俱为开荒所得,牛羊也是自家饲养。此外,还让刘彻知晓,他除了一个侄女刘珺,还多了一个侄子刘息。
大概是点歪的属性使然,刘荣提笔就停不住,信的前半部分讲开荒放牧,后半部分全为炫耀女儿。
没错,就是女儿。
至于满月不久的刘息,直接被忽略彻底。
现今还不懂事,意识不到自身待遇,等到长大,刘息势必会泪洒衣襟,唱一曲“小白菜,地里黄,爹偏心,儿凄凉”。
等刘彻接到这封书信,知晓刘荣给长子取“息”为名,了悟其后深意,不由得叹息。没等感叹多久,就被满篇的“我女如何,我女如何如何”炫花双眼。
放下书信,刘彻咕咚咚喝下满盏温水,才终于缓过气来。
遇到放飞自我的前临江王,年轻的武帝真心有点撑不住。缓得差不多了,再看一眼放在几上的竹简,之前的努力顿时白费,郁闷至极,不由得单手捂住双眼。
他记忆中的伯兄绝不是这样!
到边郡就生出如此变化……必然是被匈奴刺激,没错,一定是这样!
逃回茏城不久,正谋划复仇的军臣单于绝不会想到,汉朝的前临江王点歪属性,放飞自我,汉朝的皇帝不想接受事实,直接祭出黑锅,抡起胳膊朝他甩来,还用脚踩实,压根不打算讲理。
☆、第204章 第两百零四章
建元三年, 四月
槐夏之期,边地气候转暖。
马邑大战余波未尽, 边民已恢复往日生活。
田间地头常见扶着犁具、肩扛锄头的农人,偶尔三两聚在一起,话中多议今岁天候。此前对匈奴取得一场大胜,期望天公同能做美, 今岁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广阔的草场上,散落大群牛羊。
半大的少年骑在马背上, 手中挥舞长鞭,偶尔吹响木哨。坐骑周围常会跟随几条大犬,随着尖锐的哨音奔跑吠叫, 驱赶走散的牛羊,将畜群赶回围栏。
偶尔有犬只脱离队伍,找到趴在草丛里的羊羔,大声发出讯号。少年们立刻下马, 长鞭缠在腰上, 将瑟瑟发抖的羊羔抱进怀中。
军臣单于败退草原,归降胡人见证汉军之威, 死心塌地给汉天子做腿部挂件。边郡大佬们抓住机会, 再次联合行动,收回被攻下的要塞, 将边界线向北推进数里。
新占下的草场, 只允许边民和归降胡部放牧, 余者尽数被驱赶。甭管匈奴、羌、鲜卑、乌桓还是丁零,只要附庸匈奴,顶着别部标签,一概不许在汉边出现。
和之前的规矩一样,初次遇到,多是警告驱散。
胆敢不听警告,试图钻空子,必然会面对汉军的刀箭。多数时候无需汉军动手,归降胡人会争相表现,先一步持刀上马,将过界的部落利落杀回去。
赵嘉和魏悦忙着招兵时,云中郡和定襄郡连续数次向草原派出骑兵,并征召役夫,大规模修建要塞、烽燧台和驻兵点。
要塞进度稍慢,索性先建烽燧台和驻兵点。
为尽可能多的占据草场,有的驻兵点仅是个简陋的草亭,周围立起几个帐篷,驻扎一什汉兵,却能威慑超过数百人的胡部。
十名汉军并排而立,弓箭张开,胡部就要乖乖北返,硬是不敢正面冲锋。哪怕凭借人数,能将驻兵点踏平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