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王?”宋衡低头思索片刻之后,忽然抬头看向应公公。 应公公见宋衡已想到关键,忍不住心中一叹,继续道:“都说地龙翻身乃是帝王昏庸失德所致。可国舅爷应知皇上素来勤政爱民,于国事上,兢兢业业。老奴伴驾多年,看得更为清楚,折子批到深夜乃是常事,实在无可指摘。” 宋衡点头。 “然而如此灾难,若帝王无罪,又是何人之罪?” 宋衡说:“不过巧合罢了。” 应公公笑了,“国舅爷明白人。然而像您这样的太少了,或者说愿意说句明白话的不多了。不然群臣不会请皇上下罪己诏。” “罪己诏有用或无谁也不知,不过走个过场,给天灾落个出处,安抚天下罢了。”宋衡道。 应公公称是,“可罪己诏一下,若灾祸再起呢?哪怕走个过场,也会走进人心里去。纵观皇上登基至今,若有遭人诟病之处也只有先帝遗诏册封皇上一事。一旦灾祸又起,有心人真不会联想于此吗?” 宋衡皱眉道:“可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应公公苦笑地看着他说:“皇上若身体康健,自是不怕,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今暴雨已下,疫病若再一起……一旦肆虐开来,为了安危,只能暂时离京,圈禁发病之人。” “那时候会有人质疑父皇皇位的正统,将天灾归结于皇位得来不当,是上天要求还位与诚王。”太子接下去说。 最后宋衡问:“所以诚王府究竟做了什么事?” 应公公道:“今日凌晨,诚王府派出多匹快马,朝东西城门而去。” “东西城门?” 应公公点头,“是。” “截下来了?” “暗卫一发现动静,就立刻跟上,可那些都是死士,武艺高强,终于击杀了数名,抓住了两个,只是有一个逃了,并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封血书。” 应公公说着将血书取出来交给宋衡。 宋衡低头一看,眉头皱的更紧,血书上盖着诚王私印,并不会错,然而他依旧觉得蹊跷。 “那抓住的两个口供有了吗?” 应公公说:“有,皆说是诚王下令拼死将血书带回封地,其余一概不知。” “津州在东边,那为何还要去西城门?” 应公公道:“逃走的就是往西城门去的。” 宋衡将血书收起来,还给应公公道:“虽说一切都指向诚王,可总觉得没那么简单。诚王一家皆在京城,他这么做就不怕皇上一怒之下杀了他?与其说是诚王有此心,我更相信有人故弄玄虚,对了,齐王呢?” 太子道:“齐王兄今日还请命为父皇侍疾,只是孤念他年纪也不小,便让他回去了。” 宋衡闻言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应公公想了想说:“自从皇上下令让齐王就封,他便卸了所有差事,朝堂之事一概不管。” 太子这才反应了过来,说:“舅舅是怀疑……” “别轻举妄动,既然对方已经有所动作,很快会有其他消息传来,等着便是。” 应公公道:“老奴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至今未请太子下令围住诚王府。只得等到皇上醒来再做定夺。” 此言一出,宋衡就知道不管诚王有没有这个心,日子已是到头了。 不过宋衡并不关心诚王的死活,他来的目的是请命焚尸。 然而太子一听就摇头道:“舅舅,不是孤不愿意下旨,而是内阁根本不会通过,孤虽监国,可此等关乎人伦之事定是要内阁通过才能行事。” 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可若等到内阁通过,黄花菜都凉了。 应公公建议道:“国舅爷不如先回去,老奴一直守着皇上,若他醒了,便请皇上下旨。” 太子也跟着点头。 宋衡无法,只得先行出宫。第154章 疑似疫病起 宋衡出宫门的时候, 天已经暗了。 他站在宫门口, 瞧着远处万家灯火,不禁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京城繁华, 人口密集, 地震只能影响一方,可若是瘟疫起来, 这些景象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然而他又想到今日诚王之事, 心情又是一沉。 不仅是他, 宋家军,还有各个官兵, 也不仅是陆瑾,还有其他医者,乃至百姓们都在全力救灾, 为预防瘟疫努力着,为全城的性命担忧着。 可是总有人,为了一己私欲, 趁着灾祸, 兴风作浪。 “大人。”宋杨走到他身边。 “姜大人可有言明?” 宋杨说:“有人在打探三十年前皇上登基之事。” 宋衡闻言侧首,“谁?” “不知。” “那他如何知晓?” “姜大人说, 有人将信塞进他的书房, 问了一圈,没有一个下人看见。” “信上怕不只这些吧?” “是,信上言明皇上来位不正,引起天怒, 若不矫枉过正,必将引来更大的灾难。” “矫枉过正,将皇位让给诚王吗?”宋衡眼神冷冽起来,“信呢?” 宋杨交给他,宋衡打开一看,顿时起了杀意,他将信还给宋杨道:“不会只有姜大人有,定然还有其他大臣收到,你派人去查查,看看哪些大臣收到了,私底下在接触谁?” “是。”
“笔迹呢?” 宋杨道:“姜大人请国子监聿大人对过,暂时找不出相应之人,笔迹羸弱,不像是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 国子监聿大人是当朝公认的书法大家,连他都看不出来,想找出蛛丝马迹不容易。 而陆瑾则召集了人手,开始收集霉变的果子。 如今秋季,早桔已熟,然而经过暴雨一打,纷纷掉落,一两天的功夫就发了霉。 这个时候这些霉变的东西难道不是更容易引起疾病吗? 要不是陆瑾信誓旦旦地说果子上的青毛能够提取杀灭病菌的药物,不然众人会以为他疯了。 疯就疯吧,人们一边吐槽,一边还是帮忙取下果子上的青毛,收集。 同时温泉上的无菌蒸汽屋已经开始搭建,为了尽快完成,几乎将城西的所有能工巧匠都聚集起来。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的功夫就造了个大概。 宋大人虽然要不来焚化尸体的圣旨,可是除却这个,其他预防疫病所需的东西,不管是药材还是火碱,都调了过去,几乎搜刮了全京城。 医疗区的大夫们在治疗病人之余,其他时间都开始连轴转地调配火碱水,驱虫药,让士兵洒向各井口及水源,还有其他肮脏污秽之地。 同时将防治措施沿街沿巷地宣传出去,让百姓们知道,一同做好防微杜渐的准备。 然而偌大一个京城,就是光光城西城北这两处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所需要的药材和火碱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工业化的生产,这两样东西出产速度皆小的可怜,不过两天就告罄了,只能节约地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样不够的。”陆瑾道。 京兆府尹说:“这已经是京城几乎所有的了,宋大人正在想办法从隔壁县城调配,可送过来需要不少时间。” “怕是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陆瑾叹道。 正说着,于大夫匆匆跑了进来,他面色发白,看见陆瑾说:“陆大夫,您快去看看,医疗处抬进来一个士兵,全身发热发汗,身上有伤口,伤口渗血,带气泡,散发着恶臭……” 陆瑾的神色顿时一变,几乎是立刻吼道:“隔离!马上将他单独安置!包括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一同单独隔离!” 陆瑾这样的反应,京兆府尹也跟着面色发白,他几乎抖着问:“陆大夫,是不是……是不是疫……” “我马上过去看看,大人请稳住,灾民那里请立刻派人去查看,凡是有类似症状的立刻送过来!” 陆瑾说完,跟着于大夫跑出去了。 府尹大人艰难的咽了口水,接着叫来心腹,立刻吩咐下去。 末了嘱咐一句,“暂时不要声张,以免引起恐慌,马上叫上各指挥使,通知宋大人。” 等陆瑾到达医疗处的时候,发病的士兵和将他抬进来的都已经被单独隔开安置。 陆瑾和于大夫穿上手术服,带上口罩、帽子和手套,走进里面。 那士兵神智还清醒着,躺在板床上,目光定定地看着陆瑾,他年纪还很年轻,似乎比陆瑾都小。 “陆大夫,我是不是得瘟疫了?” 陆瑾走到他身边,坐下,掀开他的衣服,露出腿上的伤口。那是一道被钝物撕开的伤口,已经肿了起来,没有愈合,反而脓包渗着血。 “伤口怎么来的?”他尽量平静地问。 士兵说:“挖一块木板的时候太匆忙,划开了。” “太不小心了。”陆瑾的手指在伤口周围按下。 士兵笑了笑,“没办法,下面有个小姑娘,哭得厉害。” 手指下意识地一顿后才松开,陆瑾赞叹道:“你很勇……” 然而看着上面留下的白色痕迹,陆瑾突然没了声音。 于大夫见陆瑾死死地看着那白色痕迹不说话,刹那间他明白了,拳头慢慢握紧,垂下了头。 过了一会儿陆瑾抬起头来,对着士兵说完这句话,“你很勇敢。”接着他又站了起来,看向士兵又认真重复了一遍,“你很勇敢。” 士兵的眼睛瞬间红了,嘴唇蠕动,却没发出一个声音,良久他说:“我,陆大夫……我是泰州人士,家里闹饥荒活不下去才参了军,在庞将军手下……我,宋家军真好,将军都好……我喜欢在那儿……陆大夫,我家里还有个弟弟,能不能求求将军帮我找找……我存了十两银子,不多给他娶个媳妇……我做哥哥的,只能帮他这么多……行吗,呜……” “我记下了。”陆瑾郑重道,“我会让宋衡给你找到弟弟,把银子给他。” 士兵抹着眼泪,忽而破涕为笑,“真好,将军跟您在一起,我们全营的士兵都高兴。” 可他也有救不了的时候,陆瑾心中说着。 “陆大夫,有件事我要告诉您。”他瞧着陆瑾难过的模样,忽然不怕了,“两日前,暴雨下完第二日,我去过城北柳树巷,那里有人死了,不是被压死的,而是病死的。” “你为什么去那儿?”于大夫问。 士兵眼中带泪,“梨花在那儿,我担心她。” 出了门,于大夫问:“陆大夫,这是不是疫病?” 陆瑾将身上的衣物、帽子、手套、口罩都解开,放到一个堆放更换下衣服的屋子里,将其扔进最里面的篮子,这里定期会有人过来拿走去浆洗煮沸,越里面表示煮沸的时间要越久。 陆瑾说:“气性坏疽,是一种传染病,症状就是像他那样,发病速度快,若是得不到治疗,会死,不过身上没有伤口的人不用担心。” “有办法救吗?”于大夫实在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没了性命。 “有,青霉素。”陆瑾说,“可是现在我还没有研究出来,就算有法子,他也等不了这么久。” 闻言于大夫叹了口气,不过有点还是幸运,至少身上没有伤口的人不会感染,“我会让有伤的人注意一些。” 陆瑾点头,不过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个信息,“柳树巷去看看,我担心真正的疫病已经起来了。” 陆瑾其实并不担心医疗区和灾民区的人会得传染病,这两个地方被他严格把控,卫生清洁几乎做到这个时候能够达到的极致,如果还是发生,那只能是天要灭亡,谁也没办法。 他真正担心的是城西城北那些经历了地震和暴雨,还有家可归的百姓,很多挖掘出来的尸体就是他们领回去的,距离地震第七天,至今怕是还有人并没送出殡,尸体放在家里,活人跟着感染,怕是有新的尸体产生了。 朝廷对疫病谈之色变,一旦发现,必然立刻带走隔开,治不了便任其自身自灭,被带走的几乎没有回来的,极为严酷。
“笔迹呢?” 宋杨道:“姜大人请国子监聿大人对过,暂时找不出相应之人,笔迹羸弱,不像是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 国子监聿大人是当朝公认的书法大家,连他都看不出来,想找出蛛丝马迹不容易。 而陆瑾则召集了人手,开始收集霉变的果子。 如今秋季,早桔已熟,然而经过暴雨一打,纷纷掉落,一两天的功夫就发了霉。 这个时候这些霉变的东西难道不是更容易引起疾病吗? 要不是陆瑾信誓旦旦地说果子上的青毛能够提取杀灭病菌的药物,不然众人会以为他疯了。 疯就疯吧,人们一边吐槽,一边还是帮忙取下果子上的青毛,收集。 同时温泉上的无菌蒸汽屋已经开始搭建,为了尽快完成,几乎将城西的所有能工巧匠都聚集起来。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的功夫就造了个大概。 宋大人虽然要不来焚化尸体的圣旨,可是除却这个,其他预防疫病所需的东西,不管是药材还是火碱,都调了过去,几乎搜刮了全京城。 医疗区的大夫们在治疗病人之余,其他时间都开始连轴转地调配火碱水,驱虫药,让士兵洒向各井口及水源,还有其他肮脏污秽之地。 同时将防治措施沿街沿巷地宣传出去,让百姓们知道,一同做好防微杜渐的准备。 然而偌大一个京城,就是光光城西城北这两处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所需要的药材和火碱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工业化的生产,这两样东西出产速度皆小的可怜,不过两天就告罄了,只能节约地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样不够的。”陆瑾道。 京兆府尹说:“这已经是京城几乎所有的了,宋大人正在想办法从隔壁县城调配,可送过来需要不少时间。” “怕是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陆瑾叹道。 正说着,于大夫匆匆跑了进来,他面色发白,看见陆瑾说:“陆大夫,您快去看看,医疗处抬进来一个士兵,全身发热发汗,身上有伤口,伤口渗血,带气泡,散发着恶臭……” 陆瑾的神色顿时一变,几乎是立刻吼道:“隔离!马上将他单独安置!包括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一同单独隔离!” 陆瑾这样的反应,京兆府尹也跟着面色发白,他几乎抖着问:“陆大夫,是不是……是不是疫……” “我马上过去看看,大人请稳住,灾民那里请立刻派人去查看,凡是有类似症状的立刻送过来!” 陆瑾说完,跟着于大夫跑出去了。 府尹大人艰难的咽了口水,接着叫来心腹,立刻吩咐下去。 末了嘱咐一句,“暂时不要声张,以免引起恐慌,马上叫上各指挥使,通知宋大人。” 等陆瑾到达医疗处的时候,发病的士兵和将他抬进来的都已经被单独隔开安置。 陆瑾和于大夫穿上手术服,带上口罩、帽子和手套,走进里面。 那士兵神智还清醒着,躺在板床上,目光定定地看着陆瑾,他年纪还很年轻,似乎比陆瑾都小。 “陆大夫,我是不是得瘟疫了?” 陆瑾走到他身边,坐下,掀开他的衣服,露出腿上的伤口。那是一道被钝物撕开的伤口,已经肿了起来,没有愈合,反而脓包渗着血。 “伤口怎么来的?”他尽量平静地问。 士兵说:“挖一块木板的时候太匆忙,划开了。” “太不小心了。”陆瑾的手指在伤口周围按下。 士兵笑了笑,“没办法,下面有个小姑娘,哭得厉害。” 手指下意识地一顿后才松开,陆瑾赞叹道:“你很勇……” 然而看着上面留下的白色痕迹,陆瑾突然没了声音。 于大夫见陆瑾死死地看着那白色痕迹不说话,刹那间他明白了,拳头慢慢握紧,垂下了头。 过了一会儿陆瑾抬起头来,对着士兵说完这句话,“你很勇敢。”接着他又站了起来,看向士兵又认真重复了一遍,“你很勇敢。” 士兵的眼睛瞬间红了,嘴唇蠕动,却没发出一个声音,良久他说:“我,陆大夫……我是泰州人士,家里闹饥荒活不下去才参了军,在庞将军手下……我,宋家军真好,将军都好……我喜欢在那儿……陆大夫,我家里还有个弟弟,能不能求求将军帮我找找……我存了十两银子,不多给他娶个媳妇……我做哥哥的,只能帮他这么多……行吗,呜……” “我记下了。”陆瑾郑重道,“我会让宋衡给你找到弟弟,把银子给他。” 士兵抹着眼泪,忽而破涕为笑,“真好,将军跟您在一起,我们全营的士兵都高兴。” 可他也有救不了的时候,陆瑾心中说着。 “陆大夫,有件事我要告诉您。”他瞧着陆瑾难过的模样,忽然不怕了,“两日前,暴雨下完第二日,我去过城北柳树巷,那里有人死了,不是被压死的,而是病死的。” “你为什么去那儿?”于大夫问。 士兵眼中带泪,“梨花在那儿,我担心她。” 出了门,于大夫问:“陆大夫,这是不是疫病?” 陆瑾将身上的衣物、帽子、手套、口罩都解开,放到一个堆放更换下衣服的屋子里,将其扔进最里面的篮子,这里定期会有人过来拿走去浆洗煮沸,越里面表示煮沸的时间要越久。 陆瑾说:“气性坏疽,是一种传染病,症状就是像他那样,发病速度快,若是得不到治疗,会死,不过身上没有伤口的人不用担心。” “有办法救吗?”于大夫实在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没了性命。 “有,青霉素。”陆瑾说,“可是现在我还没有研究出来,就算有法子,他也等不了这么久。” 闻言于大夫叹了口气,不过有点还是幸运,至少身上没有伤口的人不会感染,“我会让有伤的人注意一些。” 陆瑾点头,不过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个信息,“柳树巷去看看,我担心真正的疫病已经起来了。” 陆瑾其实并不担心医疗区和灾民区的人会得传染病,这两个地方被他严格把控,卫生清洁几乎做到这个时候能够达到的极致,如果还是发生,那只能是天要灭亡,谁也没办法。 他真正担心的是城西城北那些经历了地震和暴雨,还有家可归的百姓,很多挖掘出来的尸体就是他们领回去的,距离地震第七天,至今怕是还有人并没送出殡,尸体放在家里,活人跟着感染,怕是有新的尸体产生了。 朝廷对疫病谈之色变,一旦发现,必然立刻带走隔开,治不了便任其自身自灭,被带走的几乎没有回来的,极为严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