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彤给何小路简单科普了四合院的格局讲究,就见正房那边开了门,王宣与妻子迎了出来。
第17章 17好大馅饼
正房三间,正中开门,老辈子这就是正房正堂,不过进门后,里面的陈设已经与建国前那种古朴正堂完全不同,改成了80年代知识分子家庭的格局。家具都是那个年代流行的,什么三合板的高低柜,同款颜色的写字台,脚踩的缝纫机,脸盆架子,衣服架子,一整面墙的书架。靠墙有两个单人沙发,也是建国后生产的款式,用料简洁透着劳动人民的质朴。
房间正中摆着一张折叠的圆桌,桌子周边是七拼八凑的几把木质靠背椅,看起来像是闲置的办公座椅。这个房间扑面而来老干部风浓郁。
西屋敞着门,挂着方格子的门帘,应该是旧床单改的,沪市纺织厂的红字印刷彰显着二十年前的时尚风貌,门帘内侧就是王宣夫妇的卧室。另一侧东屋则关着门,或许暂时并没人居住。
这活生生将富贵精致的四合院住成了筒子楼集体宿舍的格调。
童彤对于居家布局品味其实并不挑剔,毕竟也是从□□十年代长起来的,那时候,我国居住水平和人均居住面积普遍偏低。当年必须是有房的好单位,才能给刚结婚的小年轻分到筒子楼里一两间独立住房,什么单元楼小洋房之类的根本没有的,大多数的单身青年全都是住集体宿舍,两人间四人间一张床铺而已。
饭桌上摆着凉菜和时令水果。王宣的爱人房苓打过招呼后匆匆去了耳房那边的厨房现炒热菜。
童彤将路上买的稻香村点心拿出来,虽然东西不贵也没有用高档礼盒,却也表达了一份心意。
“我小时候跟着母亲来到帝都,就是住这里。可惜我是全托,周六日才回来。后来上小学了就离开帝都,跟着母亲去西北了。这边房子就一直空着。”王宣仿佛沉浸在了幼年时光,“那时候母亲不是在写字台看书写资料,就是坐在缝纫机边上给我做衣服。我还嫌弃她不陪我玩,就赌气跑院子外边找胡同里其他孩子玩。”
“院子里没别家小孩子么?”童彤好奇问了一句,不过那个年代帝都治安很不错,汽车又少,孩子们在胡同里玩耍也不妨事的。
“院子里是个临时的驻京办事处,晚上和周末都没人的。我偶尔也带小伙伴来院子里玩,那时候我们调皮捣蛋,祸害池塘里的鱼,拔了花草翻土玩弹珠。你刚才看见院子里那棵柿子树了没?我小时候能爬到树上,将叶子都撸秃了,害的这树秋天都不挂果,我被母亲狠狠揍屁股。”
童彤也不细问这院子的过往,更关注的其实是那一书架的书。有一些竟然还是古早的外文原版科学著作,若真是80年代那会儿就有的,可见王树华的科研能力之强大学术地位之高,普通人绝对没能力置办这些书,也或许这是王家祖辈积淀下来的知识财富?
王宣也注意到何连天的目光,微笑道:“姐夫,你对那些书也感兴趣呢?”
童彤点点头。跟着王宣走到书架前,仔细看了书名,更是垂涎。
这里不仅是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原版的外文杂志报刊,这东西如今在一般的图书馆档案馆都未必能找到。童彤最喜欢看这种杂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别以为搞投资的人只关心金融和经济报道,许多社会学和科技历史的知识储备也很有价值,尤其是曾经失败的许多案例,并不会在正规经济学教材里得到完整翔实的记录,而是细枝末节的线索隐藏在当时各种时事报道中,必须以后世的眼光纵观全局去发掘,才赫然意识到其中的关联,从而指引人分辨眼下的迷局。
建国初期翻译成国文的资料,由于翻译者的水平和当时认知层面的局限,真实性和完整性都有偏差。这些原版外文资料则避免了上面的问题,如果阅读者外语水平足够,直接从这些材料中汲取的养分肯定比二手资料更丰富。
“这些原版的外文书,能借给我看么?”童彤已经顾不得遮掩自己的学历问题,有些资料不是花钱就能找到的,今天错过这个村以后就没这个店了。
王宣疑惑不解:“你看这些旧书有什么用?那些据说都是科学期刊和古早的基础学科、社会历史等研究方面的书,二十年前的了。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些书的知识难道不过时么?”
“我觉得很有用很有价值,最起码C大图书馆里没有。”
“这都是母亲通过特殊渠道才拿到的。不过后来去西北,能带的行李有限,她就将最重要的几本专业书带过去了。这些暂时用不着的全留在了帝都。若你喜欢,别说借,送给你都行。反正我们家也没别人能看懂这些书了。”
“我其实也不一定能看懂。”童彤这句并非自谦,“我只想着拓展知识面,若你对这些书早有其他计划安排,那随你。”
“没有啊,其实我还想,等着小路长大,或许他能看懂呢。否则只能继续堆在这里占地方,万一遇到不识货的当废品卖了,那就太亏了。”王宣打趣,“我以前也带部队的朋友来看,他们要建个图书馆四处搜刮书籍,不过还是以通用的图书为主,我这些专业性太强还外文原版的,他们没看上……”
“可是最近我打算搬家,带着小路到城里住还在找房子,这样也方便将来他读书上学接受最优的教育。这么多书册,搬来搬去确实有点麻烦。”童彤虽然觊觎这些书,也还是会考虑现实生活的问题,“再者这么贵重的物品,你虽然说送,我又怎么好意思平白接受呢?”
王宣摇摇头:“这不算送你,而是给小路这么说你就能心安理得了吧?你只是代为保管。至于搬运的问题,这事我们先吃饭,一边吃一边说。”
这些日子何小路跟着童彤没少长见识,吃饭的仪态也已经锻炼的有模有样,拿着勺子自己捧着一个小碗,碗里放好了饭菜,他吃起来可乖巧了,一点都不掉。
房苓越看越是喜欢这个懂事的外甥,手下忙着夹菜,嘴上连连夸赞,还拐弯抹角要勾搭着何小路留在身边。
王宣却道:“小路早就说了要跟他爸一起过,姐夫人品正也有本事,你就别惦记人家儿子了。再说咱们一起调去南方,驻边基地那边虽说医院学校都不少,可教学质量肯定比不上帝都。”
房苓自然知道这种情况,不过对软萌乖巧小孩子实在没有抗拒力。
“这么喜欢,咱们自己生。”王宣安慰道,“我们还年轻,你的身体又不是治不好,听说南边有个老中医,祖传的秘方咱们到时候去拜访一下,说不定就有效果了。”
房苓身为女性,对何连天这种帅哥天然就有好感,再加上童彤谈吐举止都透着端方大气,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聊什么话题都能接上,一点都不像没见识的乡下人,绝对阅历丰富。有这样的绅士教养外甥,想来也不错呢。总比整天木着脸只对武器弹药感兴趣,动不动就拐别人家孩子去当兵的王宣,更适合好爸爸的角色。房苓放下心来。
童彤已经感觉“面试”通过了,接着便引出了那些书的归宿问题:“路路比普通孩子聪明,我想着教育方式也肯定和别家不同了,他现在就已经表现出对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偏好,儿童科普图画书都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再问我高深问题,我都答不出来多丢脸。所以我也要抓紧时间多读书。”
“这些书你也不用搬走。”王宣与房苓交换了一下眼色,得到妻子的肯定后,他认真说道,“这房子是我母亲名下的私产。我们常年不在帝都住,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拜托别人照应,还不如让姐夫来看着。要不你们搬过来住吧?你和小路都是北京户口,调到这边的地址户籍也不麻烦。附近有个机关幼儿园,等小路满3岁,让他就近入托就好。”
天上掉馅饼,砸在脸上了?童彤惊诧了几秒,才意识到王宣他们并不是开玩笑。
“房租还是要交的吧。”童彤觉得白住的话就真不好意思了,就算只有这间正房和旁边的那间卧室,二环边上的房屋租金肯定是比城中村贵许多的。童彤盘算着自己手头的钱够租几个月……
“姐夫,你也太见外了。”王宣正色道,“还记得当初我说的么,陈莹和我都是法院判给我母亲名下的,哪怕陈莹跟着我父亲长大,她也有资格继承我母亲的遗产。更何况……”
房苓暗中拍了一下王宣的腿。
王宣只能先将话茬打住,说道:“我本来也是想找到姐姐,叫她过来这边住着呢。现在姐夫带着小路住名正言顺。怎么可能收你房租?”
饭后,童彤带着何小路回家这一路上,脸都笑着整个人轻飘飘的。能混到帝都西城户口,二环里有地方免费住,何小路上公立的幼儿园也有了着落,这多大的福气啊?可惜陈莹没能活到现在,这些机缘本该是属于她的。
等着约好了搬家那天,王宣让朋友开了车过来接,童彤和何小路的行李,后备箱都没放满,统共就一个纸箱装锅碗瓢盆,两个大书包放上最近新买的衣物文具,太破旧的索性就地处理,值钱的进口电饭锅郑重归还给了房东姐姐。还差十天左右才到月底,童彤索性都没让刘音退租金,毕竟白用人家的电饭锅那么久呢。
直到这天童彤才赫然发现,原来还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陈莹的母亲拥有的并不是正房那两间私产,而是……整个这两进的四合院。
王宣将两大串钥匙交到童彤手里,说道:“后院罩房那边原是库房,塞满了老家具。这院子是外祖父置办的,再早可能还是前朝的大官宅邸。建国后有一阵子国内情况不太好,外祖父和外祖母因着成分问题熬不住自杀了,母亲上山下乡,姨母逃到国外音信皆无。这里就临时被借用当了某驻京办事处。后来外祖平反,地契房契就又交还给母亲。母亲最忌讳旁人说外祖父的成分和生活作风问题,带着我回帝都后将那些老旧做派的家具摆设都收了锁了。驻京办搬走后,院子里其他房间也空着没动,或许还有漏风漏雨的,都需要维修。你说要办民宿,我觉得这点子不错,不如我们也投点钱,起码先修缮房屋。将来真能经营起来,咱们再分利润如何?”
第18章 18小路入托
“爸爸,这里好大啊!”何小路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小脸红彤彤的,小衣服都被汗湿透了,短短小腿甚至还试图去爬那棵高高的柿子树……
果然是男孩子,对突然扩大的“领地”充满了好奇,积极探索,不吃不喝也要将每个角落都看一遍。
相对于小男孩的无拘无束,童彤更喜欢后罩房里那些古香古色的家具。虽然家具上已经蒙了一层厚厚灰尘,甚至结满了蛛网,不过对于见多识广与投资有关都会涉猎的童彤,很轻松就能看出这些家具的价值。不提黄花梨木这种材料,不谈前朝官宦流行的风格,只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这些东西随便哪一个拿出来,都可以摆在拍卖行里卖个高价,毕竟这可是真古董。
童彤当初考虑搞帝都城内的民宿就是为了展示民俗文化,这些家具摆设恰好体现了前朝的风貌,历史文化价值浓郁,不过究竟该如何在房内摆放,如何将民宿接待与文化展示有机结合,这都不是非专业人士能随便瞎弄的。
童彤想起了C大建筑系的教授和学生。当初她有幸与朋友蹭过建筑系的课程,特别是对那些古建和民居民宿的课程都很感兴趣,C大有教授专门研究这方面,甚至也会承揽修复古建等等方面的工程。关键是人家并不为了赚钱,而是纯粹更偏重学术研究。
如果能说服这位教授或者他的学生来看看这个院子和这些家具,是不是相对节省修复经费还能获得更加贴合历史文化的改建成果呢?童彤的脑海中浮现起后世流行的各种复古民宿,哪怕她不会画专业的图纸,却可以将功能流线梳理清晰。她可是很懂那些目标客户的猎奇心态,以及居住体验的追求点。
也许在2002年国内还没有人做过相似的设计,但是她相信以自己超前的信息、精准的客户描摹和C大建筑系师生的专业手法,说不定真能搞出一番名堂来。
当然就算教授带学生当课题来做这个四合院的改造,也不完全免费服务。童彤觉得自己手头的钱还是太少了,就算有孩子他舅舅王宣给的50万启动经费,这数额真的连正经的建筑设计费都满足不了,更别说雇佣专业施工队买材料做仿古建筑工程。童彤已经做好了亲自上阵帮工出把力气的打算。
另外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能迅速获得初始投资,那就是找银行借钱。1998年建行推出了第一款个人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利息其实并不高,当然房价评估值也不高。常规的商品房抵押了能贷出一二十万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再说这四合院应该是王宣继承自其母亲的资产,轻易恐怕是不会抵押出去。毕竟民宿这样的经营模式在这个时代还是新事物,究竟能否盈利,能否还的起贷款利息都很难说。万一创业失败,房子被银行没收拍卖,那就对不起陈莹和王宣的母亲了。
身无余钱家无恒产的童彤再一次被现实的穷困打击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振作起来,因为想到了后世用一个精彩的PPT就圈到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