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落花满架

作者:  录入:12-21

恍然如梦。

中夜,左丞相来报,说是言谦已自缢而亡。
言邑冷冷笑着,很快叫了人进来。左丞相不解。那个小小的司吏垂着头看来万分恐惧的样子。但随后,老人就明白了。
小小的司吏在言邑的面前陈道,左丞相如何派人绞杀君王,如何丧心病狂。
老人汗如浆汁,直直瞪着言邑的眼睛,忽然明白掉进了这个人的圈套。
不着一词,令他杀了言谦这个心头刺,再落实自己的罪名。世人只道宁王光风霁月,龌龊事全是他人所做,哪里知道背后这一双黑手就是言邑。
左丞相倒退几步,高叫:"冤枉!明明是你......"话未说完,就被左右侍卫按下,塞住了口舌,推了下去。
斩立决。
言邑看着老人的背影,嫌恶地眯了眯眼。
他最讨厌趋炎附势、迎高踩低之人,除了已死的薛明外,这左丞相就是嘉永王朝之最。但若是自己下手,就不易安抚刚刚称降的其余人。一石二鸟,杀鸡儆猴,如此一来,心头一块大石就落地了。

次日,宁王昭告天下,左相刺杀先皇,两败俱伤。
三日后,众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求宁王即位。
言邑推拒再三,两方僵持。
四日,众臣又联名上奏,再请宁王即位。
言邑终领大统。
王大赦天下,改元平元。

当日与言谦会面,言邑未说出的话是:
的确,这天下只不过游戏一场,但即使是游戏,我也决不要输。这天下,我要玩于股掌。

3

平元二年腊月,王下令广纳天下贤才,一时之前,有志于朝者纷纷到各乡县报名,先通过初试后遴选贤能,再到各州由州官试之,再从中取优秀者推荐入京,到吏部登记,根据每人的才能,决定其出路。
从腊月到初春,各地驿站往来不绝,都是为了遴选的事情忙碌。直到四月中,吏部才拟出初选名单,上呈皇帝。

京城的春天来得晚,四月中的时候桃花才开放。与冬天不同,天开始慢慢变得蔚蓝,云朵也白的跟棉花一样。天气一天比一天晴朗,人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自从皇帝换人做后,才短短大半年时间,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
当然言谦在位前虽然算个昏君,所幸在位时间并不长,因此并没有来得及动摇国家根本。对于现在在位的那个人,人们从只知道那是个战果累累的将军,到认为他应该会为自己带来幸福安康。只不过言邑总是包裹在一片神秘面纱之下。被称作皇帝的那个人好像是神佛一样的存在,在肃清了朝政后,就掩到了庙堂的香火之下。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为皇帝祈福,希望君王安康。直到四月来临之前,话题才从那个神秘尊贵的人身上移到了新官的归属。
距离前一次的官吏换血已经有四年了,前一次官吏的变更之黑暗还让人记忆犹新。那一年吏部上下都因为此事收取了大笔金钱,买官之风横行。变更后,新上任的各级官吏又变着法儿从管辖地方榨取油水"补贴"损失。而今年,皇帝除吏部之外另派了一队亲信到各方微服巡查,力求整个遴选的公正公平。在几个州官因疑其收取金钱而被就地罢免等待审查后,其余各地的负责官员一下子看起来勤勉了不少。
总而言之,桃花从南开到北,陈到处都能看到一枝两枝花束斜斜缀着,美丽无比。
京师的吉来客栈的院子里就开着好几树老桃。虽然桃树已有十多年,但是开出的花却娇嫩无比,如同少女掩映着瞥向世人。
李寂大大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才起床。吩咐小二准备了热水之后,推开了窗。
店小二端着水盆进来,笑着恭身行礼:"李爷早,李爷休息得可好。"
李寂挥了挥手,忍不住又打了个呵欠:"早。"
店小二放下热水,说道:"对了李爷,听说过几天朝廷就会出告示,外面不少大爷都在打听到底哪几个人能入吏部的榜子,怎么李爷您不见动静?"
"这种事情,打听有什么意思?白白浪费银子精力。"李寂懒洋洋再度打了个呵欠。一转头,看到了桃花盛开,他笑了,自言自语着:"小渐家里的桃花一定都快谢了。"听见小二关门的声音,李寂才到水盆边洗了脸。
太阳真好,照得人懒洋洋的骨子都发酥,洗完脸坐到窗前,李寂从怀里找到小小的香袋,香袋里是一些桃花的残瓣,那是小渐窗外的桃树上摘下的花瓣。临别的时候他跟圆圆脸笑容甜美的女孩半撒着娇,说是这一去就见不到桃花,所以不想来京城。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这个香袋。小渐说那是她制的桃花香薰袋,要他带着。还半嗔着直指他的眉梢:"要是不去京城,看我不把你骨头拆掉。"圆圆脸蛋的她没有半点震慑力,但李寂还是心甘情愿地听她的话,过来了。
虽然求什么官职并不是他所愿,不过小渐老是说他骨头都要懒出虫来,很生气的样子。偶尔让她开心一下也不错,反正多半过了这几日就能回去了。他早听说想做官,不舍得花钱是不行的。他就是不花钱,看看朝廷能耐他何?
反正他没什么必要光宗耀祖,这种好事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不过说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小渐总是叹息着说他是"当官的料"呢?明明他无心向仕啊。
小渐虽然了解他,不过这件事上却是错了吧。
这个日后被人称为"良相"的男人一边好心情地看着桃花,一边抚摩着香袋,盘算着回家要给自己的情人带点什么东西,却不知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时不同往日,朝廷清廉的出乎他的想象,乌云就要罩顶。
且让人为李寂合掌祈祷吧,要知道心想事成这句话从来都是骗人的。
可惜,那时的李寂还太年轻,不能体会作者写下这句话的苦心哪。

第四天,吏部来吉来下达命令,宣李寂入工部任行走,先见习着。听说理由是李寂的某篇文章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谈到天下水利兴修问题,令吏部某位大人感慨其实务的态度。
听到结果时,李寂已经掉了半个下巴,当听到理由后,剩下半个也托不住了:这样都行么?明明我从一开始就离题千里,虽然可算是倚马万言,不过这万言里没有一个字是关于试题的......难道是朝廷太缺人了所以宁滥勿缺么?
可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不能回家?
懒骨头的男人不禁苦下了脸,吏部来通知的小吏连连劝慰:"没关系,行走虽然不算正职,但是这次所有入选的大爷都是如此,听说是因为皇上慎重起见,还需对各位爷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李爷不必灰心,相信很快就能飞黄腾达。"
李寂心中怒骂"重点不在此好不好?"然后开始想如果中途跑路将会如何,再然后不小心想到了"欺君之罪"这四个字,跑路之心立刻化成青烟缭绕。
虽然他真的很想去陪小渐看桃花,不过比起来,到底是小命重要一点。
聪明的李寂很快想到了另一招:观察是不是?没确定是不是?搞不好自己很快就会被罢免官职打道回府,所以这会儿就愁眉苦脸好像太早了一点......
这样想着,李寂又有了精神:要比什么功业那就辛苦了,可是要比起捅漏子来,他李寂称第二天下还没有人能封第二吧?
不过......当某些人自高自大到自封天下第一的时候,也正是他看不清真相的时候......李寂忘了,会捅漏子的不是他,而是他可爱的小美人,而李寂自己,则是专门为人擦屁股安排后事的人哪。

平元二年五月十五日,当年入选朝廷的仕人们都受到了皇帝的接见。这一天也是日后被人称为"明君"和"良相"的两人相见的日子。
可惜这第一面,两人对互相的印象都不怎么好。
原因是......

言邑在走过李寂身边时,我们的李大人打了一个呵欠......
真是让作者羞愧啊......

 

 


架子的闲聊:从此段开始,什么吏制啊公务的,全是架子瞎编的,闭门造车的,看官们看看就好,不必认真^^

4

李寂正在把嘉永年间历年的公文抄写入库,一边抄着一边又打着呵欠。
有人走了进来,看到他的惫懒模样大声笑了起来:"这个莫非就是前些日子在皇上面前打了呵欠却侥幸未被砍头的李寂么?"
李寂站起身就行礼,反正这里数来数去他就是到处磕头做揖的那段废料。
对方站在他面前,仔细看着他的样子,然后又笑了:"侍郎大人,看来光是应付这些新人就够你受的了。"那人身边之人冷哼着,李寂听到了上司的声音,看来自己的分数在上司那边又猛扣了好几分,让上司当众丢脸可是不小的重罪啊。李寂心满意足地微笑着。
说起来,那天的那个呵欠真的是出乎他的意料。李寂早听说皇帝陛下是个律己甚严,对部下更是要求严格的人,当着他的面打了那个呵欠......没丢小命还真算幸运。
结果那个人只是冷冷地转过来看了他一眼,视线让人觉得自己如同腊月里的冰柱,一动也不能动。以李寂这样性格的人也不由得把剩下的那小半个呵欠扼杀在喉咙里,慢慢低下头,顺便开始认真考虑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去看小渐......
直到那个人慢慢从他身边挪开脚步。
不过李寂还是听到了皇帝陛下一声轻轻的冷哼。
或许是因为对方太不屑了,所以才懒得管自己这种小喽罗吧。不过李寂肯定,美好的自由生活一定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他,想到这里,怎不由得他仰天......打了一个呵欠。
哎,春眠不觉晓,老也睡不饱啊。
摊开案卷,他继续抄写起来。
结果中午不到,可爱的上司大人又堆了一大堆的卷宗到他的面前,美其名曰"委以重任",其实不过是"废物利用"罢了。临走时,上司大人还以凝重的口吻说道:"这些宗卷全是今年中将入库的各地情况,李寂,你要好好整理啊。"声音拖得极长。
李寂搔了搔脖子,忍不住再次打了个呵欠。基本上,任何一个饱读诗书、从小就以吟诗作对为己任的文官被委以如此重任,面对着一堆的工程情况,多半会生出悲天悯人之感,顿觉大材小用,生死茫茫。不过对于李寂此种看啥都一样的废料而言,抄写这些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并不是很过分的事情。
连打了两个呵欠后,李寂大人开始抄写。
说起来,工部自从出了个李寂这等奇才后,就流传着一道不朽疑难问题:为什么他一天到晚打呵欠,却一次都没打过瞌睡呢?
奇哉怪也。

第一天的抄写工作,平平淡淡,中间打了十一个呵欠而已,还好还好。

第二天的抄写工作,李寂速度快了不少,中间打了十五个呵欠,勉强尽如人意。

第三天的抄写工作,李寂大人案头的文卷少了二分之一......传说中,那本来是十个人五天的工作量......那一天,李寂大人无疑是一边打呵欠一边抄写,中间足足打了二十三个呵欠,好家伙!

第四天,统计数据还未曾出来,不过李寂的抄写速度却慢了下来。此刻他所对的卷宗是去年七月渚州呈报上的材料。
渚州......如果没记错的话,当地素来贫困。少年时他曾游历至渚州,那里百姓穷苦得只能勉强度日,一家十数口人却只有一条能穿着上街的裤子的景象历历在目。听说当地的税赋比之全国各地都要重,全是因为要交纳钱财以固堤防洪之故。那年他年方十一,听过之后只是为百姓哀叹了一声,很快就离开了渚州。可怜之人那么多,何况是情非得已?
虽然现在想来,当年的自己太过天真。
此刻,他手上拿到的州官报备的东西,是其告示历年税赋,并请求朝廷继续扶持地方财政的材料之一,历年来支出的一部分,堤坝工程的支出。
李寂慢慢挑起了眉头:光看这份材料,这位州官大人可真是勤政为民啊......只可惜,以他所见而言,真是天大的谎话啊。
看了看之前已经誉好的卷宗,他忽然很想知道那里面到底有多少同为谎言的最大级别。
不要命了么?什么东西能让人不顾生死去争夺呢?
钱么?
从小就不缺钱的李某人微微叹息着,推开了那些卷宗。
摸到案卷的时候,想到了那天在渚州城外见到的乞丐。
天道不公,何以至此?
有权者掌管天下,以贫苦者血汗为食,不公至此。
李寂叹了口气,搔了搔头,又把卷宗拉了回来,慢慢地誊上去,那些字全都刻在心里,不过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如果此时旁人看到李寂,一定会被他脸上的刀般锋利表情所吓到。
一把没出鞘的刀。

第十天,李寂把誊好的卷宗交给上司,上司再派人核对再三后呈了上去。那时已经是两个月的事了。那两个月里,李寂胖了一轮。的确,光坐着不干事的人,肥胖是必然归途。

九月,皇帝派钦差彻查渚州事务,九月中,渚州州官丢了脑袋。
那一个月,因"欺君罔上"之名入狱或就地斩决的官吏有十一人,那一个月也是皇帝肃清旧党势力,全面把握朝政,树立威信的一个月。
雷厉风行的举动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皇帝之前的部下就掌握了天下实政之七八,剩下的二三老人无不如秋风瑟瑟下的黄草,一时噤声。虽知道恐怕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不过这些人原本就各怀鬼胎,再加了所谓的钦差高压,一时倒也无事。
对于散沙而言,想要聚拢成拳头实在有点难度,再加上对手看起来太强大,懂事的人明白还是韬光养慧为妙。
而皇帝陛下看中的,或许也是这一点吧。

李寂知道这个消息后,微微皱了皱眉,随即又淹没在文卷的海洋中了。
不过当时没说出口的话是:看来那个人的确是惹不起的人哪......下次千万不能在他面前打呵欠了......
不用朝我瞪眼睛,李寂大人就是这么一个没志向的大人哪。

 

5
忽忽儿时光又流过二个月,秋天到了,李寂大人仍在同他的文山卷海奋斗,仍无缘回家得见自己的小渐。
中秋快要到了,李寂的辛苦生活也有了最终的盼头:听闻皇帝陛下将于中秋之后下召宣布新入选官员的名单,落选则打道回府。
李寂快快乐乐地开始收拾行李,自己百分之一百不可能再留在工部了,前一日侍郎拍拍李寂的肩膀说道:"李寂,以后再想找到你这样的抄录快手可就难了......"嘲弄之意尽在语中。
李寂听了,乐在心中,脸上却依然平淡的样子:"大人过奖。"
侍郎大人一口气憋在胸前差点出不来:过奖?我没奖你呀......
李寂还真是个傻瓜呀--
这一段轶事传出后,众人对李寂的评价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一晚,李寂喝了一瓶酒。那酒不好,辣得烧人,李寂才抿了一口脚步就浮了起来。对着月亮啦啦地哼起了小调。舌头有点大,那声音也听不清楚。不过微微眯起的眼睛笑得月亮都拉了块云朵遮住脸:太骇人了......笑得脸都扭起来了......

传说中严于律己更厉以待人的皇帝言邑此刻正在睡觉。
偌大的殿里燃着烛火,一点点轻微的光,幽幽暗暗的,被风一吹就慢慢晃动。
空气中有微微的香气,是檀香的味道,轻轻地浮在氤氲里,添了一点厚重。皇帝从睡眠中醒过来,就看到一地的月光里,浮动着烛火的清烟。
言邑翻了个身,所谓的龙床大而硬,所谓的皇城精致的没有一丝人味,想起烽火里的日子,言邑叹了口气。
又梦见骑着马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往下望,夕阳如血,黄沙万里,铺到天涯尽头。有苍鹰在天空搏击,长长的尖厉叫声催得人断肠。
可每每到那时,心中却生出别样的情绪。
所极目处,是我的天下。
而今,对着一池冷月,怎不叫人怀念?
那样漂浮的情绪只一瞬,很快的,言邑就闭上了眼,还能睡一会儿,虽然人已经不在战场,但每一天的生活还是如同作战一般,需要全力以赴。

推书 20234-12-21 :夜夜思君+番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