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什么?
“为了钱。”
我说。
第11章 过去
现实证明——
人再自负、再孤傲,总还是要为了现实低头。
有退路的时候,又或者是在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要事事争一口气。之后的日子,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时间,就只有“妥协”这一条路可走。
在年轻气盛的年纪,当然也会有不服气的时候。
但不服气毫无作用。
如果时间倒回三年前,我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将踏入娱乐圈。
我在偏远地方长大,因为上学时间早的缘故,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没有过二十一岁生日。等到二十二岁的时候,我已经放弃在学术上继续深造,出来工作了一年多。
那时候,我总以为未来会变得很好。
至少比过去好。
考大学的时候,我故意选择了离家远的北城大学。
上学期间我勤工俭学,边读书边做一些兼职,家教、服务员都干过;因为成绩还算优异的缘故,每年都能得到不菲的奖学金。如此一来,我的学费依靠助学贷款,生活费则用各种奖学金以及兼职挣的钱来维持,渐渐地,手中的钱竟然有了富余。
攒了些钱后,我偶尔会给家中转一点,同时和他们达成了逢年过节不必回家的共识。
就这样,大学四年及至工作后的一年内,我从来没有回去过。除了转钱和与母亲偶尔的沟通,与家里人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交流。
彼此倒也两安。
毕业后,我进入到北城一个知名的大企业里工作。
大厂的工资相对于其他公司来说高出不少,我工作能力尚可,转正之后月薪便已经是别人几年的水平,待遇也十分优渥,只是常常加班,连末班的地铁都赶不上,时常睡在公司里。
还记得工作初期,手中没有过多的钱,我便住在半地下的出租屋里。原来北城这么干燥的城市,也会有这样的地方——晒好的衣服、被子一不留神就会受潮,但好歹是有完整的床。
苦是苦,但并不绝望。
那时候我总以为自己足够优秀,顶天立地万中无一,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也总被身边人夸赞,做什么都能做到最优。因此,我不羡慕那些天生富贵的人,不觉得幸福的人有多与众不同,也不渴望万众瞩目。
哪怕当下过的不好,我仍然觉得日后总会摆脱现状。
我以为只要对得起自己,继续坚定且自律地生活,对万事万物沉稳以待,就可以过的很好。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努力学习、工作、生活,前途也可谓坦荡光明。
直到继父第一次给我打来电话,说母亲出了车祸。
我之所以在提到到我妈的时候,习惯于生疏地称呼她为“母亲”,是因为“妈妈”这种亲密的称呼,小学之后我就很少叫。原因无他——继父不喜欢,每次听到我这么喊,他就会阴沉着脸一整天。
为了不让母亲难做,我很少当着继父的面叫她,再后来就成了习惯。
大学的时候,我用兼职的钱买了个几百块钱的手机,当时就把号码给了家里。后来工作后换了新手机,号码却还是原来那个。
但会打过来的人,只有母亲而已。
一月一通,绝不多言。
接到继父电话的时候,我正坐在办公桌前完善一个方案。
看到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我疑惑片刻,便离开办公区出去接电话。
继父的声音传过来,语气带着恶狠狠的意味,开口便说:“你妈被人撞了!”
他态度恶劣,当时的我并不能分辨他这么冲的语气是因为担心,还是因为觉得麻烦。
因为母亲的意外出事,我时隔数年踏上了回星市的路。可惜祸不单行,车祸造成的伤尚不严重,在医院体检的过程中,她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
当时我的工资是相对于同龄人高了不少,手里攒下了一些钱,但终究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而继父这几年在县城开的小店收入一般,只够维持平时他们一家四口的花销,即使将手中存款都拿出来,也没有多少。
一家四口是继父、母亲和他们后来孕育的一双儿女。
“我承认我对你不算好,你恨我也没关系,但那是你妈。”电话那头,继父抽烟的声音很大,“一直以来你妈对你都是真心的,当年明明可以把你丢给那家人,却非要带你一起嫁给我,后来还逼我同意你上学……”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粗声粗气地下了命令:“所以这事,你得管。”
其实不必他说,我也不会弃之不顾。
而且,我对他算不上恨与不恨。他不想养我,但也没有打过我,没有虐待过我。我生性日益坚韧,冷暴力和嘴上的怨念不能伤我分毫。
母亲……我妈很辛苦。
我当然知道。
我至今记得她坐在门槛上哭的时候。
她一个不识字、什么都不懂,只会做家务的女人,在丈夫意外去世后,坚持带着几岁大的儿子改嫁给村子里的鳏夫,也就是我继父。我知道她因为我承受了多少继父家的白眼,也知道她本可以把我扔在爷奶那里,不用管那两个刻薄的老人家是不是喜欢打骂我、苛责我、不让我上学。
但是她没有这么做,尽管这个新家里没有我的位置,但始终多余总好过受虐待。
后来,她为我争取来了上学的机会。
在那个年代,乡下孩子早早辍学是常有的事。
我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继父认为我没有必要去上学,不想我继续读书,想让我留在家中干活,帮他照看他镇里的铺面——其实我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用课余的时间,在他的铺面里踩着小板凳帮忙。
我妈不同意。
像她当初执意要带着我改嫁一样,这一回,她同样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让继父同意我读书。
后来,继父的亲戚们常常用嘲笑的语气说——你妈那时候就跟一个泼妇一样,坐在门槛子上见天哭天喊地,谁去拉就咬谁,嚷嚷了一整天,说新政策都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又不花钱,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儿子读书?!
我坐在她身旁,控制不住和她一起哭。
村上小学的校长知道了这事,专门来到我家,给继父做思想教育。
后来我才得以上学。
初中的时候,我妈和继父生了一双儿女,她的生活重心也顺理成章转向了弟妹二人。弟妹降生之后,继父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
他们一家四口渐渐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镇上的时候,楼下是铺面、楼上是住宿的房间,因为一双弟妹的降生,本就窄小的家中空间更是不足。我睡觉的时候,便只能将楼下铺面的桌子拼起来,搭上旧布当床用。
睡时曲着腿,冬凉夏热,很有意思。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学习,也为了不碍他们的眼,我选择了住校。如果周末回去,就在他们店里充当人头打下手。
幸好初中是义务教育,不需要学费;而我高中的时候考去了市里最好的中学,学校免了我的学杂费。
这才让我顺利读完中学阶段。
等考上了大学,因为高考成绩优异的缘故,市里、县里分别给我颁发了不少奖学金。我妈在继父面前哭了一晚上,换来一千块钱。
离开那座小县城的前一夜,她把一千块钱、市县的奖学金、还有一个小包裹递给了我——包裹里是她这些年攒的小钱,零零碎碎,几块几毛的都有。
她哽咽着说:“……你这么好,我儿子这么好,以后肯定有出息。现在苦点儿、累点儿,熬过去就好了,熬过去就好了。”
“我知道。”我对她说,“我以后带你过好日子。”
闻言,她哭的更凶,止也止不住。
我劝了很久,她这才又哭喘着说道:“小枝,你在外面好好过,不用管我,头几年……头几年就先别回来了。我跟你继父、还有你弟弟妹妹……”
她吞吞吐吐话未说完。
但在那一刻,我明白了。
原来她也不需要我了。
————
后来,我被星探看中,为了钱进了娱乐圈。
那段时间我无缝接拍各种网剧,几乎没怎么在一屿娱乐总部落过脚,总是一个剧本结束便立刻赶去另一个剧组,什么角色都接,劳模的称呼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的。
大概要归功于外形出色,我演的第一部 小成本网剧并非是男主,却凭借一组动图出了圈,收获了不少粉丝,公司对我也有了更明确的安排。
尽管工作忙碌,但我知道蔚先生是一屿的老板。
而一屿只是他手下其中一个公司罢了。
我第一次见蔚先生,始于公司的一次偶然相遇,彼此目光交汇之间,他冲我颔了颔首。
他眉目深邃、鼻梁高挺的混血长相,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我主动打招呼:“蔚总好。”
他来来回回看了我好几眼,似乎是在确定什么,那隐藏着蓝色与墨绿的眼瞳显得专注而广袤。
“你是一屿新签的艺人吧?”
“是,蔚总,我叫何枝。”
“何枝……”他喃喃地念了一遍,浓密下掩的睫毛挡住了他眼底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名字很好听。”
“谢谢。”
“我是你的学长。”
他忽然说了这么一句。
我愣了一下,片刻后才反应过来,问:“蔚总也毕业于北城大学?”
“嗯,大你一届。”蔚先生解释,“我看过新人的简历了。”
原来是校友,所以才注意到我,难怪大厅里这么多人,他只对我颔首示意。
我便说:“学长好。”
他心情瞬间变好:“何枝,工作加油。”
说完就离开了这里。
之后的几个月,我除了偶尔和他偶遇,在他看过来的时候打招呼说一句“学长好”,便再没有其他交集,自然谈不上熟识。
再后来,我妈病情加重急需做手术,蔚先生不知从何处知道了我的情况,主动找到了我。他递给我一张不限额的银行卡副卡,让吕助帮我付了医药费,又拟定了新的合同。
最后,他问我要不要跟他。
我说——
好。
第12章 书房
于是,就有了现在。
如今这情况,其实不该太多地回忆从前。
我也没有与小戴解释太多。
因为有再多原因,再多所谓的“苦衷”,但结果终归是一样的——我辜负了她作为粉丝的期望。
大概明星和偶像之于粉丝等同造梦,包装时展示一部分,旁观者猜测一部分,剩下皆是大片的留白。而在粉丝眼中,所有猜测和留白的部分,都被冠以了最美好的形容。
我无法想象,自己在她眼中是多完美的一个人;正如她也无法想象,我活得其实并不似她期盼的那样光彩。
而她所崇拜追逐的,也不过真人万分之一的表象。
小戴不再说话。
她年纪还小,没有经过许多起伏,圈中许多人都能猜到的事,她还想不明白。
暂时想不明白是好事,等日后想明白了,总要怀念现在这——最好、最光鲜的时候。
我甚至不曾短暂拥有过的好时候。
左右接下来的日子需要窝在家中钻研,我给小戴放了几天假,让她好好休息一周,告诉她如果有工作调动的想法,可以跟健哥提。
她沉默接受。
回到家中已是夜里十一点多,屋里竟还亮着灯。
我以为蔚先生在家,可在屋内转了转,却没有看到他的人。应该是先到了家,中途又外出不知做什么去了。
他不是粗心大意的人,即使匆匆忙忙也会将手中的事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因此,既然灯亮着,那他应该过一会儿就回来。
我便先去洗漱。
洗完澡出来,蔚先生还没有回来。
我明日没有工作,应该等等他才是,于是便拿出了打印好的剧本开始翻看,熟悉情节和主角人设。
因为要保密的缘故,电影的名字、剧情都没有完全透露,让人试镜的剧本实则只有几页,试镜的内容是男主角青少年时期。
故事片段发生在男主十七岁,高二那一年。
剧本上简单提到了男主的情况,交代了一些基本设定,便于演员理解。
男主的家境普普通通,出生在上个世纪末的十八线小城市,生活水平与乡镇无异。他为人踏实听话,高中去到了省重点高中。
男主有个小自己五岁的弟弟,即便他很努力,学习成绩很好,父母依旧偏向幼子——哥哥高分不理会,弟弟及格就全家庆祝;哥哥做错狠狠批评,弟弟做错怪哥哥没有引导好;兄弟两个发生争执,无论弟弟对错,父母都会一脸不赞同地说“这么大的人怎么不知道让着弟弟”……
所以老人常说小儿子大孙子,是大人的心肝子,这话不作假。
父母教育水平地下,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念头,只觉得给口饭把孩子养大,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没见穷乡僻壤的家庭连饭都吃不上吗?
如果心有埋怨,他们就会唠叨一整夜:“供你吃供你喝,什么东西都不缺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弟弟错了就错了,你是哥哥,要懂事,不要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跟他斤斤计较。我们也不图你成绩多好,毕竟你要是考出去了,以后还怎么帮扶弟弟?你们兄弟两个要互相扶持才行,别做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