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能农场主完本[种田甜文]—— by:弦歌雅意

作者:弦歌雅意  录入:11-30

卫靖泽先从墙角处的红薯藤抓了一把,扔进了石槽里,给猪先垫垫肚子,等会煮好了猪食,才是正餐。
这个季节的猪食还是米、糠、猪草和红薯藤等混在一起的混合物,等快煮熟的时候,再加一些食府送过来的剩饭剩菜,能让几只猪吃得饱饱的。
花了十多分钟切好猪草,弄好一锅东西,打开沼气灶就开始煮,等会儿只需要来翻一下别烧糊了就行了。
择了菜,煮好饭,正准备炒菜的时候,老汉也回来了。
天近擦黑,鸡鸭鹅都开始自觉回窝了,老汉进屋之后,看了看卫靖泽,又去看了看猪食,给翻了翻,才坐下喝口水。
农民就算是回到家,也有操不完心的。
等喂完了猪,祖孙两坐下来吃饭,老汉就说:“我刚刚在路上遇到建新,他说他们家打算明年做新房子,问我借钱呢。”
卫靖泽问:“那你怎么想的?”
现在钱差不多都在卫靖泽手里,因为都存在他的卡里,每次领了钱,老汉都怕不安全,就让卫靖泽存银行去。
老汉说:“借点就借点吧,这年头谁做房子不借钱的?他说要做三个头的房子,那是要花不少钱了。”
几个头的房子,一般是指一层房子正面有几个窗户加门框,一般是一个窗户或者一个门为一个房间,这样意思就是朝正面就有三个房,后面对应也有三个房间的面积,再加上现在一般都做两层的楼房,所以肯定面积不小,自然是造价也不低了。
老汉说借,卫靖泽也没有意见,乡里乡亲的,也是你家欠我点,我家欠你点,欠债的关系还真是难以一笔说清。而老汉这里,倒是跟别人的债务往来不多,以前他的钱都给了潘舅舅,手上也没什么余钱,他自己也不爱欠别人钱。现在是大家都知道他们家卖谷子卖了将近三万块,虽然买鱼苗花了不少钱,可是大家猜着,祖孙两肯定还有不少钱呢!
说起建房子,老汉就跟卫靖泽说起乡里做房子的一些习惯来,一般人做新房子,不少都是为了儿子好娶媳妇,没新房子,看亲的时候都要矮一截。做房子的时候,也会尽量选在农闲的时候,那个时候不仅村里人能够来帮忙,别的村的工匠也有时间出来干活。如今,工匠的工钱,从十多年前的一天二三十块,已经涨到了现在一天一百多了,除了工钱,还要管饭,管烟酒,就跟沼气师傅们上门来干活的待遇差不多,另外材料也要花不少钱,买砖买水泥买钢筋,都要看准了买,不同的时候价格也有变化,不同的窑烧出来的砖也不大相同。
至于如今看风水之类的事儿,倒是不那么流行了,大家做房子一般都在自家老房子的基础上盖,风水上倒是没什么讲究了。
卫靖泽听了一耳朵,心里思量着,可能老汉也有要做新房子的想法,只是现在时机还未成熟,所以没有说出来。
不过,现在手头的钱确实是还差一些,要建新房子,可能要等过年的时候卖掉一批鱼才行。
那边,被树砸伤了的来爷顺利做完了手术,却要在床上躺上两个月才能起身,来老婶不可能天天让女儿女婿帮着做豆腐,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丢下准备大生意,打了电话让儿子儿媳妇回来。
卫靖泽见他们豆腐也没断,而且人家儿子也要回来了,就没有多管了。
作者有话要说:
34|打电话
很快,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建新家里要做新房子了。
一般谁家要做新房子,都会跟村里的人打一声招呼,希望大家到时候腾出时间来,能来干活的来帮忙干活,有钱的也能够借点钱。
建新家建房子,也是因为一家老小挤在老房子里很久了,今年托卫靖泽的福,终于存了点钱,就想着要把房子建起来再说,他家孩子也大了,过几年就该说亲了,总不能说亲的时候没有新房子。
老汉答应了借钱,卫靖泽就没意见,借钱的时候写好借条就可以了,人家开口说希望借两万,卫靖泽算了算手头的钱,觉得可以。
潘建新在村里的口碑还不错,勤劳肯干,他媳妇也是个厉害的角儿,干活麻利,他家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在上高中了,小的那个读初中,反正以后肯定还的上就行了。
农村人也知道,救急不救穷,人家急着借钱的,都是一时的,穷的人家,收入来源少的,那才是可能还不上的。
当然也有些人家,借了钱就不肯还了,一直拖着,有钱也不还,这种人再跟大家借钱的时候,就很难借到钱了。
最后看下来,只有卫靖泽爷孙两个借的比较多,其他的人都是几千的,借的多的,也只有一万块。
说是要建房子,虽然不是现在动工,要等到明年开年的时候,但是现在要开始把能备上的都备上,比如说木料一般是用自家山上的树做横梁之类的,还打听着哪个地方的窑出的砖好,是买红砖还是青砖,水泥哪里买,沙子哪里买,上哪儿去请工程队之类的。
农村破土动工,是一个大工程,要早早的将许多材料准备好,等到时间到了,就把约好的工队拉来动工。
除了土豪人家,一般人家都会为做新房子而准备半年的时间。
很快,村里就有一辆一辆的车进出,都是给送砖、瓦、石头、预制板等建筑材料的。很快潘建新家门口就堆得满满的了,就往外堆。
这些建筑材料放外面也没人偷,太重,也卖不了几个钱,怕风吹雨淋就在上面盖个防水布之类的。
潘建新除了找他们家借了钱,暂时倒是没有需要别的帮忙了。
在来爷摔了大约半个月后,他儿子回来了,背着一个巨大的编织袋,看样子外面并没有混很好。据说是在工程队干活,也是卖力气的活,赚了钱就寄回家还债,一大家子人也没有余下什么钱。
但是他媳妇没有回来,听说是合同说要干到年底,不然就是违约,所以暂时没回来,估计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到家。
爸爸回来了,只有孩子是最高兴的,两个小姑娘准备在卫靖泽家门口做作业的时候,听说爸爸回来了,飞似得往家里跑,估计是听说爸爸回来了,格外开心吧?
来爷儿子名字叫潘旺家,这名字倒是取得挺不错的,回来之后就在各家走动,打个招呼之类的。
老汉作为村里的长辈,自然也是被拜访的对象之一,老汉还留人家吃顿饭。
卫靖泽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潘旺家,黑黑瘦瘦的,倒是跟村里种田的汉子没有多大的区别,一口乡音也还算标准,喝酒那是当水一样喝,跟老汉说话的时候,也挺热情的。
卫靖泽在旁边默默听了一会儿,就发现这人挺爱吹牛的,说自己在外面跟着干过几个大工程,见过多少有钱的老板之类的,有点天花乱坠的意思了。
幸好都是跟老汉在说,卫靖泽跟他不熟,人家也不好意思拉着卫靖泽说这些。
吃饭差不多吃了三个小时,才晃晃悠悠地回去了,卫靖泽过来收拾碗筷,有些惊奇地问老汉:“他嘴皮子这么能说?您没听烦啊?”
老汉呵呵一笑,说:“听听嘛,又无妨,就当下酒解闷了。他那些话,我能信三分就不错了,哪里能够全信呢?全信了我就是个棒槌。”
卫靖泽就知道自己是白操心了,老汉有了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就算是没怎么看过外面的世界,也能够判断里面参掺了多少水分了。当然,聪明的人,活了很多年之后,就会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有些人老了,也会干许多糊涂事儿的。有些人更是稀里糊涂过了一辈子。像老汉这样越活越明白的人,并不是特别多。
潘旺家接替了来爷的活,开始做豆腐,豆腐的事情倒是不用的担心什么了,卫靖泽特地观察了几天,发现潘旺家虽然嘴皮上爱吹牛,但是干活还是不错的,做豆腐也是年轻时候做过,虽然不如来爷熟练,倒也中规中矩,陈寒也没嫌弃,卫靖泽就更加不说什么了。
操心着食府的事儿,卫靖泽就想着江延宗现在在做什么呢,也不知道他要解决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人家亲自回去了,要解决的问题估计也是家里的事情了,希望他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吧。
卫靖泽心里想着,正好电话就响了,拿出来一看,还真是江延宗,卫靖泽忍不住乐的咧了嘴,一接通电话,听到对方喂了一声之后,就开始巴拉巴拉地说:“我刚还在想你现在在做什么呢,你就打电话来了。”
江延宗听到卫靖泽这样说,忍不住反问:“真的吗?你刚刚在想我?”
卫靖泽还一边点头一边十分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
江延宗也忍不住笑了笑,说:“真巧啊,我也是刚闲了下来,透口气,就想着找个人说说话,拿出手机,就给你打了电话了。”
卫靖泽也跟着笑了。
“食府还正常吧?”
“很正常,光头管得很好,你放心,只是那脾气更躁了,上次一个小徒弟上错了菜,被骂了半个小时。”
卫靖泽想想都觉得能在陈寒手底下坚持的,都是勇士啊。
江延宗乐呵呵地说:“他脾气一直那么坏,改不了了。那你呢?你怎么样?”
卫靖泽说:“我也挺好啊,每天忙着种菜,这两天快种完了,我爷爷说过两天可能要上山打柴火捡菌子了,那个时候山上信号不太好,接不到电话,打不通你就晚上给我打好了。”
江延宗心想,这丫的脸皮真厚,我什么时候说了要给他打电话了,他倒是好意思说,嘴上却十分顺嘴地回答说:“好,我知道了。”
卫靖泽忍不住问:“那你呢?你现在还好吧?有没有头疼?”
江延宗顺手揉了揉额头,说:“还好,没有以前那么疼了。”听到你的声音,就完全不疼了,江延宗在心里悄悄说。
卫靖泽舒了口气,说:“那就好,你要注意休息,头疼的时候你挺吓人的。”
这个时候卫靖泽有些后悔,如果早点知道他要回去,就准备一些东西给他带回去了,自己用异能种出来的东西,吃着还是对病情有好处的。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江延宗要忙去了,卫靖泽才有些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这天晚上,鸭子们回家的时候,一只鸭子不小心跑出了队伍,急忙跑了回去,还努力装作自己一直是在队伍里的样子,希望卫靖泽不要发现。
事实上,卫靖泽也确实是没有发现,他心里还想着江延宗的事儿呢。
如今,将近三个月大的鸭子们越来越肥硕了,过年的时候可以吃了,不过卫靖泽和老汉都打算让鸭子先下蛋,卖鸭子的事儿,跟食府商量着来,反正还有一些公鸭子在里面。
十月份忙完了地里的事儿,稻子已经在抽穗灌浆了,不过秋收并不赶时间,所以大家依旧慢悠悠地忙活着自己手上的事情。
老汉带着卫靖泽上山打柴,主要是为了过冬做准备,冬天没什么农活了,许多人就窝在家里,烤着火看着电视,十分惬意,冬天还要准备过年什么的,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不能停火,打柴就很有必要了。
秋天的森林里还是郁郁葱葱的,山上种的大多是针叶树,所以即便已经是秋天了,树叶已经是郁郁葱葱的,风从树顶刮过,都会听见沙沙的声音。
秋天在山上还会有一些蘑菇菌类,有些事可以吃的,有些事不可以的,也不能一概以颜色艳丽的不能吃,长得丑就能吃来判断,还是要根据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哪种蘑菇喜欢长在朽木上,哪些蘑菇喜欢长在草堆里,哪些蘑菇喜欢长在树的根部,这样,即便是外形很像,也能够判断出到底能不能吃。
卫靖泽还看到了枯木上面长木耳的,一长长一排,但是据说这些都不好吃,所以没有采。
而且,山上还有很多野果子,比如说野柿子、野猕猴桃、甚至这个季节还有一点点野生树莓,树莓一般是八月九月比较多,十月就比较难得见到了,还有栀子花果,据说用来泡酒很好。
卫靖泽都生出一种错觉来了,那就是,山上都是宝。
这山上,是靠上游两条河的山,不像村子后面的山,树是人栽的,隔三差五有人上12 去,所以物种并不这么丰富。要想收获多的野山菌和果子,就要往这种人很少出现的地方走。
卫靖泽在感叹东西多,老汉却感叹少了:“以前山里的东西还多一些,走几步就能够吓走一只兔子走几步就能踩到一只野鸡!斑鸠经常可以看到。现在难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35|真巧啊
卫靖泽很有兴趣,问:“那怎么现在都少见了?”
他们确实是遇见了几只野鸡,也看到了斑鸠,而且十分难发现,要不是老汉指给他看,还真发现不了。
老汉说:“现在的人作的呗,为了钱,啥事儿干不出来?用药闹黄鳝泥鳅,用□□打鸟,一个卖几十块,就无数人来。这几年好了一些,小年轻都出去打工去了,年纪大的也懒得折腾了,他们才安生许多。”
卫靖泽没想到是这样,所以有段时间的情况比现在更差咯?
不过也可以理解,村民们为了钱,血都敢卖,在山里打几只鸟算什么。
老汉说:“以前山上还有野天麻可以挖,现在挖不到了,都挖干净了。野天麻对头疼特别好。”
卫靖泽一下子就抓到了关键词:“对头疼很好?”
老汉点头:“是啊,以前头疼就爱吃点天麻,真的不错,现在野天麻少了。”
“哪里有呢?咱们今天好像没看到。”
“那还得往山上走,高高走,不好找。”
卫靖泽干脆挑开了话说:“爷爷,延宗就有头疼的毛病,而且很厉害,如果哪里有天麻,您可要告诉我啊!”
老汉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事儿,有些惊讶:“还有这事儿?”
卫靖泽点头:“医生也说治不好,我想着,弄点野天麻给他吃吃看,或许能够起点作用呢?”
老汉想了想,点头说:“那成,明天咱们也没啥事儿干,就上山上去看看,看看发出来了没有。”
卫靖泽高兴地点点头。
在回去的路上,老汉还扯了一把野韭菜,说是比自家种的还要香。
除了冬天的时候,农村一般是不缺这种野味的。
第二天,卫靖泽一大早起来做了饭,煮了猪食,又把鸭子和羊赶到了河边,让大风好生看着,自己跟着老汉又进山去了。
山里人来的不多,就没什么路可以走,老汉倒是经验丰富,卫靖泽也经常野外行军,倒是难不倒爷孙两个,两个人进山两个小时,就到了差不多能够找到野天麻的地方了。
老汉在草丛里搜寻,说:“天麻不好生,地方要高,水要够,长得跟草也长得像,眼睛不尖一点,还真不容易找到。”
老汉搜寻了许久,才找到一株小小的天麻,卫靖泽忙看那东西长啥样,自己也帮着开始找,之前没见过天麻长啥样,所以自己也没有把握,现在终于得以见到实物,倒是有了一点底了。
爷孙两个在山上找了一天,才找到小半篓子,卫靖泽觉得太少了,老汉却很满足了,说:“要是前两年来,恐怕你一片叶子都找不到!再说了,咱们总要给人家留点种,明年才可以继续发吧?”
卫靖泽一想,觉得也是,决定就先这样了。
卫靖泽本想着这东西让陈寒给江延宗送过去的,可是转念想想,就小半篓子野天麻,这么送过去也挺磕碜的,还不如捎一些别的东西,比如说已经黑的只能隐约看见绿色的莲子,比如说最近收的一些水果,橙子之类的,还有山上收的野板栗。
板栗树在叉水村只有一棵,还是别人家种的,也不好去跟人家要,听说山上的野生板栗不少,卫靖泽就找了两天时间,去山上找。
种植的板栗树会比较高大,但是野生的板栗树比较矮小,跟灌木似得,而且野生板栗很小,跟种出来的板栗没法比,胜在味道还不错。
附近的野生板栗早就被孩子们跟蝗虫似得摘光了,板栗外面包裹着刺球,孩子们也有不少办法,先把它扔地上,穿着鞋来回在地上搓,搓过之后,刺就折了,就不那么扎人了,就可以想办法打开取出里面的真正的板栗了。
卫靖泽这些日子尽忙一些上山下河的事儿,累的晚上爬到床上就昏昏欲睡了。
晚上,正迷糊着,突然听到手机响,卫靖泽拿过来一看,竟然是江延宗打了电话过来,瞬间清醒了不少。
推书 20234-11-30 :落叶亦星辰完本[甜》: 书名:落叶亦星辰作者:桐莘文案:从小生活在温室中的少年落星辰遇到了从小生活在尔虞我诈家族斗争中的叶亦风,明明生活在平行线的两个人却对彼此敞开心扉,面对超过友谊的感情,让星辰迷惘,最终选择离开将亦风丢在了原地,可此生恐怕再也不会遇到另一个对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