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好,总不能我刚放话说要收拾他,就立刻出事了,这样我也说不清,但是现在嘛……哼哼!”能收拾掉当然好了。
不然小于举人总觉得不自在,家里谁不敢让生病,万一病了之后,是让看啊还是不让看啊?
此事过后,大家再也没有提起来,不过付家的两兄弟拿了家里的全部家产,去了县里,说是活动找关系,起码要知道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个判罚?
付二柱子家一直没反应,亲兄弟都这样了还没反应,大家觉得他这人可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了。
九月末的时候就下了霜,等到了十月初一,竟然上冻了!
这才到十月份,外头就已经是寒风呼啸,并异常的冰冷。
“这十月份怎么冷的跟腊月似的?”小于举人早早就烧了地暖,外头孩子们上学的学堂也早就烧上了,如今一天两顿饭,且供应一顿点心。
“恐怕今年冬天要冷了。”石宏大给小于举人端来了一碗羊杂汤。
中午不吃饭,但是喝汤是可以的,石宏大又说过小于举人身体不好,黄大厨就每天中午炖个汤,一开始怕小于举人虚不受补,汤都是青菜的,不敢大补,怕补过了头。
后来循循渐进,去年每天中午还都是些菜汤,今年就改成了肉汤,尤其是冬天这个时候,喝点牛羊肉、骨头、内脏等做成的汤水,可以让人全身舒泰。
“那怎么办?”小于举人都要傻眼了,平时不冷的时候,两个冬天过下来,他都觉得冬天是个残酷的季节了,如今竟然还要冷吗?他简直想象不出来!
“明天我去一趟县城,再买点蜂窝煤回来。”石宏大决定了,柴火多备一些总是不会错的。
“好吧,你多带些钱去,还有棉花也来点吧!”家里的棉花虽然够多,可小于举人心里不安,这种不安来自最近变化无常的天气。
石宏大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吃了早饭就带着巴家父子赶着大马车去了县城,为了赶回来,他们必须起早,回来的时候,恐怕就得天黑了。
一直到天擦黑,人才回来,原来又买了两千斤的蜂窝煤,还有宰好了的一头牛,以及五头肉羊。
反正这个时候也不怕肉坏掉,冻上就行了。
还有两百斤的棉花,和十来匹的细棉布。
虽然冬衣早就做好了,现在宋氏母女做的是春衫,但是可以给大家都多加两床被子。
而石宏大还带回来一个消息,关于付大柱子的。
第190章 小寒瑟缩
“付大柱子这次惨了。”石宏大一回来就去找了小于举人。
“你遇上他了?”小于举人一惊,付家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嗯,他被羁押后发配辽东开矿去了。”石宏大乐呵呵的告诉小于举人:“他们家卖了所有的财产,跟着他一起走了!”
“啊?”于良吉惊讶了,他都不知道哎!
“听说他们家可是交了一千两银子的罚款,才给轻判了的,不然恐怕就不是发配辽东挖矿了,而是贬到前线去当炮灰了。”挖矿还能活几年,到前线去当炮灰,一旦战事起来,就是死路一条。
炮灰营是军中消耗最大的一个营地,那里的人都是穷凶极恶,朝廷轻易不砍人,只是去炮灰营,不比杀头轻多少。
“刘文喜,刘文喜!”小于举人颠颠跑出去找刘文喜。
“小老爷,什么事?”刘文喜正在盘算入冬之后,他们家的财产,小老爷今年同样没有卖掉粮食,他们家吃的一直是老本。
不过也不知道小老爷是怎么想的,去年卖花生的钱,今年这个时候,才花了一半,剩下的都存着呢。
而且县里也给了小于举人举人应有的待遇,他的年奉虽然少,但是对于刘文喜来说,蚊子腿儿再小也是肉。
“付大柱子家怎么样了?”小于举人这两天因为太冷,都很少出门,天气冷的太邪乎了。
“他们家卖了房子和田地,已经搬走了。”刘文喜不喜欢付大柱子家,他也抠门儿,但是绝对是合理的抠,而付大柱子家则是不遗余力的抠!
他们不对自己抠,对外人抠!
付村医的事情,别说整个十八里铺了,也不知道是谁那么大嘴巴,给说了出去,几乎别的村子都知道了!
现在都可怜十八里铺的人,有这么一个村医,甚至还有人猜测,说十八里铺以前病死的那些人,指不定是怎么死的呢!
“哦……。”小于举人听说之后,也无语了,这些人聪明的跟他不相上下啊!
因为他当时就有这个联想了,现在大家都有这个联想,付大柱子一家肯定无法在此地立足,不走还能怎么样?
“那付二柱子家可有什么表示?”小于举人想到,这家人还有个实在亲戚呢。
“能有什么表示?听说付大柱子家都搬走三天了,付二柱子才知道,去看的时候,已经人去家空喽!”刘文喜知道的也不多,但是谁让他这几天出去在村子里收购了些农作物,好给自家冬天的时候吃。
他是买主,给的价格也公道,大家都知道他是小于举人家的管家,对他当然热情三分,他又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跟谁都能说上话,跟谁都能称兄道弟,很快就与大家打成一片,顺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啧啧!”小于举人起身回了屋子,石宏大已经洗漱完毕。
“世事无常啊!”小于举人感叹,当年付大柱子家在村里地位超然,连老村长的面子都不给,现在却人去家空,听说连铁锅都搬走了,还不是白天搬家的,而是半夜搬走的!
因为付大柱子家有大马车,还是两套马车,搬家不能更快了,半夜走了之后,第二天上午有人去换班守门才知道。
“他们家就是不搬走,也过不下去了。”石宏大幸灾乐祸,他可是对付大柱子没好感。
现在全村的人都跟他们好似有仇一样,怎么过下去?
付家可是还有两个儿子没有娶亲呢,据说是因为付大柱子家的眼光高,看不上村里的村姑,人家看中的是官家小姐。
可是你一个村医的儿子,一没家财,二没功名,三没长相,怎么可能有官家小姐看上你?
现在好了,家产都卖了,两个儿子带着老娘去了辽东,跟老爹一起开矿去了。
最让人齿冷的是,付二柱子竟然一点都没关心过他亲哥付大柱子,人都走了两天了才知道,而且第三天的时候,付二柱子家的竟然在大门口谩骂不休,说付大柱子家不地道,卖了祖屋竟然不跟弟弟说一声,这祖屋可是有付二柱子一份云云。
这意思,是付二柱子吃亏了!
这件事情刚过两天,张家就来人了,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过来看一看于宝宝,去年于良吉他们作过了,今年张家来了就谨慎多了。
虽然做饭做菜都很中规中矩,但是也要在看不到的地方注意细节。
例如做的东西都很名贵,吃的清蒸牛肉,牛肉这个时候虽然有,但是价格很贵的;例如顿顿都有青菜,这个时候都上冻了,青菜也涨价了。
不过张家这次老实了很多,就?1 爬咸沧屏四勘辏骸疤的忝钦舛母洞逡剑徊榱税。俊?br /> 这个时代虽然有报纸,但是小老百姓是不看的,县城里的读书人看得多,和一些大家老爷们,小于举人不看报纸,是因为他知道报纸上的东西,肯定半真半假,而且他们这里偏僻,报纸根本递不过来,最多只能到县城。
他要是想看报纸,想知道时事新闻,还得每天跑一趟县城,何必呢!
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看看大棚里的蔬菜呢,如今蔬菜也种了出来,就是因为天气太冷了,长得不太好,没有办法,再烧的热乎,外头的天气如此,也会影响到大棚里的收成。
所以如今大棚里只有青菜可以吃,结果类的不行,还不到时候,倒是自家原来储存的青柿子,如今已经捂红了,用来做菜还是能唬一唬人。
因为于宝宝喜欢吃柿子炒鸡蛋,家里这两天每一餐都带着柿子炒鸡蛋。
“是啊,当时就给带走了!”跟老太太八卦的肯定不是小于举人,而是管家娘子陪聊。
这俩人聊的可好了,几乎十八里铺发生过的事情,就没有刘宋氏不知道的。
倒是张老爷子,对小于举人提议:“今年冷的这么早,指不定冬天怎么着呢,你可要提前准备好烧的啊!”
他怕这些人都是年轻没经验,万一柴火准备的不够可就糟了。
“您放心,秋天的时候,已经弄了不少枯树回来,还买了蜂窝煤。”小于举人让老人放心:“家里肯定够烧。”
“那就好,这天气一下子变的这么冷,连大人都有点受不了,你们也要当心孩子。”张老爷子看着屋里暖洋洋,一点都不怕冻着小外孙了。
“是啊,这才十月份,就给他穿上了毛靴子,戴上了毛手套,甚至连帽子都有,就是怕他冻着,幸好到了十月中旬,就要放寒假了。”今年天气冷的早,两位先生也怕孩子们冻着,就提前半个月放假。
“听说你们这儿的学堂,考上了八个童生?”张老爷子这次来也是有目的的,十八学堂考上了八个童生的事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啊!”小于举人一下子就承认了:“明年开春之后,带他们去考秀才。”
如今这八个人是定下来了,哪怕是放了寒假,他们也是不放的,就住在学堂里,明年可是要考秀才呢。
连过年都不能有假期!
就跟当年他高考一样!
秀才的考试一共有三种最常见的方式,和两种不常见的,不过这五种的内容,小于举人融会贯通,让八个孩子死记硬背!
他们之中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十岁,过了年,还能涨一岁。
这般年少成名是不好,但是不行,小于举人等得了,他们的家人等不了。
要是不看到成绩,他们是不会放心让孩子继续上学的,毕竟更多的孩子,是不想上学,他们只想在家种地。
学习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还不如做点农活呢。
张老爷子一惊,竟然是真的?
“真的呀?那可太好了。”张老爷子感叹不已:“我们那里的学堂虽然是公立的,却……哎,不说他了!”
他不想说,小于举人也不追问,改了个话题,问起了今年的收成如何?
张家今年收成不错,今年的雨水足,谁家的收成都很好,甚至还有增产的,张家光是苞米收入就有一千二百两之多,还不包括别的东西。
像什么豆子、高粱之类的,都不算在内呢!
“对了,去年正月的时候,听说三舅兄的内人有了身孕,怎么一直没消息告诉我们生男生女啊?”小于举人突然想到,按照月份推算,这应该生了吧?
恐怕都要满月了!
发现怀孕的时候,最少也得是一个月了,去年是正月的时候知道的,今年这都十月份了。
谁知道张老爷子很是尴尬了一下,还是张家三舅兄不怕丢人的道:“啥有了不有了的?她那是吃多了撑着了,没揣孩子!”
小于举人:“……!”
他这边问了,其实刘宋氏那边也问了,不过她得到的消息很全面,晚饭过后,张家人去了客房,她就趁机跟当家的一起溜达过来,跟大老爷小老爷说了。
原来过年的时候,张家也同样有很多年货,例如冻柿子,冻梨,这都是冬天能吃的水果,东北这边没几样水果,而冬天能吃到的也就这两样,最多有个冻苹果,还很贵的那种。
张家老三的媳妇儿,嘴馋,又心眼小,他们这一房的孩子才两个,而大房和二房都是四个,这花的钱是公中的,等于是大家一起赚的,吃的却是前面两房多,他们这一房少。
于是这女人就有事没事狠劲儿的吃,冻柿子冻梨虽然不贵但是也不便宜,平时都是过年的时候吃上两个,小孩子小的更是不能多吃,怕凉着。
可她不理解啊!
她就可劲儿的啃冻柿子和冻梨。
结果啃过了头,脾胃被凉着了,吐了好几天,加上她吃冷的东西,又是在冬天,这葵水就没来,哦,古代管女子的月经叫天葵,葵水等别称。
自己已经是生过两个孩子的人了,当时就宣布自己有了身子,窝在炕上不起来,那段时间正好过年,家里一大堆的事儿,她就全推给两个嫂子了。
正月的时候,于家送过去的青菜,里头的黄瓜,她就给吃了两根,可能是吃的凉东西太多了,那两根黄瓜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肚子疼的受不了,加上家里人都以为她有了,就找了村医过来给她看看,毕竟肚子里还有一个呢,真出了啥事儿也不好。
也不顾大新正月的就请大夫上门不吉利了。
结果大夫一号脉,好么!
冷东西吃多了,脾胃不和,没怀孕!
然后张家差点成了张家村的笑话,要是没有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他们家今年可难过了。
第191章 冰冷冬月
“噗!”小于举人听完这诊断就喷了!
这也太奇葩了!
“张家村,出了什么事?”石宏大更关注的是另一件事情。
“您的继母,那个石张氏,所出的大闺女,不是嫁到了孟家庄么?但是听说走亲戚的时候,在她表哥的家里,那个,喝多了,睡着了……。”刘宋氏小心翼翼的措词:“……跟她丈夫和表哥躺一张炕上了……。”
小于举人:“……!”什么情况?
石宏大也傻眼了,这么说很暧昧啊!
原来石荣娘跟夫婿孟宪臣回了外祖家,张老八家在张家村还算是有钱人家,虽然家里头生了不少,可都过得不错,加上没有分家,一年到头也有不少钱财。
石张氏回娘家回惯了,顺手拿点什么都有可能。
而石大不一样啊,虽然住在石家村,可石大没有直系亲属,头一个妻子还很得大家喜欢,这嫡长子在家遭的罪,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偷偷地护着也就罢了,反而更加看不上石张氏,加上她后来生的孩子,奸懒馋滑没一个好东西。
石荣娘怕回去石家村被人揭短,而且她嫁的孟宪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喝酒的时候,是一只猫一样的男子,喝了酒之后,就成了老虎!
虎超超的那种!
当时说的千好万好,嫁进去之后才知道,这家子根本就是驴粪蛋儿表面光,内里全是糟粕。
家里勉强能糊口,和之前说好了的一点都不一样!
当时石张氏的原意,是将女儿嫁回娘家,给她表哥当媳妇,索性当时孩子还小,事儿还没办呢,就有媒人上门了,说的还是跟孟大财主家有亲戚的人家,石张氏当然愿意女儿嫁个好人家了。
从此提也不提嫁女儿回娘家的事儿了。
可惜,石荣娘偷偷听过墙角,知道她娘的意思,早已经对外祖家几个表哥情根深种,突然嫁人了也就罢了,还嫁了个事事都不如意的,家里条件连自家都比不上的!
这石荣娘就不甘心了,带着夫婿去外祖家,其实是恭贺外祖母七十大寿,只是张老八家没有分家,房子多人口也不少,当天去的人也多,古代讲究人生七十古来稀,庆祝的人不少,喝酒的更不少。
石荣娘喝了点儿之后,她家的那位也喝多了,这人见不得酒,一见酒就喝,还拼了命的喝!
一气之下,也跟着喝上了!
孟宪臣醉倒在炕上,本来石荣娘应该是去伺候的,结果她喝多了,也倒下了。
可笑的是,在一个屋子里,一个在东屋,一个在西屋。
本来东屋是给来的女眷休息的地方,西屋是吃饭喝酒的地方,偏偏石荣娘的四表哥刚成亲不久,这东屋就是他的新房,妻子在西屋伺候着呢,他就迷迷糊糊的回了东屋,跟石荣娘俩一个炕头一个炕稍,中间还横躺着孟宪臣!
就算是衣衫整洁又如何?
就算是有丈夫在侧又如何?
四表哥的新婚妻子一进来当时就傻眼了!
她身后还有女眷要进来歇一歇,这怎么歇?
而且新婚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正好是秋收之前就办了的婚礼,就想着冬日的时候能怀上,就最好了,因为冬天猫冬,不动弹,正好养胎。
结果看到睡了不到三个月的炕上,躺着两个大男人和一个已经嫁为人妇的表小姑子!
把这位新婚的小娘子恶心的啊!
当时就吐了!
张家村是一姓村,打断骨头连着筋,一个人过生日,尤其是这七十大寿,来的人不少,女人更多,结果全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