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凶西北荒完本[悬疑推理]—— by:白云诗诗诗

作者:白云诗诗诗  录入:09-26

房正军还是不说话。
“梁峰,我得喊他一声梁叔叔吧?你们都在华阳县当兵,一个部队出来的战友,不知道是不是人富贵了就狗眼看人低,他成了全运会冠军,跟你们就没来往了,是不是?”房灵枢恶毒地看向他父亲:“所以他死了,你和陈伯伯,连葬礼都不肯去,算什么战友呀?苟富贵勿相忘都不明白,还犯得着掏这一分白礼的钱吗?”
这话真的激怒了房正军。
“房灵枢,你说话不要太难听。陈年旧事,关你小辈什么事?”
“哦……”房灵枢点点头:“所以你也承认,你是认识梁峰的嘛!”
房正军被他儿子阴了一把,顿时又不说话了。
“梁峰叔叔人真好,心甘情愿当接盘侠,给人家养儿子。梁旭不是他亲生,他居然含辛茹苦地养了他十二年。这得是多大的真爱啊?”
房正军终于忍不住了,一记耳光落在房灵枢脸上。
“我怎么养出你这种混账东西,你凭什么这样说别人?”
房灵枢擦了擦嘴角的血。
“有什么好激动呢?房队长,我说的不是事实嘛?”他缓缓站起来:“要问是谁送了梁峰这么一个便宜儿子,那可就很难说了,也许,大概,有可能,是从芝川县孤儿院抱来的。但是谁有这个权力,把梁峰的收养记录抹除掉呢?又或者说,登记户口的派出所,根本就跳过了民政局的收养手续,直接给上了户口——哇,不愧是全运会冠军,收养儿子都比别人有特权!”
房正军只是沉默。
芝川派出所所长就是他本人。他明白房灵枢在含沙射影地表达什么。
不能松口。
房灵枢满意了。他拍拍屁股,换了个姿势。
“行了,看你老人家一脸痛苦,我就不刁难你。”他吹吹眼镜:“梁旭什么身份我不在乎,你过去干了什么我也不5 文库(danmeiwenku.com)是完全免费的,要充钱请别相信,关闭即可,微信dmwk520大家务必都加上、有腐利。没有关注微信dmwk520的请尽快关注~避免网址河蟹换网址找不到我们~ 追究,咱们回到案子上来。”
不自觉地,房正军松了一口气。
都落在房灵枢眼里。
“刚才你跟我举证卢世刚的通话记录,确实,如果这个电话真的是他本人亲自拨打,那的确是铁证如山,证明梁旭见到我的时候,卢世刚还活着。”
房灵枢凑近了他:“可是爸爸,我想问问你,你怎么就能确认这个电话是卢世刚亲自打出去的?凶手也有手,他也能拨电话。你又如何确认接电话的就是卢天骄?电话卡登记的是他的名字,但这支手机,我们根本没在现场发现——它根本不在被害人身边。”
房正军瞪着他:“说,你说,你想说什么?”
房灵枢在他面前,慢慢地、慢慢地坐下来。
可以了,所有铺垫,就为这一刻,房正军的心理防线已经崩了。房灵枢所放出的一切空话,包括搜查梁旭,包括梁旭的行为,包括他刻意污蔑的梁峰的收养。
都只是为了要看房正军的态度。
无需回答,房正军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房灵枢知道自己猜中了全部。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为什么曲江案就不能是合伙作案?梁旭为什么不能有同谋?”
“……”
“有人帮助他杀人,又或者,有人胁迫他杀人。”
房正军听见“帮助”二字,倒没有什么反应,听到“胁迫”二字,他的脸色难看起来。
“我要问问你房队长,也想问问陈局,问问李局,金川案、曲江案、你们凭什么确信它是一人行凶?十五年了,为什么关中警方一直死咬着这个思路不松口?能不能给我一个说法?”
房正军的嘴唇翕动着,他像狼一样盯着他的儿子,而他说不出一个字。
“不能说,对不对?”房灵枢也盯着他:“因为还有活着的目击者,他告诉你们凶手是独自一人,你们为了保护这个幸存者,不惜一切代价地要他活下来,生怕他暴露身份,会被杀人灭口!”
房正军面色青白地坐着,一言不发。
“可你没有想到,天缘不巧,这个孩子真的命里带克,他的亲生父母在金川案中遇害,他的养父又阴差阳错地死在金川案始案嫌疑人的儿子手里——你怕啊,房队长,你害怕这个孩子会知道真相,所以哪怕他问你,你也闭口不答。可你没想到他居然偷偷地去查了卢世刚的身份,换做你是这个孩子,你能不报仇吗?”
房正军整张脸都扭曲了。
“十五年了,你,陈国华,梁峰,你们护着这个幸存者,千辛万苦地希望他活下来,好好长大。哪怕他现在可能变成了新的凶手,你们还是不愿意暴露他的身份,你面对不了这个事实——你保护的孩子,成了丧心病狂的复仇者,是不是?房正军?”
“这个幸存者,就是梁旭,我说对了吗?”
死一样的沉默。
从不知何处的墙角里,传来秋虫的躁响。
他们对峙着,长久地对峙着,两人眼里皆是剑拔弩张的怒意。
许久,房正军低下头去,艰难地嗫嚅:“你问这些做什么……你到底要弄什么……”
“爸,我求你说出来。”房灵枢在他膝前跪下了:“梁旭到底是谁?他今天告诉我,他有可能身处险境,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威胁他什么——也许那个人,就是你找了十五年的金川案的真凶。”
他抓住房正军的手:“你不救他吗?”
这话终于打动了房正军。
房正军垂下眼,看着房灵枢的眼睛。
“你今天,就是来套我的话。”房正军黯然道:“我都明白。”
房灵枢只是一动不动地看住他。
是的,知子莫若父,他心里想什么,房正军不会不清楚。只是人关“情”之一字,房正军挣脱不了。
“是的……是的,你说得,一点没错。”
房正军抬起头来,哽咽许久,他颤声道:
“他是金川连环案,七个案子里,唯一的遗孤。他本名应该叫做……叫做……张小兵。”
第13章 阿陵
现在要把时间,倒回到十二年前——房灵枢只猜中了事情的关键,但具体的年、月、日,唯有当年经历过的人可以记得。
房正军像一具僵化的行尸走肉,他原地坐在那里,沉思了很久,从他胸腔里发出一阵一阵浓浊的痰音,那是他压抑了太久的复杂的心情。
他呼吸着,时间在他沉重的呼吸里溯流回去,他离开了长安,回到芝川去、回到金川去,他的老战友梁峰又复活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也许梁峰此时还在射击场上争取荣耀。
所有一切,都回到十二年前的那个早晨了。
对于十五年前的房正军来说,对于那时候的关中警方来说,“金川案”还是一件十分有希望破获的大案要案。
先从第一次凶杀案说起。
这起血案发生在金川,卢世刚家,二零零零年的夏天。死者是县拆迁办副主任胡某,他和卢世刚的关系只算是熟识——确切地说,他们近乎有仇。
公安局接到报案赶去现场,现场的情况令人心悸。胡某已经死亡,他的尸体被五花大绑,跪在床头,卢世刚的妻子张秋玉当时身受重伤,也被五花大绑,跪在床下。
当时金川县沙场村正在拆迁,胡某专门负责这个拆迁项目,因为做得不太厚道,群众对他意见很大。而张秋玉身为居委会主任,和胡某一向走得很近。
报案的不是别人,正是张秋玉的丈夫卢世刚。而他作为村里反对拆迁的钉子户带头人,和胡某所在的拆迁办有过数次争执乃至械斗。
群众之间更加传言,因为张秋玉和胡某有奸情,所以卢世刚杀了这对奸夫淫妇。不过到底呢一夜夫妻百日恩,卢世刚没舍得对老婆下杀手,张秋玉又被抢救了过来。
张秋月肚子里还怀着孩子,这个孩子当然流产了。大家都说,不知道是谁的种呢,卢世刚这一手够狠,留下母的,不清不白的野种嘛,弄死算了。
卢世刚显然有很强的作案动机。当时的金川县派出所所长陈国华,副所长房正军,立刻达成共识,逮捕卢世刚并进行了审讯。
审讯结果有些尴尬——卢世刚因为之前械斗抗拆,被拘留谈话,案发当夜,他刚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又被房正军抓着教育了好几个小时。
尸检报告则显示,早在卢世刚离开拘留所之前,胡某就已经被害身亡。
卢世刚没有犯案时间。
他在拘留所里自责万分,为了他重伤的妻子痛哭流涕,寻死觅活,只喊“让我死了算了。”拘留所的干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捆又是麻醉针,才没让他在拘留所里自尽。
因为胡某作风一向不好,因此群众对这个案子意见很大,几次上访,大家都觉得凶手简直是为民除害,加上公安局方面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也检不出指纹和脚印,一时间群情激愤。
陈国华和房正军焦头烂额。他们不敢释放卢世刚,又无法举证卢世刚杀人。只能先行拘留,将他作为嫌疑人看管起来。
当时的审讯流程还不是很严谨,卢世刚在拘留所里呆了大半年。
仿佛就是为了证明他的清白,大半年之后,另一起杀人案在金川县爆发了,死者是拆迁办主任杜某。这一次,凶手干脆利索地完善了自己的作案手法——还是五花大绑,但现场更加洁净了,杜某一家三口全部遇害。
卢世刚没有任何嫌疑,他人在拘留所里。
民间愤怒的声音越来越高,大家都觉得这个无名杀手实乃义侠,专杀害人精。金川县那几年的拆迁矛盾异常激化,因此这个案件从一个连环杀人案,上升到了党群关系的问题上。
房正军原本就坚持疑罪从无,这时候便劝说陈国华:“卢世刚的确无辜,他虽然有作案动机,但是没有作案时间。现在闹得这么大,把他放了吧。”
房正军犹记卢世刚离开拘留所的那天,一步三回头。
“青天,青天。”他流着泪说:“还我清白了。”
当时还有人为房正军鼓掌叫好。就是这样嘛,大快人心,祸害原本就该死,无辜的老百姓为什么要被关起来。
而房正军却对卢世刚的表现起了疑心。他演得太过了,整个人脸上都是大喜过望。他的狂喜仿佛不仅仅来源于沉冤得雪,而似乎是一种侥幸。
这些内情,因为涉及到政府形象和群众关系,被严密封锁起来,新闻单位严禁报道。几年过去,无人再提起这个案子背后的故事,它也就逐渐被淡化。加上当时网络还不发达,因此更加无人知晓。
房正军回想那时他的所作所为,只有“后悔”二字可以形容。他不后悔坚持疑罪从无,但他后悔自己放人放得太轻率。
他那时还年轻,有英雄主义情结,所以总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救护无辜的事情。
而更多无辜的生命,在后来的数年里,给他上了血的一课。那些当初为他鼓掌叫好的人,很快震慑于接下来的数起血案,他们的嘴皮一翻,又开始数落起警方的无能。
说到底怪谁?不就是怪放走卢世刚的房所长吗?哎呀,他升官发财,调任到外地去了,不晓得是不是当初收了卢世刚的钱呢。
房正军不在乎美名与骂名,他只是无法忍受自己的无所作为。他的人生的全部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追凶。
而凶手隐匿无踪。
房正军在那几年里十分神经质,他走在路上,看谁都像凶犯。
房正军还记得接到报案的那个早上,那是二零零贰年的立秋。在接到电话之前,他已经有不祥的预感。
当时他已经调动去了芝川,电话是陈国华打来的。
“老房,你快来阿陵,出事了。”
作为前三个案件的主要参办人员,房正军责无旁贷,报告之后就立刻驱车赶往阿陵。
连环杀人,还是那样的手法,已经是第四案了。这次的受害者是三口人,一对夫妻和婆婆。
房正军进了现场,头像针扎一样的疼。凶手把犯案现场打扫得这样干净,场面是那样熟悉。
他在嘲笑警方。
是的,你们抓不住我。是的,你们根本不懂我。
尸体已经开始膨胀,房间内弥漫着臭气。房正军一言不发地戴上手套,检查每个房间,看看是否可以找到遗留的证据。这个房子是自建房,被害者全部集中在二楼的堂屋,房正军一点一滴地搜过去。
忽然地,他在尸臭里,闻到另一种奇怪的气味。那不同于死人的尸气,是一种活人才有的、便溺的气味。
厕所在一楼,这不是厕所传来的气味。
他循着这气味,满屋地打转,最后走到一个矮柜前面——太矮了,很难相信这里会藏着人,也许只是猫或者狗。房正军思量片刻,还是蹲下身去,打开那扇门。
“……”
门里蜷缩着一个孩子,他在这个柜子里已经呆了不知多久,如果案发当时他就在这个柜子里,那么他已经在柜子里蹲了整整两天两夜。
他下身实在肮脏不堪,薄薄的短裤上全是屎和尿,湿了又干,变成一条一条黄褐色的痕迹。人已经昏厥了,蜷在柜子里,像是死了一样。
房正军紧急地去试他的鼻息,又试他的脉搏——还活着!还活着!
他一把将这个孩子抱了出来,几乎张口就要喊“还有人活着”,下一秒,他闭上了嘴。
不能让人知道这孩子还活着。
因为凶手可能就隐匿在极近的地方。
他随手脱下衬衫,裹住孩子的脸,另一个人走过来,他们像抬尸体一样,迅速而小心地把这具幼小的“尸体”抬出了案发现场。
抬着这具“尸体”的另一个人,就是现在的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国华。
这个叫做张小兵的孩子,是整个金川连环案中唯一的幸存者,也许亦是唯一的目击者。当时他只有十一岁。
他在武警医院得到了救治,醒来之后,他既不说话,也不会哭,只是大睁着眼睛,向天花板发愣。
房正军耐着性子问他:“孩子,两天前的夜里,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告诉叔叔。”
张小兵似乎失去了语言能力,他“啊啊”地发出微小的声音,连转动眼珠似乎也十分费力。
当月,参办阿陵案的所有人员,达成了共识:保护证人,不向社会公开。
一旦让凶手知道这个孩子在世,那他恐怕要不计后果地杀人灭口——是的,这个孩子是一个绝佳的钓饵,但怎能用人的性命去钓取罪犯?
在往后的许多年里,这些人慢慢散落在人海,有些人不堪重负,辞职离开,也有些人停薪留职,之后就干脆下海经商去了。
金川案是他们心里抹不去的伤疤,是他们人生失败的标志。而张小兵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活着,就永远在鞭笞和谴责这些参办干警的良心。他们总在夜里想起,是自己的无能,让这个孩子家破人亡。
没有人能忘记张小兵那时的眼睛,又大又黑,它原本应该充满纯真与欢笑,而他躺在病床上,像完全被抽走了灵魂。
生亦如死。
只有房正军和陈国华,依然留在岗位上。
凶案未破,永不言弃。
张小兵不能长久地留在医院里,医生和法医给出的建议都是一样的:“他是心理性创伤,所以不肯开口说话。”
法医则给出了更加明确的建议:“如果是为了破案,当然是越快让他说出实情越好,但如果为了这个孩子的健康考虑,还不如不要提这些事了。”
房正军要带这个孩子远离金川县,那里毕竟危险,熟人太多,于保护不利。商量再三,他把张小兵带到了自己所辖的芝川,安置在芝川福利院。
“怎么办啊,喂饭也不吃,游戏也不做,说话也不说,晚上一直尿床。”福利院院长头疼:“十一岁了也是大孩子了,这是不是弱智啊?”
院长真不知道房所长是从哪儿弄来了这个傻孩子,房正军不肯说,只是严厉地告诉他,这孩子十分重要。因此她只能委婉地抱怨:“这要怎么带啊,光是天天给他换床单就晾了一院子。”
房正军二话没说,次日,福利院就收到了二十张床单,和房队长的一张存折:“这是我一年的奖金,陶院长,无论如何,你帮帮这个娃娃,他太可怜了。”
……这说是私生子吧长得也不像,要说是两不相干吧,房所长也太疼这个孩子了。
推书 20234-09-25 :你的江山我的王 完》: 《你的江山我的王》梦离溪文案:——为你颠覆了这天下,可好?——也许……你说,这世上,唯有我不能背叛你我说,这世上,唯有你必须相信我你说,要我陪你一生我说,陪你,心甘情愿一次回眸而已,甘愿换上一生相许——如果天下是我与你之间不可跨越的屏障,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