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撩完想跑?完本[古耽]—— by:月下桂花酒

作者:月下桂花酒  录入:09-29

“兰卿,你在炀国为相三年,对于炀国朝中局势,有何见解。”
兰子卿揆度良久,方作揖道:“殿下,炀国朝廷,表面祥和,实际错综复杂。朝堂两大家族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各皇子也是缔结势力,伺机而动。而这一切之所以能保持一个平衡,全因炀国
太子夙玉。”
“哦?如何全在炀国太子夙玉?”卫子卿饶有兴味地问。
兰子卿继续道:“夙玉此人人如其名,温文尔雅,谦谦如玉。他更是炀国皇后晁袖所出,晁袖乃
是当朝太师晁颂的长女,晁家自然是支持夙玉。而夙玉又是嫡长子,与情与理,太子之位都是名正言顺。其他几位皇子尽管私下结势,意图皇位,却也是无可奈何。”
“若夙玉……”卫离玦话说一半,却又停下,意味深长的看着兰子卿。
兰子卿了然,“臣正是这个意思。”
两个人故作玄机,话中之意皆了然与胸,却又不点破。
“兰卿,三年不见,你睿智一如往昔。”
卫离玦目光含笑,一抹赞赏卧於眼底。
“殿下谬赞。”
兰子卿低眉,眼底含着一抹愧意。
宫中毕竟不是久留之地,二人又说过几句话,便分头离去。
兰子卿约走了半里路,停下脚步,远处灯火明亮,隐有歌声越墙而来。
浓浓雾色将他的眼眸染得幽深而又迷惘。
他终究按下一言未提。
真正让各股势力按兵不动的不是太子夙玉,而是三皇子夙丹宸。
夙玉淡泊名利,好周礼,喜乐府,终日只知弹琴赋曲,炀皇早有废太子之意。而十五皇子年幼,九皇子远戍,十皇子低微,唯有三皇子夙丹宸堪是人选,夙丹宸母家,更是朝堂另一大家族,司马
一族。
各股势力并非为夙玉所牵制,恰恰相反,而是拿夙玉来牵制夙丹宸。因为一旦夙玉倒下,皇位必定归夙丹宸。而若夙丹宸倒下,他们则可一争。
太子问计时,他第一时间生出来的心思,竟是护住那人。
他实在,愧对太子。
第4章 清丈田亩
翌日。
炀帝早早开朝,宣众臣觐见。
百官不知其然,又不敢抗命,只得遵旨入朝。
三呼万岁后,只听得上座传来一道沉声。
“朕早早开朝,实为一事心扰。昨日国师祭祀求雨,虽说求得甘露,使百姓不再遭受炎热之苦。不过大旱三月,民间元气大损,国库空虚伤财。众爱卿有何良策,一来可使百姓丰衣足食,二来可使国库充沛。”
殿内全然静默,无人敢答。
炀帝此问,一要百姓休养生息,二要使国库充盈。这听来,简直天方夜谭。若要充盈国库,少不得增收税赋,可若这般,百姓如何休养。二者岂能求全。
百官心中犯难,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他们的目光一致来到前方紫金身影处,只见兰相神色晦暗,默然不语。
机辩高徒,亦无良策,何况我等。
百官这样想着,放下心来。
“李卿,你可有良策。”
“臣愚昧。”
点到名的臣子心一悸,跪出列。
“应卿,你那?”
“臣也无良策。”
又一名臣子跪出。
炀帝在满朝文武间巡视一圈,最终落到紫金人影处,“丞相以为如何?”
兰子卿转过神,步出列。
“臣有二策,可使陛下如愿。”
“哦?是哪二策。”
炀帝身体前顷,眼中颇有兴意。
“第一策,大赦天下,减免赋税。旱灾长达三月,国内寸草不生。百姓此刻糊口都难,又怎能如常交税。臣以为,此后三年,当免去民间苛捐杂税,各地方赋税只征收往常的十分之一。如此一
来,才能令百姓无后顾之忧,休养生息。”
满殿闻言哗然,丞相此策虽安民生,可如何盈国库。
果然有人走出,提出异议。
“陛下,方才丞相说要减免赋税,臣实以为不可。一旦减免赋税,朝廷以何为本,国库如何充沛。北部边防,每年都需要大笔银两,届时,我朝又如何负担。”
站出来的正是当朝太师晁颂,此人也是当今皇后的父亲。这位晁颂,本是前朝大夫,在前朝中,也是颇具威望。后助夙煌谋朝篡位,成为本朝最显赫的臣子。
炀帝轻轻叩椅思索,“太师所言不无道理,兰卿,你可有何对策”
兰子卿不慌不忙,淡声道:“陛下,这便要提臣的第二策,清丈田亩。近几年来,势家大户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无田可耕,只得沦为大户人家的佃户。是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而这些大户人家,隐报田亩,逃避赋税。多年来不知漏缴多少银两。臣以为,朝廷应当派两位贤能之士,清查势家大户的田亩,使其补足税款。”
满朝文武听得暗暗心惊,一旦追查下来,他们这些士族在外的田亩,必定清露无遗。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钦佩兰子卿的谋略,重灾之后,既不能伤民,又不能亏国。此法使得两全其美,可谓对
症下药。兰相当真不愧天下谋士,居于首席。
不愧为天下闻名的阴谋权术家机辩的得意门生。
“此法甚妙,兰卿不愧为济世良才。”炀帝鹰眼中精光一闪,“依卿之见,朕当派何人。”
兰子卿掩下眸中深意,高声道:“陛下,能担此重任者,必定要为人清派正直。臣以为吏部侍郎张浦与左都御史李延正是人选。张浦清查,李延从旁监督,定能查清税款,事半功倍。”
晁家与司马家一听人选是张浦与李延皆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反倒各自打起小算盘。
太师道:“陛下,丞相此法甚是精妙,一来不使百姓增添负担,二来不使国库空虚。而张浦与李延一个做事谨慎,一个为人正直。老臣以为,此二人定能担当重任。”
另一旁居首的老学士司马礼向前一步,声音洪亮道:“陛下,臣也是此意”
炀帝如刀削般的脸庞拢起一丝玩味,“难得两位卿家同心同德,所想一致。众爱卿那,皆是此意?”
百官心中苦笑,谁人不知他张浦是你司马礼门生,李延是你晁颂子侄。但朝中又有谁敢于这两家作对,只得纷纷道“臣等皆是此意。”
十二道珠帘掩去了炀帝的面容,叫众臣难窥帝王悲喜,只见他龙袍一挥,对满朝文武喝道:“既如此,张浦,李延听旨。”
张浦,李延皆上前跪下。
“臣听旨”
“张浦,朕命你三月之内,查清国内势族大户的隐报田亩,务必将漏款追回。李延,你从旁监督张浦,朕赐你尚方宝剑一把,若张浦收受贿赂,朕予你先斩后奏之权。不过,若是你受人蒙蔽,
错斩良臣。可要当心自己的项上人头。”
炀帝这话说的轻淡,落在二人耳中却是惊如蛰雷。
李延慌忙跪下,连连道:“臣不敢,臣必当眼明心亮,秉公执法”
炀帝骨节分明的手指扶着头额,“兰卿,朕让你查的事怎么样了。”
兰子卿回道:“臣尚在追查之中。”
炀帝颇为疲倦的摆摆手,“退朝吧”
朝后,文武百官将兰子卿团团围住,忙问圣上要追查何事。
“诸位同僚不必忧心,些许小事罢了。”
人多嘴杂,兰子卿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插了一句。
“丞相可否透个口风,也好让我等有个准备。”
“兰相,大家同朝为官一场,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是啊是啊。”
兰子卿听得头疼。
“放肆,尔等成何体统。”
人群避让出一条道,太师晁颂从中走了出来,“尔等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任皇上要查什么,何必惧怕。”
百官全低下头,唯唯诺诺道:“太师教训的是,我等告辞。”
一群人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宫殿。
兰子卿淡笑道:“多谢太师。”
“丞相哪里话,是那群大臣不识好歹。”太师朗声一笑,“老夫日前得一字卷,说是王羲之墨宝,可惜老夫眼拙,看不出真假,素闻丞相精于书艺,不知丞相可否赏脸,替老夫品鉴品鉴。”
“倒也巧了,老夫日前也得一卷颜真卿的墨宝,也想请丞相品鉴一二。”
门外走来一位精干的老者。
晁颂看见他,目光一沉,冷道:“司马大人,老夫请丞相品鉴,你来凑什么热闹。”
司马礼冷笑,“怎么,只许你请丞相品画,就不许我请?”
“你……”
“两位大人勿动怒”兰子卿见二人口角越演越烈,忙开口打圆场:“承蒙两位大人厚爱,只是子
卿才疏学浅,只怕要辜负二人大人厚望,两位大人还是另请名家。”
说罢,拱手告辞。
第5章 徇私
浔阳城内自从那一场甘霖后,近几日来一直阴雨绵绵,不见烈日。
皇城内恢复了往常的勃勃生机,一片繁芜。
一顶紫金色轿撵缓缓穿过川流不息的街道,拐进一条僻静的幽巷,在一座气派的大宅前停下。
“相爷,到了”
轿撵里面的人应了一声,掀开轿帘,露出一张清雅的面容。
缓缓下轿的人,正是丞相兰子卿。
兰子卿吩咐了几句,上前叩门。
不多时,一位身穿浅绿色花裙的女子前来开门。
“兰相,主子已在梨苑等候,我带您过去。”
兰子卿作了一揖,客气而又云淡道:“有劳姑娘”
穿浅绿色花裙的女子面色一红,忙道不打紧。
世传丞相兰子卿文人雅士居首,今日一见,果然是好风范。
绿裙女子领着兰子卿穿过几条鹅石路,步入梨花林中。
梨花树下,放着一张梨木桌,桌上摆着一幅玲珑棋盘。
桌旁的人,白衣墨发,眉目清寒。
“主子,兰相到了。”
绿裙女子欠身。
卫离玦目光悠悠地盯着棋局,薄唇轻启:“绿绡,你先下去。”
“是”
绿绡带着一颗砰砰乱跳的心下去了
“殿下”
兰子卿拱手向卫离玦行了一礼
“兰卿,你来的正好,这玲珑棋局扰我良久,你棋艺精湛,看是否能解。”
卫离玦执子击案道。
“是”
兰子卿上前席地而坐,看了一眼棋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此棋局甚是玄妙,黑子蓄势而攻,白子固若金汤。两者形成微妙的牵制,导致黑子攻不出,白子攻不破,变成死局。
这分明便是太子心事。
如今炀国安定,内无乱政,外无强敌。太子即便要反,也是无从下手。
兰子卿心下了然,拈起黑子,从容道:“殿下,这白子看似坚固,实则不堪一击。只需在此二处下手,白子自然可破。”
将黑子放在六宫处,吃掉两枚白子,果真棋盘局势大变,白子瞬间溃不成军。
卫离玦盯着棋盘,唇边抿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听闻你推举张浦,李延二人来清丈田亩。”
兰子卿从容不迫地答道:“张浦与李延,一个为吏部侍郎,大学士司马礼门生。一个为左都御史,太师晁颂子侄。吏部乃六部之首,里面的人却多乃司马礼的门徒。而监察言官左都御史和左都副御史皆是太师旁系。这两个部门在朝堂之中举足轻重,两家早有意在对方的地盘安插自己人。现在如此良机,两大家族必定争锋相对,龙虎相斗,朝堂必有一番变策。届时,太子可再见机行事。”
兰子卿三言两语,便将日后局势分析的清清楚楚,着实厉害。
卫离玦眼底掠过一丝赞意。
突然传来了细细的脚步声,绿绡一脸正色地走了过来。
“主子,门外来了一个人,说是来拜见主子。”
“何人。”
“来人说,他叫夙栖止。”
“夙栖止?”兰子卿抬起头,疑道:“十皇子怎么会到访。”
卫离玦抓了一把棋子,又缓缓松开,黑亮的棋落在棋盘上,击打出清脆之音。
“赶出去。”
“是”
绿绡应声退下。
兰子卿忽想起那日祭祀台下,十皇子紧随太子的目光。
一丝不安从他心中浮起。
“孤听闻,炀国共有五位皇子。”
兰子卿顿了顿,回道:“殿下,炀国的确只有五位皇子,分别是太子夙玉,三皇子夙丹宸,九皇子夙九兮,十皇子夙栖止,十五皇子夙安祈。其中太子、十五皇子为皇后所出,三皇子为皇贵妃所出。其余的,皆殁於后宫争斗之中。”
卫离玦眉间一蹙,心下了然。
“不过……”
兰子卿欲言又止。
卫离玦略一挑眉,“不过什么。”
“不过关于夙栖止的排行,皇家倒是另有秘传。”
“哦?”
“夙栖止的母亲良嫔,本是一名浣衣婢。只因夙煌一次醉酒,强要了她,这才封了采人。后生下十皇子,又晋为嫔。”
“……不过皇家曾有秘闻,说良嫔生下夙栖止之际,皇后及后宫中都不曾有人生育。区区一采人,生下皇长子,令帝王蒙羞。所以炀帝故意对其视而不见,有意隐瞒。直到三年后,夙栖止才突然被封为十皇子。”
卫离玦略略失神,“若是传言为真,那夙栖止岂非便是炀国长子。”
兰子卿淡然一笑,“皇家宫闱之事,真真假假难以言说。不过是一则传闻罢了。”
卫离玦清冷幽深的眼眸划过一丝深意,神色依旧寡淡。
“殿下来京已有数日,怎么不见晏清臣在殿下左右”兰子卿见卫离玦孤身一人,疑问道。
晏清臣,一个沉毅渊重的男人,太子手中一把寒光凛凛的刀。
他与晏清臣一文一武,他为太子出谋划策,而晏清臣则为太子斩尽宵小。
不同的是,他兰子卿乃是离宫人,而他宴清臣却出身蛮夷。
当年太子去了一趟炎疆部落,回来后身边便跟着这样一位武功高强面冷心狠的男人,从此伴随太子左右,寸步不离。
当初他还在太子身边谋事时,时常与太子同案筹谋,晏清臣看向他的眼光冷的能结成冰,那种滋味,六月伏天,让他如身临冰窖。
如今竟不见他在太子身侧,实在奇怪。
“孤派他出去做事了”卫离玦淡道,“时候不早了,兰卿告退吧。”
“是,臣告退”
兰子卿行了一礼,转身往外走去,他心中暗道,能叫晏清臣亲自去办的事,必定不简单。
阿三靠在相府外的朱漆顶柱上,头颅时不时往外探去,跺着脚,愁眉苦脸,似乎在等什么人一般。
甬长的街口处拐入一顶青皮轿撵,轿夫扛着轿梁,不紧不慢地走来。
阿三松下一口气,忙迎了上去,喜道:“丞相,您可回来了。”
兰子卿一面掀起轿帘一面问道:“府中出了什么事?”
阿三两条粗眉拧做一团,“府中倒未出事,只是来了两位大人。”低头,悄声说了两个名字。
兰子卿闻后,波澜不惊,淡淡笑道:“倒不出本相所料。”下轿走出,沉吟片刻,复道:“他二人候了多长时辰。”
“约半柱香的时辰。那两位大人一先一后入府,奴才将他们引入偏厅,谁知他二人一见面,便生口舌之争。奴才怎么也劝不住,只好到门外来等丞相您。”
阿三苦着脸道。
兰子卿笑道:“他二人素来不和,你将他们置于一室,还不知要生何事端,快随我前去。”
话罢,加快了脚步,跨入相府,转过庭院,来到偏厅。
偏厅中,只见太师晁颂与大学士司马礼各坐一旁,脸上皆是铁青之色,看架势,是刚刚吵完一架。他们见兰子卿走来,忙收起愤恨之色,起身相迎。
兰子卿作出一副愧疚的模样,拱手笑道:“劳二位大人久候,本相心愧万分。”
太师晁颂忙道:“兰相言重,我等不请自来,只望兰相勿怪才是。”大学士司马礼冷哼一声。
晁颂冷下面孔,沉声道:“司马大人这是何意。”
司马礼冷看他一眼,轻蔑道:“鸿鹄燕雀岂能混为一谈,你是你,我是我,谈何我等。”
“你……!”
“两位大人同来,实令寒舍蓬荜生辉。”兰子卿见二人将起冲突,忙岔开话题。“只是不知二位大人所为何来。”
“看在兰相的份上,老夫不予你计较!”太师狠狠睕了司马礼一眼,转而笑脸向兰子卿道:“兰相可还记得那日朝后,老夫请兰相入府断宝一事。兰相既公务繁忙,脱不开身,老夫只好腆着脸送字前来,还望丞相替老夫斟酌一二。”
推书 20234-09-29 :有种抄袭你有种上》: 《有种抄袭你有种上被告席啊!》然蓦文案:什么?大神的书被抄袭了?这怎么可以!身为大神的老缠儿粉丝那必须正面肛上去啊!什么?对面这群脑残粉是在开玩笑吧?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什么?大神你说真的吗?可是我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律师啊!既然大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