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 完结+番外完本[穿越古耽]—— by:长恨歌行

作者:长恨歌行  录入:10-10

虽然同时建设都江堰和郑国渠确实对劳动力的需求颇大,但是日后的成效还是喜人的。
秦国自己搞内部建设,不和其他人玩,这种短暂的和平,对于其他各国来说都是可喜的。
同时,异人当上王太孙以后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奖励生育。
生一个嫌少,生两个不多,生三个保底,生四个以上才算是大秦好百姓!
只生一个的要受惩罚,生两个的开始给奖励,生三个以上的,国家给补贴,帮你养孩子!
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秦王都豁出去实行军功爵制了,奖励生育的政策最后还是通过、施行了。
虽然暂时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大秦幼儿的出生率多了不少,人口增长指日可待。
而且令人惊喜的是,孩子生多了,国家给补贴的政策确实非常吸引人,韩、赵、魏、楚这几国与大秦毗邻的疆域,总有人不再畏惧如狼似虎的秦人,跑来投奔大秦,希望享受同样的待遇。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没有什么特别重点的东西,总之就是过度。
第56章 连下
秦王稷五十一年, 也就是周王姬延五十九年,当了五十九年周王的姬延终于离世了, 而且,没有后嗣。
后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规律,到了一个王朝末年的时候,皇帝一般都没有儿子,直系皇族都是断代。
比如汉朝,汉成帝、汉哀帝都是无子,两个人的身份是堂兄弟;宋朝,南宋后面的那几个皇帝都是从民间找回来封王的;明朝, 天启帝和崇祯帝的关系是兄弟而不是父子;清朝, 咸丰帝只有一个独子,同治和光绪两个人又是堂兄弟,也都无子。
姬延没有后嗣, 西周公的西周国也已经被灭了, 虽然还有一个东周国尚且苟延残喘,但是没有九鼎, 他们就不算正统。
周王姬延离世之后,嬴稷也没想着再选一个人补上,九鼎都已经被移到咸阳来了,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他做什么还要给自己添堵?
被秦王封了一个封君,在自己的封邑上也算“安享晚年”的西周公不发表任何意见。
他现在的情况,再提出来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 寄人篱下的自觉他还是有的。
至于东周公,西周公表示我就静静地看着你怎么作死。
东周公自立为周王,在没有九鼎加成的情况下,这就很有意思了。
反正秦国的态度就是,你们不是正统的周王室直系,你东周公说自己继承周王位,也得我们承认啊,反正九鼎在我们大秦这里,我们是不承认你这个乱臣贼子的。
东周公:我从未见过有如秦王这般的厚颜无耻之徒!
因为东周公自立为周王,这种行径比较微妙,秦国发声说他们不承认也没人能逼他们。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秦国也就打个嘴炮,也没有做出一怒之下就灭了东周国之类的事情。
秦王稷五十二年,燕王离世,太子燕喜继位,其父谥为燕孝王。
燕喜的运道不错,他爹当了三年的燕王就没了,让他能这么早坐上燕王之位。
秦国不搞事,关东六国就要来搞事了。
说实话,秦国把九鼎移走是很令诸侯不满的,但是东周公自立他们更是不满。
名义上的老大没了,现在大家终于可以逐鹿天下而不仅仅是“问鼎”了,东周公一个连九鼎这种信物都没有的小国之君居然敢自立为周王?
当年的周公之国为什么会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来着?还不是赵、韩二国唆使,甚至给予了还没成为东周公的那位少子武力支持,才让周公国一份为二吗?
虽然对上秦国很怂,但是战国七雄中的另外六国,对上战国后期这些在夹缝中求存的小国,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
燕王新继位,在某些有心人的鼓动之下,韩王忍不住试着对他们动手了。
赵国是有心无力,齐国是因为主政的君太后智商够高,起码比她儿子齐王建的智商足,判断力也够,所以没有轻举妄动,最后也只有韩王按捺不住出了兵。
至于是谁这么坏心眼儿地派人去蛊惑韩王,秦国王太孙殿下笑而不语。
“疲秦计”这种计策都能想出来,可见韩王本人智商颇为令人怀疑,而且韩国朝堂上虽然不是没有能人,但是韩王自己刚愎自用,自认为天下第一聪明,除了韩国国力弱让他无力回天,基本上他就没有什么不完美的。
异人:我从未见过如此智商拙计却厚颜无耻之人。
韩国值得异人注意的人不多,一个韩非,在韩国郁郁不得志,一个是张良——当然,现在他还没有出生。
虽然张良还没出生,但是张家在韩国的影响力却丝毫不弱。
到如今的韩王然,连续五任韩王,任用的相国都是张家的人。
韩王然的父王韩釐王韩咎之前,连续三任韩王的相国都是张开地,老人家不行了以后,相国之位也没有旁落,韩王咎和韩王然的相国都是张开地的儿子张平。
张平颇得韩王倚重,可以预见的是,要是还有机会,张家的这个相国之位还能继续连任下去。
也就是说,如果秦没有灭韩国,按照最初的剧本,作为相三代出生的张良最有可能的就是继承他祖父和父亲的职位,成为韩国的又一任相国。
而在秦灭韩之后,致力于报仇的张良给自己选择了一位主公——刘邦,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相三代不愧是相三代,果然有真材实料,且战斗力不俗。
韩国能让人记住的东西不多,除了当初的韩昭侯重用申不害进行变法之外,就只有他们的弓弩值得一提了。
大概是秦人、赵人画风彪悍,韩人迫于无奈,只能大力发展弓弩事业,他们的弓弩是天下一绝。
这个时代,不同国家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春秋时代“吴钩越剑”声名响彻天下,在这个时代,韩国的弓弩则是人人都称颂的。
燕王喜整个人都懵了,他们燕国和韩国算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那一类,韩王然是脑子被驴踢了么,居然最先拿他开刀?
要知道,燕国不是一个好下手的国家,在燕国的名将四散之后,人人都把燕国当成了一现的昙花,转而继续盛赞当年差点就被燕昭王灭国了的齐国。
但是,似乎他们都已经忘了燕国的大军。
异人呵呵笑,挑动韩国对上燕国他算是故意的。
燕国的大军数量不少,他记得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过后,赵国青壮基本都扑街了,只有边邑还有硕果仅存的大军,原本被燕王派去和赵国结盟的燕国使者回来就说动了他出兵攻赵,赵国是妇孺都上阵了才打退的燕国。
虽然历史上燕国的这种行为让人不耻,但是也能看出,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借用某小说中的剑神的一句名言,拿剑的女人就不是女人,不管别人怎么理解,异人表示,赵女虽然姿容妍丽,但是在某些方面,她们的战斗力是不输于男子的。
想当初他回秦国的时候,还是赵国士兵护送得他呢,结果在秦赵边邑休整的时候,差点被一个老妇人做掉。
异人表示那真的可以算是一生的阴影了,简直不忍回顾。
对贫苦的老人家抱有同情心的他怎么会知道老人家的儿子是在秦赵之争的时候阵亡的嘛!
这能成为一个老太太大爆发对他发动自杀式的袭击的原因吗?
反正从那件事之后,异人就对赵国妇孺的战斗力有了认识。
而历史上,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赵国妇孺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不管怎么说,燕国的战斗力是可以保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燕国和秦国、赵国一样,边界毗邻从前的戎族如今的胡人,也就是说,在长期的外敌压力下,燕国的战斗力不容小觑,最起码,部分大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不管怎么说,燕韩撕逼,秦国看得很开心。
新君继位遭到敌国进攻,燕国的选择和当初的赵国一样,求援。
齐国是燕国的死敌,永远在死磕的那一种,于是燕国的选择对象就只剩下了赵国。
赵王丹对此颇为犹豫,说起来,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二十万人,剩下的二十万人中,只回来了一半,可以说,赵国的损失之惨重,也就比历史上四十万大军都扑街好了稍微那么一点罢了。
燕王喜的请托对象是平原君赵胜,这位一向是主张以武力服人的,当初长平之战和秦国对上,一直主张出兵而不是主和的,就有他一个。
不过赵国的现状也确实不好,于是赵胜转而给燕王找了另外一个求援对象:魏国。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赵胜的妻弟,因为齐名的缘故,赵胜和魏无忌的关系一向不错。
魏无忌自然愿意有这种刷名声的好机会,尤其是韩国趁燕王新继位而攻燕,是为不义。
但是,魏国的兵权被魏王魏圉牢牢地掌控在手上。
当初魏王圉在继位之初就立异母弟魏无忌为信陵君,为的是牵制是当时贤名满天下的孟尝君田文。
但是,对于自己的异母弟,魏王圉显然不是完全信任的,以至于信陵君在受到重用的同时也免不了被打压。
兵权作为魏王圉最后的保障,当然不会让信陵君插手。
于是异人和秦国就默默地看了一场信陵君窃符救燕的好戏。
从魏王那里偷到虎符之后,信陵君还弄死了在外领兵、不受控制、一直忠于魏王的老将晋鄙,也就是历史上的窃符救赵故事中的倒霉背景板。
魏国和韩国被秦国定义为最好捏的柿子,但是韩国比魏国还弱,除了韩国的面积是战国七雄里最小的一个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魏国好歹还有晋鄙这么一个将才,韩国就真的不怎么样了。
在信陵君的带领下,魏军莫名其妙和韩军打了一架——魏军表示信陵君你要拯救燕国你自己去就好,为什么要拉上我们!——真的是打得脑浆都出来了,真的是特别让人叹为观止。
救了燕国,信陵君又弄死了国内大将,对魏国来说,他闯了大祸,于是他跑到了燕国。
信陵君奔燕以后,燕国派使者去赵国和魏国进行感谢,魏国就不用说了,至于赵国,主要感谢平原君这个引荐人。
结果,燕国使者回去以后,就鼓动燕王出兵伐赵,因为赵国青壮不多,当年长平之战的后遗症还在。
秦王稷五十一年一直到五十六年,秦国大搞国内基建,顺带看了不少好戏。
对于这几国这样的表现,异人只想说,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讲真,要是这几国再打得厉害一点,等到秦国出兵的时候,大概能躺赢。
在赵国和燕国撕逼的时候,秦国终于出兵了。
秦王:几年不出兵,你们都已经忘了被秦国统治的恐惧了嘛,闹得真的挺欢!
武安君白起领兵,直奔韩国,然后……
秦王稷五十七年,韩都阳翟被攻下,整个韩国基本宣告灭亡的时候,异人是很吃惊的。
不是说秦19 文库(danmeiwenku.com)是完全免费的,要充钱请别相信,关闭即可,微信dmwk520大家务必都加上、有腐利。没有关注微信dmwk520的请尽快关注~避免网址河蟹换网址找不到我们~ 国灭不了韩国,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行动也是在短短数年内完成的,而没有在长平之战里损失惨重顺便休养生息了好几年的秦国已经有了这个基础。
他只是惊讶灭国行动开始得真早。
仔细思考了一下,异人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其他几国没有出兵,燕赵还在撕逼,况且之前韩国和燕国打了一场、赵国元气大伤,他们就算没有在撕逼也不会出兵助韩;魏国连老将晋鄙都被弄死了,出兵做什么?给秦国送菜吗?
至于齐国,因为远交近攻政策,秦国一向是与他们交好,况且齐国多年未有征战,随便出兵,也是给秦国送菜的结果。
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就将目标转向了魏国。
一年之后,也就是秦王稷五十八年,魏都大梁被围。
只要大梁被破,魏国也就要宣告灭亡了。
秦国承诺,只要魏王及早投降,他们就妥善安置。
虽然已经亡国了,但是被封为归侯的韩王安待遇也确实挺不错,对于魏国来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事实上,新朝亡旧朝以后,有存亡断续的传统,周武王姬发亡商朝,但是帝辛庶兄微子启有宋国,就连帝辛之子武庚,也有封国。
秦国虽然是虎狼之国,但是看着他们似乎有遵循这个传统的意思,再加上大梁城内的存粮虽多,但是供城中无数百姓及贵族食用,消耗巨大,最后魏国开城投降。
连下两国以后,秦国似乎停住了他们扩张的脚步,也让其他几国都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秦国现在在筹备一个大计划。
秦灭韩魏,秦王稷之功勋已超父祖,欣悦之下,他又将当年的上尊号提了出来。
当年他和齐王相约称帝,结果是比较尴尬的,但是现在,他再想称帝号,应该没人能置喙了。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差不多就是万物之起源的意思,皇则是上天、光明之意,皇和帝,是两个人间至尊至贵至高的称呼,皇为上,帝为下。
虽然帝为下,但是帝这个称呼,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秦王自上帝号,差不多就是说他是在世的人间之神的意思了。
当年和齐王相约称帝,但是现在,秦王不想这么干了。
他可是连灭了韩魏两国呢,怎么着也要来个逼格高的吧?
异人表示,历史上的始皇帝一统六国以后也要给自己上尊号,原来是祖父你带的,果然是一脉相承的祖孙,一样的自恋。
来,大秦的大臣们,开始你们的表演。
作者有话要说: 啊,稍微咸鱼了一下,就又没存稿了,崩溃!
第57章 称帝
嬴稷已经当了五十八年秦王了, 从古至今,超过六十年的一个都没有, 周赧王姬延当了五十九年,最后还是倒在了门槛线之前,秦王嬴稷也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活过姬延,成功创造一个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
但是不管怎么说,秦王嬴稷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在觉得自己不一定能活更长的时候,他当然要享受更多的荣耀。
嬴稷的父亲惠文王是秦国头一个称秦王的国君, 要知道, 惠文王嬴驷的父亲,那位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明君,谥为孝公。
功绩已经明显超越了乃父的秦王嬴稷, 当然也想像父王那样浪一把, 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尊号。
当初为了转移视线,他和齐王相约称帝, 因为秦在西,齐在东,秦王和齐王分别自称为西帝和东帝。
按理说,秦王可以继续用西帝这个称谓, 但是,他不愿意啊!
在方位之中,华夏人其实一向以东为尊。
日月升于东方, 华耀大千,是以东极尊极贵。
别的不说,只举一个例子,五岳之中,被定为封禅之地的是东岳泰山。
流传甚广的《楚辞》中有《九歌》,《九歌》开篇乃《东皇太一》。
太一,是为天之尊神,所谓“天神贵者太一”,在楚地的神话体系中,这位是至高神一般的存在,其名称中的“太”和“一”都意味着万事万物的起源。
而太一的尊号,是为东皇。
当初要不是想拉齐国下水,秦王怎么会委屈自己自称西帝?
虽然皇和帝都是属于天神的尊号,能混到一个“帝”字,就已经说明秦王的了不得了,但是他依然不满意。
要不是现在六国还没一统,大秦也只灭了两个国家,异人都想干脆把“皇帝”这个称号提早搬出来算了。
当然了,秦王嬴稷的功绩还没大到能称皇帝的地步,不过异人觉得,当初被始皇帝否决了的“泰皇”是个不错的尊号。
异人:祖父大人你让我们给你起帝号,我们直接上一个皇号给你,开不开心,惊不惊喜,高不高兴?
要不怎么说王室的人下限都比别人低呢?
异人作为王太孙头一个开口的时候,全朝堂都寂静了。
真的是就怕空气突然安静。
然而看着嬴稷暗爽的脸,异人觉得这一步出其不意也没什么。
事实上,秦王嬴稷还是要脸的,当然,不排除当初他自称西帝又不得不因为其余各国的压力撤除帝号给他留下的心理创伤太大。
总而言之,他拒绝了王太孙异人给他上的“泰皇”之号。
满朝文武:我们真的没看见君上万分失望的表情,我们真的不知道君上其实很希望我们开口劝他,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一说君上会不会就这么答应了。
推书 20234-10-10 :无欲与争完本[穿越》: 《无欲与争》作者:未敢文案:打雷下雨的时候不要打电话,会被雷劈内容标签: 宅斗 宫斗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芝,齐郁 ┃ 配角:齐阳…… ┃ 其它:☆、1陈易燃一边接电话一边路过阳台,看着外面又打雷又下雨的,一盆花被吹到了地上他看了一下走过去把它捡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