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太子[古代架空]——BY:欧阳江川

作者:欧阳江川  录入:11-03

  棘城和棘城,读音相似,但千差万别。棘城位于辽西,是燕国的大本营,而蓟城却更近中原,人口稠密。蓟城虽是燕国所控,但此前常常受到赵国的侵扰。
  “燕国有西进的打算?现在燕国内部是个什么情况?”刘郁又问。
  “燕王以颍川王段绍宁为太宰,总理朝政。仍以军策府长史何立言,太常崔立德,中书令卢立行为三辅。”台下的段绍文听到这几个熟悉的名字,心中一阵苦涩。不知日后再见,是否还有一叙的机会……
  “我记得,段家似乎打败过刘铭?”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好像接近二十年了吧。先帝带着刘世龙和刘铭围攻燕都棘城,燕人苦守,先帝不得不退兵还朝。途中遭遇了燕王的追击,那时候燕王还是燕国的太子呢。我军那时候损失惨重啊,现在想起来仍然是心有余悸,十几年都没有东向了。”谋士说。
  刘郁沉默,看了台下的段绍文一眼,终是没有说什么。
  张显回城了。刘郁下令开城门。
  城内突然骚动起来,张显身后一蹶不振的骑兵突然生龙活虎,向城内发起冲击。城外烟尘滚滚,不用想也知道是刘铭杀回来了。刘郁没想到张显这么快就被策反,现在只好亲自出马,领兵出击,以防城门打开放刘铭进城。
  “叛徒!叛徒!”刘郁远远看到张显,开始大喊,并策马向张显冲过来。
  “陛下,陛下!”刘郁身边的守卫不忍见陛下冒险,只好也跟了过来。张显本是草寇出身,在马上颇为灵活,几次躲开了刘郁的攻击。
  刘郁气急,杀红了眼。他的武艺本就不弱,如今悲愤交加,竟然带着部下杀开一条血路,将张显的部队逼退,即将靠近城门……
  但是,已经迟了。刘铭的嫡系部队换下了张显的疲惫之师,占领先机,重新获得城门的控制权。两军在城门口大宽阔大道上交战,时不时有刘铭的人跑到城内。
  刘郁身先士卒,一个人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他知道,刘铭在军中的名声是因为他的勇武而获得的,若他能在此战中定乾坤,那他也会有不亚于刘铭的声誉……
  如果段绍文在此,定然要感叹他的勇武吧。若是此刻的刘郁,段绍文或许无法对付。
  刘郁稳住了阵型,拿出了主场优势,利用城门上的远程武器进行内外打击。刘郁又下令城门落闸,将这数千敌军留在城内,打算瓮中捉鳖。
  城内的敌军背水一战。在付出极大的代价后,邺城终于平静了下来。张显在永远闭眼之前,看到了黄昏,想起了那个在黄昏下格外好看的少年。
  邺城中的战损统计完毕,刘郁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他下令关城门,虽然最终保全了邺城,但因为敌军的殊死一搏而使己方的损失极为惨重,几乎达到了一对三的地步。
  刘郁没有再召集诸将商议,而是找了段绍文。
  “我打算退位。退皇帝位,只称赵王。”刘郁对段绍文说。
  “为什么?”
  “给你哥哥写信,让他来救我。”
  “……”
  “你是不是在嘲笑我?当时力排众议,放弃洛阳跑到邺城,被刘铭追着杀,现在在邺城,又想放弃帝位。你是不是觉得我太窝囊了。”
  “……你知道就好。”
  

  ☆、段绍宁计杀刘铭

  不过这也是个主意,让段绍宁和刘郁争斗,邺城才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邺城的大族善于自保,而不善于进攻,此番被刘郁连累,出人出粮,已经是十分得不情愿。若是刘郁露出了颓势,也是顷刻要开城门造反的。
  在赵国内战之时,燕国不断南下东进,势力最远触及了中山,距离邺城和襄国,快马加鞭不过五日,就骑兵的速度而言,也只消半月。
  本月后,受到赵国求援信,段绍宁领兵到达了邺城城下,会同同时受邀的长安将领姚兰及刘郁本部的兵马,计十万,对刘铭进行反攻。
  刘铭节节败退。刘铭所部多步卒,欲引燕骑兵至丛林作战。段绍宁知晓他的主意,反过来派遣轻骑佯败将刘铭诱至平地,然后击之。段绍宁将所部分为三部,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射者枪骑五千人,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主力进击。刘铭用兵风格轻锐,自视甚高,果然险突击中军。战局焦灼之时,左右两翼便从旁合围,大获全胜。段绍宁此番利用铁甲连环马——这一燕国苦心钻研,用来对付中原步兵的绝技,困死了刘铭。
  在姚兰和刘郁的探子的注视下,刘铭在砍翻数十名燕国骑兵后,被段绍宁擒获了。中原大患,就此了结。
  段绍宁捉拿了刘铭之后,并未逗留,而是匆匆领兵北撤。路过邺城之时。邺城人心惶惶,害怕他反攻邺城。但是段绍宁并未如此举动,在留下了十个使者保持联络后,带领人马全数回到了刚刚打下的中山。
  “你兄长领兵果然有一招。”死里逃生的刘郁对段绍文感慨,“段家人果然是刘家人的克星啊。”
  还未从兴奋中走出来的刘郁打开地图,眼看自己实际控制的范围又缩小了一圈,瞬时悲从心起。中山本是赵国的领土,在内乱之时被燕国所得。长安也是赵国的领土,当地大族姚氏连同苻氏控制住了长安,青州在赵齐交界,形容暧昧。赵国实际控制的范围只有大半个豫州和冀州。有大量驻军的大城也仅仅剩下邺城和襄国。
  刘郁发动叛乱之时,便想到了有今日,但从未想到这一日来得这么快。赵国以武立国,武功既衰,国将亡……自从前朝覆灭,北方诸国旋起旋灭,赵国以开国之祖的武德和刘世龙的残暴手段存在了数十年,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国家。难道今日,气数尽了吗……
  刘郁又想到了段绍宁,段绍宁南下之时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不仅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还拿出了一部分粮食救济因为兵灾而失去土地的百姓,在中原一带立起了口碑。他甚至还击败了中原的不败神话——刘铭。
  刘郁知道自己的最大对手可能就是他了。刘郁一上位,就想着拉拢民心,挽救一下刘家的形象。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刘家的库存实在太少了,即使大开国库也无济于事,而且他仰仗的几位将军,都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他一时不敢开罪。到如今,恐怕再怎么做也是迟了。
  段绍文见刘郁神色凝重,知道他对接下来的命运感到忧心。但他想得不是赵国的前途命运,而是他的救命恩人。
  “陛下,此番危机得解,还请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和长英。”段绍文恳求。
  “危机得解?你哥哥占了中山,姚兰占了长安。你觉得他们会放了我吗?中原那么好的一块肉,他们难道不想要?”
  “我不了解姚兰。但是兄长若是决意进攻中原,他必是有了完全的准备。在我们燕国有两句话,一句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旦我们开战,必然是有了足够的把握。第二句,是吊民伐罪。”
  燕国虽然是边陲小国,但也是受到过礼乐教化的。吊民伐罪的意思是说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无德的统治者。若赵国无德,燕国才会考虑讨伐,由此方民心所向,事半功倍。若是赵国深得民心,燕国是不会贸然动手的。
  刘郁若有所思:“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都这个年代了,还有人相信这些吗?”
  “至少我们是相信的。”
  “所以,当时你们才只有尺寸之地。如今段绍宁兴兵中原,他的目的昭然若揭了。吊民伐罪,呵呵,只是一个借口吧。”
  “如果中原百姓不接纳燕国,便是勉强打下了,也是无用的。我兄长不会做此无用之举,更不会因一己之私,陷百姓于水火。陛下,您继位以来,征战不断,百姓未得到休养生息。依我看,眼下的危机暂时解除,您不如好好治理一下自己的国家。”
  刘郁看了段绍文一眼,叹了口气:“我早知道这是个烂摊子。但是,我又不得不接啊……谁能告诉我怎么做,我现在好难过啊。如果你还在的话……”他的声音越来越轻。
  “你放我们走吧。我和长英毕竟是燕国人,在这里要招来闲话。”段绍文说。
  “你帮了我很多,谢谢你。”刘郁的眼泪里带着泪花,“我祝你们好运。”
  如果有可能,代替我去看看南朝的花和美人,尝一尝莼羹鲈鲙。
  “你也是。好自为之。”段绍文并没有完全将刘郁当成敌人,即使他清楚的知道,对于吴瑄的死,刘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没有得到刘郁的亲口承认,但是刘郁为取信刘世龙,哄骗他和吴瑄行刺,继而害死吴瑄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而后,刘郁又欺骗他吴瑄尚在,借他的手杀了刘世龙。对于这些事,段绍文记得清清楚楚。
  作为局外人,段绍文清楚的知道,赵国内忧外患,已经是气息奄奄,刘郁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他的挣扎本就是镜花水月梦一场。赵国的结局,在立国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刘郁可能会死在段绍宁手里,也有可能被姚兰说杀。这不重要了。
  “你要多保重。”段绍文对曾经的朋友,心情十分复杂。
  

  ☆、【终】眼看他起了高楼

  “至此,天下三分,燕国居于东,秦国居于西,我大齐居于南。”说书先生讲完了几年前发生的几场战事,以及最终的结局。
  段绍文和穆长英在南朝的迎乐阁里吃茶听艺。说书人添油加醋般描绘了三年前发生的那一连串战役,段绍宁最终打下了邺城,刘郁带领亲信西逃,被姚兰所杀。段姚各占一方,以洛阳为界,约定三十年不互相侵犯。一年后,齐国也表示不与两国想争。至此,三国百姓终于有了短暂的安宁。
  南朝地处江南,经济繁荣,最是适合生活。段绍文和穆长英漂泊两年,在青州见了父母后,便定居了建康附近的一个小城。
  “我现在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我每天都能看到希望!”穆长英说。
  “只可惜他不在了。他若是看到这一景象,会不会很高兴呢。”段绍文叹了一口气,他说的是吴瑄。
  “对于吴瑄和刘郁,我一直有些疑问......”穆长英欲言又止。
  “你说?”
  “我感觉,抓了我威胁你的人是吴瑄,而非刘郁。”
  “此话怎讲?”
  “我记得你说过,他们俩长得很像。会不会有一种易容的手法,可以叫他们让人分不清?”
  “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吴瑄是刘郁,他怎么可能不认他,又怎么可能拘禁了穆长英来威胁她,又怎么会让自己恨他?他明明对自己这么好。
  除非,行刺之日后,他就是代替赵郁而活,为赵国的生死存亡而战,义无反顾地奔向必死的结局。至于其他的人和事,他一概顾及不上了。
  又或者,他比自己更早料到赵国败亡的结局,想给段绍文留下一个吴瑄的好印象?
  “我也只是这么一说。我想刘郁与我非亲非故,但对我还不错,后来又痛快的让我离开了。从燕国回来后,吴瑄和我们一直在一起,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穆长英想了想说。
  那日与刘郁分别之前,段绍文就知道刘郁早晚必然兵败而死。如果那时,有人告诉他在王位上的不是刘郁,而是他心心念念的是吴瑄,他会不会留下来帮他,甚至……为了他与兄长段绍宁为敌呢?
  “诸国旋起旋灭,殚中原之民于兵刃,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只有颍川王啊!”说书先生大力夸赞段绍宁,“燕主幼弱,颍川王不取而代之,而是用心辅佐,功成而人免于死,真可谓铮铮者!”
  燕王最终还是病死了,传位给他的幼子段绍云。据说在传位前,燕王单独召见了段绍宁,希望他能继位,但是段绍宁严词拒绝了,他反问陛下,既然陛下相信他能够承担安定天下的重责,难道就不相信他有好好辅助少主的能力吗?
  因为段绍宁的高风亮节,燕国出乎意料得保持了稳定,免于内乱。燕国的国土扩大了几倍,百废俱兴。
  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完美的结局。残暴的赵国覆灭了。只是,那个一心想要拨乱反正的刘郁,或者吴瑄,在他死前,是什么心情呢?是怨恨还是怅然?他应该,也尽力做了他想做的所有事了吧……至于这个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了其他人来帮他实现了。
  “有时间我们也去看看他吧。”穆长英听到说书先生提到的颍川王。
  “好啊。我们也许久未见了,恐怕他都不知道我是否还活着呢。如今这局面,我对他也无怨恨了,他作为燕国的周公,也不必将我一个已死之人放在心上。说起来,当年我还想撮合你们俩呢。没想到后来……”
推书 20234-11-02 :影卫他有点乖[古代》:简介:(入库时间2020-11-02) 晋江2020-11-01完结总书评数:223 当前被收藏数:449无缘无故的穿越成了王爷,为了活命顾霄努力自救,后来他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燕王的阴谋不过还好燕王有良心临穿越前给他留下了一个忠心的影卫来做他的刀,护他的盾且看一个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