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古代架空]——BY:初吻江湖

作者:初吻江湖  录入:03-24

  这不是自家的亲戚,亲戚前头还要加一个“皇”字。
  那是皇帝,是一国之君,是天下共主!
  温侯爷的王八拳轮的跟风火轮似的,就要狠狠地打成康帝。
  成康帝也是如此,那腿踢得老高了,就要踹他大舅哥儿身上,不踹骨折了不罢休。
  不过啊,成康帝的身后,还有个李钊呢。
  他不可能看着他父皇跟他舅舅真的打起来,仗着一身蛮力,一胳膊伸出去,箍住了他父皇的老腰,扯着往后退了几步,成康帝还手刨脚蹬:“你给我过来!来呀!”
  一激动,他连自称“朕”这个字都免了,直接称唿自己“我”了。
  俩老头儿身份贵重,激动起来也跟小痞子似的,手脚齐上的要打架,双方加起来都超过一百二十岁了,还有什么架打哦!
  赵仁河没跟来祭奠,但是李钊看的很想笑。
  也头一次知道,原来自己舅舅这么生勐啊!
  打不了架,俩老头儿开始对骂。
  温侯爷说万岁爷小时候就不是个东西,看到他妹妹就惦记上了,后来到了划拉到手里头了,城府深沉。
  成康帝就说温侯爷小时候就不地道,帮他写个作业还拿走了他宫里的镂空香薰球儿,回去哄妹妹开心,用别人的东西讨好自己的妹妹,心眼儿多的都成马蜂窝了!
  温侯爷就说成康帝年轻那会儿就爱装腔作势,骗的自己的妹妹心甘情愿的嫁入宫中,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劳心劳力最后红颜早逝,不配为人夫!
  成康帝就说温侯爷娶了自己的小师妹,不知道好好珍惜,反倒是养成了她哭唧唧的毛病,也不配为人夫!
  温侯爷就说成康帝吃萝卜吃多了,在课堂上放屁,却赖他放的,让他被先生打了二十个手板!
  成康帝立刻反驳说他第二天就带了臭豆腐来,抹在他的课桌上,熏得他当时就吐了!
  俩人越吵越幼稚,小时候干过的坏事都被翻了出来,包括给先生的茶碗里放毛毛虫、给不对付的同学课桌里放癞蛤蟆……还挺有意思的。
  俩人最后吵累了,又被各自的儿子扯了出去,赶紧安排车架回去,可不能再见面了,再见面还不知道要爆出多少俩人之间的“龌龊事”呢。
  后宫女眷们都认为,这下子,大行皇后的娘家也该落寞了吧?温侯爷那脾气,谁受得了啊?
  要不是有孩子们拉着,俩人非得打起来不可。
  可是在正月初六的时候,成康帝突然下了圣旨,还是那种御笔亲封,他给承恩候府的承恩候,温岳,温志山,封了“国舅”的称谓。
  皇朝中太后或皇后的兄弟,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才能被人叫一声“国舅爷”,但是这是个荣誉称谓,没有朝廷的册封,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就算有人叫他一声“国舅爷”,那也是逾制,越轨,且听着刺耳啊!
  所以人人都称唿他为“承恩候”,当然,大顺朝几代皇帝,除了第一代是封的承恩公,其他皇后的母家都是承恩候。
  大家都是承恩候,索性就以姓氏称谓,温家的承恩候府,一般都是叫“温侯府”的,而温岳,则是被称唿为“温侯爷”。
  但是有了朝廷的册封,就不一样了。
  以前成康帝是没有册封“国舅”的意思,尽管大行皇后有那个意思,可成康帝没有同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现在有了册封,日后他就是“国舅爷”了。
  说白了,国舅是对皇帝外戚的称谓,不是官职,不过可以用来抬高身价和唬人。
  而且“国舅”每年有一千两银子的俸禄,一千斤禄米。
  每一位皇子日后见了他,都得弯腰行礼,叫一声“舅舅”!
  听到了这个消息,赵仁河跟李钊感叹:“我发现你父皇是不是有些毛病啊?这都能封温侯爷一个国舅?”
  “他是被我舅舅给刺激到了。”李钊却解释道:“我舅舅骂他骂得对,带这些活的女人们来我母后的陵寝,是要显摆他女人多么?还是儿子多?我大哥失踪的不明不白,到现在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还有脸带着那几个逆子来我母后的陵寝这里上香磕头?”

390回南,远征东瀛
  390回南,远征东瀛
  “反正我们是占了便宜。”赵仁河大度的一挥手:“日后见了温侯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喊他国舅爷了!”
  “嗯。”李钊应声。
  宋大千过来了:“东西都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走?”
  “过了正月十八就走人。”赵仁河倒是干脆利落:“传信出去让他们准备好,我到了就出海,出海就攻打东瀛,登陆之后能收编俘虏就收编俘虏,我们需要劳动力去挖矿采银子!当然,负隅顽抗的给我灭了没二话。”
  “是!”宋大千有些兴奋的一拱手。
  “你这么高兴干什么?”赵仁河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我们终于能踏出第一步了,当然高兴了。”宋大千努力的将自己笑裂开了的脸庞,整顿好:“第一步征战东瀛,我们都准备了好几年,远洋舰队都打造了三个不止,还有不少商业其实也对东瀛感兴趣。”
  “反正我们要接手东瀛的全部!”赵仁河意气风发的厉害:“包括东瀛的地盘,矿产和臣民。”
  他就没打算抢一把就走人,他要占领那里,尤其是那里有银矿,一般银矿都伴随着金矿,铜矿。
  都是钱啊!
  李钊就看赵仁河让人打点行装,一些东西他根本不打算带走:“留在这里,我回来还得用呢!”
  只是轻车简从,跟他来的时候大不相同。
  而且他带回去最多的竟然是宫里赏赐下来的东西,金银之类的都留在了这里,同时,汇丰钱庄在这里也开了一个分号,不大,但是建设的跟个小城堡似的,其中暗暗挖了一条密道,联通到很远的一个四合院里头,作为他们的秘密退路。
  不可能挖过护城河,因为京城里的护城河太深了,再挖下去他们就该挖出水来了,成不了密道。
  京城郊外十里亭,这里是南来的人走的必经之路。
  说是十里亭,其实这里就是个路口,只不过在路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石头亭子,这种石块砌筑的凉亭,简洁古朴,表现了一种坚实、粗犷的风貌。
  不过京城南边的十里亭,大概是因为经常路过的都是南方人,所以为了追求错彩镂金、精细华丽的效果,仍然以石仿木雕刻斗拱、挂落,屋顶用石板做成歇山、方攒尖和六角攒尖等等。
  很有南方石质凉亭的特点,甚至达到四层重檐,镂刻精致,富有江南轻巧而不重的特点。
  十里亭单独立在山脚下,周围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台阶,端庄大气,又精美,亭子八角翘起的亭角上,挂着古朴的铜铃铛。
  里面石桌石凳子,都很多,足够三五十人坐的了。
  对面是一排三层楼高的各式店铺,有卖路菜的,有卖包子馒头等吃食的,更有单独建筑的客栈、车马店等等。
  甚至还有一个驿站建在这里,装修的跟个豪华客栈似的,这是南边来人入京的最后一个休憩的地方了。
  同时也是他们离开京城,送别的地方。
  以前这里算是人声鼎沸了,十里亭又不是私人的地方,谁都可以去那里送别,然后分开,打道回府。
  可是今日,那里被层层守卫把持,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不会有怨言,甚至乖乖避开那里,去对面送别。
  因为那里今日有两位贵人驾临。
  赵仁河看着自己这犹如清街一般的效果:“有必要这么隆重吗?”
  “有。”李钊这几日一直都跟在赵仁河身边,晚上甚至做的有些狠了,赵仁河没生气,因为他知道,这人闷骚闷骚的,明明舍不得自己走,偏偏嘴上说不出口,就身体力行,搞得他都差点下不了炕。
  不过分手的时候终究是到了,再怎么缠绵,也会有日升月落。
  到了日子,赵仁河还是要走的,回南,去征伐东瀛!
  “好了好了,我过一年就回来。”赵仁河道:“我一定帮你带回来好多钱。”
  “你也要平安。”李钊心里舍不得,嘴上不敢说,因为他知道,赵仁河为什么那么在意征伐之事,不过是想名正言顺的掌握兵权而已:“我在京城等你归来。”
  “好!”赵仁河明目张胆的拥抱了他一下,还拥抱了一下田公公:“您老好好的啊。”
  “老奴会好好地。”田公公还有些舍不得平南王。
  话说有他在的时候,王爷吃饭都能吃的很香。
  而且平南王给王府里的帮助那不是一般的多!
  现在王府里还有二十万两雪花银,随便王爷花,全都是现银。
  更有三万两金子,以及一些银票,给王府压钱库。
  以前王府年年都将钱财花光,根本没有多少存款。
  现在王府里有了余钱,王爷也不再被掣肘,这才是王府该有的样子。
  赵仁河终究是一狠心,转身上了他的王驾大马车,宋大千他们直接吆喝一声,平南王的仪仗缓缓前行。
  李钊就站在十里亭里,看着他的仪仗离开,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上。
  “王爷?”王旭知道王爷的想法,但是这个时候,不是“儿儿情长”的时候啊。
  别扭不?
  “他走了。”李钊抿嘴:“我不会让他再有机会离开我。”
  “王爷,别这么说,三爷是为了您。”王旭小声的道:“他在南边有兵权,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依仗,北边的您名声在外,但兵权这个东西,很少有。”
  因为太敏感了,他们现在那三千护卫皇陵的兵,都是小心翼翼的训练。
  更因为平南王那小汤山菜棚子里出的青菜,除却每日供应宫里头一百斤的青菜之外,就是供给王府五十斤,然后只西旗火锅连锁店,每日有五百斤青菜的消耗量。
  就这,这一年冬天也赚的钵满盆满,多少人眼红却不敢打那些菜棚子的主意,因为那些菜棚子都在小汤山行宫周边。
  你要是谋夺菜棚子的话,有“刺探皇帝行踪”的嫌疑!
  这就是赵仁河当初的精明之处啊!
  小汤山上建立的行宫,周围都是菜棚子,美其名曰是提供给皇帝新鲜的蔬菜水果。
  可皇帝一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啊!
  所以多余的他就拿出去卖,高价卖!
  大冬天的能吃到新鲜的青菜可不多,尤其是菠菜、油菜、茼蒿等等小水菜,撒下种子几日就能冒出来,再过十天就能收割。
  其中以韭菜产出最高,因为割了一茬几日之后还能再割。
  韭黄更是好东西,牛肉韭黄馅儿的蒸饺,是赵仁河的最爱。
  而他不在京中的时候,这些买卖,全都交给留在京里的重月来主持,赚的钱存在汇丰钱庄,每个月给王府运送一万两白银,三千两黄金的财政支持。
  这次回南,侯大宝跟着他们一起走,重月留下来了。
  南边来人在京中主持钱庄事情的是蓝月,蓝吉柱。
  这家伙明明是个举人了,偏偏还是喜欢唱戏,长得又那么漂亮,还非常有才华,不少人都很喜欢他,颇有点明星的架势。
  加上他的身份又是汇通钱庄的管事,这可是能进宫面圣的人呢,因为汇通钱庄在京城,成康帝手里头的银票,有地方兑换了。
  这就是为什么,赵仁河的买卖赚了钱,全都送去汇丰钱庄了,万一成康帝要兑换银票,他得能拿出银子来。
  所幸他们是在买卖开了一年之后,有了足够多的压库银子,才开的钱庄分号。
  这些事情,赵仁河都没有瞒着李钊。
  李钊心里清楚的明白,这都是为了谁。
  所以他更舍不得人离开他,这个人,全心全意的为了自己。
  “王爷,想一想那三位吧!”王旭不得不提出杀手锏:“他们还在呢,对皇位虎视眈眈。”
  李钊身上的气质更冷了三分:“回去,告诉那边,可以动手了。”
  “您确定吗?”王旭打了个哆嗦。
  “小河不在京城也好,免得让他看到我这一面。”李钊面无表情的道:“过了开笔的日子,我去皇陵训练守卫军的时候,清明节祭祖,我不想再听到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
  “明白!”王旭低头:“我这就去安排。”
  “另外,给舅舅家送去一车蔬菜,舅舅会明白我的意思。”李钊又道:“蓝月那边怎么样了?”
  “敦郡王对蓝月公子非常欣赏,甚至有意招揽,只是蓝月公子拿捏着他,不肯点头投效,但是越这么抻着,他越是觉得,蓝月公子有大才。”王旭想起来这事儿就想笑:“没想到敦郡王竟然欣赏蓝月公子的才情,都不介意他是平南王的人了。”
  “蓝月是故意的。”李钊却道:“他想帮我们,但是又不想让小河知道他在冒险。”
  “是,蓝月公子是个好人。”王旭是知道蓝月他们几个姓蓝的都是对平南王,忠心不二的人。
  “派人保护好他,钓着敦郡王。”李钊低沉的嗓音,充满了杀伐之气:“到时候,让人摸到敦郡王的线索。”
  “是。”王旭低头应声,心说平南王一走,王爷这就冷心冷肺了起来。
  李钊回到王府里,虽然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没有了小河在,他总觉得少了一分活跃的气息,少了两分温暖的家的味道。
  留在府里头的重月只在一个偏僻的院落里居住和办公,而且这个院子有一个小门通向外面,每日并不走王府正门那边,只走小门,且院子里人多,办起事情来却毫无声息。
推书 20234-03-24 :我在北宋国子监那》:简介:(入库时间2021-03-24) 晋江VIP2021-01-18完结总书评数:3538 当前被收藏数:13170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新政,着手教育改革,国子监为最高学府。穿越者叶安机缘巧合下被破例安排进去读书胸无点墨又身无长物的他在贵族子弟、学霸考神、名臣大佬的包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