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呵呵一笑,“这与我们何干?”
王熙凤欲言又止。
“不必担心,即便那薛大傻子被赦免,也不敢再作恶了。”贾琏轻笑道。
虽然贾琏对薛蟠的评价不高,也看不上他。
但也不否认,这傻子身上还是有优点的。
对他的母亲和妹妹,他都看得要紧。
如今他犯事,判了流放三千里,累及妹妹舍身入宫救他。
这傻子也该醒悟过来了。
见贾琏不在意,王熙凤也不再插言。
“别人家的事,你不必理会,咱们家门第摆在这里,即便她入了宫,对我们也没影响。”贾琏搂着王熙凤安慰道。
薛家小姐入宫又如何?皇上膝下皇子皇女都不缺,虽不至于各个人中龙凤,但也都是在宫廷里受了极高教育的人,礼仪德行都是上等。
当今陛下也不是个好色之徒,对皇上而言,除了皇后,其他妃嫔也就是给他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罢了,喜欢的可以给些许恩典,不喜欢的直接厌弃。
薛家那小姐还算聪明,既然选择入宫,应当也不会去奢望什么帝王爱情。
把能抓到手里的都抓住,对她才是最有利的。
皇上后宫之中,以皇后为尊,皇后之下有皇贵妃一人,不设品级,但只有在中宫空悬,皇帝不打算再立皇后的情况下,才会册立皇贵妃。在皇贵妃之下,便是贵淑德贤四妃,为正一品,四妃之下是妃位,从一品。
后面依次,是正二品,上三嫔,昭仪、昭容、昭媛,各一人;从二品,下六嫔,淑仪、淑容、淑媛、修仪、修容、修媛,各一人;正三品贵嫔,六人。
正三品贵嫔之下,依次是从三品婕妤、正四品容华、从四品贵姬、正五品嫔、从五品才人、正六品贵人、从六品美人、正七品选侍、从七品采女、正八品良使、从八品更衣,这些都不定员。
也就是说,只有贵嫔及以上宫嫔,才称得上是一宫主位,下头这些婕妤、容华等等,全都是一些小玩意儿,皇上想得起来就召一回,想不起来,老死在宫中估计也有可能。
薛宝钗即便爬上四妃之首,对贾琏这位超品侯爷,也没有任何威胁。
也因此,贾琏完全不在意薛宝钗入宫的事。
“没影响就好。”王熙凤担心的就是薛家记恨贾琏横插一杠,让薛蟠判了流放,薛宝钗成了皇帝妃嫔,一朝得志,如何不报复?
不过王熙凤相信贾琏,既然他说没影响,那就是没影响。
“迎春明年就要及笄了,她生日在冬月,婚期定在明年腊月有些太急了,不过宋家公子年纪也不小了,他比迎春大两岁,等迎春及笄,再翻过年,他就十八了,也不好拖太久,我的意思是,婚期就定在后年二月,这样不显得匆忙,对宋家那边也没太大的影响。”贾琏说着,一顿,“这一两年,你就好好教教迎春。”
“我知道了。”王熙凤笑道,“不会让人看轻了迎春的。”
“你最是懂我,别的话,我也就不提了。”贾琏搂着她,笑道。
夫妻俩相视而笑。
因着王熙凤一提,贾琏不免对薛家那边的事好奇了几分。
入了九月,册封的旨意就下来了。
薛家虽然败落了,但到底有个舅舅撑腰。
一般来说,参加大选入宫的妃嫔,最高封从五品才人,最低封从七品采女,下面的正八品良使和从八品更衣,是册封被皇帝宠幸之后的宫女的。
薛宝钗虽然没有高官的父亲,但却有个官位不低的舅舅,且又是参加大选入宫的,品貌德行都摆在那,因此初入宫也封了个从六品的美人,不算最高,也不算最低。
知道薛宝钗入宫的品阶之后,贾琏便再没关注过她,入宫之后的造化,全看她自己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的后宫等级,是我自己瞎编的。
另外,加更等第二卷开始的时候再更。
第一卷收尾比较卡,要硬写其实也能更,但质量就没法保证了。
避免写崩,所以我想稳一点,第二卷再补。
么么哒^_^
第70章 壹(70)一更
时间飞逝,一转眼过去月余,宫中太上皇病重,皇上已经数日没有上过朝,一直在侍疾。
邻近十月,上京的气候越来越冷。
这日夜里宫中传来钟声。
昌国侯府就坐落在主大街,离皇宫很近,钟声也听得格外清晰。
晨钟暮鼓,钟只有在清晨才会敲响。
但现在已经入夜,都过了一更天,这个时候宫中响起钟声,只有一个解释。
贾琏数着钟声,连响二十七下。
看样子是太上皇驾崩了。
月前就传出太上皇病重,熬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驾崩,也叫贾琏挺意外。
太上皇新丧,满朝上下都要守丧,贾琏自然也不能例外。
虽然年前太上皇的丧礼就办完了,但帝王丧仪十分繁杂,目前太上皇的棺椁还停灵在几筵殿。
几筵殿是帝王殡宫,历代帝王死后都停灵在这里,丧仪结束之后,再择定吉日葬入帝陵。
太上皇驾崩,全天下的人都要为其守孝三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本朝也沿袭了这个规定。
国孝期间,禁止婚娶。
原本这事儿跟贾琏是没什么干系的,可偏偏他原本是打算让迎春后年二月嫁出去的,但现在却是不行了。
因为后年二月,还在国孝期间呢,那可犯法的。
太上皇是崇宁十八年十月驾崩的,说是守孝三年,但并不是完完整整的守三年整的孝。
不过守孝制度,历经数个朝代,变化也不小。
从前朝开始以孝治国,因此对孝道十分看重,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孝顺呢?
守孝时间就是一个明确的指标。
以前朝为例,家中长辈离世,直系儿女为父母守孝三年,实际上只守二十七个月,也即是说从死的那天开始算,一直满二十七个月,就算守孝结束。
太上皇十月驾崩,从十月开始算,今年结束就是三个月,明年结束就是十五个月,后年二月那才守孝十七个月,怎么也得后年结束,国孝才算完。
也即是说,迎春的婚期得推迟到崇宁二十一年。
其实,即便到了崇宁二十一年,迎春也不过十七岁,倒是宋家小公子,崇宁二十一年,都已经十九岁了,马上就要及冠了。
不过国孝,宋家那边也没辙儿,全天下都禁止婚娶,又不是贾琏故意挑事。
这些年,贾琏同后街的秦项明混得熟了,对医术也算是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女子生产的事。
根据秦项明多年的经验,女子年龄若是太小,怀孕对身体的负担会很大,也容易一尸两命。
之前要不是宋家小公子比迎春大两岁,贾琏说什么也得将婚期再推迟一些,这也是为了迎春的身体着想。
不过,现在太上皇驾崩,国孝当头,倒是省了贾琏的担忧。
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旧臣,因此即便爵位已经名不符实,这些人在上京依旧过得风光无限。
可如今太上皇一朝登天,给他们撑腰的靠山也就倒了,皇上也就开始清算这些太上皇旧臣。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四位异性王爷,皇上没动他们的爵位,但却找各种由头免了他们身上的官职。
随后就是几位国公府。
严格算起来,宁国府的爵位在贾珍死后,就彻底到头了,贾蓉并没有爵位可以继承,这敕造宁国府是要归还朝廷的。
不过太上皇恩典,还叫昔年宁公的后代住在国公府里。
可惜,太上皇一死,皇上就来算账了。
贾蓉无官无爵,还刚出孝期没多久,哪里敢和天下之主硬刚?当然是非常痛快的从宁国府里搬了出来。
也亏得贾蓉的媳妇秦氏讨了王熙凤的欢心,王熙凤看在秦氏的面子上,送了个三进的宅院给他们安身,否则一时找不到地方住的贾蓉一家,就得露宿街头了。
宁国府的大门贴上了封条。
出了这么大的事,在玄真观修道的贾敬,依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修成仙,对老妻和幼女也是不闻不问。
也亏得秦氏良善,将李氏和贾琬也带上了,否则这母女俩还真没地方可去。
至于尤氏,怎么也是贾蓉名义上的母亲,贾蓉是打算读书入仕的,孝道可不能让人拿住把柄,因此也将尤氏带上了,也不过是家里多个人吃饭罢了。
宁国府虽然被收了回去,但并非是家里犯了事,宁国府里剩下的家财还是带了出来。
贾蓉之前除孝后,还在贾琏的指点下,将府里那些贪婪的管事都告上了衙门,将他们从宁国府贪去的财物都讨了回来,如今他们还是不缺钱的。
因此,安置好之后,秦氏估算了一下这座宅院的价格,特意登门将钱还给了王熙凤。
王熙凤倒也没有坚持不要,她对蓉儿媳妇家里的资产清楚的很,知道他们暂时不缺钱,只是敕造宁国府收回得很突然,他们没有准备,才需要王熙凤的帮忙。
贾蓉安顿好之后,也去找了贾琏,提了贾家宗祠的安置问题。
宁国府被封,贾家的宗祠自然也得另外寻地方安置。
贾蓉的意思是,如今贾琏是贾家地位最高的人,宗祠就挪到昌国侯府来。
但贾琏拒绝了。
他们这一支的长房嫡枝,是贾蓉这一支,贾琏这一支严格来说,算是京城贾家的旁支。
只有从荣国公贾源这一支开始算,贾琏才是嫡枝长房。
除非同宁国府这边分宗,从贾源开始另立族谱,宗祠才能安置在昌国侯府,否则不合礼法。
贾蓉提出将宗祠弄到昌国侯府,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他想借贾琏的势。
可惜,贾琏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三言两语就打发了他。
没辙儿,贾蓉只得回去跟秦氏商量。
秦氏觉得他太冒失了,这么做会得罪贾琏。
贾蓉觉得自个儿的媳妇聪明,商议了半天,最后听了秦氏的建议,将他们这座三进宅院边上的两座宅院都买了下来,推倒重建,建了一座祠堂,只是规模要比宁国府的小一些。
毕竟他现在无官无爵的,按照宁国府的规格修建祠堂,那可是逾制的。
宁国府被收回,荣国府却没有。
这也是因为贾琏已故的祖父不降等继承了太爷爷的国公爵位,他祖母史氏这个超品国公夫人尚且还在世,即便贾赦只袭了一等将军爵,只要贾史氏还在,这荣国公府就暂时不会收回。
可一旦贾史氏病故,贾赦这个一等将军是没有资格住国公府的,皇上可以命人收回。
虽然荣国府没有收回,但贾赦也被吓到了。
他带着邢夫人去昌国侯府拜访贾琏,他想搬到贾琏的侯府里住。
贾琏没有答应。
贾赦有些恼怒,可也不敢触怒贾琏,因为惹怒贾琏,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祖母的身体好得很,只要祖母还在一天,荣国公府就不会收回,你现在担心这些还太早了。”
听了贾琏这话,贾赦算是安心了一些,回到了荣国公府。
如果说贾赦只是害怕,那贾政就是想死了。
因为他身上的官职,一开始就是太上皇恩赐的,皇上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才一直让他待在工部混日子,如今太上皇驾崩,皇上也将他身上那个破主事的官职革除。
贾政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虽然工部主事官职很低,可好歹是个官儿啊,还是六部的实职,现在官儿没了,他就是一个白身。
跟他不对付的贾琏是正三品工部侍郎,跟他闹翻的儿子是正五品刑部郎中,因为宝玉跟他断交的妹夫也是正三品的户部侍郎。
哪怕是他那个废物哥哥,都因父亲的遗泽,继承了一等将军爵位。
身边每个人都过得很好,就他过得不好。
贾政都不敢出门见人,身边那些清客走的走,散的散,不过一两日,就不见踪影。
而贾政也在这短短几日间,似乎老了十岁不止。
至于贾赦,见弟弟比他还倒霉,一下子就高兴了,整天去贾政的书房炫耀。
贾政忍了大半年,终于忍不下去了。
他决定搬出荣国公府。
这个决定让王夫人很生气,她不肯搬,但贾政心意已决,他不但要搬出荣国府,还要离开上京回金陵,王夫人也想赌气不搬,可出嫁随夫,贾政要是一个人回金陵,王夫人都能想象到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没辙儿,王夫人只好去求贾母。
贾母根本不理会王夫人,她原本就觉得王夫人的存在会教坏她的宝玉,贾政的官儿没了,整个人都颓废了,贾母看着也厌烦,既然贾政决定回金陵,贾母也觉得眼不见为净。
贾宝玉一听贾政和王夫人都要回金陵,就有些纠结。
他爹要去金陵,贾宝玉举双手赞成,这样就没人逼着他读书了。
可王夫人还是很疼他的,他有些舍不得。
还有探春和贾环,这些年府里同他年岁相当的,就只有探春和贾环,他们要是走了,贾宝玉就更没什么同伴了。
贾宝玉的纠结被贾母看了出来,于是在贾政夫妻临行前,又将探春和贾环留了下来。
最后回金陵的,只有贾政和王夫人。
贾琏是在贾政夫妻登船之后的第二天,才从王熙凤这里知道他们回金陵的事。
他愣了许久,一时竟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