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绯闻缘 上——风中蝴蝶

作者:风中蝴蝶  录入:08-06

见杨晓歌说得郑重,周晓峰倒重视起来。“晓歌,你从哪听来的消息?两个名额被谁内定了?”

“我今天到同学姜丰伟家玩,正好听到他的爸爸跟朋友打电话,说是电力局两个名额归银行两位领导家的亲戚,作为回报,银行会同样安置电力系统的两名家属,姜丰伟的爸爸说内幕来源确凿,让朋友不要花费冤枉钱。”这两位家属当然是某些领导的家属。

当年国企招工不用考试,基本暗箱操作。

“真的?你同学的爸爸消息很灵通?”周晓歌脸色一下就变了,十五岁的少年编不出这样的理由。

“当然灵通啦,姜丰伟的爸爸在银行工作。”

“他什么职务?”周晓歌追问,普通银行职工不会有能耐知晓内幕。

杨晓歌既然将姜丰伟的爸爸扯出来做烟幕弹,当然会增强姜爸的社会能量。

“姜丰伟的爸爸职务虽然不高,不过他门路多。姜丰伟中考成绩比我烂,他爸找人花了六万把姜丰伟塞进市一中了。姜丰伟家可有钱了,他家有大老板亲戚在港城。”羡慕的口气连杨晓歌自己都觉得恶寒。

“哦,这样啊。”在许多人心目中,有钱就等于门路广,周晓峰相信有钱人获得内幕消息的渠道多。

当天夜里,周晓峰将内幕消息告诉了父母,周红军和张卫娟很急,第二天到处打探消息,不肯轻易相信委托人的一面之词。

第7章

九月一日,杨晓歌到市第六高中报道,看到同班同学稚嫩熟悉的面孔,总有种在梦中的感觉。跟杨晓歌玩得来的司马巷伙伴都不在六中,杨晓歌上下学变得孤单。

杨晓歌不在意孤单不孤单,他甚至都没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关注的是学校传达室里的报纸,以及泸海市的各种八卦。

一个多星期后,周晓峰一脸郁闷地来到杨家,进了门往客厅沙发上一躺。

“晓歌,多亏你听来的消息,哥找工作没花冤枉钱。”

“打听清楚了。”杨晓歌抑制住内心激动。

“昨天到电力局报到的两人身份,我妈跟电力局的熟人打听清楚了,一个是银行科长的女儿,一个是银行副处长的外甥。唉,没钱没门路,什么好工作都轮不到咱老百姓。”周晓峰一脸落寞,这时找个好工作相当不容易,华夏再过两年要开始下岗大潮。

“没好工作咱就自力更生呗。”

“自力更生?说得轻巧!我可不想做个体户,什么保障都没有。”周晓峰拍了下表弟的脑袋。

杨晓歌摸摸脑袋,感情周晓峰拍自己脑袋拍上瘾了。

“哥,个体户有什么不好?司马巷发财的不都是干个体的?”八十年代,司马巷两个没工作的待业青年从广东往内地倒卖电器产品,靠倒卖成百万富翁。

周晓峰砸了下嘴巴:“那是他们运道好,碰上倒卖差价大的黄金机遇,现在各地的电器价格差不多,哪还有大钱赚?运道啊,可遇不可求!”

杨晓歌倒牙,周晓峰的眼界让他鄙视,发财致富可不会只有一条路。

“哥,我听到一个消息,这可能是条商机。”

“说说看,是什么消息。”

因为杨晓歌及时提供的内幕消息让周家避免了损失,在周晓峰的内心,已经有了表弟处事稳重机灵的印象。杨晓歌这次又提消息,周晓峰没有像第一次那样表露轻慢,神情很重视。

“今年生姜产地的产量会大幅度减产。”

“哦,生姜减产,下面呢?”周晓峰傻傻追问。

杨晓歌气得踢了表哥一脚:“哥,生姜减产代表生姜会涨价啊!”

周晓峰眼睛一亮。“啊,我知道了,生姜少了会引发涨价,抢先到产地收购能赚一笔。”

杨晓歌拍了拍心口,表哥算是反应过来了,要是周晓峰再想不明白这条消息后面所代表的含义,杨晓歌都不敢撺掇他踏上生姜致富征程。太笨的人经商亏死的多。

“现在还没人注意到这事,报纸上也没这方面的消息,咱们赶早到产地预定,收购价都不会涨价的。”

“晓歌,报纸上都没有生姜减产的消息,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周晓峰的心已动,但对杨晓歌的消息来源要确定一下。

“我在菜市场听一个山东莱芜人说的,他们那里今年的生姜产量估计只有去年的一半。”

山东是生姜最大产地,有些山东姜农会开着小卡车,将自家生姜运到外地城市售卖,零售价格要比收购价高出好多。

“莱芜?”周晓峰对这个城市陌生。

“哎呀!就是咱们国家有名的生姜之乡啦。”杨晓歌是到图书馆查了资料才知道的,这时候没有百度,查找讯息很不方便。

“晓歌,你真聪明。”周晓峰星星眼,万分佩服表弟,表弟能从短短一句话分析出商机,智商不到二百五可想不出来。“我回家去商量商量。”

周晓峰是穷光蛋,做生意的资金得由父母支持。

“哥,事不宜迟,这个月底,你就得赶到山东产地预定。”杨晓歌脸上绽露笑容。

周晓峰握拳挥了一下:“哥月中就动身去莱芜。”

周晓峰情绪高涨,在姑姑家哪里还呆得住,急急告别表弟回家找父母商议生姜收购。

当天晚上,周红军夫妻带着周晓峰来找杨晓歌,想更多了解下山东姜农透露的消息。

“生姜涨价能涨多少?”周红梅明白兄长一家找儿子的原因后,不以为然。

“妈,产地减少一半产量,这样一来,批发价最少也要翻一倍。”杨晓歌苦笑,自己老妈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

“哪能呢,三块一斤的生姜,谁买。”周红梅觉得生姜贵的话,可以少买,每家少买点,生姜就涨不起价来。

在周红梅的记忆里,生姜的价格一直稳定,未有大起落,总不会价格稳定的年份,产地产量从不减产。依靠减产赚钱不靠谱。

“贵一倍可能不会,不过贵三分之一相当可能。”周红军比妹妹好点。

“三分之一也不错啊,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一万的本能赚三千三,快抵我一年工资,我看这生意能做。”张卫娟在商店做销售员,特会算账。

“爸、妈,我现在闲着也是闲,不如就让我去试试。”周晓峰信心十足。

杨晓歌连忙为表哥说话:“舅舅,舅妈,咱们家没门路,哥进不到好单位,还不如让哥去闯荡一下。”

“晓歌,舅舅要谢谢你,没有你的消息,舅舅家的那两万就会被骗掉。”杨晓歌这么一说,勾起周红军和张卫娟的伤心事,千求百托找到的关系,结果是骗子。

“舅舅,不要谢啦,那两万就让哥做本好了。”杨晓歌眯眼一笑,转头对周红梅说道:“妈,咱们家有多少钱,拿出来给哥做本。”

杨晓歌千谋万算,就为了这一句,表哥贩卖生姜赚得再多,杨晓歌也不好意思开口要分红,只有直接投入本钱参与赚取利润。

“我们家没啥钱,只有八千。”周红梅有点犹豫,她胆小,做生意有亏本风险,哪有放银行保险。

杨晓歌心底叹口气,八千就八千吧,生姜贩卖操作得当,能有七万左右的利润。

“这样吧,晓峰先去趟莱芜,摸清具体情况咱们再做决定。”张卫娟见小姑有点担忧,便提出建议。周晓峰摸到的情况属实,生意稳赚不赔。

“我明天就出发。”周晓峰摩拳擦掌。

张卫娟敲了儿子脑门一下:“等两天再走,明天跟我到菜市场转转,看不出生姜的好坏,以后怎么到地头收购?”

杨晓歌内心惊奇,舅妈如此有经营头脑,怎么前世就做了一辈子的商店营业员呢?

三天后,周晓峰带了一千大洋去莱芜摸情况,摸清情况,他才会回来携带货款去收购。周晓峰走后,杨晓歌很急,他想着姜丰伟的上万压岁钱。

让杨晓歌感到幸运的是,周晓峰走后两天,苗永强就带来了魏混混家倒霉的消息。魏混混的老子仗着是地头蛇,骄横惯了。省级检查组领导到泸海市检查期间,魏家地下赌场照常经营,结果被人打电话举报,得到举报的不是泸海市派出所,而是省检查组组长。

出了地下赌场丑闻,泸海市的文明城市是不可能有了。文明城市是市领导的政绩,关系到仕途,仕途受阻,泸海市领导层哪能不恼怒?当天夜里,魏家地下赌场就被端了,魏混混的老子在赌场当场被警察拷了手铐带走。

苗永强的消息来源于苗三叔,杨晓歌这时有种感觉,苗三叔的消息非常灵通。

得到魏家倒台消息后,杨晓歌连忙往舅舅家跑,借用电话联系姜丰伟。这年的住宅电话还没有普及,泸海市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装了固定电话,杨晓歌家属于三分之一以外。

“真的?晓歌,你怎么办到的?”姜丰伟一下就蹦了起来。

“嘿嘿,我说事在人为嘛。”杨晓歌含糊其辞。“姜丰伟,这件事你可不能告诉任何人,我怕被人报复。”

“魏大的爸爸不是手铐拷走了吗?”姜丰伟听不懂。

“拷走的是头,还有喽罗在外啊,喽罗要知道我跟他们的头头进去有关系,还不恨死我?”举报好汉不是他杨晓歌,姜丰伟要大嘴巴到处宣扬,稍微聪明的人,立马觉察出破绽。

杨晓歌只想糊弄下姜丰伟。前世,因为对魏家很没好感,杨晓歌对魏家倒台记得很清楚,举报人身份是个谜,泸海人议论起此人,只有各种猜测。

“知道了,晓歌,你放心,打死我都不说。”姜丰伟连连点头,兄弟帮了自己,自己哪会陷兄弟不义。“晓歌,后天我请你吃肯德基。”后天是星期六。

“好,后天肯德基见,我正好找你有事。”杨晓歌说完就挂断电话。

姜丰伟一直记着杨晓歌的最后一句话,星期天在肯德基餐厅见面,开口就问:“晓歌,你找我有什么事?”

姜丰伟觉得杨晓歌为他做了好多事,自己应该投李报桃。

“我哥有桩生意挺赚钱,我想参与。”杨晓歌想着措词,皱了皱眉。“我家穷,全部积蓄只有八千,明明稳赚不亏的生意,就是没本钱。”

姜丰伟听完,脸上高兴起来:“晓歌,我有钱的,我有一万两千的压岁钱,等等我去银行取了给你。”

兄弟冒着生命危险帮自己,借钱根本就是区区小事。

杨晓歌嘴巴张了张,姜丰伟就这么轻易将钱借给他?

“这样吧,你这钱借给我,赚多了我还你两万,亏了我还你本钱。估计到十二月月底就可以还给你。”杨晓歌不想白占姜丰伟的便宜。

“借钱还能赚钱!哈哈!赚了钱我请你吃麦当劳。”姜丰伟小眼笑成一条缝。

“你怎么只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轮换啊?泸海市只有这两家店?”杨晓歌哭笑不得。

姜丰伟舔舔嘴上的番茄酱:“咱们市没有比鸡腿汉堡再好吃的东西。”

杨晓歌瞄瞄姜丰伟白胖的身材,难怪吃出一身肥肉。

吃完肯德基,姜丰伟带着杨晓歌溜回家,拿了存折到银行将钱全部取出。

“给,我的借条。”杨晓歌将一万二的借条递给姜丰伟。

“晓歌,打什么借条啊。”姜丰伟推却,浑不在意。

“拿着,以后借钱给别人一定要有借条。”杨晓歌觉得自己这套忽悠开的不是好头,可别养成姜丰伟轻信他人的习惯。如果那样,杨晓歌认为那是自己的罪过。

“你哪是别人啊。”姜丰伟反驳,明明是兄弟才借的,兄弟之外的人想都不要想。

“那除我和你家人之外,其他人借钱都要打借条。”杨晓歌坚持给姜丰伟灌输契约观念。

姜丰伟认同,只补充了一句:“明毅叔跟我借也不要打借条。”

杨晓歌嘴角微微抽搐,这个明毅叔明显是豪门子弟,姜丰伟有借钱给他的机会?

第8章

杨晓歌拿到姜丰伟压岁钱的第四天,周晓峰从山东生姜产地返回。

周晓峰实地考察的地方不仅仅是莱芜,还到别的生姜产地去察看了一番。考察结果证实,不但莱芜这个生姜之乡减产,别处的生姜产量同样减少。

因为生姜产量小年,姜农们已经准备涨价,出售价会比去年的收购价每斤高一到两毛。去年收购商的收购价平均在八毛左右。

听了侄子的汇报,周红梅终于下了决心,将银行中的八千积蓄取出参与收购贩卖。周晓峰共带了四万人民币重赴山东,除了自家的两万,姑姑的八千,另外一万二就是杨晓歌从姜丰伟那里借来的压岁钱。

杨晓歌瞒着周红梅,私下将这笔钱交给周晓峰,钱的来源对表哥没有隐瞒,直言自己是从姜丰伟那里借来。周红梅胆太小,杨晓歌是能瞒尽量隐瞒。

周晓峰除了砸舌姜家有钱和感慨表弟胆大之外,没有啰嗦和到大人面前告密。周晓峰也想多点本钱,将生意做得大点,只不过周家手中只有两万,其中的五千还是张卫娟之前从娘家借来的,已经是借债经商。

周红军和张卫娟支持儿子做生姜生意的同时,还提心吊胆,生怕有个万一会亏本,这年头,老百姓手上存点积蓄不容易。

十月中旬,周晓峰租了辆大卡车,将收购到的四万五千斤生姜运回了泸海市,收购生姜的平均价格每斤接近九毛。为了避免生姜腐烂,用大塑料袋进行分装密封,放在郊区租用的两间平房内。

周晓峰还带回一个好消息,这几天产地生姜价格涨幅很大,地头的收购价已经涨到每斤一块五。曾有收购商直接找到周晓峰面前,以每斤一块六的高价,要吃下他的全部货物。如果周晓峰性格跟姑姑一样求稳,肯定会同意,毕竟在地头随便一转,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轻松到手。

周晓峰不是傻子,蜂拥而来的收购商,姜农收获生姜时对减产的埋怨,让周晓峰坚信,生姜的涨幅远远没有到位,表弟杨晓歌的判断最正确,生姜最佳出手时机应该在元旦前后。

得知生姜产地收购价猛涨后,周红梅放心,她现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为民饭店的采购同事面前询问生姜价格。同事觉得奇怪,追问周红梅对生姜感兴趣的原因,周红梅又左言他顾。

泸海市菜市场的生姜每隔两天就涨一下,每涨一次,周家人都要兴奋一下,而周红梅是最按捺不住,总提议早日出货,就怕价格会跌落回正常价位。到了十一月,当生姜价追上猪肉价时,轮到周红军夫妻按捺不住,要儿子将手中的货物拖到农贸批发市场出手。至于周红梅,原来是担心得睡不着,现在是高兴得睡不着,连丈夫两个月不归家都没注意。

“哥,我的那份千万别动。”杨晓歌焦急,赶紧私下嘱咐表哥。

“晓歌,现在都涨了五倍了,差价可以了,咱们不能太贪。”周晓峰偏向父母的意见。

“哥,你这两天到农贸市场去观察观察再做决定吧。”

“晓歌,观察什么?”

“有人在炒作生姜价格,生姜价格还得涨。”

“我们等炒客不炒再出手?”周晓峰马上明白表弟的意思。

“对,我们搭搭炒客的顺风车,争取多赚点钱。”杨晓歌嘴角上扬。

“好,就听你的。”不知不觉中,周晓峰已经有以表弟意见为主的主观意识。

周晓峰想法说服了父母,周红梅最没主见,哥嫂同意之后她也同意。到十二月底,生姜价格每公斤达到三十元,中央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央视的生姜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周晓峰将生姜运到省城最大的农贸市场批发出售。

推书 20234-08-07 :1314号音乐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