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条也就算了,最后这条实在是无法理解,太像是野史编的了。所以午马医生干脆都没拿出来说,只把看起来最靠谱的那句记载发过去了。
让帝后二人意识到有这么回事,得和儿子好好沟通一下就行。病发时期的某些黑历史无论真假,为了年龄尚小的李承乾考虑,还是隐瞒吧。
且如今大唐还在和东突厥开战,大唐太子日后会与突厥人为伍这件事自然不好公布。这也是为什么午马医生选择私下发给家长看,而不选择广而告之的原因之一。
李承乾后来除了和突厥人相亲之外,还做过因怒派人刺杀谏臣的举动。
刺杀的也不是别人,就是那个最爱小题大做的于志宁。
太子想修个房子,于志宁批评他过于奢靡。太子想和宦官游戏,他说着这是堪比秦二世。太子和突厥人的事情,也是他捅出去的。
李世民看着记载里于志宁、孔颖达、李百药等人一句句过了火的批判,青筋直跳。
他的承乾!他自己都舍不得那么骂!这群家伙怎么敢的?!
而且这些人骂的时候往夸张里骂,夸却没有几句。
随便打开一篇谏言,里面把太子拉踩得仿佛一丝优点都没有。洋洋洒洒批判了几百句,还好意思来一句:[我粗略地陈述了一下过去的历史,让你从中得到公正的评断。]1
公正在哪里???
你说说你公正在哪里???
李世民要气疯了。
他现在看他家可怜的承乾哪里都好,尤其是承乾什么错误都还没犯,还是那个众人眼中的完美太子。
冷不丁给他看一篇把李承乾骂成这样的谏文,一瞬间这文的作者超越魏征,成为李世民心里仇恨值TOP1。
“这篇是谁写的?”
李世民咬牙切齿地问道。
午马医生表示不知道,一堆谏言收录在了一起,只有其中一部分标注了具体名姓。
想给人穿小鞋都不知道该找谁。
李世民:……
算了,那就一起记仇,回头一个个地收拾。
长孙皇后担忧地提醒:
“陛下,不可因言怪罪文臣。”
李世民按了按额角,口是心非:
“朕并没有怪罪他们,朕只是觉得有些人还不够优秀。应该也令人每日关注其言行举止,时时进言替他们规范德操。”
你不是喜欢挑刺吗?那就让一群人逮着你们挑刺,看看你们能不能成长为比太子更优秀的人。
呵呵。
长孙皇后:……
怎么感觉二郎因为孩子的事情被触到逆鳞,开始黑化了?
李世民突然觉得,其实魏征这小老头也没那么讨人厌了。至少他批评完还知道夸两句好听的,不会把人骂出病来。
要是当初被派去东宫的是魏征会不会好一点?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悬。他自己都差点被魏征气死过,承乾肯定遭不住。
所以就不该放任这群家伙盯着孩子挑刺!
有什么不能冲他这个当耶耶的来?!
李世民忍着火气继续往下看。
然后他看到了李承乾有了男宠,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被他下令杀了的乐人。
李世民倒抽一口凉气。
虽说在前头的
朝代中,有男宠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李世民是个纯直男,有点接受不了这个,所以反应略大了一些。
努力告诉自己承乾这是心理压力太大了,患病了才会这样,终于好受许多。
长孙皇后却不是特别在意这个。
想想刘彻的太子刘据,父子俩都有男宠呢。汉朝就没几个皇帝不玩男宠的,比起这个,长孙皇后更关心儿子过得开不开心。
她飞快地往下看着,看着看着,忽然惊愕地扭头,望向了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李泰。
这最新的一条记录的不是李承乾的事情,而是李泰的。
[贞观十七年,太子被废,李泰趁机表露野心,并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2
长孙皇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青雀!你怎能为了皇位说出杀害亲子的话?!”
最离谱的是,她的二郎还被这种说辞打动了,起了扶持青雀的心思。要不是褚遂良揭穿,说不准真能成事。
李世民也惊了。
他这会儿还没遭受太子造反那番打击,脑子还未糊涂。听皇后点明重点之后,也意识到了这话有多奇葩。
一个连自己儿子都肯杀的人,哪怕他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并不会真的动手,但能用这种话来为自己增加筹码,可见心性凉薄。
李世民捂住心口:
“难道真的是朕不懂教养孩子,才会让青雀也长歪?”
怪不得最后是雉奴继位。
太子造反不能继位,青雀可能会手足相残。为了保住自己和观音婢的所有孩子,只能选雉奴。
所幸如今孩子们都还小,还有重新养好的可能性。
李泰缩了缩脖子:
“娘,我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记载出错了!”
现在的李泰确实没到那个程度,权利欲还未腐蚀他。他如今只是有一点小心思,想和兄长争宠,想让父母更爱自己一点。
长孙皇后冷静下来,摸了摸两个儿子的脑袋。
“娘希望你们日后都好好的。”
在大唐帝后查看资料的时候,主持人午马医生也趁机休息了一会儿,给大家群发了一份心理健康相关的科普资料。
资料比较多,一时半会儿肯定看不完。所以休息得差不多了之后,他就继续开讲。
【接下来是明太祖和他的太子朱标。】
朱元璋听到这里并没有升起什么警惕,因为之前天幕就说了,会拿他举例子让李世民好好学习一下。
既然是作为正面例子,说明他的教育没有任何问题,他的标儿肯定也不像其他人的儿子那样出了事。
朱元璋得意地恨不得立刻去和马皇后炫耀一下,还是他老朱厉害。
他老朱南征北战,和儿子们的相处时间其实相对有限。就这样,还能把标儿培养得那么优秀,说明他本事高啊!
当然,这里头更大的功劳还是他家老马的,毕竟老马才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但他们老夫老妻不分彼此,嘿嘿嘿。
于是他就听到午马医生表示:
【朱标是个十分优秀的太子,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好好活着。他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受了极大的刺激。】
朱元璋:……
朱元璋:!!!
朱元璋头皮都要炸了,天幕说了个啥?他居然说标儿会早死?!
要是标儿死得比他早,岂不是说大明后来的第二个皇帝不是标儿,而是标儿的孩子?
想到聪慧稳重的太孙朱雄英,朱元璋顿生怜爱。多好一个孩子,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呜呜呜,他们祖孙两个都好惨啊。
午马医生叹息着赞同了朱元
璋的观点:
【太孙朱雄英确实很惨,唉,死得比他爹还早,都没活过十岁。】
朱元璋:啊啊啊!!!
他的雄英!他的宝贝大孙孙!
朱元璋不可置信:
“但是雄英现在已经五岁了啊!”
这岂不是说,他孙儿几年后就会没命?
是谁!是谁干的?!
他绝不相信这是巧合,先没了东宫嫡长孙,又没了太子。是不是有人想上位,故意害了东宫一脉?
眼看朱元璋要提前发疯。
午马医生不紧不慢地补充道:
【朱雄英死因不明,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洪武十五年时他随太子朱标出去巡查。在巡查途中染上豆疾,因没有被及时的发现,才酿成惨剧。】
朱元璋这才稍微冷静了一点。
如果真是这样,那不让雄英在那时出门就好了。日后孙儿身边多派一些太医轮守,绝不再让小病拖成大病。
解决完孙儿的事情,朱元璋又问:
“那标儿呢?标儿是怎么回事?”
【这个倒是有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太子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推测是常年劳心劳力,引得周身抵抗力下降,才会被一场风寒带走。】
朱元璋放心了:
“咱之前就让标儿注意身体,日后再上心一些。他身子骨确实不够强健,练点武就好了。”
朱标:……
朱标并不是很想习武,但他拗不过陷入丧子恐惧中的老父亲。
午马医生看朱元璋接受得差不多了,便抛下最后一个大消息: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比太孙仅晚几个月。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承受不住长孙去世的打击,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朱元璋:居然连老马也离我而去了……
朱元璋双目赤红,几乎难以想象未来的那个自己到底是怎么撑下来的。接连失去长孙、老妻和爱子,他老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啊!
其他儿子们:???
所以我们都不存在是吧?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最在意的只有马皇后和她生的长子朱标,外带一个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接连失去了三位至亲,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洪武大逃杀。】
“什么是洪武大逃杀?”
所有人下意识问道。
午马医生在同一时间开口:
【什么是洪武大逃杀?简单点说就是,朱元璋他疯了。他开始疯狂打击功勋老臣,一片一片地连坐,将朝堂上下清洗了个遍。】
【对于洪武一朝的群臣来说,要怎么在大清洗中生存下来,是最大的难题。这整个过程仿佛在参加“逃离追杀”的游戏,但能幸存的寥寥无几。】
洪武群臣们:……
救命!!!
【后世人在翻阅过这段历史之后,编了不少段子。例如“马皇后和太子死的时候,朝臣们哭得比朱元璋还要伤心,因为朱元璋失去的只是老妻大儿,他们没的可是九族啊!”】
朱元璋:……
你是不是觉得你很幽默???
朱元璋难受死了,朝臣的九族和他老朱有什么关系?他们加起来都比不过他的老马和标儿,呜呜呜。
【再比如“别的皇帝都是逼疯儿子,朱元璋不一样,他被儿子逼疯。”嗯,被儿子的死逼疯,没毛病。】
李世民:……你这样说朕就不高兴了。
康熙:……朕也感觉到了冒犯,所以朕怎么就逼疯儿子了?主持人你倒是说啊!
主持人没有搭理他:
【所以,朱元璋这一节我们重点讲的不是儿子的心理问题,而是老父亲的心
理问题。在育儿这件事上,并不是只有孩子需要受到关爱,父母的心态也很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朱元璋为什么闲得没事要屠杀朝臣。
真的是因为他疯了吗?显然不是全是。他确实受了刺激导致手段偏激,但他绝对没有失去全部的理智。】
这一点皇帝们也早就料到了。
当皇帝的,还是马上打天下的开国武皇帝,心脏哪儿有那么脆弱?真脆弱的早死战场上了,等不到一统天下的。
【原因还是要出在太子的儿子身上。】
朱标微微皱眉:
“孤的儿子?”
去年他的太子妃常氏产下次子之后便薨逝了,如今得知长子早夭,那么可能继位的便是次子朱允熥。
为了允熥要打击开国功臣吗?是怕功臣势大,允熥年纪小压不住?
这么说也有道理。
虽然允熥有常遇春这个外祖父和蓝玉这个舅祖父,但他被长辈掌控住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常遇春倒是早已去世了,可蓝玉还活得好好的呢。
为了确保皇权不旁落,势必要打击功臣……
想到这里,朱标忽然意识到不对。
如果要打击功臣,那蓝玉只怕也逃不了。蓝玉倒台,怎么可能不牵连与他有亲的朱允熥?
果然,就听天幕说:
【朱元璋原本是准备和太子朱标共用一套朝臣班底的,所以他并不担心朱标继位后压不住这些功臣。但是孙子不同,朱标的儿子不一定有那个能力。】
前朝皇帝们的关注重点却在:啊?这父子俩关系这么好的吗?居然连朝臣班底都用的同一拨人?!
这对朝臣来说是多么好的消息啊,不必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后自己不会被罢免或者遭受清洗,还能继续留在高位上当大官,简直爽哭了好么。
不过这对当皇帝的来说却是一件很难下定决心去推行的事情。
毕竟自己的心腹也是太子的心腹,哪天太子想上位了,自己不是分分钟就要成为李渊第二?
太上皇李渊:靠!不许翻吾黑历史!①
【朱元璋选择的继承人不是朱标原本的嫡次子朱允熥,而是后来扶正的吕氏所出的朱允炆。】
【朱允炆排行第二,原是庶子,半路成为嫡子,天然就弱朱允熥一头。朱元璋偏偏选择了他而非朱允熥,正是和这次的洪武大清洗有关。】
朱标叹了口气,果然如此。
【无论朱允熥还是朱允炆,显然都压不住功勋赫赫的开国功臣,那么就只能把这些功臣打倒,这样下一任的朝堂才会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