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出书版)上 BY 风维

作者:  录入:12-01

  "我不妨事,陛下怕湿,另盖一床被子吧。"
  阳洙勾起唇角,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我觉得自己现在死都不怕了,还怕湿?不过担心你不舒服罢了。"
  应崇优心头一暖,略略垂下眼睫,本想谢一声,怕阳洙又抱怨自己的态度过于客气疏离,便什么也没说。
  "这些刺客还会再闹几天吧?"阳洙把微润的头发朝枕后一拨,低声问道。
  "是。只要频繁行刺,孟释青就会把守卫皇宫的禁军军力再调一部分去护卫他自己,到时再行事,自然便利很多。"应崇优向床里挪了挪,"刚才沐浴的时候我已经跟灵儿小雯细细交待过了,她们会自己判断情势的。"
  "这两个丫头行吗?毕竟这是计画的第一步,实在太重要了。"
  应崇优笑道:"您别小看人家。她们两个都是高手,虽然您这两年武艺精进,勉强打得过我,却未必能赢她们呢。"
  "什么叫勉强打得过你?你虽然通晓武籍会教人,自己的功夫可不怎么样,除了轻功,现在我哪样都比你强得多。等将来我可以正大光明练武时,一定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成为一流高手。"阳洙得意地一笑。
  "练武不过为了强身健体,您是至尊天子,当一流高手做什么?"
  "唉,"阳洙叹一口气,"其实有时候觉得,如果真能够纵横江湖快意恩仇,说不定比生在帝王之家开心得多。"
  "开心不开心,跟是什么人没有关系。其实只要有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达成,就会有很多的快乐。"应崇优王者师的毛病一发作,立即开始说教。
  "那如果自己想要的全都得到了,岂不是就再也没有快乐了?"阳洙挑挑眉,故意抬杠。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想要却怎么也得不到的东西,这世上哪有尽善尽美的事呢。"
  "唉,"阳洙翻身平躺,将一绺头发咬进嘴里,"现在当然没什么好说的,等我除掉了孟释青,成为天下公认的好皇帝时,我一定再来问你,还会有什么是我想要却得不到的?"
  应崇优见他情绪又略有低沉,便笑了笑,道:"陛下是真龙天子,当然又跟常人不同。"
  阳洙侧过头白了他一眼,哼了一声,"你当我听不出这是在哄我呢?我一年大似一年,你倒越来越像对小孩子似的了。"
  应崇优不禁失笑,也将身体平躺。两人在隐约飘乎的光线中睁著眼睛,静静听著彼此的呼吸,好长时间都没再说话。
  廊下滴漏声残,院中秋桐影摇,时时传来草虫嘶鸣之声,越发显出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崇优......"
  "嗯?"
  "如果几天后我们失败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母后了......"
  应崇优默然无语,但左手已经不自觉地伸了过去,习惯性地拍抚著阳洙的胸口。
  "可是如果我们成功了,我觉得计画的后半部分,应该改一改......"
  这是应崇优未曾料到的一句话,他立即侧过身子,有些惊异地问道:"哪一部分要改?"
  "母后逃离宫中之后,原本是要暗中出京,先到平城魏侯处等我们,是不是?"
  "是啊,途中的一切事宜,父亲都安排好了。"
  "我现在决定,母后不去平城了。"
  "不去平城?"
  "没错。还要请太傅费心,另外选一个安全秘密的地方安置母后,最好不要有多余的人知道她的下落,尤其是魏侯。"
  应崇优轻轻吸了一口气,心中已有些明白阳洙的想法,但微微沉吟后,他还是低声问了一句:"为什么?"
  "你想啊,等我们也到达平城之后,下一步就是起兵讨逆,北上征伐。这个过程奇险无比,决非一两年的事情。母后不可能随军北征,势必要留在平城由魏侯照管。我并非信不过魏侯,但世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只要魏侯有一点点异心,母后就会成为他最有利的一项武器,让我毫无还手之力。崇优,从现在起,我必须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走错一步,就是全盘皆输。所以母后是绝对不能就这样交到魏侯手上的。"
  应崇优抿紧嘴角,暂时沉思不语。就理智而言,他明白阳洙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让身在京城又不直接控制军队的应博来掌握太后的下落,当比手握兵权的魏侯好,可以达到制约和平衡的效果。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胸口掠过一阵空荡荡的感觉,背脊滚过一阵寒意,不由把锦被向上拉了拉。
  "你觉得呢?"阳洙察觉到应崇优的动作,以为他冷,便伸手替他将身后的被角掖紧。
  "陛下所言甚是,我会设法通知父亲另作安排的。"
  阳洙点点头,觉得一阵倦意涌上,便道,"你也累了,今儿又受了惊,早点睡吧。"
  "好。"崇优低低应了一声。
  未几,年轻皇帝均匀的鼻音声响起,习惯性地慢慢向内偎了过来,手臂抱住枕边人的腰。
  应崇优却觉得有些难以成眠。他很清楚,对于一个帝王而言,猜疑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助于进行缜密周全的判断,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就如同方才的决策,理论上它无可厚非,的确是最佳选择,可从情感上讲,尚未起事就平白猜忌一名老臣的忠心,总不免令人有些微寒心。
  阳洙生于深宫,长于权臣之手,这种冷漠与危险的环境不可能不在他的性格上留下痕迹。长年的相处,应崇优早已发现他聪慧有余、仁厚不足,坚韧不余、宽容不足,所以在两年的调教中,一直在努力加以矫正。平心而论,阳洙已经很具有一个英明帝王应有的稚形了,换成这世上任何人当他的老师,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成果骄傲异常的,应崇优自己也明白非要让阳洙完美到毫无暇疵不大可能,但不知为什么,每次发现他身上一点点的缺陷,年轻的王者之师都会忧虑重重,辗转难眠。
  这时枕边的少年动了动身体,手臂无意识地向上攀移。应崇优朝床内挪动,将阳洙的手推开,但没过多久,他就又贴了过来。
  其实那青春的身体是温暖的,充满了弹性,全然信赖地靠在身上时,纵然自己心无邪念,却能体会到一些幸福与满足的感觉。但应崇优却并不想放纵自己享受这种感觉,大约从半年前起,他就常常趁阳洙沉睡时,轻轻掰开那孩子的手,将一个枕头塞进他的怀中代替自己。
  反正应崇优永远是先起床的那个人,所以阳洙好像一直对此并无察觉。
  正阳宫的凤床宽大无比,足以让最高大的人横著来睡,床的另一头放著几个长长的缎面靠枕,应崇优缓缓起身的目的,就是想将这些靠枕拿一个过来。
  "你睡不著吗?"一个声音突然响起,让刚坐起来的应崇优吓了一跳。
  "啊?......不,只是有些闷......想坐一坐......,......是不是吵到陛下了?"
  阳洙翻了个身,一只手盖在额前,双眸似睁非睁,水红色的锦被也滑到他的腰部。应崇优拾起被角,刚拉到他的肩,右手突然被攥住,捏得紧紧的。
  "陛下?"
  "我刚才又说错什么了吗?"
  "啊?"应崇优有些惊讶,"怎么突然这样说?"
  "那你在烦恼什么?"阳洙抬起另一只手,用手背轻轻地触摸对方的脸颊,目光郁郁的,"如果我有什么让你觉得不满意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坦白地告诉我呢?"
  在那一瞬间,应崇优觉得自己心头好像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突然被触动了,有些隐隐的疼,又有些淡淡的暖。
  虽然心中的确有尚未成形的忧虑,但此时此刻,他并不想说。
  那孩子是一条即将飞上九天的龙,将会面对无数的闪电和风雷,如果过早地缚住他的爪牙,反而会给他带来伤害。
  人总是会被感情所左右的。那是他最骄傲的学生,最心爱的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如果做不到尽善尽美,那么至少,他要自私地先确保阳洙不受伤害。
  月光透窗而来,轻纱纬帐如云如雾。应崇优温柔地向少年微笑著,幽亮的眼眸仿佛可以盛住满天星光。
  "陛下,不要怀疑自己,向前走吧,去把江山握在手中,把平安还给天下,这就是你的目标,也是我的心愿。"
  阳洙定定地看了他半晌,紧绷的面部线条慢慢放松,沉默了一会儿后,突然又向前一扑,飞快地将耳朵贴到他胸前。
  "这又是做什么?"应崇优抚著那黑发的脑袋,浅浅地笑著。
  "我正在听......"
  "听到了吗?"
  "嗯!"
  "听到什么了?"
  "你的心愿。"阳洙抬起头,也展开一抹迷人的笑容,"崇优,你放心,我这样听一遍,就永远不会忘记。"
  秋月溶溶的这个夜里,十九岁的少年信誓旦旦,踌躇满志,对即将到来的艰辛岁月毫无所惧,因为他身边,有著世上最温柔也最可靠的臂膀。
  即使到了多年以后,阳洙也仍然能清晰地记起自己伏在应崇优胸前所听到的心跳声,那热烈的,比平时更快速的心跳声,让人的血液不禁在秋夜的润寒中沸腾。
  纵然不为江山,不为百姓,也不能让这个人失望。
  这是当时掠过阳洙脑海的一句话,只是他并没有说出口来。


  第五章
  重熙十五年,十月初三。
  年历上普普通通的一个日子,却是大渊朝惊天巨变的最开始。
  这天的午夜,当朝皇太后所居的永安宫突然失火,火势从太后卧房隔壁燃起,迅速蔓延至大半个永安宫。是夜刮着干燥的北风,火仗风势,烟飞焰舞,冲天的红光宛如夕照下的火烧云,映亮了半个天空。
  身披单薄睡衣赶到的皇帝数次打算冲到火场里去救他的母亲,哭喊得声嘶力竭,竟连他素日最宠爱的皇后与端贵妃几乎都劝不住,整个场面一片混乱,人仰马翻。
  这场火灾的后果是严重的,永安宫近三分之二的宫室被毁,临近的伏见宫也被波及。烧得最彻底的是太后所居的朝南厢房,几乎只余残瓦碎砾,不要说全尸,能捡得出一些零散骨骸就已是不易。
  虽然多年来深居简出,不预政事,但葬身火海的这个妇人毕竟是大渊朝最尊贵的皇太后,一时间朝野质疑声不断,谣诼四起,纷纷传言这不是一个晋通的意外事件。
  比如说皇太后在出事的前两天,曾与孟国师在内偏殿发生过冲突,言语间似乎暗示自己手中握有先皇的一份遗旨等等......
  或者说护卫皇宫的禁卫军本应有人力及时扑救,只是被孟国师提前几天以刺客频出为由调去护卫他自己的私宅,才导致当夜人手缺乏,使得火势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惨剧。
  总之,种种矛头,无一不指向孟释青,暗示正是他在背后操纵了太后的横死,但细查下来,却又查不出是谁扩散出这些言论。
  孟释青这些年独领朝纲,大权在握,弑杀皇太后的疑罪虽不至于能把他怎么样,可背在身上总不太好听。何况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件事的确不是他的计划,所以他判断一定有股暗中的势力在活动着,目的是用暗杀太后嫁祸的手法,在政冶上先发动攻击。
  愠怒之下,孟释青下令刑部与内廷府联手,大肆追查永安宫纵火案的真凶,以图揪出那只伸出来的幕后黑手。
  也许人性就是这样,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测他人。这十多年来孟释青从来没有把那个软弱的深宫女人放在心上,所以也没有想到会有人付出这样奇险的代价,单单只为将这个在他看来没多大用处的女人救离宫廷。既然这个最根本的判断都错了,那么无论对此进行怎样雷霆万钧地追查,都会注定是镜花水月。
  于是一切都按照应崇优所预料的方向发展着,阳洙也完美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每天极尽哀苦,在灵前痛哭,孟释青素来知道他们母子感情甚好,因此也未曾疑心。
  十月初十,太后头七,群臣依礼制殿祭。   
  悲痛的皇帝坐在灵牌前,面色苍白。双目浮肿,仿佛好几天都没有合过眼,精神十分委顿。可当大臣们齐伏于地哀泣时,他还是扑倒在棺木旁,放声大哭,同时又用额头去撞棺盖,撞成一片血青。   
  孟释青身为主祭的国师,只好上前,徐徐劝道:"太后已登仙界,请皇上节哀顺变。"   
  阳洙乌发散乱,勉力忍住悲声,哑着嗓子道:"太后虽已成仙。但朕身为人子,总不能不尽半点人事。当时的惨剧,均因禁军未能及时救驾所至,难道国师就不予惩处?"   
  孟释青怔了怔,道:"禁军失职,当然会有所处置,请陛下放心。"    阳洙冷冷道: "这等大事,岂是失职二字就可抹过的?朕以为禁军正副统领八人,都应弃市处死,以儆效尤。"   
  虽说阳洙未曾亲政,但他毕竟是至尊天子之身,说的话都是旨意,何况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孟释青总不能当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那八个禁军统领个个都是孟氏的得力干将,杀一个抵罪倒也罢了,全都杀了如何舍得?当即驳还道:"太后遇难,天下同悲,但八位将军都是国之栋梁功臣,未经有司勘审,岂可轻率处置?请陛下三思。"   
  阳洙在朝堂之上傀儡般地坐了十几年,总未敢多发一言一语,偶有意见,也禁不住孟释青轻描淡写一句话便收回了。但今天不知道是不是悲伤过度,整个人神情亢奋,举止浮燥,红着一双眼睛,竟是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听了国师的话,当场就怒气冲冲地大声道:"禁军未尽护卫之责致使太后殒命,事实俱在,还勘审什么?"
  孟释青见他态度如此强硬,不由皱了皱眉,向阶下使了个眼色。
  立即有几名三、四品服色的官员出列。相继劝道:"当时情况混乱,也未必全都是禁军之责,还是再审审的好。"
  "当夜北风猛烈,实非人力所能挽回,臣以为禁军众将已然尽力,虽应惩处,也不该过于严苛,以免让人诟病陛下不公啊。"
  "臣也认为陛下不必如此急燥,有国师大人主持审查此案,定当有慰太后泉下。"   
    ......
  听了这摇头晃脑的轮番禀劝,阳洙气得发怔,下唇几乎已经要咬出血来,目光凄厉地扫过殿堂中黑鸦鸦跪了一地的朝臣们。虽然下列者很多人都面色悲惶,不忍与阳洙的目光相接,但在孟释青冷冷的视线下,还是没有一人敢当众站出来,说一声"赞同陛下的意见"。
  等了良久,阳洙终于像一只泄了气的皮囊一般,仰头惨然大笑了两声,咳嗽着跌坐在台阶上,默默掉了一阵眼泪,方无力地道:"太后仙逝前一天还跟朕聊过天,说要到西泠山金顶宝寺去礼佛,祷祝天下苍生。谁知旦夕之间,就已经魂魄渺渺,不知飘于何处!母后......你心念着天下臣民,可你横死之后,天下臣民有谁会顾念着你啊......"说着说着,已成呜咽之声,倒地大哭。
  盂释青见阳洙态度已有些软化,不想让场面变得过分难堪,忙抓住这个话头劝道:"陛下先请节哀。既然太后生前有此宏愿,待停灵之后,臣可以在金顶寺安排佛事,一来为太后超渡,二来可以为她还愿......"

推书 20234-12-02 :君临天下之破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