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下——龙十三娘

作者:龙十三娘  录入:12-04

多尔衮叹气:“只是攻打锦州,快的话半个月就能回来了。”

“那慢的话不就得几个月了?”多铎毕竟还是孩子气重了些,瘪着嘴道。

“哪能那么久呢?”多尔衮失笑,“你就安心在沈阳呆着,我们后防也得有人守着,你可以这么想:哥哥们都不在,万一有人来偷袭,你不就有表现的机会了?”

多铎嘘声道:“哥,你哄谁呢?”但听他这么说,情绪明显好了许多。

“哄你啊,还能哄谁,你不就是想要我哄吗?”多尔衮笑道。

在多尔衮的安慰之下,多铎心情好转,又陪着说了会话,待他睡下才离开。

真是没一个省心的,多尔衮苦笑。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多铎屋子时,赫然看到皇太极正站在院子里。

他一身漆黑滚金边的长袍,在月夜下散发着威严和尊贵。

他什么时候来的?来干什么?多尔衮只觉头皮一阵发麻。

皇太极沉着脸,说出来的话全不是味:“你果真又来找他了。”

多尔衮没觉自己行为有何不妥:“我为何不能来找他,他不开心我来安慰一下他罢了。”

“我还被他搞得心情恶劣,无法入眠呢!”

多尔衮嘴角一抽:他这是在跟我撒娇吗?

“他还小。”

“他不小了,我像他那么大时都是一家之主了。”

“刚才谁在说他年纪小,不让他随军的?”

多尔衮顶了他一句,把皇太极噎得半天说不出话。

横了他一眼,多尔衮打算离开,刚迈出一步,身后皇太极猛地扑上来。多尔衮只觉身子一轻,整个人被拽了起来,后背狠狠撞在了游廊立柱上。

下一瞬间,皇太极欺身上前,将他压住。

“干什么!”多尔衮抬眼对上他冷峻的目光。

皇太极身上的压迫感与寻常不太一样,多尔衮心里一慌,有种别样的感觉。

“我不喜欢看到你老是和多铎纠缠在一起!”皇太极气势逼人。

多尔衮挣扎了一下,可皇太极手上的力道很重,掐得他手腕生痛。

“他是我弟弟!”多尔衮低声吼道。

“你还是我弟弟呢!”

他们脸对脸,紧紧贴在一起,鼻尖快要碰触到,耳边只有彼此沉重的呼吸,他们四目相对,眼眸晶莹发亮。

几乎是心有灵犀的,异样的情绪在两人心头荡漾,起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互避开了视线,脸颊身子,滚烫滚烫。

心虚的两个人不知所措,维持着这个暧昧的姿势,一动不动,身体渐渐僵硬。

最后还是多尔衮先回过神,奋力一推,将皇太极推开,尴尬地后退了几步,扭头狂奔而逃。

愕然惊觉,已是出了一身的汗。

66、携手共进心有灵

翌日,大军进发,兵分三路,一路轻取大凌河、右屯卫,在锦州城外汇合,形成四面合围之势。

扎营之后,皇太极首先命令把路上俘虏的两千辽兵放还,并送书信给锦州监军太监纪用、守将总兵赵率教,信上内容大致为:投降吧,看我多么宽厚仁慈,抓到的俘虏都送还给你们了,你们投降后,我也一定会好好待你们的。

他们能主动投降,那自然是万事大吉,要是不肯投降,这两千辽兵里面可是混了不少金兵,只要进了城,里应外合,一举攻下锦州。

可没想到赵率教是个有脑子且硬心肠的人,城门紧闭,拒不接纳降兵,皇太极这一招失败了。

但是第二日纪用和赵率教则派了使者来议和。

“他们这戏未免演得太假。”锦州使者一走,皇太极就说道,“要是真想和,怎还会拒收降兵呢?”

他说话的对象是身边的多尔衮,其余贝勒们都分别被安排在了锦州四面扎营,只有多尔衮跟在了他身边。

多尔衮瞄了他一眼,知道他在没话找话,就嗯了一声,没有搭腔。

皇太极见他神情冷淡,微叹一声:“你不会还恨着出发前夜的事吧?那天我的确是语气重了一些,但你也不用念那么久吧,都那么多天了,和你说话也爱理不理的,还真给我端起架子来了?”

其实多尔衮也根本不是故意爱理不理,而是总觉得怪怪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干脆不说。总想着,大概过几天就好了,没想到时间越长,关系越是尴尬。

“我只是在担心此次出征。”多尔衮胡诌道。

“担心什么?”

虽然多尔衮的确担心很多,但是目前看来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所以憋了半天,吐出一句:“他们这戏演得太假了,明显是在拖延时间。”

这还用他说吗,自己不是刚说过这句话?皇太极瞅了他半晌,忽然站起身径直走到他面前。

多尔衮心跳加速,不假思索地搬起椅子就往后退了几步,嘴上不停说道:“那个,我们一会就攻城吧,赵率教肯定去宁远搬救兵了,我们可以赶来援兵来之前,先攻一波,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或者我们也可以考虑干脆围而不攻,毕竟他们城上还有大炮,我们强攻必定会有损伤,不过这样就不能彰显我八旗的军威,那要不就……”多尔衮说着,嫌椅子太重,干脆扔了椅子,和皇太极保持着一定距离。

皇太极看他避自己如蛇蝎,只得站在原地,不再靠近。于是多尔衮也停了下来,闭上了嘴,与他对视。

“说完了?”皇太极歪着脑袋道。

多尔衮愣了愣,张了张嘴,似乎又要开始大说特说。

“好了,你不要再说了!你说得我头都疼了。”皇太极连忙阻止他,“我们来说点正事。”

“还有什么比你堵在人家家门口,已经开始磨刀还要重要的事?”多尔衮摊了摊手。

“比如我正在想,以后就算让多铎上战场,也得让他跟着阿济格去,你还是得跟在我身边。”

多尔衮黑着脸:“你是说真的?”他可以想象,要是皇太极真这么干,多铎得闹成什么样,上房揭瓦都不为过。

皇太极淡淡一笑:“跟着我不好吗?”

多尔衮又觉得他问话的语句很古怪,根本没有办法好好回答。

皇太极忽然表情一变,上前一步,严峻肃然。多尔衮心中警觉,后退了一步。

“多尔衮,我知道你是个有野心的人。”皇太极正色道,“虽然我猜不到为什么你从幼年开始就有了这个心,但我认为这是好事,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要有野心,才能成大事。说实话有时我很庆幸你才十六岁,若你与我同岁,若十年前封大贝勒的也有你,这汗位究竟落在谁手里,还很难说。但是这就是时,是命,是运,你不得不服。”

多尔衮何尝不恨自己不能早点出生,哪怕是阿济格的年纪也好啊。

皇太极继续道:“我想你一定不甘心默默无闻,要是你全心全意跟着我,我可以把你捧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让你尽情施展拳脚,成就一番功业。”

“全心全意,何为全心全意,你要我如何全心全意?”多尔衮的脸上有一丝惨淡。

“你明白我意思的。”

“你是要我为了你忘记过去?”

“不是为了我……”皇太极冷然,“是为了大金!”

静默像一张网,罩在两人头上,时间停滞了,他们彼此凝视着,仿佛从亘古之初他们就这般对望,即使岁月流逝,也改变不了分毫。

多尔衮突然发觉自己只要微微抬眼就能与皇太极对视,早已不是年少时的抬头仰视,竟然个子已拔得那么高了,再过几年,就能跟他一般高了吧?

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

“大汗,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求见。”敦达里在帐外说道。

他们应该是来商议攻城时间的。

皇太极扬声道:“请他们进来。”

他重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忽又对还站在原地的多尔衮道:“不过我还是很讨厌你跟多铎在一起。”

多尔衮一怔,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几位大贝勒已进了大帐,只得暂时退下。

八旗军发起了进攻,一场激战爆发,战火交锋空前激烈,锦州城上火炮矢石齐下,八旗军强攻不下,损失太大,只得后退扎营。

从第二天开始,皇太极下令围而不攻,这一围就是数十日。

但在围城的同时派出了各路人马探查附近各城堡情况,大部分明军都收缩在了宁锦二城,以至于其余小一些的城堡几乎都是空城,大量的粮食无人看管。

皇太极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好事,立刻派出运粮队把这些粮食搬了回来,并且派莽古尔泰、济尔哈朗等人护卫。途中遇上了宁远来的援兵,并将其打回了宁远。

“我们走在前面的不过七八十人,他们明军可有好几万人呢,我们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他们根本不敢和我们动手,等大军一到,他们就逃走了。”豪格也参与了其中,一回来就兴奋地说道。

同去的阿济格也说道:“我还以为他们练了什么厉害的兵呢,我看都是吹的,只会躲在龟壳里,不肯出来。”

阿济格说的是这些日围城以来,锦州守军,劝降不肯降,激他们出战也不肯战,强攻也无法攻克,陷入了僵局。

皇太极表面上高兴地夸他们,可待他们散去后,愁容顿现。

这一直僵持着,也不是办法,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锦州城还是岿然不动。

皇太极斜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脑中思索着打破这个局面的办法。

身上忽然多了一样东西,皇太极睁眼一看,是一条薄毯,而多尔衮正站在身边。

“你要是累的话不如去休息了,坐在这里睡多不舒服?”多尔衮说道。

皇太极掀开毯子:“那么热的天你还给我盖被子,也不怕我热死。”

“我怕你着凉!”

皇太极微微一笑,但随即又叹了口气。

“抢了他们那么多吃的,你还愁眉苦脸的?我看该叹气的应该是他们才对,这一茬地又白种了。”多尔衮说道。

皇太极被他说得一乐:“怎能不愁呢,他们这么死抱着城墙不放,我们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其实袁崇焕的作法一目了然,就是驻守不出,单单是城上那些大炮,就够我们受的了。”

“大炮……”皇太极眉头一皱,低声道,“要是我们也有大炮就好了,尤其是宁远城上那个炮,我还真看着眼红。其实那炮用来守城真是可惜了,我要是能有这些炮,那城墙再坚固,还不都是随便拆?”

多尔衮一边听他念叨着,一边也抹着头上的汗。这天气,的确热得很,以往金军出军攻打明朝都是在秋冬季,一则因为那个时候河流都已结冰,便于骑兵行军,二则粮食都已收割,金军去了只管搬运就行。

但这一次出征决定得匆忙,正赶上炎热的天气,将士们都极不适应。

“我上次问你的问题,你想得如何了?”皇太极问道。

他还寄希望自己能放下额娘的死,可说得轻巧,又如何能做到?多尔衮不愿明说,假装糊涂道:“什么问题?是让多铎跟着阿济格哥哥?我看不太合适,阿济格哥哥肯定会被多铎烦死,不如我跟着阿济格哥哥,让多铎跟着你吧。”

皇太极看了他半晌,知道他是故意胡扯,但也没有揭穿他,只是随意笑道:“无妨,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改变主意的。”

丧母之痛,怎能忘却?多尔衮心底冷笑,但嘴上什么都没有说。

皇太极看着他表情细微的变化,如果他怒斥几句,或许还好受些,可偏偏他咬着牙保持沉默,皇太极心中顿觉不忍。

忽然觉得,其实像阿济格和多铎那样才算是一个人正常的反应吧?像他这般冷静,反倒令人感到一丝可怕。

回想起那日他短暂表现出来的狂暴,对比起其后他的波澜不惊,是有多大的自制力在压抑着几乎失控的情绪,想到这里,皇太极感到心痛不已。

鬼使神差地,皇太极头脑一热,拉住了他的手。

67、暗潮涌动波澜起

“多尔衮,你要是心里不痛快,可以说出来。”皇太极神情有几分急切,期待着多尔衮说出点什么,好为他开解。

可多尔衮只是冷着脸,把手抽了出来:“没什么不痛快的,你多心了。”

皇太极手上一空,心里也一空,看着空荡荡的手,半天没有回神。要多尔衮对他吐露心声,根本就是件困难至极的事。

长叹一声,皇太极收回了手。

气氛沉闷中,有人前来求见,来者是索尼。

不久前皇太极派索尼率人侦查宁远城,现已将宁远的布防信息带了回来。

皇太极听完索尼的汇报,下令道:“请几位大贝勒过来一趟。”

“大汗,你这是?”

皇太极向宁远方向遥遥一望:“我们转攻宁远。”

八旗军分为两支,一小部分仍然围住锦州,大部队移师至宁远,集结在城下。

攻锦州不克的挫败情绪让众人有了冒进的情绪,炎热的天气使全副武装的将士们焦躁不安,豆大的汗珠从皇太极脸上流下来,他眉头紧锁,紧紧盯着眼前的宁远城。

比起锦州,宁远更加固若金汤,城上的装备更为齐全,守军们以逸待劳,死守宁远。

代善观察了下形势,凑近皇太极身边道:“宁远城上火炮齐备,我们不可太过靠近,还是得谨慎行事。”

“父汗,他们的人出城了!”豪格指着城下喊道。

宁远城的东侧,一支骑兵在城外列阵,他们也不走远,就在城下倚墙而站。他们的战马虽不及八旗军的膘肥体壮,但士兵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看上去有模有样,威风凛凛。这便是后来称为“关宁铁骑”的骑兵,此刻由总兵满桂统领,迎击八旗骑兵。

阿济格不屑,主动请缨:“汉人的骑兵,也能看吗?让我带人去把他们踩平了。”

“还是谨慎些好。”多尔衮瞄了皇太极一眼,“袁崇焕与我们对垒向来固守不出,这次敢派人出城,必然是有些把握的。”

皇太极虽然没有把视线转向他,但他的话还是听了进去,反复提醒自己不可急于求成:“济尔哈朗、岳托、萨哈廉你们带人迎战他们的骑军,阿济格、豪格,你们从北侧扰敌,诱他们出城追击,观察其动向。”

众人叩头领命而去。

“济尔哈朗。”皇太极忽又不放心,又叫住了他。

“大汗还有什么吩咐?”

皇太极也说不出在担心什么,只是叮嘱道:“小心一些,不可轻敌。”

“是。”

这依然是一场艰巨的战斗,城上火炮猛烈,轰得八旗军无法接近,城下骑军对战,短兵相接,飞箭如蝗。

从黎明到正午,杀声震天,不曾停歇,明军骑兵借助大炮优势,不畏强敌,死战不退,双方死伤惨重,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尤以金军这一边为甚。

再打下去恐怕得不偿失,不如尽早收手为妙,多尔衮见皇太极神情严峻,却还没有退兵的意思,便劝道:“大汗,差不多了,我们撤吧。”

“撤?”皇太极怒火中烧,“阿玛打宁远没能打下,我这次卷土重来又没能打下,就这么撤兵了”

“我们这次收获已颇丰,回头路上经过一些无人驻守的城堡还可再夺一些米粮,我们不亏了。”

“就这么走了岂不是让袁崇焕笑话?”

“若是把更多将士的性命留在这里,不是更让他得意忘形?”

推书 20234-12-03 :夫人!少将请您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