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冷,虽然没办法有什么大用处,但是聊胜于无,”谢继宁道。
刘来福接过东西,告别众人上了马车就回去了,大家目送了刘来福远去,才打开送来的礼物。
这羊腔一只,其实就是一只羊,已经被打整的干干净净了,想来这样是出发前才弄好的新鲜的羊。
杨氏惊叹道:“不愧是大户人家,这刘家可真舍得啊,这样的一只羊五六十斤,这得多少钱啊!”
谢如桐对这个有一些了解,说道:“这羊肉大概15文到20文的样子,这羊就一贯钱还要多。”
李麦穗操心道:“我们家还从来没有吃过羊肉呢,这羊肉怎么吃啊。”
“就白水煮出来,然后沾蘸水。”谢继宁也馋了,冬天了,喝上一碗羊肉汤,浑身都暖和了。
李麦穗点头道:“我试试。”
大家又看酒檐一对,只见这酒檐的造型漂亮,四四方方的,表面还有花纹,盖子四角翘起,表面漆了红色的亮漆。
打开一看,里面有酒,酒的味道香浓,比自家之前卖的就要香许多许多。
谢继宁想,原来这个时代的人就深谙包装之道了,这酒这么一装,高大上了许多。
馈岁盘盒同样是包装精美的红漆木盘,木盘是俯视是六边形的,里面分区域放着各色礼物,然后还有盖子,盖子上雕花刻字。
刘家送的这些礼物让整个谢家都开了眼了,这礼还能这样送。
李杏花则将盒子的东西拿出来之后,将盒子洗得干干净净,打算拿这盒子装东西。
接下来看布匹,孙氏上手一模,就知道这是上好的布了,又软又细,铺开看,颜色均匀,图案规律整齐。
李杏花道:“这布我在布庄看到过,那掌柜的藏在里面,比我们家的绸布还要里面,价格一定很贵。”
一边说,李杏花一边就将布往自己屋子里抱,这布我要留着,以后当大用。
三个儿媳妇眼巴巴的看着,直到李杏花进屋子了才舍得移开视线,打开礼盒,只见里面是百事吉、簪子、手钏还有荷包。
一点数目发现百事吉家里所有人都有,就连几个月的谢继田都有,簪子四支,显然是给婆媳四个;
手钏三个,看大小就知道是给小姐妹三个;
荷包里面则是两个银花生,显然是送给小辈男孩子的礼。
李杏花碰了碰谢老三道:“这宁哥儿师父家可真讲礼啊,这么多东西,得多少钱啊,难不成以后每年都要送。”
这话说出来大家都盯着谢老三等着谢老三的回答,谢老三一看就知到家里人是什么意思。
摆手道:“想这些好事做什么,今年我们家没有准备,还了这样的礼物,明年还能这样简单,宁哥拜师他家,是我们家有求刘家,我们家才应该多送。”
这些东西都收起来,你们该干活的干活去。
谢老三叫过谢继宁:“宁哥儿,你师父家以后每年都要这样送礼啊,咱们家可不知道该怎么还礼啊”
谢继宁道:“爷爷不用担心,今年是咱家没有准备,明年我一定早早的就准备起来。再说,师父师母的为人您是知道的,只要咱们家有心,他们不会介意的。”
刘方杰和夫人静安当然不会介意,刘来福知道自家老爷很重视这个徒弟,所以一回来就向刘方杰回报,如此这般将谢家的情况说了。
刘方杰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1)”
“宁哥家里贫困,好好磨练一番,将来必成大器。”
静安说道:“我知道宁哥家里苦,但是没想到这么苦。”
刘来福道:“老爷的徒弟,怎么会差了呢,公子颇为内疚,和我说等年后再来给老爷拜年,谢家准备的年礼老爷可要看看。”
平时年礼都是下人往来安排,静安只注意娘家李家还有远处的大徒弟还有自己儿子的。
今年加了一个小弟子家,精心准备的合适的不高不低的年礼,静安颇为期待谢家会回什么样的礼。
刘来福和刘大将礼物搬进大厅,只见火腿的色泽形状都好看级了,还有干货也是一看就是上好的。
“宁哥儿家人品行还好,虽然贫困,但是颇为懂礼,这样以后也不会失礼让宁哥儿为难。”
刘方杰高兴的说道:“咱们啊,也不留了,今天晚饭就吃火腿。”
下人们连忙将东西搬到厨房,吩咐下去,老爷要吃这礼物。
刘来福又道:“公子让小人给少爷带了礼物,”
刘方杰问道:“什么东西,给我看看。”刘来福将一个放一旁的包袱拿出来,将东西放在桌子上,刘方杰打眼一看,是一本书和一些小玩具。
书的封面写了《天书传奇》,看到这些,刘方杰挥手让刘来福下去,刘来福弯腰行礼告退,就见自家老爷已经翻开了书本了。
作者有话要说: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先秦 ] 《孟子》
第32章
谢老三家这个年是前所未有的兴盛, 自从谢继宁来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 就已经是准备过年了。
往年,过年时候过得简单,谢继宁一直以为就是这个世界过年简单。
结果今年家里这样热闹,这么重视,谢继宁才发现, 之前简单是因为家里穷,没办法热闹,今年家里条件好了,一下子多了好多仪式。
二十三祭灶, 二十四扫尘, 二十五接玉皇,同时家里人开始磨豆腐,炸黄豆腐, 炸素丸子,准备食物。
同时, 在这几天,谢继宁被带着去吃了好几家结婚酒席, 乡下人家, 办得简陋, 但是大家都是喜笑颜开、热热闹闹的。
谢继宁好奇的问谢老三为什么都在年关办酒, 谢老三笑着说:“有钱没钱, 娶过媳妇好过年,年关了,家里添丁进口, 最好不过了。”
“这二十三灶神上天去了,这几天都是好日子,都不用看黄历,随便那天都好,趁着年前大家帮忙好办事啊!”
谢继宁仔细想想,应该是这一世人都为生计忙碌,一年到头都不得空闲,只有过年这几天有时间,所以将婚嫁这种喜事挪到腊月办。
还有一层考虑应该是传统习俗里面比较忌讳正月办喜事,二月就要开始农忙了,赶在年前娶媳妇儿,也是增加劳动力了。
腊月二十八‘洗福禄’,这两天就是将家里人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还有就是洗澡,谢继宁已经习惯了从这一天洗澡之后,下一次就是过了元宵节之后才能洗了。
毫不夸张的说,谢继宁家洗澡所用的柴火是平时一个月的柴,从早到晚,大灶的大火就没有停下来,天冷,水凉,特别难烧热,速度还是慢。
谢如方挑了一天的水,就这还是全家人省着用的结果,如果不是谢继宁强烈要求,他就会和弟弟们一起洗澡。
刚刚洗完澡瑟瑟发抖的看着全部被脱光的弟弟被赶到一个房间,听着被二叔和三叔使劲搓澡之后的惨叫声,感叹一句小孩子没有人权。
到了二十九这天,谢继宁一早就开始忙起来了,谢老三想着谢继宁的小书房比较挤,就将院子整理出来,生了一个旺旺的火炉,将八仙桌放在火炉旁边,就等着族人来写春联了。
村里读书人少,每年写春联就是那几个长辈写,往年,谢继宁还小,就只写自家的。
今年由于谢继宁在腊八大祭的时候露了一手,族人发现谢继宁文章作得好,字也写得整整齐齐的,就和谢老三约好请谢继宁写春联。
谢老三一阵得意,一大早就忙活开了,特地将上次买的平时舍不得的茶叶拿出来,将热水烧好,八仙桌放好。
谢象顺来的时候就见自家三弟将家里人指挥得团团转,倒是侄孙宁哥儿坐在八仙桌板凳上,身体做得板正十足,厚厚的红蓝衣服穿在身上,一打眼一看就是与众不同的。
见到大爷爷来了,谢继宁连忙站起来:“大爷爷,您来了,这边坐。”
谢象顺笑着将红纸递给谢如方,谢如方就在旁边用镰刀裁纸,“宁哥儿,你坐下吧,正好还没有其他人来,我家先来。”
转头又对着裁纸的谢如方说道:“大方,我家今年大门要一对,侧门要六对。”
谢继宁微微思考,说道:“大爷爷,这大门就用‘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如何。”
谢象顺大赞,“好,这个好,一听就好。”
谢继宁连忙和自家老爹说好大门裁纸的尺寸,要大一些,然后自己拿出最大号的笔来,磨墨准备,等纸拿上桌子,谢继宁一呵气成,只看得旁人目不转睛。
谢如方比谢继宁还要紧张,见到谢继宁漂漂亮亮的写完了,才松了一口气。
谢如柏连忙将写好的对联拿到一边去晾干,谢继宁接着写小门的,一边写一边给家人念出来。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谢继宁每念出一句,旁观的大家都很捧场,大叫“好”,直叫的谢继宁热血沸腾的感觉。
再完成所有的门对之后,谢继宁道:“大爷爷,我在加一个‘五谷丰登’贴在粮仓上,再加一个‘六畜兴旺’给你加到牛圈里行不行啊。”
谢象顺高兴的说道:“行,怎么不行,肯定行。”
“宁哥儿,我家也要。”
谢继宁连忙抬头一一打招呼,原来就在谢继宁写对联的时候,又来了许多族人。
接下来就是谢继宁将记得的所有春联一一开始写下来,免不了有重复的,但是大家都不在意,春联写好了也不着急走,就在谢继宁家坐下来聊聊天,吹吹牛。
这一天大家都笑呵呵的,高高兴兴的度过,就连谢继宁,心态也变了,前世的她不喜欢社交,对于这样的事情是比较计较。非常不耐烦的,觉得麻烦。
但是现在的他觉得族人这样也挺有人情味,挺热闹的,现代家家户户的春联都可以在商店买来,大家自己管自己的,过年都不热闹了。
二十九这天,李杏花带着三个儿媳妇就开始忙第二天的年夜饭了,洗猪头猪脚,做馒头,炸鱼等等。
谢老三则带着儿子贴春联,贴李杏花之前特地买的门神,金彩,忙活了一早上才贴好,接下来的时间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看到金彩、门神都会停一下。
谢老三满意的看着感叹道:“老婆子,这钱花得值得,这好看,这东西挂上,打眼一看,咱们家富丽堂皇的,一整个村了,没有那家有我们家阔气。”
李杏花深以为然,就连谢继平几个小家伙都觉得好看,随时想伸手去摸几下,看得李杏花想骂人,但是又顾忌腊月了,不好骂人,强行忍住了。
除夕这天,一早谢老三就带着谢继宁谢继平几个小家伙一起去供山神,山神就在谢家湾后面的一座山上,上面的一颗老树就是其化身。
谢老三带上二指长宽的‘刀头’,‘刀头’就是一块完整连皮带肉的一块肉,三注香,一些纸钱,去拜山神。
在磕头的时候,谢继宁听到谢老三念念有词的说道:“保佑家里人身体健康,保佑谢继宁高中状元,升官发财。”
还重复念几遍,引得谢继宁也跟着在心里默念,山神保佑。
“宁哥儿,咱们家有你是咱们家的福气,”谢老三摸着谢继宁的头说道。
又转头叮嘱谢继平几个小的:“以后你们要听你们大哥的话,你们大哥要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聪明,总不会错的。”
谢继平谢继岩连忙点头,就在谢继宁周围跑来跑去,谢继宁正惊讶爷爷为什么忽然说这样的话,就看到谢老三的目光一直看向自家新宅基地的方向。
俗话说,登高望远,神树所在的地方是后山的山顶,从山顶望去,谢家刚刚开荒出来的十几亩地特别显眼。
虽然目前还是光秃秃的,但是可以想象,等到地里种上庄稼,那将是怎样的场景。
在荒地的出口处,就是谢家的新宅基地,建设到一半的房子特别明显,看起来有一些奇怪,但是结合图纸,可以想出它的样子。
不说布局还有设置,单论面积,就是周围最大的,想到这些谢老三心里一阵骄傲。
谢老三小时候,时不时的会听到长辈曾经提起过逃难之前的谢家是读书人家,谢老三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他有限的见识也想不出来。
但是自家从谢继宁开始,以后应该就算得上耕读人家了,一边畅想,一边下山回家,谢继宁都担心谢老三因为高兴,走路都不稳了。
回家之后,关于过年还有一系列的仪式,要在堂屋放供品,先拜天地,后拜家神,这些仪式谢老三都带着男丁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谢继宁想这也是传承的一种吧。
腊月天冷,天刚刚擦黑,家里就着急准备吃晚饭了,在堂屋供过祖先之后,香点上,纸钱一烧,谢如方就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了。
大家都被鞭炮声吓了一跳,往年谢家没钱,都没有买鞭炮,而是早早的准备好了干竹节,等到过年这天,就燃烧竹节,噼里啪啦的作响,也别有一番意味。
竹节烧炸的声音比较小,鞭炮的声音就大了,谢继宁感觉整个谢家湾在回响,在响声中,李杏花拿出一对红灯笼挂在门上,映照得整个院子都亮了。
晚饭丰盛极了,家里的女性使出浑身解数,红烧肉,红烧鱼,竹笋炖排骨,素丸子肉丸子,柴火鸡,炖芸豆,猪头肉,蹄髈肉等等都一一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