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应何似

作者:应何似  录入:01-14

  “相比他们江西那边, 江南水乡, 咱们怀安县还是难了一些啊, 一年两稻,咱们这比起来,还是难了些。”刘方杰感叹道。
  谢继宁听到自己师父的感慨, 安慰道:“师父,虽然这么这里做不到一两稻子,但是其他方面可以努力,将养殖业发展起来,养鸡,养鹅,养鸭,养羊,都是可以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也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咱们这里的嘛!\"
  赵知县大笑道:“刘兄啊!你还没有我看得开,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2)这怀安县虽然比不上江南地方富饶,但是也自有其好处,不然你呕心沥血的回乡办学所为何事啊!“
  刘方杰也笑道:“一时感慨,一时感慨啊,咱们这啊,还需要赵兄你这个父母官多加努力啊!”
  赵知县正色道:“自当努力,”两人相视而笑。
  谢家一族人还有紧赶慢赶赶来的周里正、李守业、李守田等人也慢悠悠的跟在后面,谢老三心里悄悄吐槽道:“这些读书人就是慢,这要是庄稼人,已经忙完一阵休息了。”心里想法颇多,但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谢老三也有了气度城府了。
  一到谢家田里面,赵知县将扇子往腰上一插,跳到了田埂上,伸手抓下一把稻子,拿在手里面慢慢的看,只见这稻子鼓鼓的,没有干瘪,一穗稻沉甸甸的,赵知县放在嘴里一嚼,大喜,连忙说道:“刘兄,师爷,你们也看看,这稻子太好了。”
  刘方杰也接过稻子,看得高兴极了,板桥尤其是谢家湾这一片的田,都算不上是上好的田,连刘家李家的田都比不上,更不要说怀安县城的精心照料的官田了。
  但是就是这样的田,长出的稻子竟然这么好,原来这这一些地方的人种稻子,虽然也知道要有间隔,但是为了多收,种的时候就种得挨挨挤挤的。
  这样的稻田养分不够,阳光不够,反而涨得不好,谢老三家的这一片田,为了养鱼,留鱼钩,所以加宽了,反而有利于稻苗的分株,稻穗的成长,这样的稻子涨得特别好。
  刘方杰问谢老三道:“谢伯父,你是老农了,你估计估计这一片田今年能收多少稻子,”
  谢老三道:“往年这一片一亩三石左右的湿稻子,今年一开始肥就足,加上鱼肥,恐怕能涨到四石左右!\"
  谢继宁道:“这两天天气好,只等捞鱼之后的两三天,这稻子就可以割了,到时候就能知道具体数量了。”
  “我外公家三天前已经捞鱼了,一亩田160斤左右的鱼,田应该已经干了,可以去外公家看看稻子。”谢继宁边说这话,边目光询问自己外公李守田,李守田肯定的说道:“已经可以割稻子了,”
  赵知县就说道:“咱们先捞这鱼看看有多少,又去看看李家的稻子。”
  一通安排,谢家几兄弟积极的开始捞鱼,一番热闹,赵知县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其中,又想着自己的形象,干脆在旁边着急的扇扇子。
  倒是带来的衙役,被赵知县叫去帮忙去了。
  很快,就直接在田边的空地上一边捞鱼一边称重,一边算,李师爷积极的上前帮忙,连谢继宁都用不上了,只见这五亩不到的三丘田里竟然称出了800多斤鱼。
  除了早就知道的李家还有谢老三一家,其他人都惊呆了,这稻子长得好就已经很好了,这鱼就跟白捡的一样,更是喜上加喜的事情。
  大家招呼着将鱼往回搬动,赵知县问道:“谢案首,这稻田养鱼所费代价工时如何,其他地方能不能用。”
  谢继宁道:“就目前来看,应该是有可行性的,稻田养鱼有诸多好处,一是节约用田,一田两用,增加收入,二是节约肥料,这鱼肥也同样肥田,还是持续性的,这样的稻子分株多,谷粒饱满。三是可以省下人工除草的时间,鱼就将草吃了。四是……”谢继宁滔滔不绝的将这养鱼的好处说出来。
  最后补充道:“稻田养鱼的整个过程我都有记录,只等将重量称出,就能结尾了,到时候我会将这记录交给大人。”
  “只是这养鱼的田也应该因地制宜,合适才行,一些稻田是不合适养鱼的,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人多加注意了。我也将所知的记录在文档里面了。”
  “好好好!”赵知县连连称赞,转头又对着刘方杰感叹道:“可惜你这徒弟年纪尚小啊,”
  刘方杰淡笑不语,他当然明白赵知县的意思,谢继宁如今才九岁,就算才高八斗,明年府试顺利,之后乡试,会试顺利,恐怕朝廷也会因为年纪小而将谢继宁搁置,就算谢继宁有做实事的能力。
  正式因为这个原因,刘方杰这才放任谢继宁折腾家事,正好锻炼务实的能力,将来到了官场也不至于半事不通,正好现在沉淀,将来一鸣惊人,一鼓作气,做好充分准备,这才无人可挡。
  赵知县解下腰间的一块玉石说道:“这是昔日我高中进士,家中长辈所赠送,今日就将此物送给你,愿你将来前程似锦,通途坦荡。”
  谢继宁双手接过,认真的道谢道:“多谢大人,”
  赵知县道:“咱们赶紧去看看这稻子会有多少?”
  谢如方上前道:“家里准备了饭菜,诚请大人去家中吃过午饭,再出发。”
  刘方杰说道:“走,咱们去尝尝宁哥儿家的饭菜,别有一番风味。”
  赵知县这才知道最近县城里面的这股松花蛋风是从那里刮来的,原来是谢家的物品,之前中秋节礼,大家都以送这松花蛋为荣,就连府城里面这松花蛋也很热闹。
  松花蛋,鱼肉的花样吃法,这个季节的山珍,腊肉,腊肠等等在李麦穗的巧手之下连连送上桌。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就连赵知县自己家里出生富贵,也被谢家的饭菜所征服。
  吃过饭,大家拥着赵知县,刘方杰往李家屯去,一到李家屯口,就见刘族长还有刘家的三个童生,还有刘甲首早就已经在村口等着了,见到赵知县连忙上前行礼。
  赵知县来的消息传得快,刘家人早就知道了,但是碍于来的是谢家,刘家人着急万分,想上前去招待,又刚刚才和谢家打架,就算厚着脸皮去谢家湾,只怕也要被谢家人挡了,上不了前面。
  刘族长正着急,想干脆就直接去谢家湾去一趟了,结果打听到赵知县还要往李家去,刘家人欣喜若狂,早早的就到李家屯口等着,结果没想到赵知县去谢家吃饭,耽搁了时间,刘家一行人在太阳下等得头晕眼花才等到。
  赵知县是见过刘甲首还有几个童生的,但是那都是统一接见怀安县的读书人的时候见过,所以不熟,见刘家人行礼,也是淡淡的叫一声请起,就又听谢继宁李守田讲李家的稻田养鱼的情况了。
  刘绪敬一阵着急,往前面挤,却发现接不上话,而且不一会儿就被能接话的谢家人李家人挤到后面去了。
  心里想,这谢家人李家人到底有什么东西,将赵知县引了来,这稻田养鱼虽然稀奇,但是之前刻意隐瞒之下,竟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三天前,谢继宁外公家捞鱼这才将消息传开,刘族长太忙,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到了李家田里,稻田虽然已经干裂了,但是还是微微有点湿泥,庄稼汉子,也不在意这些,纷纷跳下田里,刷刷的就割去稻子来,一边割,一边往晒场运送,因为着急,也不等晒一下就直接放在木桶里面将稻子扎下来。
  人多,动作快,一个时辰左右,三亩田道稻子就打下来了,李师爷看着称稻子,一边看,一边报数:“80斤。”“78斤”越报越兴奋,最后一加减,飞快的跑过来说道:“大人,刘先生,1780多斤,快1800斤了,这田不到三亩。
  “当真,”
  “大人,这达到亩产600多稻子了,”
  李师爷也是很兴奋,淮安县的普遍是亩产300斤到400斤的稻子,这田的数,可以说增加了两三层,这样的收获,足以让人兴奋了。
  作者有话要说:  (1)《社日》作者:王驾(唐)
  (2)《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作者:刘禹锡(唐)


第61章 (第一更)
  就连刘族长也忘记赵知县, 直接问李守业道:“这是怎么种的,怎么有这么多。”
  李守业道:“这些都是宁哥儿教的方法,我们也是按他说的一步一步的来的, 这个还是宁哥儿更懂一些。”
  刘族长说道:“你们家都种出来了,怎么会不懂,这样的大事情可不能藏着掖着啊!”
  谢老三直接过来,拉着自家的大舅子,说道:“刘绪敬, 这个方法还真的就是我家宁哥想的,这方法可不简单,要是没有一步一步的来,恐怕到时候鱼没有, 稻子也没有。”
  刘绪敬心中暗骂, 小人得志,面上却笑道:“原来这个法子是谢案首想出来的,谢案首当真年少有为啊, 我们两家都是亲戚,大家要多走动, 亲热亲热。”
  谢继宁见刘家族长这表现,心想, 怪不得是族长, 这能屈能伸的, 倒是一个人物。
  在几人说话的时候, 赵知县也确认之后反应过来了, 如此的多的收入,一旦全面推广,定然能够增产增收。
  赵知县道:“谢案首, 此事你谢家有大功劳,你家中可愿意将这个法子传出去。”
  “学生求之不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回谢家的路上,刘方杰吟诵道,赵知县也以诗相和。
  谢继宁跟在后面,虽然已经来这个世界很多年,而且还考了科举,但是他还是不习惯这个世界文人相处的时候动不动就吟诗作对,引经据典。
  刘方杰知道弟子这个习惯,也不勉强,就和赵知县慢慢的走动,夕阳西下,风吹稻浪,到处都是一片金黄的景象,谢继宁感觉自己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李刘两家人都想招待赵知县一行人,但是刘方杰拒绝了,赵知县从善如流,因为他自己也挺喜欢谢继宁家的饭菜,所以在李家称完稻子,又对着几位族老勉励一番,赵知县和刘方杰带着谢继宁还要几个属下就溜达溜达的回谢家了。
  刘家人眼巴巴的看着,但是一想到稻田养鱼的方法还要有求于谢家谢继宁,就不敢太过。
  晚上,等人休息之后,谢老三悄悄的将谢继宁叫了出来,叫到前院的正房,谢继宁出来之后才发现,族长,大伯还有几个爷爷辈的人都团团坐在正厅。
  见谢继宁来,都小小声的说话,如此氛围,弄得谢继宁也用气声说话了,弄得像是做贼一样。
  “爷爷,你们叫我来有什么事情啊!”谢继宁见大家小心翼翼的说话,连忙问道。
  谢象贤嘿嘿的笑了一下,说道:“宁哥儿,是这样的,咱们族学这不是要建设完成了,这刚好你师父还有知县大人来了,你说能不能让他们给咱们家写一个牌匾啊!”
  谢继宁抬头,发现大家都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谢继宁肯定的答应道:“没问题,这只是一件小事情,我明天直接请我师父帮忙就行,知县大人和我师父是朋友,这个忙他也会帮忙的。”
  “那就好,那就好,咱们族学要是有他们的牌匾,那是多有面子的事情,我怕错过这次机会,以后都遇不到了。”
  “大爷爷,你放心,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只要咱们家的人好好劳作,小的这一辈好好读书,这将来咱们一定会兴旺发达的。”
  谢象贤道:“接下来就看你们这一辈了,咱们族里,目前就你家起来了,这一家有不算有啊,还得大家有才行。”眼看着谢老三家的日子过得好,而族里的日子差得远,谢象贤也为族里感到着急,所以试探着问谢继宁讨方法。
  谢继宁道:“慢慢的会有的,所谓先富带动后富,明年大家将这个稻田养鱼弄起来,林地里面也都不要空闲,养蜂,养鸡什么的,只要大家养出来,我就能想办法换成银子。”
  “大爷爷二爷爷,咱们族里等族学建好之后大家聚一下,商量一下将咱们族里以后的产业形成规模的事情,这样大家都能有收入。”
  谢继宁的一番话说得几人连连点头,谢继宁的聪明是有目共睹的,他答应会带着族人发达,那就肯定能做到。
  第二天一大早,谢继宁就鞍前马后的伺候刘方杰洗漱,刘方杰看着这个小狗腿徒弟,问道:“说吧,有什么事情求师父。”
  谢继宁装乖的一笑,说道:“师父,徒弟我弄了一个族学,这个你是知道的,现在族学要完工了,想要师父的写一个匾,还有赵大人的墨宝。”
  刘方杰道:“你书房里面挂了我的那么多了,每次我来你家就是写字,这次你有什么好东西让我又写,你师父我的一幅字,在外面贵着!”
  “师父你的墨宝独一无二,字迹笔走龙蛇,气势非凡,徒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都放到书房时时刻刻都学习。师父,等之后我带您老人家去看看我的宝贝。”
  “什么宝贝,”谢继宁写故事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刘方杰爷孙三都将之前的反复看了,还以为谢继宁有新的了,结果听谢继宁这口气,是应该没有的了。
  “师父,先保密。”
  “没大没小。”刘方杰看着活蹦乱跳的徒儿嘀咕了一句,
  赵知县以为谢家能弄出一个稻田养鱼就让他很惊喜了,结果看到谢家的族学之后更是惊喜,怀安县穷,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作为一地父母官,赵知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但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除了怀安县城有一个刘方杰回来办的观一书院,整个怀安县的文风不振是事实,尤其是乡里,只有大乡才可能有一个私塾,很多乡里都是没有的,所以看到谢家竟然花了大价钱建了一个族学的时候,他特别惊讶。
推书 20234-01-12 :太子殿下今天又在》:晋江2023.01.09完结 152774嘴硬心软傲娇受X年下假正经爹系攻 皇室浩劫中,涧澈将军背叛挚友煜王,对其背刺一剑后,二人不知所踪。 时隔三年,将军把王爷尸身送还朝堂,因平乱有功,拜相。 -数百年后- 太子沈澈被卷入一场宫廷谋杀案。 刑部尚书赵煜新官上任初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