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熠:“?”
怎么随便给人取外号呢?
他更在意的点是:“我当初单纯吗?”
夏师兄点点头:“眼神里都是清澈的愚蠢。”
顾熠:“……”
改天要和法学院的同学请教一下,怒砍师兄狗头犯什么法。
夏师兄能老来他这晃悠的原因是,他最近确实出了点小成果。
之前是上了京大新闻,最近连电视新闻都上了。
可以说,他已经熬过了研究生艰难的初级阶段,正向着资深阶段迈进。
而顾熠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属于等着出成果的小博士一枚。
他觉得夏师兄的存在十分碍眼,对方只要过来露一次面,哪怕只是看看亲爱的师弟的精神状态,顾熠也势必要把他拽住,两人一起讨论起高深严肃的化学问题,顺便在导师面前彼此出卖一回。
客观来说,夏师兄这人虽然偶尔精神状态不稳定,但干起活来可谓十分靠谱,问什么答什么,不仅是他自己研究的方面,对于顾熠的研究,他也能说个大概。
对于顾熠最近看他不顺眼的态度,夏师兄大度地表示,顾熠这纯粹是嫉妒他天才的学术水准,对于这毫无含金量的嫉妒,他选择大度原谅。
“帮我看看。”
“行行行,你先拿过来。”
他这句「先拿过来」刚说出口,就见顾熠毫不客气地捧着一堆资料过来,夏师兄抽出上面几张先看,过了一会,他视线转向顾熠:“你这个角度,有点难。”
“不过我认识一个对这方面有了解的朋友,我替你问问看。”
“行。”
夏师兄答应顾熠的事一般都会做到,到了下午,顾熠就收到了他的答案。
“我再想想。”
顾熠闭着眼睛,闷不吭声去想。
他思路开拓没有夏师兄那么快,但论知识储备,他其实不比夏师兄差,在朱教授眼里,顾熠其实是厚积薄发型———顾熠在学校的时间虽然不久,但他会用课外的时间去弥补自己缺的那些课程,除此之外,对于本专业的书籍和相关的研究,顾熠一向是很透彻的。
他只是脑子转得没那么快,并不代表着顾熠基础不扎实。
“慢慢想,不用太急。”夏师兄轻声道。
顾熠点了点头:“我明白。”
做研究,既需要速度,也需要耐心,能尽快完成的工作,顾熠会加快速度搞定,但对于一时半会难以出成果的研究,顾熠也会给予最大的耐心。
最近的研究,顾熠总会时不时遭遇瓶颈,到了博士阶段,研究比起之前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朱教授对他的要求也更高了,如果说之前朱教授以弟子的标准要求他,现在则完全是以学者的标准来要求。
对夏师兄,对他,都是一样。
第253章 253 日常
博士生涯的痛苦,顾熠暂时还没有领会到,他怀疑是因为自己过早体会了工作的痛苦———尤其不久之前,他刚在《星际觉醒2》剧组经历了为期一年的折磨。
对比之下,搞研究什么的……至少不会让他觉得忙乱。
“顾老师这是得了导演ptsd。”杨艇在群里拍了顾熠一下,“顾老师,明天我们去京市,有空没?”
“有空!”
“时隔一年,终于要见到有空的顾老师,感动。”
顾熠当导演那阵,谁找他他都只回没空,后来杨艇他们去探班,顾熠只是潦草地领他们在剧组逛了一圈。
他在剧组闭关,季迟几人却都没闲着,大多闷着头搞创作,偶尔在综艺上露一露面。
几人当中,曝光率最高的无疑是何钊,他今年领衔了一部音乐剧,正在开启全国巡演,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相比其他偶像团体,Crown的日常可谓低调到了极点。
杨艇他们都认识路,顾熠没必要去接,几人约在了京大外面见面,杨艇口中的「我们」顾熠没有细问,只知道是两个人以上,结果一见面,顾熠睁大了眼睛:“你们怎么都来了?”
“嫌人多吗?”
顾熠看向谢行嘉:“你不是在当演唱会嘉宾吗?”
他昨晚刚看的报道,谢行嘉在给百千娱乐新出道的偶像当演唱会嘉宾。
“我确实没从S市过来。”谢行嘉冲他一笑。
虽然现在的Crown外出不用戴墨镜和帽子,但一群人杵在这显然有些高调,顾熠回忆了一下:“最近有活动吗?”
有组合活动的话,袁承一定会提前告诉他一声。
“没有活动。”刘钧源笑道,“只是最近比较闲,大家想出门溜达溜达。”
过程比刘钧源描述得还要简单———在几人或打游戏或玩猫或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忽然有人提了一嘴:“要不要出去玩?”
“去哪?”
“京市?”两人以上同时发出了提议。
结果可谓一拍即合,甚至分析过后,几人发现,除了顾熠外,大家都没有好好逛过京市的景点。
顾熠:“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我逛过?”
其他人:“?”
“没人要求在京市读书必须逛景点吧。”顾熠一脸正经。
刚考进京大的时候,顾熠还会有去哪里溜达溜达的想法,越往后他的兴趣越是直线下降,连隔壁清大都懒得去。
“等逛完京市,我们打算去其他地方玩一玩,主要是之前没去过的地方,顾老师要不要加入?”
“要。”顾熠道,“等我把研究搞完。”
去其他地方旅游或许会耽误顾熠的研究,但在京市市内绝对不会,顾熠被他亲爱的队友们拽了出来。
顾熠发现,这群人该懒的时候和他一样懒,但该狂奔的时候,他们可以跑得比谁都快。
为了证明自己是好汉,他们居然在长城上比起了冲刺,顾熠跟在后面看傻了:“咱们是一个队的吧?”
“顾老师,你太菜了,你现在被逐出Crown了。”
“我只是这段时间缺少锻炼。”顾熠反对,“我也没有完全不锻炼。”
这个时节,长城上游客并不多,天有些冷,顾熠走着走着就觉得热起来了,等到了最高处,谢行嘉掌镜,给他们一人拍了一张游客照。
顾熠原本是打算自己拍的,鉴于他过往的黑历史,被队友们无情地拒绝了。
顾熠:“我去进修过的好吗?”
“以我对你的了解,你拍其他人可能正常,拍我们绝对崎岖陡峭。”
顾熠不信邪,「咔咔咔」拍了好几张。
确实……有点丑。
虽然和崎岖搭不上边,但也和好看没有任何关系。
顾熠:“……”
他唯一不明白的是,既然已经批判他的照片丑,为什么还非得展示出来?
杨艇把不同的照片贴在主页让粉丝去猜,结果粉丝们压根没费工夫,就猜到哪张是顾熠拍的。
“总而言之,最丑的那张是顾老师拍的就对了,好看的照片大船是不会贴到网上的。”
这条评论收获了最多点赞,顾熠也没忍住,点赞了一波。
之后几人又去了京市的其他景点,小街小巷全部逛了个遍。
“好想和皇冠团偶遇!!”
“@顾熠,逛什么景点,快回来写论文!!”
“笑死,孩子逛个景点怎么了,本化院生已经快被顾老师卷死了,没必要再卷了!”
“难道不该让顾老师好好玩,我们背着他偷偷卷吗?”
季迟他们在京市待满了一周,自Crown成团以来,除了暂停的那一年外,属于成员们自己的时间其实不算多。
哪怕在合体活动相对少的时期,给他们个人的邀约都没有少过。
只是几人一直很会取舍,会选择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见面,几人的留言下方依旧有粉丝催七专的声音,不过顾熠这一年多一直在忙碌,其他人也有脱不开手的工作,粉丝们只能让他们「别忘了」七专。
“十年六张专辑的话,出道50年就有三十张专辑了,皇冠团三十专进度6/30,现在开始算!”
“楼上你考虑得好深远。”
“只有本化院生在期待顾老师拿奖吗?夏师兄虽然还没毕业,但是我看好他拿青年化学奖。”
“+1+1。”
“毕竟是拿了校长奖学金的人。”
而顾熠……从出勤率上说,他拿校长奖学金的可能就很低。
在博士剩下的时间里,他打算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
季迟他们不久后就回S市了,他们手头都有工作,能抽出这么久的时间已经不容易,顾熠在去《星际觉醒2》剧组后就把能推的工作推了,以至于他回京大之后,被邀请出席的活动只是廖廖。
对顾熠而言,这样刚刚好。
季迟他们一走,顾熠就闷回实验室了,生活是看文献-做实验-看文献无限循环,返校几个月后,顾熠的实验终于慢慢有了进展。
“有发现了?”
顾熠点点头:“有了。”
朱教授给了顾熠一列表的任务,他的要求并不是让顾熠把每一项都完成,而是要他做出一些有突破性的成绩。
顾熠目前发现的成果,算是其中有突破性的一项。
“我看看。”
刚看到顾熠起的标题,夏师兄眉头皱了起来,他觉得顾熠的研究内容有些宽泛,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但往下翻了翻,他发现,顾熠通过一项项小研究的结果得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这是目前学界还未曾涉及的领域。
“很有意思的结论。”夏师兄转身看向他,“要不要试试《Nature》?”
顾熠正在啃鸡腿,听到他的话差点噎着。
“你慢点,真被鸡腿噎死,我就要出名了。”
“你觉得我能投《Nature》?”
“要不你先问问导师?”
顾熠把鸡腿啃完:“师兄,你别把《Nature》说得和大白菜一样。”
国内当然有发《Nature》成功的年轻学者,但他们通常有留学背景,师从诺奖大佬,在研究确实有突破的情况下,发《Nature》比普通研究人员更容易些。
但以顾熠的履历,投《Nature》恐怕不太容易。
“你发过《Angew》,又发了《JACS》,三级跳不是很正常?”夏师兄道,“咱们专业谁会不想发《Nature》?”
顾熠发在《JACS》的论文被编辑部选为热点文章,上了推荐,当时他只是硕士,这样的资历已经很难得了。
顾熠现在的研究本质上还是来源于他研究生时期的发现,一脉相承的东西,只是他后续的跟进不足,让海外在这一研究领域拔得了头筹。
“《Nature》之前有篇文章你看过没?”
“我基本都看了,除了……”
夏师兄找了一会,把原文找给了顾熠:“这篇,和你同一个研究方向。”
既然对方的文章能上《Nature》,以顾熠的研究成果,也未必不可行。
夏师兄《JACS》早就发了,他整个博士期间的研究就是奔着一篇《Nature》去的,所以他最近看谁都能上《Nature》。
顾熠觉得,在夏师兄眼里,他的脸大概已经长成了《Nature》的模样。
朱教授的意见是,顾熠可以尝试投一下《Nature》,在那之前,他的研究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上《Nature》不容易,但是《JACS》问题应该不大。”
顾熠和夏师兄读博的初期,两人的研究就和朱教授的领域分开了,朱教授会给相关的意见,但研究究竟如何进行下去,还是由两人自己来决断。
所以化院公认的是,当朱教授的学生会比较辛苦,但出成果也比较快,他不是那种把学生当苦力用的教授,相反,在对学生的推荐上,他可谓不遗余力。
不仅对顾熠两人如此,朱教授对其他学生也是一样的态度。
顾熠自己原本是打算投《JACS》,毕竟有过经验,再投一次是顺水推舟,不过他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投《Nature》也未必不可行。
主要是———在他纠结投前者的时候,夏师兄会用充满威压的眼神盯着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顾熠:“……”
他把组里的师弟师妹们都带上了。
顾熠眼下还是博士,组织课题组申请项目还有难度,但他目前的研究形式和课题组区别不大,他自己做一部分研究,师弟师妹们再做一部分,再出研究成果。
朱教授建议过顾熠申请项目,但他偏偏错过了报名时间。
现在这种状态的好处是,自由度更高,而且顾熠本质上不是导师,他没有压榨师弟师妹们的权力,就算他想压榨,朱教授也会过来监督他。
朱教授对于压榨学生的行为深恶痛绝,虽说这样有利于导师出成果,但自己受过压榨的,很可能继续压榨学生,一代传一代,除了科研外,学生自身要承受太多不必要的压力。
他自己就经常给顾熠钱,虽说顾熠不差钱,但只要是顾熠该得的,哪怕几百块钱,他都不会少给顾熠一分。
这个月的某一天,顾熠觉得论文差不多了,就给《Nature》杂志社投了稿。
接下来是漫长的审稿期,但对顾熠来说,他也可以短暂地休息几天。
一部电影拍完就是结束,但研究的尽头是无限的。
“顾师兄,在吗?帮我看看论文。”
顾熠在啃苹果,师弟前脚还在微信问他,只过了几分钟,对方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
顾熠指着一边洗好的苹果:“吃吗?自己拿。”
泡实验室久了,每天动脑,不吃东西根本扛不住。
顾熠在学校就住博士宿舍,单人间,夏师兄在他楼上,平时有事找导师也方便,朱教授人只要回了京市,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
顾熠自己平时也不爱出去溜达,就算在宿舍里,他一般也是看文献,师弟们要找他的时候,自然知道能在哪里找到他。
师弟的论文上已经有了朱教授的修改痕迹,但他依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来问了顾熠。
顾熠很好说话,是他的师弟师妹们公认的。
其实夏师兄也很好说话,但夏师兄这几天不在学校,这种情况下,顾熠通常是第一选择。
两人一边看论文一边低声讨论,咬苹果的声音时不时响起来。
一般来说,师弟们要么不来顾熠宿舍找他,一找就是几个小时,翻文献,查资料,偶尔顾熠还会给朱教授打电话———这活儿其他人不会干,顾熠和夏师兄最敢。
“顾师兄,我这篇想试试《JACS》,你觉得可行吗?”
顾熠点点头:“可以啊。”
“那我到时候要投了,你再帮我看一看。”
顾熠一口应了下来。
他之前投给《Nature》的那篇论文还没什么声响,他等着杂志方的回信,不过他手头已有的研究还不能停,这和论文能不能发关联不大,该做的研究还是得做。
又过了一阵,顾熠又憋出一篇论文来。
朱教授这下都挑不出顾熠的毛病了,以写论文的速度来看,顾熠在博士生里算是很快的了,而且顾熠并没有水论文的心思,研究都是踏踏实实在做的。
只是相比前一篇论文,他这篇新论文的切入点很小,属于边边角角的研究,看起来像是民科论文,但读着读着,文章本身的趣味就体现出来了。
顾熠在arXiv上先投了一遍。
按这篇论文的体量,想发《Angew》和《JACS》都有些难度,但客观来说,这个想法本身还有点意思。
arXiv上每天有无数篇论文,顾熠空闲时间不多,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登陆网站看一看最新的研究进展。
对于研究者而言,arXiv起着宣传广告一样的作用。
顾熠只负责贴,后续会有什么影响他并没有考虑,毕竟这篇论文只是他之前研究的衍生品,只不过一般人未必会考虑这个角度。
一大早,朱教授泡了杯浓茶,打开电脑,先习惯性地打开了arXiv网站。
相对来说,arXiv上天马行空的化学论文比物理学、数学论文要少许多,每隔几天,就会有人宣布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其中固然有数学界赫赫有名的学者,更多的结论缺来自民科。
化学方面的难题知名度远不如哥德巴赫猜想高,所以每天搜索一下arXiv,朱教授能看到不少有意思的研究。
一些论文会被业内知名的学者评审,从而扩大知名度,在知名刊物上发表的可能性更高。
其中一篇论文他看着挺眼熟,再一看作者,果然是顾熠。
这篇论文他不建议顾熠投那几家影响因子高的杂志,投了对方也未必会收,知名杂志通常只考虑收那些改变世界的论文,顾熠这个研究太小,对方瞧不上倒也正常。
但朱教授很快发现,顾熠居然被业内一位很有名气的同行评审了。
对方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思、有独创性的研究,尤其在应用领域。
这位同行的名气是世界性的,他的评审自然引发了一些关注。
在arXiv上搜索顾熠的名字,有《Angew》和《JACS》的论文,还有一篇通过了同行评审、正在排《Nature》的论文,在同一个研究领域,顾熠的论文并不是质量最高的,至少他暂时没有被《Nature》审核通过。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领域,顾熠的研究往往是起步最早的。
他提出了相关认知,这个认知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进而催生了更多的研究。
只是顾熠出成果的速度很慢,似乎没有处处领先一步的想法,除了前几年出席的那场学术会议外,他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次数也不多,属于学术界的神秘派。
但他通常会提出一些很有创造性的发现,尤其是他这篇论文,在那位鼎鼎大名的同行评审前,有不少浏览arXiv的学者都注意到了这篇论文,但因为它的探究看起来过于浅显,只看了标题和摘要之后,就令人失去了全部兴趣。
大佬点评过以后,这篇论文立即身价百倍。
顾熠试图发《Nature》的那篇论文也被更多人注意到了。
递给顾熠的学术邀请函慢慢多了起来。
而华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则默默开始搜索顾熠这个名字。
最先出现在百度百科的,是一位国内鼎鼎有名的明星,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就算是刚刚归国的学者,也在自家学生的朋友圈或是某个广告牌前见到过这个明星。
尤其Crown开巡演的时期,当地的地铁站和公交站台必然是会有相关宣传的。
明星顾熠把博士顾熠的风头压得死死的,不信邪的学者们默默在顾熠后面加上京大这个标签,出来的却是百家号和各种营销号的八卦。
《娱乐圈高学历明星评点》
《这些明星竟然是隐藏的学霸》
学者们:“?”
搜索了许久,到最后,看着顾熠的百科,他们才确定,这个明星顾熠和发表论文的京大顾熠是一个人。
教授们未必清楚,他们的学生却再清楚不过。
“我导师最近长着一张恨铁不成钢的脸,恨不能我现在去拍戏然后自己拉研究经费回来。”
“笑死,我导师他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还给顾熠导师打了电话———他自己还去看了《亡国之君》,都不知道主演其实和他是同行。”
“早上开会他还在说什么娱乐至死,人人都知道明星,没人知道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大家顾着他的面子没好意思说,只有最小的00后师妹笑出了声。”
“师妹很勇,导师很尴尬,就开始批评顾老师当演员这事阻碍了他在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
“顾老师没有受伤害,但是我先受伤害了。”
顾熠在化院这事关注娱乐圈的网友都清楚,毕竟顾熠不管读研还是读博都引发过关注,也有不少人对他的研究进行过质疑。
但在学术圈,老师教授们关注娱乐圈的不多,顾熠之前在《Angew》和《JACS》的论文引起过一阵注意,但作为学者,成果通常是持续性的,顾熠一段时间没有产出,学界对他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
而不管顾熠在娱乐圈做出了怎样的成绩,在学术界,他想受认可,还是得先出成果。
顾熠等了足足一个多月,才等到《Nature》方面的回复。
顾熠身后虽然没有诺奖大佬支撑,但朱教授在国内化学界赫赫有名,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气,加上顾熠所研究的是当下的热门领域,文章还是值得一观的。
他这篇论文和《Nature》此前刊载过的一篇文章是同一个领域,但二者得出的结论则大不相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影响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究竟选择哪个方向,原先只有那位英国学者的结论,但现在,顾熠指出了另一个方向,也给行业多了一份选择。
《Nature》的提问细致入微,却又堪称刁钻。
就顾熠自己的角度来说,写这篇论文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得那么细致,不过对于对方的提问,顾熠倒是能给出相应的回答,虽然发表的论文篇数不多,但顾熠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菜鸟。
“《Nature》的答复也太慢了。”
“要找大佬审稿嘛,急不得的。”
国内学者发《Nature》很难,《Nature》自身代表着学界的发展方向,在审稿核稿方面自然更加谨慎,举例来说,京大化院能发《JACS》的不在少数,但发《Nature》的屈指可数。
不过有《Nature》正刊在手也不意味着一定能进化院任教,还要看论文的含金量,顾熠这篇《Nature》能发的话,他未必可以留校,却可以去一所不错的大学任教。
而且即便上了顶刊,也不代表能转化为科研成果,更有学者认为,《Nature》《Science》这类顶刊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垃圾,产生不了太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顾熠思考了一下,自己的研究必然是不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的。
“师兄,你投得怎么样了?”
“投了,也在等审稿。”夏师兄悠悠叹了口气,“还投了两篇《JACS》。”
顾熠脑袋伸过来:“你是不是骗师弟师妹的稿子了?”
夏师兄:“……”
在这种情况下,他完全不想和顾熠说话,只用眼神对顾熠表示深深的鄙视。
客观来说,夏师兄的研究转化为成果的可能性比顾熠更高,他的研究领域实用性更强,所以就业前景比顾熠好一些。
夏师兄:“你和我说就业前景?不知道我在等你包养吗?”
他目前还是在读,顾熠已经就业十年多了好吗?
朱教授不知道的是,顾熠和夏师兄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顾熠希望夏师兄可以在学术上包养自己,夏师兄希望顾熠可以在金钱上包养自己。
他们的追求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某天,顾熠正对着电脑发呆,他感觉自己需要写点什么,打开电脑之后却是大脑空空,不想看文章,也不想写文章。
然后,他的电脑忽然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