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科举文当皇帝—— by思风林

作者:思风林  录入:03-13

这次他们俩人除了叩拜天地父母,还要拜白明理。
既然受了人家的拜,白明理当然不能白受,他准备了许多礼物呢。
等礼毕,白明理才说:“好,真好,朕只望你们能够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谢陛下。”苏硕有些激动地说。
方青婉能够听出白明理语气中淡淡的羡慕,一时间她原先种种思绪就变成了一腔温柔,她的眼眶竟然有几分酸涩,不知是为了什么。
陛下和兄长都是好人,陛下更是明君。
既然如此,有何不可呢?
兄长和陛下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呢?
白明理没有多留,很快就带着宋河等人离开了。
在回宫的马车上,白明理还能听到喜乐声。
白明理靠在马车上静静听着。
他的手指合着曲子轻轻地敲着马车边缘,似乎沉醉于这欢乐的乐曲。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真是一件大喜事啊。

方长鸣这次终于是找到行万里路的机会了。
有季连惠那小子在,方长鸣便是遇到刺杀,也能安全些。
季连惠虽然在京中, 可武功兵法都没有落下,他迟早是要去西北接班的,无论是镇北王府还是皇室都不想看到季连惠不学无术。
这小孩也是受到万千瞩目成长的,这一次好容易才出去放放风。
方长鸣跟季连惠算是一拍即合了, 按照方长鸣信中所写,他们乔装改扮,装作走商, 探查良种推广的情况和各地盐井。
方长鸣给他寄信的同时,季连惠作为臣子自然也要寄信。
所以白明理这一下子就有了两份信件可以看。
这俩人看事情的角度非常不一样。
季连惠基本上除了一些浅显的问题汇报以外, 便是逛吃逛吃逛吃……
每寄一封信,白明理就会看到他夸哪种食物特别新奇,这里的人有什么特殊的习俗, 哪里有哪些食材等等,最后再说要献给他这位陛下。
起承转合还不忘讨好自己。
季连惠可能是在京城憋坏了,少有的几次外出也是有重要任务。
这次就不一样了, 有方长鸣在前头顶着。
作为副手的季连惠就有点放飞了。
对他说来, 此次出行, 除了办差以外,更是远足。
相反的,虽然方长鸣的信也很是轻松愉快, 但跟他讨论的问题就多了。
煮盐法能够兴盛那么多年,有它的优点。
所以方长鸣并没有要重晒盐法轻煮盐法的意思。
只是要按照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情况来处理。
比如方长鸣非常感兴趣的火井法,重点就是增强火井的安全性, 并不是要他们接收别的地方的盐。
把控全部盐,确实能够有效地防止地方割据。
可也要考虑到民生便利的问题,还有当地盐工的生存问题等等。
具体问题便要具体分析,治理如此大的疆域,不能使用完全没有弹性的律法。
这段时间白明理都是把季连惠的信当笑话集和美食集看。
而方长鸣的信当然是意见书。
方长鸣很多想法跟他相同,对于俩人来说,改革盐政都是一件从未办过的事,俩人只能相互搀扶着,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次,白明理照常先打开方长鸣的信看了起来。
方长鸣在信中写,他已经离开川蜀,要继续往东走,他说那里大部分的火井非常粗陋,大改恐怕有点难,但是修改得更安全些是肯定要提上日程的。
白明理将信件看完,轻轻将信纸折起来。
这样逛下去,怕是又要花上几年时间。
不过这是应该的,若是能毕其功于一役,将这次盐政理清,顺势将良种推广得更广,不论近几年有没有天灾,朝中应当都能够安稳。
白明理换了张新的信纸,简单写了下这些日朝中的事,然后又写了他给苏硕放了个长假,让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好好相处。
人家刚成亲,白明理觉得还是得让他们多相处一段时间。
之后白明理才是稍微说了说宗室的问题。
齐朝虽然开国不到百年,但是也有几代人了,宗室那是越来越多。
可真正手中有差事权力的,却是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又有前朝夺嫡的事,当年也有不少宗室站队,被牵连杀了一批,真正跟他血脉上还亲近,地位高的王,同样很少。
白明理没有刻意避开这两者。
能在本朝打压宗亲的情况下,还有权力和差事,或是血脉足够亲近继承皇位的一系却稳稳当当活到现在,说明家中不是聪明有眼力,就是懂得审时度势,家学肯定不差。
不能因为顾虑,就放弃这些选择,万一里面就能出个明君呢。
白明理敏锐地发现随着权力的逐渐收拢,很多权衡利弊的考虑都可以忽略了。
他现在更注重将来继承这皇位的孩子的人品和素养。
哪怕身份上有点问题也没什么。
可以先召这些孩子入宫读书,不说什么过继的事。
只说他们是来宫中陪伴东太后和其他太妃娘娘们。
光是从侧面打听这些孩子的情况就定下来,实在太不保险。
等到他亲自教一教看出秉性之后再说。
既然是陪东太后和几位太妃娘娘,自然不能光召见宗室中的男孩,女孩也要来承欢膝下才对。
至于往后选谁,那是许多年之后的事,端看他们自己学成个什么模样。
为了防止骤然间产生巨大的反抗,白明理和方长鸣已经商量好了,要温室煮青蛙。
慢慢来,不着急。
这日大朝会。
白明理伸手,隔开想要为他整仪容的宋河,亲手正了正头上的冠冕。
这玩意沉得很。
每一次戴,都让白明理想到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如今他却是能够稳稳地将其戴好了。
白明理乘坐龙撵到了栖龙殿上朝。
唐丞相百无聊赖地用笏板挡住面孔偷偷打了个哈欠,他刚一放下笏板就看发现赵朗月正幽幽看着他。
唐丞相:“……”
这些年,每回赵朗月见到自己的眼神都冷飕飕的。
他从一开始的慌乱,到现在的惭愧,用了两年的时间。
赵朗月在工部升官的速度很快,两年间跳了几级,已经从七品小官,变成了五品的员外郎。
可他从未因为旧怨针对唐家,想来这人随了方长鸣的性子,完全是对事不对人。
唐丞相这些年便是个傀儡,朝中事务都抓在陛下手中,他这个百官之首只需要支持陛下就可以,他因此有了许多时间回想以往的事。
唐丞相到了如今,才真心反思当年他御下不力,造成的许许多多的错误。
他咳嗽两声,对上赵朗月的眼神,对他遥遥郑重地拱了拱手,算是打个招呼。
赵朗月嘴角翘起,真的走了过来。
满是感慨的唐丞相:“???”
这人怎么过来了?!
赵朗月来到唐丞相近前,唐丞相走到僻静处,赵朗月跟上,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陛下今日要提议宗室中的孩子入宫读书,陪伴东太后。”你记得支持。
唐丞相:“???”
这,陛下前段时日关心宗室,难道为的是这个?
宫中没有皇子,这召其他宗室子入宫。
这事怎么想都不太对劲。
什么陪伴东太后他是不相信的,毕竟他隐隐知道,东太后在后宫中事务繁忙,想必不会喜欢养一堆孩子。
难道陛下真的不想要成婚?!
这是想要过继宗室子?
还是,当年俞太后下毒到底还是伤了陛下的身子,只是当年陛下没有亲政,怕多生事端,只好让太医帮忙隐瞒,如今大权在握,便要隐隐透出真相了?
唐丞相张了张口,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问。
他这心里的猜测太过吓人,这话可不能问啊!
赵朗月一看他这反应就知道方大人又料对了。
方大人说了,这时候什么都不说让这些人想就好。
当然这样也有坏处,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野心,尤其是被选中的宗室子的父母亲人,不过,他可是知道,方大人和陛下选得都是同家中不甚亲近的孩子。
若是还有人生了其他性子,那压下去就好。
如今陛下大权在握,方大人虽是在外,可这些年的布置逐渐显出厉害来,朝中各个衙门中都有方大人的心腹,虽说方大人不想引起党政,没有再刻意拉拢扩充势力,可也称得上权倾朝野。
赵朗月幽幽地拍了拍唐丞相的肩膀说道:“我前些日,被惊得病了几日,唐丞相你可要撑住。”
他是真的被吓病了,陛下和方大人竟然是那种关系。
他缓了好几日才好!!!
唐丞相只以为赵朗月是在隐隐肯定自己的猜测!
这……他们唐家都上了方大人和陛下的船了。
便是想下都下不来啊!
他肯定支持!
过继的孩子也符合法统!
唐丞相立刻强行打起了精神:“赵大人放心,老臣我晓得了。”
这天白明理就见站在坐在前头的唐丞相正襟危坐。
一副立刻要站起来的模样。
唐丞相到底是百官之首,众臣一看唐丞相的反应,就知道陛下肯定又有什么大事要说。
白明理看时机到了便说道:“朕想要召宗室子入宫读书,陪伴东太后与众位太妃,爱卿觉得如何?”
还没等有人出来反对,唐丞相立刻站起身行礼道:“陛下圣明,东太后劳苦功高,召宗室子入宫承欢膝下极好。”
吴太傅也早早从女儿那里听说了点消息,东太后只是向他透露,陛下不想成婚。
只是他不太相信,如今一看是真的?
吴太傅也赶紧起身道:“陛下乃是一片孝心,是皇家私事,臣以为很是得当。”
宗正沈至诚虽是不赞成陛下不愿成婚,可这回到底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还有回旋的余地,说不准多年后陛下就想要自个的孩子了?
选的也是宗室子弟,能得陛下教导,对沈家来说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沈至诚心中叹了口气,认命般地也上前说道:“陛下圣明。”
赵朗月已经同方长鸣的心腹们通过气了,此时此刻,许多臣子都起身赞成此事。
其他人:“……”
他们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情况。
原本还想要反抗一下,厌恶陛下亲近宗室的大臣,一看是这幅场面,还反抗什么啊,便只能默认了。
白明理笑道:“好,此事便交给宗正了。”
沈至诚行礼领命。

方长鸣重新回到建州时, 特地从县丞那里接回了自己以前养的四条黄狗。
他揉了揉大黄的脑袋:“大黄,好久不见啊。对不住了,这么多年没来接你。”
大黄呜呜着, 似乎在倾诉这些年的委屈。
当然县丞是方长鸣手下,方长鸣养的小狗,他自然是用心照顾,这几年下来, 大黄几只狗长得膘肥体壮。
看起来完全是没吃过苦的模样。
季连惠在一旁笑道:“当年,你前去京城前程未卜,自然不好带着他们, 相信大黄他们肯定能够理解。”
方长鸣点点头。
跟‘故友’叙过旧,方长鸣又带着季连惠和其他同僚逛了一下他的旧宅。
唐致当县令的时候, 大部分时间并不住在府衙里。
而现在的新任县令倒是住在这儿,只不过这位县令年少未成婚家中只有双亲,只是清理出一个小院居住, 方长鸣当年居住的地方竟是一直没人住。
“臣,让人每隔一个月便来清扫,现下正好能住。”新任郭县令笑着说道。
方长鸣说:“多谢郭县令了。”
“方大人客气了。方大人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同下官说, 下官定然竭力去办。”郭县令对方长鸣很是敬重, 这奇丰县可是个好地方, 商业发达,梯田众多,蛮族和顺, 他能够分到此处,能学到许多东西。
他是家中有些产业, 但并不豪富,选官时他没有试图四处送礼, 毕竟他送也送不过旁人,还不如等待,反正他亲族简单,不论去哪儿都能带着父母照顾。
万万没想到,他能被分到奇丰县!!!
季连惠一看郭县令这模样,哪里有不懂的。
这是又碰上了个敬仰方长鸣的官员。
一路行来,季连惠发现这恨不得方长鸣去死的人很多,这敬重方长鸣的人更多。
难怪方长鸣要来这里了。
方长鸣决定将奇丰县旁的渔场作为实验晒盐法的地点。
这个渔场表面上是属于建州皇商叶家的,而许多人都默认叶家是方长鸣门下的商户。
这里是最合适的地点。
不仅仅是自然环境合适,更是政治环境合适。
方长鸣实验晒盐不会受到太强的抵抗。
这段时日,方长鸣轻装简从带着季连惠等人,选盐田,制卤水,晒盐。
一开始季连惠还没看出他要干什么,等到盐田中的盐像是粮食一样‘长’出来之后,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方长鸣神神秘秘的了。
“若不是事关重大,我怎会到了奇丰县还掩盖行迹。”方长鸣见季连惠反应那么大,才发现这人竟然一点都没猜出来,这一年多来的逛吃逛吃,不会把人脑子给吃坏了吧?!
季连惠耸了耸肩说道:“我还以为你是怕奇丰县的父老乡亲知道你来了,会热情地送东西,你才这么躲躲闪闪的,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方长鸣:“……”
仔细想想还真有些道理。
两个月后的一天深夜,方长鸣找到了个独处的时间。
大黄带着几只小狗趴在他的门口睡觉。
赵兴为方长鸣端了杯浓茶。
“公子,别熬得太晚了,我就在外头守着。”赵兴说道。
方长鸣摆摆手说:“去吧。”
赵兴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大黄毛绒绒的脑袋。
方长鸣喝了一口浓茶。
然后拿起笔,挥毫写了一封关于盐政改革的折子。
他在折子中写了晒盐法,以及他走遍大齐所能想出的,最合适的盐政改革方案。
方长鸣以晒盐环境的合适程度、运输的难度、煮盐法的成本等等方面,将大齐的用盐区域分为五处,不同区域的盐政改革的方案都有不同。
其中凝结了自己和白老师数年的心血。
他一口气将折子写完,才感觉手指僵硬,额上都是热汗。
方长鸣竟然有种虚脱的感觉,他旋即放下笔,轻笑了一声。
“从奇丰县开始,也该从这里结束。”
“不对,不是结束。”
方长鸣侧头看向紧闭的窗户,那是京城所在的方向。
他脸上的神情逐渐温和。
“才刚刚开始。”
——————————
折子和方长鸣写来的信件很快来到白明理面前。
他拿着那份折子竟然觉得这有千斤重。
这是自己跟方长鸣的心血啊。
白明理仔仔细细地将折子看了一遍,在折子最后他看到了方长鸣推荐办理此事的官员名单。
白明理惊讶地看着那些被仔细挑选出来的人选。
他还以为这一次方长鸣又要独揽此事。
可并不是,方长鸣既然划分了区域,便没有想过要自己独占这个功劳。
各地把持盐的势力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而方长鸣选出的人选,几乎是对症下药,有不怕死的想要早建立功名的官员,有世家出身却妄图转换身份,倚靠皇室的官员……
白明理长长舒了一口气,以他现在的眼光看来。
这样倒好了,若是什么事都由方长鸣完成,不给任何人一些甜头,这事定然有人在暗中下绊子。
要是换成几年前,推行此事定然艰难。
可是现在不同了,自己大权在握,外加方长鸣已经在折子中选择了交托一部分利益出来,这件事的阻力便会小很多。
权力和利益果然是好东西。
白明理自嘲地笑了一下。
“去将唐丞相、赵大人、六部尚书……”白明理一连报了许多重臣,“有要事相商。”
“是。”宋河应声而去。
白明理同唐丞相等人商量了一天一夜。
这才敲定了盐政改革一事。
唐丞相虽是凑数的,也要一同熬着,等他疲惫从皇宫中出来时,不由得在心中感叹:“陛下和方大人,真是……爱民如子,我输得一点都不冤枉。”
盐政改革之事在大朝会上被提出,因为提前已经通过去,折子很快通过。
白明理选定了去奇丰县探查晒盐法的官员,其中就包括已经成为户部左侍郎的唐致。
唐致有一瞬的恍惚。
方大人,几年未见了。
奇丰县啊,方大人选的这地方好,应当无人能够伤到他。
直到一切定下来,白明理才想起来,自己还没看方长鸣当时一同寄来的信。
这般重要的事他竟然忘了。
白明理拿起那封未拆封的信,轻轻摇了摇头。
他将信打开,信中的内容很简单。
等到来各地盐政改革的事走上正轨,他就要回来了。
‘从奇丰县开始,在这里完成,我很满意了,我想我该回京城了。’
方长鸣没有再用古文,而是用叹息的语气写道。
白明理看到这句话,好像就看到了疲惫但又悠然的方长鸣。
他嘴角勾起一个喜悦的弧度。
白明理知道,他们再见的日子不远了。
时间似乎变得很慢,方长鸣一直等到,盐政改革的推行中大部分阻力解决,才踏上回程。
这段时日他就像是救火队,哪里有问题赶去哪里。
竟是比实验晒盐的时候还累。
因为操劳,他变得更加劲瘦,看着倒不像是个文官,像是个抓起长枪就能上阵杀敌的武将。
干脆方长鸣就将回程的安全问题全权交给了季连惠。
而他则是一边行路一边休息。
哪怕归心似箭,他也想要以个精神一些的面貌回去。
季连惠跟着玩了一大遭,见方长鸣这么累,他拍胸脯保证一定要好好安排。
“要不要我再给你买点擦面的药膏啊?”季连惠凑到他面前挤眉弄眼地问。
方长鸣半靠在马车中看书,顺便写写游记。
听到季连惠的话,他皱眉不解地问:“为何?”
“如今可是以面白如玉为美,你现在嘛,好看还是好看,就是黑了些瘦了些……”季连惠眨了眨眼没有说完。
方长鸣冷着一张脸把人赶了出去!
他现在可是有腹肌的人,还是劳动中练出来的腹肌!
瘦什么瘦?!
不过黑,确实有点黑。
这也不用抹药吧,捂一捂就好了……吧?
方长鸣不太确定地摸着自己的脸想,或许白老师就喜欢他现在这样的?
他纠结了一日。
最后赵兴得到了一个新的命令,那就是下次入城之后给他偷偷买点擦脸的药。
赵兴:“……”
唉,总觉得自家公子越来越不正经了。
嗯,或许公子以前就不正经,只是没表现出来吧。
——————————
“陛下,方大人回来必然要入宫觐见,您不必亲自到宫门去迎,这不合规矩。”唐丞相劝道。
他没想到自己被薅过来是这种事。
如果能重回当年,他必然要好好御下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有您这位百官之首跟着,朕自然放心。”白明理半是开玩笑,半是当真地说道。
赵朗月同样被陛下召见,如今他站在一旁静静地瞧着唐丞相。
唐丞相:“……”
我这也不知是犯了哪路神仙了,我改还不行吗?!
唐丞相叹了口气,组织了下话语才说道:“方大人代陛下巡视,还发现了晒盐法,劳苦功高,陛下去迎乃是亲近之意,无可指摘。”
白明理点点头:“你说得对。特别对!”
唐丞相:“……”
赵朗月则是惊讶地看向唐丞相,虽然刚才唐丞相是在胡扯,但巧了,他还真是说中了。
突然赵朗月觉得,让唐丞相先当着这个丞相,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方大人果然深谋远虑。
唐丞相:“???”
赵朗月一直看着自己干什么?
难道赵大人觉得自己还不够倒霉?!
白明理如今没有多余的心思关心他们的眉眼官司。
宋河早就让人备好了龙撵。
白明理去寝殿中换了身郑重些的朝服。
另一边,方长鸣没有回府,他准备先入宫……见一见白老师。
他骑着马同季连惠缓慢并行。
在京中,便是能够骑马也不能狂奔。
到了靠近皇城的位置,他们更是要下马步行。
“那里,怎么是。”龙撵。
季连惠耳目清明,一下子就看到了在皇宫南门等待的龙撵,那是朝臣觐见的必须通过的宫门。
方长鸣也看到了!
他木愣愣地站在那里。
季连惠回身去看他,他看了看宫门口,又看了看方大人,他想说这里有禁军把守,似乎还有朝臣跟着陛下,他想要说让方长鸣收敛一些……
可是,许许多多的叮嘱到了嘴边变成了。
“去吧,你快去吧!”
方长鸣被他的声音吵醒,这才回过神来。
白明理噙着笑意,远远地对他挥手。
方长鸣黑了些,也瘦了,应当吃了许多苦头,白明理鼻头一酸,他微笑着不让自己留下泪来。
突然,他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情绪,直接从龙撵上跳了下来。
“陛下!”宋河伸手想要搀扶白明理。
白明理却推开了他的手,快步走向前。
此时此刻,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皇帝。
或许他打心里也没记得这件事。
方长鸣他快步,几乎是小跑着来到皇宫宫门口。
方长鸣一撩衣角,便要行礼。
白明理紧走几步,扶住了他的胳膊。
两个人瞬间进入了黑漆漆的空间中。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
好像一切话语都变得那么无力。
方长鸣试探着伸出手,环抱住白明理,白明理轻轻地抱住了方长鸣的腰。
两人就久久的,久久的拥抱着。
在这里,外界的时间凝固,他们终于可以只面对彼此了。

自方长鸣回来后, 只是回方府上住了两日,就入宫住下了。
吓得季连惠每次上朝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真不会有一日需要他带兵勤王吧。
让他纳闷的是, 朝中竟然一片安静。
好像根本看不出陛下和方长鸣之间的猫腻似的。
这是……几年未见,大家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这天季连惠实在没忍住,偷偷找了最为正经的高成林询问:“你们就不觉得哪里奇怪?”
他问得尽量含蓄。
推书 20234-03-13 :穿书后和顶流对家》:[穿越重生] 《穿书后和顶流对家he了》全集 作者:厌厌风来【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8-20完结总书评数:372 当前被收藏数:3337 营养液数:1281 文章积分:35,396,824文案:二十六岁,温宴拿到影帝后,便遭遇车祸去世。他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一本刚看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