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十分的不错,还有预言性的道。“这样的天气,只怕后金会不战而退。”
张瑞川:“我倒觉得他们会更加努力攻打关宁防线。”
卢象升:“是有这样的可能。但张指挥同知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塞外环境恶劣,后金百姓又大多以放牧为生,他们不会耕种,时常逐水而居。如今辽东这边气候变化莫测,难道塞外的气候就能比辽东这边好。”
“只会更差,更加恶劣。”卢象升又道。“这是可以利用的点。我敢保证利用好这点,定然能让后金再次一败涂地,不说未来十年二十年,最起码五年内,后金不敢再犯我大明边关。”
张瑞川不觉而厉,论计谋还是文人出生的武将会玩,他一个只粗粗认识几个字的大老粗,就不掺和玩计谋了。
真要硬玩,到时候就不知道是计谋玩他,还是他玩计谋了。
总之张瑞川很佩服卢象升,并且认为有卢象升在,只怕后金有生之年,都难以突破关宁防线。
就将军务全权交给卢象升负责,他这位监军,实际上就起到了卢象升工作,他在一旁摇旗呐喊‘666’的作用。
“得给万岁爷去信,让他知晓辽东气候变化。”
张瑞川感叹,他的这位万岁爷,可是很善于脑补的,焉知知晓辽东8月份就开始下冰雹后,不会脑补出塞外的蒙古和后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
“还有,对了,上回飞龙送去,万岁爷很高兴,不如这回就抓几个蒙古人,给万岁爷送去?”
卢象升:“你是在问我意见?”
张瑞川:“不然呢,我不问你意见,私下去做总归不好!”
“免了吧。”卢象升想想又道。“蒙古人反复无常,无非必要,还是不要让蒙古人踏足京城。”哪怕作为俘虏。
“行,我知道了。”
张瑞川依然心情很好,‘陪’着卢象升在城墙上吹了一会儿风,就回去做事情。
卢象升也是如此,作为辽东巡抚兼蓟辽督师,卢象升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像今儿去城墙‘登高望远’,已经算是偷得半日闲。
回去之后,卢象升先是忙碌军务,之后又去查看屯田情况。关宁防线的辽东守军,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军户出生。
一入军户,那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一般很少往外招兵,都是内部男丁直接入伍。
不过还是那句话,边关嘛,从努尔哈赤开始,再到皇太极都时不时的骚扰,连年征战,本就人少的边关人烟就越发的稀少。只能年年招兵,年年扩军,到现在,关宁防线的守关将士总共数量为50万。
看着数量不错,但却是分散的。
其中最为出名的几支队伍,就有毛文龙所建的东江军队,人数多的时候,达到了15万人次。
如今经过精裁,又去掉吃空饷的名头,人数也控制在10万左右。都是精兵,且为将者不怂,东江军称得上能征善战的精兵。
另外山海关、连山关等重要关卡,都设有守军数万,锦州城、宁远城、凤凰城等守城,同样驻军数万。
如今卢象升和张瑞川待在宁远(兴城),遥控关宁防线,并同时加紧开垦田野。
卢象升走马上任的时候带的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红薯还有土豆,都差不多能收获了,和往年需要向朝廷索要粮草相比,今年辽东地界儿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
特别是玉米,产量达到了每亩3000斤的地步。还有红薯和土豆,分别是3700斤左右,4000斤左右。
辽东的气候超级适合高产粮食的生长,土地肥沃,第一年收成如此,实际上已经是伺候得不怎么精心的缘故。
不过这也不怪当地种田的老把式,主要玉米、土豆之类的,虽说已经传入华夏,但是并没有普及。
就连红薯,也是沿海一带人种植并食用。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便是来源此。
卢象升得知丰收后,那叫一个喜悦,还特意抽出时间,带着张瑞川亲自参与了收割。
张瑞川还是很能干的,起码经常砍人如切瓜的他,拿着镰刀收割粮食,动作十分的迅速,就一会儿的功夫,就收割了好多玉米。
“玉黍的做法,卢大人知道否?”
卢象升摇头,却道:“做法暂时不知道,但我知晓保存方法。”
“万岁爷应该知晓!”张瑞川想了想道。“我抽空写封信询问一下万岁爷。”
卢象升:“可!”
虽说张瑞川动不动就给远在京城的游健写信这点,有点儿一言难尽,但是吧,无疑是个好办法。
游健还真就知晓玉米的做法,甚至红薯、土豆也知晓。
而且巧了,信件快马加鞭被送来京城,由专人递给游健的时候,游健正欲生欲死的准备亲自动手抄写玉米红薯土豆这三种高产农作物的栽培以及制作方法。
没办法,王者那个沙比,*先是给他直接发U盘,然后又给他发打印的资料。
他在古代啊,打印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还是简体字。
这样直接拿出来,不得做死了他是个文盲的事实。
不,应该说比文盲还不如,文盲好歹写不出来字,他倒是能写字,却都是缺胳膊少腿儿的字。
游健只能辛苦自己,加班加点的开始抄录玉米红薯土豆三种高产农作物的栽培以及制作方法。
首先抄录的就是玉米。
官方叫法是玉黍,红薯的话,还是红薯,民间俗称地瓜。至于土豆,民间学名洋芋,据说是因为感觉和芋头差不多,所以有了这样的名字。
游健详详细细的抄写栽培技术,顺便还多写了几个他所知道的玉米红薯土豆的做法。
其中玉米记载的最为详细,毕竟玉米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制作成细粮。
比如说玉米面,再比如可以用来熬粥的大渣子。
游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抄写,也是巧了,刚刚抄写完毕,就收到了张瑞川的来信。
游健:“”
“王小伴儿。”游健懒洋洋的将自己抄写完毕的资料递给王承恩。“抄录几份,整理成册,让人快马加鞭送去辽东。”
王承恩赶紧接过,也没有诚惶诚恐,只是下一刻就陷入空前的忙碌中。
当然并不只是王承恩一个人抄写,还有被‘抓了壮丁’的曹化淳以及其他会写字,且写得挺好的小太监,一起抄写。
大概三日后,就抄录出来50份左右,全部整理成册,然后就快马加鞭的给辽东那边送去。
张瑞川收到后,对着卢象升就开始炫。“看看这笔迹,再看看这流畅的线条,一看就知道是曹公公亲笔所写。”
卢象升:“玉黍如何食用?”
张瑞川将书册递给卢象升依然难掩高兴,“呐,自己看。”
卢象升开始翻阅。
第一页到第十页,写的都是玉黍的栽种以及制作手法。
首先排第一的,就是将玉黍晒干磨成粉,像小麦粉一样,可制作成馒头、包子来使用,也可烙饼。
第二则是碾碎成颗粒,煮粥的时候放入。
第40章 Chapter 040冰雹(2)……
第三,则是青玉米,可在玉米完全成熟之前,摘青玉米清水煮,又可以剥粒清炒或放鸡蛋一起炒。
第四:为了方便储存,也为了更好的留种, 第三种食用方式,建议少吃或适量吃。
11页到25页,记录的则是红薯的栽培,茎块做种,掐红薯藤插杆同样可以栽种红薯。
另外红薯种子可保留可不保留,也备注了。
至于有关的红薯做法。
制作甜羹,制作红薯粉,将红薯切块和大米一起煮粥等食用方法,都一一记录下来。
透一句题外话,游健用毛笔抄录得手疼。
最后第25页到40页,则是土豆的栽培以及食用制作法
这个就不一一阐述了,反正土豆在后世都是又当菜又当饭,做法多种多样儿。
游健这边,土豆收获后,他就吩咐御厨准备了土豆大餐。什么烤土豆,油炸土豆,土豆肉丝,土豆饼等等,游健尝了一次鲜,后续就没有再吃,而是打算留作种,准备来年再种。
——快叫爸爸:秋天快过完,即将寒冬,我说你给我搞的玉米种子什么时候给我?记住了,不要被药水浸泡过,已经丧失繁衍下一代能力的玉米种子。
——王者:@快叫爸爸,稍微等等,我现在被姓厉的那条疯狗夺命拦截。
——快叫爸爸:又是被误以为隔壁老王的一天?
——王者:知道就别说出来兄弟!
——林琳:有啥子,我还每天生活在极品的包围中呢!
——下夏雨:你未婚夫家的人,又来找你的麻烦了?
——林琳:我未婚夫家人死得只剩下他和兄长留下的一双儿女,沈甜甜一家子不过是远房亲戚,还没资格来找我的麻烦。
——天道他捡来的儿子:@林琳,那你烦恼啥,总不可能是你那未婚夫找到你,想让你帮忙照顾侄儿侄女吧!
——下夏雨:天崽,你真相了哦。我记得《穿越七零:霸道军总娇宠锦鲤妻》这本书,女主沈甜甜的远方小叔,之所以找过来,就是因为他即将奔赴战场,想将侄儿侄女托付给@林琳照料。
——林琳:猜对了,是这么回事。我现在在犹豫,你们知道的,我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孩子。而且吧,我总有一种无痛当妈的错觉。
——快叫爸爸:你都说错觉咯,照顾照顾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觉得你那未婚夫肯定会给你好处的。
——林琳:@快叫爸爸你闭嘴。我是那种市侩的女人?
——下夏雨:是的,你是。
——林琳:我很无奈啊!倒不是不愿意帮忙,主要是他们一来,我就没法吃御膳了。
——王者:82年的拉菲要吗,我这儿有一吨。
——天道他捡来的儿子:@快叫爸爸,游子,快给我发一桌御膳,我馋死了,啊啊啊,再也不想吃方便面配猫条了。
——快叫爸爸:行叭,等一会儿!
眼瞅着‘天道他捡来的儿子’已经快嚎上了,游健只能发挥自己的善良,特意吩咐王承恩去安排一桌136道菜的御膳。
由于沈天天,也就是‘天道他捡来的儿子’是川蜀人,喜欢吃麻辣菜。而御膳,主要以清淡为主。如果非要说派系的话,大概就是淮扬菜。
当然川菜的话,还是有清淡的,比如说那道国宴名菜,开水白菜、鸡豆花、鱼香肉丝、甜烧白、锅巴肉片、宫保鸡丁、回锅肉以及甜皮鸭,都是不辣的菜。
御膳规定的是‘道数’,到底该哪道菜上御膳名单,没有实际的规定。有时候还会出现槐花饭团子,野菜窝窝头。
原因嘛,还是很简单,就老朱家不成文的规定,用官方话术说,就是忆苦思甜。
游健要求御厨做136道御膳,还提了川菜、鲁菜、淮扬菜以及北方菜系都做几道。
大概1个时辰左右,136道御膳做好,王承恩让宫娥太监将136道御膳摆了满满当当的三桌,然后就领着宫娥太监鱼贯而出,并且还贴心的将殿门关上。
所以游健喜欢曹化淳和王承恩这两阉货呢,知趣,还懂得帮忙收尾。
游健快速的一扫,很快就将满满当当三大桌子菜肴,都给收录,通过红包的方式发给沈天天童鞋。
——快叫爸爸:有没有觉得沈天天和沈甜甜的名字音相近,字不同。
——天道他捡来的儿子:性别还不同呢!
——快叫爸爸:OK,看来你意识到了性别不同的问题,脑子没有因为吃猫条而坏掉。
——王者:真的不要狗粮?我可以再买一吨狗粮发给你。
——天道他捡来的儿子:滚,你TM除了给我发狗粮猫粮的红包,就不能发点人吃的?
——王者:你不是吃习惯了嘛!
——天道他捡来的儿子“老子吃习惯了,能让游子帮忙弄御膳?王嘉薪你这个缺德鬼,怪不得穿越霸总世界,都要被霸总们当做隔壁老王揍。
——林琳:关于这个,我可以嘲笑一辈子!
群里目前只有三四人活跃。林琳和夏雨,沈天天和王嘉薪,其他人这两天都没有怎么上线。
肉包呢,正在莽荒世界狩猎,据说发现了一群霸王龙。
最佳死党还在魔界地狱到处杀鬼放火,成功将自己作成魔界地狱鬼见愁,至于霍格二世·王,则在逃窜中,因为再不跑路,估计会有人突破精神病院的封锁,把他强拉去配种。
总之其他小伙伴都好忙好忙的,也就世界比较安全的几个人,能够保持随时在线模式。
“哎,可怜的娃!”
游健瞄了一眼空空荡荡的三张桌子,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好像将碗筷盘子盅都给发了过去。
游健赶紧给王者交代一句:勤俭持家,吃了记得将碗筷盘子洗干净给我发回来。
——王者:知道了!
游健退出登陆,让王承恩进来收拾。实际上这个吩咐有点儿多此一举,三张大桌子干干净净的,根本就不像摆放了满满当当菜肴的样儿。
王承恩进来后,也没有怎么收拾,就是将多余的桌子抬了出去,随后又安排人将地板扫了,顺便打蜡。
因为这个,游健就优哉游哉的去了御花园闲逛。也是巧了,刚好张太后带着朱慈烺和朱媺娖在御花园里糟蹋花花草草。
游健看了一会儿,觉得太辣手摧花了,本想悄然的离开,结果被眼尖的朱媺娖看到了。
“父父!!!”朱媺娖高兴得手舞足蹈。
游健会心一笑。“媺娖在摘花?”
朱媺娖:“花,好,太(看)!”
游健走过去摸了摸毛茸茸的脑袋儿。“乖啊,下回说话撸直舌头再说话。”
“父父,花!”
朱媺娖将薅在手中的花往游健身上塞。
游健:“嘿,我刚穿的龙袍。”
想退开吧,又怕伤了闺女的心,游健无奈极了,又将朱媺娖毛茸茸的头发薅乱。
“小兔崽子,你就指着你父皇霍霍吧!”
张太后走过来,刚刚就听到游健这么说。颇为不赞同的摇头。
“媺娖才多大?皇帝怎么能跟媺娖一般见识。”
游健摸摸脖子没有说话,接下来倒是陪着俩孩子好好玩耍了一番。之后回乾清宫,却没有将俩孩子带上。
因为时间还早,游健就去歇息了一会儿。
大概半个时辰吧,游健就醒了,正当游健懒洋洋的靠着,不愿意起来的时候,曹化淳拿着一封奏折来找他。
“万岁爷,辽东报捷,说是塞外科尔沁草原突降冰雹,砸死牛羊无数,并且很多鞑子所谓的亲王,也或多或少的被冰雹砸伤。对了,还说当时皇太极在场,没被冰雹砸中,但是回盛京就病了。”
游健挑眉,不敢想想自己所听到的。
不过听到了,游健自然很开心,当即就哈哈大笑起来。
“瞧瞧,这不是天谴是什么。”游健嘲讽道。“还有脸投递国书说诚服我大明,结果暗地里却和后金勾结起来。要是朕真信了蒙古各部的邪,只怕给与蒙古各部落的一切帮助,都会被转送给后金。真要这样,那真就是妥妥的大怨种!”
游健再次嘲讽一笑,因为他想起了袁崇焕,可不是将他,不对,是将崇祯皇帝当成大冤种耍嘛!
而且听说他并不甘心就此沉寂,连起复出仕的机会都没有,已经上门亲自拜访了好几位大臣。
只可惜他拜访的几位大臣还算了解游健的脾气,根本不可能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举荐袁崇焕。
袁崇焕现如此,其实已经算很好的结局了,最起码游健没有想杀了袁崇焕,但也没有想过重用他。
大明其实真的不缺好的将领,他看中的孙传庭、卢象升哪个不是力挽狂澜的角色,还有著名女将秦良玉,游健并非只有袁崇焕可用。
第41章 Chapter 041冰雹(3)……
“万岁爷说得没错,可不是天谴嘛。不然好好的,怎么就在八月份天还热的时候,下起了冰雹。”
王承恩奉承道。“还只在科尔沁草原下,其他地方,哪怕辽东那儿,听张指挥同知说,辽东那边只是天气转凉,零星落了点冰雹,都不大,还没落地上就融化了。”
“鞑子那边就这样算了?”游健挺怀疑的道。“就没有想过一鼓作气,继续进攻山海关?”
王承恩赶紧又说:“万岁爷,鞑子才多少人,咱们辽东守军又有多少人?就凭‘什么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口号,打到人死,都不可能攻下山海关。”
嗯,历史上满清的确没有攻下山海关,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主动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的。
游健点头,又道。“朕知晓你的意思,只不过朕左思右想下,还是觉得时时刻刻防备鞑子为好,他们一直贼心不死,想要取代大明入主中原。”
而一旦他们成功,就会因为人数上的自卑,对汉人实施大屠杀。
这是上位者为了稳固统治所必然的选择。
却是被侵略者的悲哀。
哪怕论历史,满清是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它刚刚入主中原时,造的孽,也让游健和他的小伙伴们不喜。
事实上,他们这群九零后零零后才是最爱国的。相反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有很多向往国外。
那时候的出国热,便是刚刚改革开放后。
扯远了,总之游健只要一天是崇祯皇帝,那么在世的一天都不会让后金鞑子踏出山海关一步。
“冰雹,有意思。”游健又笑眯眯的道。“看来朕又可以好好等等蒙古那边送来的求和诏书了。”
“是的,万岁爷,蒙古鞑子那边必然又会递上求和诏书。”
“那朕就坐等。”游健笑着又道。“放心,朕这回定然不会看都没有看,就将其付之一炬。”
想想还挺后悔的,主要是错过了一次看边关外的鞑子的笑话。不过好在,料定了蒙古那边会挨个递求和诏书,也就不怎么惋惜。
果然如此。很快,先是科尔沁部率先递了求降诏书,接着蒙古其他部落也纷纷递来求和书信。
游健都看了,觉得蒙古那边真的是一篇文章反复抄,不管是先递求降诏书的科尔沁部,还是后面陆陆续续递求和书信的蒙古其他部落,书面格式都大同小异,只是称呼稍微改动了一下。游健甚至能从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字句。
“做戏都不知道诚心一点。”游健看过之后,果断将信件付之一炬,末了还感叹蒙古那边的不诚心。
“多找几个读书人帮忙写,又能耽误多少时间。还求和呢,就这态度,真信了,才是地地道道的傻子。”
游健一百个不相信,完全当笑话看。而且呢,还暗搓搓的觉得蒙古甚至不愿意叫他一声爸爸,算什么真心求和。
“哎,甚至不愿意叫朕一句爸爸。也罢,真叫朕爸爸,朕说不得还下不了重手。”
王承恩从半敞开殿门的殿外走了进来。
披着斗笠,穿着蓑衣,湿漉漉的,外面正在下着雨。雨势不大,却密密麻麻,人走在外面,要是没有戴斗笠,披着蓑衣的话,准淋湿得透透的。
王承恩进殿后摘下斗笠,还把蓑衣脱下。
“万岁爷。”王承恩小声的道。“阎大人的确病了,看样子还挺严重。”
游健微微挑眉,他是有心换下阎鸣泰改孙传庭担任兵部尚书,结果还没付之行动,阎鸣泰就病了,这不得不让游健怀疑,是阎鸣泰故意的。
阎鸣泰猜到了游健的心思,想以体面的方式致仕。
也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游健会满足阎鸣泰的心愿,让阎鸣泰体体面面的告老还乡。
“让太医院派一太医守着。”游健吩咐道。
“喳!”
游健又道。“朕把蒙古送来的书信全给烧了。朕想了想,觉得要给个回复,要是不给回复就开打,有损礼仪之邦的传统。”
王承恩好奇的问。“那万岁爷想要给鞑子什么理儿开打?”
“他们甚至不愿意叫朕一句爸爸,朕如何相信他们是真心归附。”
无话可说的王承恩不得不承认游健这样的说词儿,真的绝了。
是啊,连爸爸都不愿意叫一句,措辞还不严谨透着浓浓的敷衍,谁相信是真心实意想要归附的。
别是打定主意,这回利用大明渡过难关,以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反水。自古以来,边塞的游牧民族没少干这样的事情。
反复无常,说的便是他们。
偏偏总是有人自以为英雄,不信邪的一次又一次苛刻自己人,给与他们优待。
然鹅结果,大唐的‘安史之乱’便是典型的例子。
“不知是否还是奴婢拟旨。”王承恩略显小心翼翼的问。
游健点头,将拟旨的事儿交给王承恩。说句不好意思的话,王承恩的文化素养,甚至比游健这个皇帝还要好。
哪怕游健尝尝吹嘘自己是个文艺青年,但实际上游健一手字迹,比狗爬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这还是继承了原身一切,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但就跟‘父不嫌子丑’一个道理,游健难道还能想起自己写字不好看?
游健并不嫌弃,相反还觉得自己适应良好,一手毛笔字写得比原来的崇祯还要好。
这不能不说不要脸,而是极度不要脸。
关键还有一大堆人捧着,说游健写的字,特别的与众不同,不愧是当皇帝的。
就跟喜欢做木工活儿的朱由校,每制作出漂亮的家具时,就有一大堆人吹捧天启帝是大明最伟大的木匠皇帝,一个道理。
游健很自然就接受了吹捧。但是呢,接下来的时光,游健还是利用空闲练字。
目前有所成果,但是呢,比不了王承恩写的字。
很多时候,游健干脆就让王承恩帮忙拟旨,自己后面看一遍,然后盖上玉玺或者私印就行了。
这回也是如此,王承恩很快就拟好旨。游健拿过一看,顿时乐了。
王承恩也是狭促的,将游健先前说的拒绝理由,加以润色,变得更加气人。
中心思想依然是‘都不愿意叫游健爸爸,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同意归附’‘勉为其难的拒绝’
“发出去叭。”游健笑眯眯的道:“真想知道蒙古各部收到这样的圣旨,脸色会如何!”
“可以让张指挥同知安排人手跟着一块儿去送圣旨,定然能将蒙古各部该有的反应,会有怎样的脸色,都一一阐述详细,好让万岁爷知晓。”
“那行。王承恩你来安排,朕相信朕的锦衣卫个个都是人才,定然能很好的满足朕八卦的心思。”
王承恩果真去安排了,和圣旨同时抵达辽东的,还有一封密折,给张瑞川写的,作用嘛,自然是将游健的心意说了一遍。
锦衣卫个个都是人才,可不是假话。像几个身处高位的锦衣卫,手中都有绝活。
罗天纵擅长抄家,而张瑞川,则擅长搞些骚操作,在卢象升手下做事情,卢象升挺包容的,两者配合的相当默契。一看到密折的内容,顿时拍大腿儿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