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觉得这珠串被把玩得十分圆润,色泽晶莹深沉,这是珍妃死时,原主从她手上亲自摘下来戴上的,当时应该刚保养过刷了一层新油。
原著中也描写过这串手串,滚染了一身鲜红的珠子如同一颗颗血泪四散在原主尸体周围,而他掌心紧紧攥着的那一颗没有光泽的、相对灰扑扑的珠子,仿若他的赤子之心。
最后贞妃提议,皇帝点头,那颗“赤子之心”被用金玉包裹,打造成含蝉,和原主一同下葬了。
“吓唬人也不要太离谱,幼稚。”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的五皇子如是说道。
“嗯,跟你学的。”薛瑾安觉得自己“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技能反向进化了,他说真话都没人信了。
五皇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直接就想要嘴回去,抬眸看到静悄悄在旁边一直不吭声的李鹤春,仿若有一盆凉水兜头浇下,他陡然冷静了下来。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里是上书房。”什么话都说只会害了你。
五皇子眼神隐晦地往正厅扫了一眼,他这话比起是在警告薛瑾安,更像是在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不要在父皇面前露了马脚。
——突然开起这种玩笑转移话题,原来是发现了父皇的试探,不愧是你啊,七弟。
“而我,也不会输的。”五皇子对薛瑾安低声呢喃了一句。
薛瑾安完全不知道这个人类脑补了什么,歪头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
五皇子外露的情绪被尽数收敛了起来,“李公公,父皇还等着召见我们,走吧。”
“两位殿下这边请。”李鹤春再次动起来,将他们引进了正厅。
上书房正厅是平时夫子们聊天饮茶待客的地方,地方不大但处处都装扮得雅致,如今里面挤满了人。
皇帝穿着一身绛色龙袍和一穿青色儒衫的老者坐在上首,二人正在下棋。
下首有八个座位,皇子们却全都围站在一旁没得坐,就连刚才受过惊脖子上缠了一圈布的六皇子也只是站的位置离皇子更近一些,还得给两位下棋的人添茶倒水。
左首那位一身亲王朝服,手持玉骨扇,颇有些江湖侠客豪爽之气的,该是安亲王薛显。他身后站着一个穿蟒袍的少年,乍一看还以为是安王世子,仔细看就发现他的蟒袍颜色是皇子才能用的,不出意外是目前唯一上朝听政的皇子,即大皇子薛珞文。
安王之后一溜坐着的都是绯红官袍,最小也是个三品官,应当是下朝之后跟皇帝一起来的大臣。
再看右边,首位赫然是腿脚有疾的李太师,其后是穿着道袍白眉长须一脸仙风道骨的岑夫子和另一位薛瑾安从来没见过的夫子,岑夫子身后还站着他隔着屏幕见过一眼的,瞧着七八岁年龄的道童,薛瑾安觉得这人挺面善,不由多看了两眼。
而最后那座位上的却竟然是楚文敬,自那日他请求重查珍妃案的早朝后,他便皇帝暂时停了职,这些日子一直在家里休息不曾上朝,是以,他穿着一身青色士子常服混在右边队伍中,竟然出奇的和谐。
皇子的伴读们都没地方站,和侍卫太监宫女们挤在一块儿了。
薛瑾安在其中看到了那个听了他们的话进来通报的小太监。
“陛下,五殿下七殿下到了。”李鹤春脚步又轻又快地上前候在了皇帝身侧,还把六皇子的活儿接了过去,得到后者感激的汪汪眼神。
薛瑾安和五皇子一齐走到正中央,还没撩起衣摆,就被皇帝出声阻止了。
他专心看着棋局没有抬头,只随意地摆了摆手,“不用跪,坐着吧。”
李鹤春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小太监搬来两个凳子放到了最中间的位置。
很奇妙,全场皇子中只有他们两人坐下了,然而他们坐下却如同是站着,所有人的视线汇聚而来,带着审视地打量,如芒在背。
皇帝叫他们坐着,偏偏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心神似乎都专注到了棋盘上,满室安静中,时不时的清脆落子声像是敲在心脏上的鼓。
嗒、嗒、嗒……不知不觉就影响了心跳的频率。
薛瑾安这样对情绪不敏感的人机,都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更别说五皇子了。
他紧抿嘴唇,面色惨淡,密密麻麻的汗水打湿鬓角,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死死攥紧,是非常明显的坐立难安。
皇帝就在这时突然开口,“那两具尸体都看过了?”
他端起茶盏,茶盖轻轻磕碰边沿,他语气淡淡,“有什么想说的?”
“都是儿臣的错。”五皇子动作丝滑地直接跪了,坐着的人除上首下棋的那位外,全“刷刷刷”地站了起来避开这一大礼,包括安亲王。
皇帝头也不抬,仿佛根本没听见这齐刷刷的动静,只发出一声意味不明地,“哦?”
五皇子立刻将前因后果都复述了一遍。
而这期间,薛瑾安始终无动于衷好地稳坐着,叫人面面相觑。
众人偷偷觑他,心中颇为惊奇地想:这位七殿下着实胆色过人了些,面对陛下的龙威竟能半点不露怯,比很多朝臣都要强得多。
很快,他们就会知道,七殿下的胆子比他们想得还要大,不仅面对龙威无动于衷,还敢直接噎死皇帝。
因为皇帝没有对五皇子的发言做出回应,而是倏然抬眸看向了薛瑾安,“你呢,没什么要说的?”
薛瑾安回顾了一下五皇子的话,点头表示:“说得很全面,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皇帝:“……”
沉默,在大厅蔓延,让本来就凝滞的气氛更加死寂,叫人呼吸都困难了起来。
太监宫女们首先扛不住软了膝盖跪下,十分想对他喊:七殿下,你说句话啊七殿下!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薛瑾安思索着张嘴了,“非要说的话,确实有一件事可以补充,那个刺客他们追丢了。”
薛瑾安在五皇子陈述的时候,有所指向地翻了翻直播,他心中构建出了皇宫地图,计算着那个刺客的逃跑路线挨个翻过去。
最后在无人关注的浣衣局直播间角落,捕捉到了拿着染血侍卫服,脸色不好的陆秉烛。
薛瑾安再看看那些在这个直播间窜来窜去无头苍蝇一样的御林军,跟他们的主子分享了一下,“御林军侍卫们完全没有头绪呢。”
“原来不是打假赛,是真菜。”他无情点评。
侍卫们也想给七殿下跪下了。
第26章
薛瑾安的声音并不大, 还是那种平静的,仿佛是在说“今天吃什么”的毫无情绪起伏的语气,却像是一颗惊天巨石轰然砸落, 震得所有人都耳膜发麻。
“打假赛”和“真菜”这两个词虽然是第一次听到, 但在场有名有姓的没一个是脑子不灵泛的, 结合语境前后文稍微想想便一下子理解了它们的意思。
也就是七皇子在当着陛下的面嘲讽被称作大启最强战力个个精兵的御林军, 是吧?是吧?
虽然说这些年勋贵世家喜欢把家里的小辈往御林军里塞,虽然楚文敬楚铁头在京兆尹的时候没少参御林军玩忽职守、尸位素餐、酒囊饭袋之类的,虽然……虽然……总之,七殿下您就这么当着御林军的面给皇帝告状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
所以果然和珍妃沾边的人就是头铁是吗?这就是宠妃给的底气吗?
听懂了的人心中暗自腹诽,当着皇帝的面却全都纷纷低下头颅,连呼吸都放轻了, 根本不敢去看皇帝现在的脸色。
大厅中的气氛一下子从安静过渡到死寂,连那清脆的落子声都是蓦然一停。
咚!咚!……几声接连的膝盖撞击地面的声音响起,甲胄摩擦的细微响声中,负责这支队伍的御林军统领、副统领、中军校尉……齐刷刷跪了一地, 然后膝行而出, 和五皇子一样额头磕地俯身不起。
皇帝正准备喝茶, 差点被薛瑾安这毫不留情的犀利话语呛住,他拧眉强行压下涌上喉咙的咳意,表情很是不好,仿佛要发怒了一般, 于是气氛就更加冷凝了起来。
实际上皇帝确实有些光火,不过并不是冲着薛瑾安去的,只是纯粹对御林军不满。
皇帝自然是知道如今的御林军是什么状况,早在楚文敬第一次反映此事时,他就有心想要整治一番。
然大启开国不久, 祖宗余荫仍在,昔年同元帝一起打天下的人可都还没死光呢,而那些人就是那些勋贵世家的起点,也是他们的底气。
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更别说新皇帝了。但正如之前所说,当权者的频繁交替让政局并不稳当,边关还有蛮夷虎视眈眈,皇帝要做的是在稳固朝堂的局面下施行新政策。
手段可以强硬,毕竟主强臣就弱,不强硬一点很容易就被朝臣联手忽悠;但手段又不能太强硬,必要时候甚至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动放出些利益,所谓围三缺一,兵法上的对敌之策放在政治上依然好用,不然做得太不留余地,逼得底下人狗急跳墙了对谁都不好。
世家对御林军的腐蚀是从先帝时期就开始的,而他一意孤行推行了新的征兵政策,收拢了民心和边关军团,从某种程度上又加速了御林军的腐败。
勋贵子弟们总要有所去处,驻守京城的御林军便是个好差事,皇帝有意无意地放任了御林军被渗透,而这就是政治博弈的结果。
皇帝看向那跪了一地的御林军,放眼望去一半以上都是世家出身的熟面孔,那个以身犯险护驾有功的韦副统领还是他专门从奉衣处提拔过来,打算培养几年接替总统领位置的。
——奉衣处虽然没有御林军风光地位高,对外的名声还不好,被冠以“锦衣血染,罪孽满身”血衣卫的称号,却是皇帝完全掌握且信任的武装力量。
只可惜奉衣处到底是探子机构,即便里面好手众多,也是没法摆上明面的。
皇帝顿时心情更不好了,眼神冷嗖嗖地直往外放刀子。
“护驾护不了,刺客也追不上,究竟是你们真无能到这地步,还是故意而为之?”皇帝怀疑现场还有刺客的同伙。
其实皇帝怀疑的不止是御林军,那个刺客能在追捕中从御林军眼皮子底下逃走,不仅是有其他内应,也还代表着他非常熟悉皇宫。
幕后必然有皇室中人参与。是哪位王爷,还是后宫嫔妃?
同时,皇帝也看出来,比起刺杀来说,这一次更像是一种试探,一场……表演,明明有三个刺客,却没有一个是真正冲着他来的,挟持了两个人质,却竟然全都完好无损,只是受了些皮外伤。
哦,小五的伤还是小七刺的,最后刺客把小五丢开了,说是觉得碍手碍脚,那干脆一刀捅死不就好了?
所以,被挟持的小五小六,是真的倒霉,还是有意挑选?皇帝眯起眼,视线环视一圈,语气轻飘飘地道,“看来,想朕死得人还不少啊。”
“臣惶恐,臣该死!”此话一出,顿时齐刷刷跪倒一片,就连上首那位同皇帝下棋的老头都撩起衣摆跪了下去。
于是还稳坐不动的薛瑾安更显眼了,不过薛瑾安完全没注意这点,当然即便他注意到了也不会在意。
薛瑾安在沉思,随着皇帝的话他重新梳理了整件事的逻辑,然后从结果倒推起因,构建出了平行宇宙般的树状图。
然后在其中一个上发现了华点:冲我来的?
他和五皇子是一起出现的,五皇子知道皇帝已经提前到了的时候,嘴上说着不想去,脚步却没有停,而他注意到崔醉,觉得那个马夫有点奇怪,身体是稍微停顿了一下的。
也就是说,五皇子比他早半个身形,而刺客冲过来要抓人质的话,明显是抓五皇子更顺手,可对方却完全掠过了五皇子,直接冲着他抓来的。
之后刺客帮五皇子避开杀招,郑西会错认六皇子,及杀手的蛊都有了解释,容贵妃的嫌疑率一下就拉高到了90%。
除此之外,容贵妃应该还有一个合作者,这场刺杀只是试探的话……犯罪小说中常写凶手喜欢重返犯罪现场,一是确认有无证据遗留,跟进警方进度,二是欣赏自己的犯罪成果。
所以,凶手就在现场吗?
薛瑾安敏锐地抬头,然后:犯罪嫌疑人也太多了吧,就不能和某小学生死神侦探里那样,永恒经典三选一吗?
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形状!被嫌疑人数据信息塞满的薛瑾安在心中胡言乱语。
正此时,有小太监匆匆进来附耳同李鹤春说了些什么,李鹤春悄低声回禀皇帝,然后便悄悄退了出去。
李鹤春掩着唇,声音也低不可闻,薛瑾安从他偶尔泄露的口部动作,知道是后宫嫔妃们快要到了。
薛瑾安在刚才翻直播的时候就注意到了端倪,现在再打开热搜看一眼,果然上面全是刺杀的事情。
前三条的#陛下于上书房遇刺#、#五皇子受伤#、#六皇子被挟持#后面跟着的“爆”字都红得快滴血了。
这动静闹得这么大,还涉及皇子,根本就瞒不住,连常年闭宫不出的太皇太后都在苏嬷嬷的搀扶下坐上了轿辇,往这边来了。
而后宫嫔妃都是女子,大臣们都得避嫌。
果然皇帝皱了皱眉,对众人挥了挥手,“今日考核暂且押后,众卿家回吧。”
说是考核暂且押后,其实也是说这件事还没完。
“臣等告退。”众人顿时有条不紊而快速地行礼退出去,只剩下安亲王和众皇子留了下来,侍卫们也清出去一半。
李鹤春再次出现,指挥着宫女太监动作又轻又快地收拾好大厅,五皇子也被从地上扶了起来。
没多久,才安静下去的外面又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一身红色宫装,满身珠光宝气的美妇人率先出现,她衣袍翻飞如蝴蝶振翅,鬓发微微散乱,神色仓皇惊惧,直接将刚站起的五皇子紧紧抱入怀中,欲语泪先流。
她眼神破碎,无声无息哭得很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容贵妃是被腮红呛到眼睛了吧。薛瑾安的高清摄像头一过,清楚地将她精致完美的妆容显现。
被猝不及防抱了满怀的五皇子大概也被呛到了,浑身一抖。
虽然薛瑾安不明白腮红为什么要打在眼圈和鼻子上,但她们化妆自然有其含义和目的,不是他这个直机审美小器灵能置喙的。
紧随容贵妃身后出现的是穿着浅色宫装,妆容素净,长相婉约,气质清冷的女子。她扶着宫女的手急走,仪态始终端庄娉婷。
“阿娘呜——”六皇子一见来人眼圈瞬间就红了,如同炮弹一样冲了过去。
舒妃却没有立刻抱住六皇子,而是将他转了一圈确定他身上没有别的伤,才小心翼翼地伸手想碰触他的脖子,手指在即将碰到的时候又停住,伸手将他轻轻揽入怀中,闭着眼似悲似叹地呢喃一句,“我的平安……”
平安是六皇子薛琛平的乳名。
“阿娘,我、我不疼呜呜不疼……”六皇子埋头在颈窝一边抽噎一边还期期艾艾地想安慰她。
六皇子这边上演母子情深,四皇子就有些水深火热了。
四皇子早在听说薛瑾安在外面捅了五弟的时候就心道不妙,他悄悄躲在人群中,借由兄弟们的身体遮挡自己,却不想六皇子这一跑,直接把他暴露了出来。
薛瑾安的眼神果不其然看过来,四皇子慌乱至极,却被薛瑾安看过来的眼神钉在原地。
再一次见到心仪的电池,薛瑾安不由自主地多看了两眼装载它的配件库,有些不开心地发现,电池的健康度下降到95%了。
报修这么久都没修好吗?宫里的太医水平不行。薛瑾安有点想自己上手修了。
嗯,那就晚上去看看吧。薛瑾安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行程。
四皇子缩着肩膀重新躲回人群中,安全感回来的他不由松了口气。
旁边看到这一切的三皇子不屑嗤笑一声,“小七才几岁你怕成这样?胆小鬼。”
四皇子捂着胸口,惨白着一张脸嘴硬道,“我明明是伤口疼,才不是怕薛瑾安!”
话刚说完,四皇子就浑身一抖,熟悉的寒意从心底蔓延而上。
不会错的,就是被七弟盯上了感觉!四皇子的手微微颤抖,胸口那道已经长好的伤似乎真的再次疼了起来,撕心裂肺的,让他眼泪“刷”一下就下来了。
三皇子吓了一跳,犹豫不定地看着他胸膛,“不是说才指甲盖大一点的伤口吗?十几天了还这么疼?你是不是碰到庸医了?”
“不,没有,我不疼。”四皇子条件反射地嘴硬,他看着薛瑾安左右互相拥抱的两对母子,泪如雨下道,“我只是有点想我母妃了。”
四皇子这边刚说完想娘, 他亲娘很快就到了。
外面响起陆陆续续的通传声,其他宫的妃嫔没有容贵妃和舒妃那么急切,都是走流程等皇帝点头才进来。
薛瑾安翻出原著描写, 一一和来人对比。
第三个来的, 是大皇子生母德妃林氏, 大理寺卿林若甫之女, 她穿得并非宫装,而是一身黑色的骑马装,手里也握着黑色的马鞭,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眉眼间的张扬恣意为她不算出色的相貌平添几分吸引力,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的飒爽利落。
原著中提过, 德妃有三大爱好:喝酒打牌骑马。
然而喝酒酒量不行,打牌牌品不好,也只有骑马这一项称得上十分擅长,皇帝也很喜欢她骑马的样子, 平时去庆安宫的次数并不多, 但一到围猎这种活动, 必然会有德妃的一席之地,还特意在宫中御兽园单独划出一块地方专门给她养养宠物跑跑马,德妃有事没事就会待在那边。
是以,骑马是德妃三大爱好中的真爱, 爱到大皇子八月被圈禁,都挡不住她九月秋猎的步伐。
紧随德妃而来的是三皇子生母娴妃,人还未到就先听到她的声音,一迭声喊着“陛下”,进来就先问皇帝“您没事吧”, 然后转头就开始训斥旁边的太监宫女及侍卫,连对李鹤春都不假辞色,厉声呵斥一句:“护驾不力,该当死罪!”
娴妃虽然出身军户,父伯兄弟们也都长得五大三粗,尤其是她的兄长钱德忠,整个一李逵投胎转世,但她本人相貌却是一副和家里人格格不入的明艳大美人,放在后宫三千佳丽中都丝毫不逊色。
就连训人时盛气凌人的样子也是很赏心悦目的,当然,这份美貌并不能让被她指着鼻子骂的当事人感觉到好过。
李鹤春堂堂太监总管,在皇帝身边伺候了二十余年,多少年没被人这么训斥过,脸上的菊花笑都有些挂不住了,他抬起手掌在脸上招呼两下,蜷着背低下头,叫人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听到那纤细谦卑的嗓音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当真是一群废物。”娴妃翻了个好看的白眼又跟了一句,这才算作罢了。
……嗯,这完全是原文上演啊。薛瑾安快速扫描过娴妃出场的剧情,里面娴妃一出场必然是要训斥皇帝身边的人,说他们照顾皇帝不周云云,李鹤春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自然是被训得最多的那一个。
三皇子作为皇子中出了名的莽夫,武力值也是皇子们公认的第一,及冠之后就进了他舅舅镇西将军钱德忠所在的西南军威虎营中历练,挣了不少军功在身上,也借机收拢了不少军户势力。
可惜朝堂上向来是文人操弄权术,三皇子没有什么像样的幕僚,在政斗上没能上桌——大皇子和五皇子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在军营收买人心;九皇子迅速崛起和二皇子打擂台时,他在军营收买人心;四皇子和六皇子也被纷纷抬上桌时,他还在军营收买人心。
最后五皇子疯了,大皇子被圈,九皇子因崔醉之事被皇帝斥责,二皇子造反伏诛,自认为自己现在是可用皇子中年纪最长,且最受父皇“赏识疼爱”,觉得自己行了,弟弟们都应该推举自己上位。
于是跳得太高的他,被四、六、八三个弟弟你推波助澜一下我煽风点火一下,以“功高震主”“欲取皇袍代之”给直接捧杀了。
当时的皇帝已经年老,又才经历过二皇子逼宫造反一事,正是最神经兮兮的时候,奉衣处的探子报上来有道士给三皇子批出了“紫气东来,贵不可言”的命格,民间都开始盛传起他的贤德名声,就连大臣们都一力推举赞颂有加,皇帝自然就不高兴了,让人查,没想到就查出三皇子府私造的兵器和龙袍,还有家中一应制式都出格了。
皇帝气极让御林军围了他的皇子府扬言要废了他,刚被朝臣皇子们劝下来了,就收到威虎营三千兵士营救三皇子之事,这也就罢了,三皇子说着要跟皇帝解释清楚,却竟然带着这三千甲兵齐整的兵马闯宫!
……最后三皇子被直接乱箭射杀在乾元宫前。
三皇子死后,娴妃也被缢死于永和宫,是李鹤春亲自监刑。
原著这一段剧情中,其实并没有写皇帝下令处死娴妃,后续李鹤春来禀报娴妃之死时,用的词也是“畏罪自缢”,皇帝的反应是恍然在台阶上独站了许久。
因此读者们的主流看法是,娴妃之死是李鹤春公报私仇,也是从这里正式体现出皇帝已经年老,力不从心了,对权柄的掌控大不如前,连身边心腹都人心浮动了。
薛瑾安会对这一块的读者想法这么清楚,还是因为死宅对皇帝这个人物有莫名的感慨,还写过长达几千字的长评分析,因为小说平台总是会抽疯卡评论的原因,他特意在备忘录备份了原稿。
话说回来,现在三皇子在上书房看起来似乎和二皇子斗得旗鼓相当,实际上也是大皇子重心转向朝堂,而底下的弟弟们还没长起来,说白了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
德妃、娴妃后,贞妃压轴登场,四皇子那眉眼风流的矜贵长相遗传自母亲,然而明明是相似的五官,放在贞妃身上却带着几分苦相,一百零八颗的刻着梵文佛经,做工十分精致漂亮的红玛瑙佛珠在右手手腕上足足缠绕了三圈,直接将那一处皮肤都严严实实遮挡了起来。
她手中还捻动着一串碧绿的玉石佛珠手串,浑身带着常年礼佛沾染上的檀香,垂眸敛目的样子如同佛龛中的菩萨般悲悯仁慈,连眼下那颗本该风流的朱砂痣都宝相庄严了起来。
“嫔妾见过陛下。”贞妃福身行礼。
皇帝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那一身气势都收敛了两分,颔首道,“不必多礼,坐着吧。”
“谢陛下。”贞妃起身,却并没有立刻去坐下,反而是眼波流转先看向了皇子堆,视线一一扫过去。
四皇子立刻从三皇子背后探出半个身体,吸着鼻子委委屈屈地想去寻求安慰,“母……”
他“妃”字还没说出口,贞妃就转开了视线,落到了角落凳子上坐着的薛瑾安身上——薛瑾安觉得自己夹在两对相拥的母子间特别突兀,而且他坐的位置是大厅正中央,很影响其他娘娘的隆重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