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by江湖太妖生

作者:江湖太妖生  录入:10-17

作者有话说:
以前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国外华人街,都是说粤语的呢?
后来经过各种查看资料以及别人讲述,才知道为什么在出国热的时候,或者偷渡热的时候,北方人极少去参与了。
那时候北方工业很是厉害,家家户户双职工,压根不图什么出国发财。
就算到了九十年代大下岗,北方才逐渐出现很多做生意的。
而南方大部分沿海地区在之前并不富有,也没有什么工业之类的,码头也暂时负担不了那么多人吃饭。
所以很多有本事的南方沿海百姓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国外找赚钱的路子,而且那边的人更加抱团,沟通还有加密,国外甚至可能还有亲戚朋友老祖宗的人。
所以,华人街很多都是说粤语的,也就不奇怪了。

第207章 女强人
当然,这个提议不止是席于飞提出过,跟着一起研究的也有人做过这样的提议。但推进这些提议需要很长时间的人力物力,所以席于飞的寻宝旅行暂时还无法定下确凿的时间。
但如果真的找到了海盗的宝藏,前期付出的人力物力都不值一提了。
就这么安安分分的上了半年的班,云穆清那边也把动物园对面的地圈了一片出来,谈好了要盖批发市场。
田新找了好几个羊城那边私人的厂长做投资,他跟老邹两个厂子掏的钱是大头。
毕竟他们是很相信席于飞的眼光的,其他几个厂长还在观望,所以也不太敢拿太多钱。
后续建造市场,招募人员基本都是云穆清的事儿了。
席于飞建议是分批建造,第一批就建个两层的市场,比百货商场大一些即可。如果招来的厂商多,可以继续建造二批。
这样通过不停的改善,市场就会越来越规范。
云穆清是观察过席于飞那个空间市场的,所以他也将新的市场分成了门市部分,开放式柜台部分以及零散的,可以让普通小贩摆摊的部分。
还有消防通道,水电布局,都比现在的市场安排的合理多了。
就连参与建造的工程师都啧啧称叹,觉得这位“云总”的想法确实很好,听说他还出过国,便觉得这都是从国外吸取来的新经验。
两层的市场盖的很快,紧接着就是人员招募,培训。
培训也是席于飞建议的,国营店的服务员都老横了,不打顾客都算得上是好职工。对顾客爱答不理冷嘲热讽的多了去了,没有几个愿意笑脸相迎。
但这是他们自己的批发市场,可不能这么做。
首先要培训各种理货方式,介绍款式的话术,并且要求脸上必须带笑容,但也不是一味的微笑,如果客人不讲理,骂两句也无所谓。
培训师就是席于飞的几个嫂子以及梅雨的弟媳妇儿。
这几个人一听自己能当老师,兴奋的一宿都没睡好,但第二天仍旧容光焕发,恨不得把自己百般武艺都掏出来展示一下。
第一批员工是一百个人,每个门市至少两个人,还有部分人作为机动摊位人员。
等货来了需要先理货,再摆货,然后学如何推销。
如果是南方服装厂商自己带货品过来售卖,可以安排机动人员给他们使用。
散摊可以卖小吃以及零食,市场每天会收取一次费用,包括卫生费,管理费以及摊位费。当然,为了能让更多的百姓们参与,前五十个加入的小摊摊主可以免除一个月的费用。
这边整理完,羊城那边田新也都挑好了各种货物。
既然是批发,那每个摊位就不能太杂乱。品种越单一越好,这样方便各种介绍。
什么帽子,袜子,秋衣秋裤,休闲裤服装,正式款服装。裙子,衬衣,各种鞋子等等,全部做了分类,然后分批进入了批发市场。
等布好了货物,这个市场就变得像模像样了。
云穆清还在报纸上买了版面打广告,里面有各种服装照片,微笑的服务员,整洁的商品都让人无比震惊。而且报纸上还说了,拿着广告的人可以用批发的价格购买任意一件商品,一张广告能买十件。
这家伙,就更让人心动了。
席于飞从新疆回来,得知批发市场已经开业,便马不停蹄的过去看。
现在已经是84年秋季了,但天气仍旧很热。
市场门口有不少人推着自行车卖棒冰,生意相当的好。
有不少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玩的家长,看到这里人山人海,凑热闹的心顿时就起来了。
一听拿报纸可以用批发价买十件商品,然后又迫不及待的去报停买报纸。
云穆清连做了三天的广告,因为这个广告,报纸印刷都翻倍了。
很多人买了报纸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能够用批发价买东西!
席于飞挤进去,发现那些小吃摊面前也不少人,站着的,坐着小板凳的,端着碗的,捏着纸包的,可是真不少。
而且每个门市前面都围着不少人,挥舞着报纸买东西。每买一样,服务员都会在广告上面按个戳,表示已经占了个份额了。
还有京城周边的小商贩也嗅到了上级,大包小包的批发了各种服装以及其他商品,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兴高采烈的笑容。
原本还有些担心的投资商看见这种火爆的场面,也放下心来。他们要回去与田老板谈下一波投资的事。只可惜,下一波想要投资的,可就不止是他们几个人了。
不管京城本地的工厂还是外地的工厂,只要是以民生为主的,都被这批发市场吸引了目光。见还有空的摊位,便纷纷挥舞着橄榄枝,和云总谈合作了。
市场主要盈利是以出租摊位为主,但内部也有自己的摊位,主要是以做示范为主。如果你租了摊位但服务员态度恶劣,那就看看人家这边怎么做的。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员,我们这里还提供员工聘请呢。
不到一个月,二楼的摊位也全部售罄。
云穆清看着财务那边给出来的数额,终于松了口气。
目前的他,终于可以有点儿底气,对大宝说我能养你了。
“真不错!”席大嫂看着电视里对批发市场的播报,开心的不行,“还得是咱家孩子,聪明,有能力。看看这人山人海的……”
“不影响咱家生意吧?”曾柳华问。
大嫂笑道:“娘,不影响,咱们现在已经开始只做专卖店了。我跟老二的店是宁新的品牌,老三那个店是港城的一个服装品牌。咱们的衣服和那些批发市场的不一样,走中高端的。”
一开始徐颖也担心,毕竟品牌的服装价格很贵。可没想到赚的比之前还多了,价格贵没事儿啊,有钱人那么多。他们要穿的就是品牌,是面子,要的也是更好的服务。
去专卖店买衣服,还有热茶喝,有试衣间,买的多了还会赠送各种小礼品,以及成为会员。
会员过生日那个月,品牌方会给出会员专门的礼物。会员级别越高,礼物就越好。
这种会员制其实在国内并不新鲜,民国时期就已经从国外引进了这种制度了。只不过建国之后国家比较混乱需要各种整顿,而且私企转国营,这种会员制度就消失了。
如今再次拿出来,国人们也不会太过新鲜,只是觉得应该如此。
梅雨他们那几个人的店,基本都以羽绒服,羊毛衫等冬季服装为主。别看卖的都是冬天的衣服,夏天人照样不少。因为会有反季倾销,卖一些过时的或者有瑕疵的衣服,价格十分便宜。
三家店,进货的渠道都在不同的地方,款式也不会打架,反而很受人欢迎。
再加上梅雨他弟妹脑子灵活,建议每一家店都弄个羽绒服修改,修补的摊位。这下子连售后都有了,于是获得了更多人的信任,回头客也会很多。
那个年代的羽绒服质量特别好,不说能传代,但穿的小心一些,十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没问题。
而且羽绒服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如果不小心坏了,着实令人心疼。
有了这种售后,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换拉锁,加绒,以及免费改大小,修补丁。客人们在花起钱来就更加放心了。
什么,其他家店便宜,那他有售后吗?没有?那便宜有什么用!
在这里买羽绒服虽然贵了点儿,但会给一张售后卡,拿着这张售后卡,可以享受好几种免费项目呢!
席于飞听完,恨不得给梅雨的弟妹点一百个赞。
就这个脑子,以后绝对是个赚大钱的人才,必须得好好培养培养!
譬如说调到批发市场当个经理什么的,绝对没问题啊。
梅雨听到席于飞的话,整个人都惊了,“真的假的?她一个女的,能行吗?”
“怎么就不行了?你小看女同志是不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不懂?”席于飞哼道:“你弟弟那边,原本就是男主内女主外,你弟媳妇儿有本事,以后你家不跟着沾光?”
梅雨有点儿蒙圈的点点头,“那工资多少。”
席于飞伸出三根手指头。
“三十?”梅雨松了口气。
席于飞笑呵呵道:“三百。”
梅雨差点儿摔地上去。
“工资三百,要求多。她要负责市场内员工各种培训,市场内部各种安排。货物登记调动,以及与其他厂商谈判的事。你问问她愿不愿意做,愿意的话试用期工资两百,三个月之后三百。”
梅雨眨眨眼,“你看我行吗?”
席于飞大笑,“别闹,天黑了我都看不见你!”
然后就被大师兄按到地上锤了。
周晓慧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她原本就是个曾经有着雄心壮志的知青,下乡之后才知道有多么的艰难。但她咬着牙坚持下来,还成了那个村知青的队长。
但她家里不是很和谐,还好老家在外地,她是想要回城,被朋友介绍来到京城,嫁给了二婚的梅盛。
其实一开始她心里也不太愿意,因为梅盛这个人一天到晚说不出三句话来。但在一起时间长了,才知道梅盛有多好。
他很勤快,家务事里外全都能做,而且还会做饭。对孩子也好,甚至还会一点儿缝纫技巧。
周晓慧想要去门市卖货,他也默不作声的支持,早晨起来做饭,中午送饭,刮风下雨都不会落下。
周晓慧觉得她之前那个女的真的是瞎了眼瞎了心,这么好的男人不要,非出去偷腥,结果把一家子都偷进去了。
如今周晓慧要去批发市场做经理,晚上小两口商量这件事,梅盛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但有些纠结,因为那边距离铁道部这边有些远,怕来不及送午饭。
周晓慧气笑了,“就送个午饭?让你在家带孩子,不怕别人说闲话?”
梅盛眨眨眼,“说啥闲话啊?那也是我孩子,我还不能带了?”
周晓慧噗嗤笑出声,“那以后人家说,我赚的钱比你得多,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制不住我这么个女的,你会咋想?”
梅盛叹了口气,“我咋想?我想退休,不想上班……”
梅盛是真的烦死各种人情世故了,他家之前出了那种事,单位上的人都跟看猴似的看他。要不是辞职了没钱花,他都不想干了。
媳妇儿能干,能赚钱,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他完全可以在家里看孩子做饭收拾房间,没事儿看看报纸喝喝茶,出门跟拐弯那边的大爷下个棋。
多美啊。
不想上班,上班太烦了!
作者有话说:
我家之前地里的葡萄架子下面,莫名其妙的长了一颗南瓜苗。
接出来的南瓜也不大,淡橘色,我跟我妈一直怀疑这是什么品种的南瓜,能不能好吃。
后来摘了一个,哇,超好吃的!!
又粉又糯,炒着吃还很鲜甜,煮汤吃特别面!!
于是老太太决定,明年就种这个南瓜了!
意外之喜。

第208章 西班牙
梅盛不想上班的意愿最终没能达成,因为他家小儿子才一岁半,得上托儿所。托儿所就是铁路上的那个,每天他还得负责接送呢。
周晓慧骑着自行车正式去上班了。
从建国门到西直门外动物园可不近,就算路很顺,那也得骑一个半小时才能到。
服务行业原本下班就晚,但云穆清已经安排好了宿舍,离家远的都可以报名,如果忙太晚,就申请住在宿舍里。
虽然单位不管吃饭,但市场里有几个小饭店跟他们是合作关系,晚上关晚一点门,就能负责职工吃饭问题。
夏天白天长其实还是可以回家的,但冬天四点多天就黑了,妇女同志回家不安全,还是住在宿舍里比较合适。
梅盛也是没想到,媳妇儿上班之后跟丢了似的,忙起来一周才能看见一次,想的他晚上睡觉都睡不香了。
席于飞也在忙,只要在家里,就会带着他娘一起收拾市场。
超市里不少吃的其实都被家里造的差不多了。几十张嘴每天都是吃吃喝喝,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消耗。粮油本上那点儿公粮压根不够吃,那些半大小子一顿恨不能吃一斤粮呢。
得亏有这个市场一直支撑,家里吃粮才不用勒紧裤腰带。
超市里一些能拿去杂货店的物件早就拿去杂货店了,那些锅碗瓢盆卖的特别好。
只可惜有的碗下面盖着微波炉适用的戳,这些目前都是见不得光的,自己家都没办法用,只能收拾起来放在别处,等什么时候微波炉现世什么时候再说。
还有一楼那些首饰,除了黄金之外的其他首饰也拿去了服装店,搭配各种服装进行售卖。
银饰玉饰是不受限制的,但想要卖黄金得有许可证。其实银饰也要,但没有那么严格,只要是正规场所就可以。
一楼还有卖鞋的卖包的,这些都好处理,只要标签没有那么明显,工艺不是特别复杂突出的,都能放在服装店搭配。再加上他们自己也需要穿,几年下来也消耗了一些。
现在商场一楼最难处理的就是黄金柜台,还有配眼镜的店面。
席于飞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把太过于显眼的这个三层商场半空,市场只留三分之一大小。
因为他不能保证以后再也不用接人回来了,那药效只能持续24小时,万一出点儿问题,超过24小时呢?
他总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变活人吧?
商场里实在处理不了的东西全部打包运到农贸市场那些二层的门店里。他发现只要这些门店里面有货物就不会消失,之前农贸市场少了一半他也不心疼,但现在心疼坏了。
曾柳华在这个市场里都学会开电动三轮车了,帮着儿子来来回回运东西,小车玩儿的溜溜的。只可惜这车不能拿到外面,就算拿去外面都找不到充电的地方。
这时候还没三插头呢,洗衣机电冰箱啥的都是两个插头的。
更别说跟电动车的功率不一样,万一插上集体掉闸,那就麻烦了。
席于飞还在市场里教他爹娘开汽车,市场里还存在的这些车基本后备箱都留着货物。只要货物拿出去,小车就会消失。
席文明开车真不咋地,有些手忙脚乱。书生这辈子拿的最重的东西估计就是抱孩子了,或者家里的康熙字典。车子一开起来就吓得不行,绕一圈脸色苍白,仿佛受了刑罚。
曾柳华胆子大,很快就学会了开车,开着小面包满市场绕,那叫一个开心。
从车上下来,还得鄙视一下她老伴儿,“你这个老爷们,真没啥用。”
席文明羞愧不已,但看向自己媳妇儿的目光满是敬佩与喜爱。
冷不丁的吃了口狗粮,席于飞开始胃疼了。
收拾了半年,三层的大商场已经消失了。所有目前无法出手的东西都被运到市场二层小楼里面,拉上窗帘锁上门,谁都看不到里面有什么。
包括席于飞藏起来的那些黄金,也被一点一点的运到二楼。上面堆放了些卫生纸,遮挡的严严实实。
市场只剩下三分之一大小了,还不到三亩地。一些门市里面零星的放些货物,然后全部锁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卖家居的还开着门,因为里面有床有被子有枕头。
这里的衣柜里还放着不少席于飞和云穆清用来换洗的衣服,出门在外,总得全部准备好。
直到八六年开春,席于飞才再次收到关于宝藏的消息。
都过去这么久了,他差点儿都把这件事忘了。
这两年里席于飞也没少出差,但接到的任务都是拿资料回来。什么西班牙德意志意呆利他都跑了一圈,不过反应都没有之前跑漂亮国和英格兰大。
也不知道是不是换飞机了,或者飞行员技术高超的缘故,总之没有那么颠簸了。
转了一圈回来,席于飞觉得英格兰的食物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挺大一个国家,愣是找不到一种好吃的东西。都八十年代快九十年代了,吃口没煽的猪肉都难!
他真怀疑当年英格兰去华国抢东西,抢了本食谱第一页是豆汁儿了,否则为什么这么多年饮食一点儿进步都没有!
人家意呆利都知道改善一下面条和馅饼呢,西班牙还有著名的海鲜烩饭呢。德国的猪肘子香肠和酸菜也那么的美味,怎么就英格兰屁都不是呢?
关于宝藏,很多参与研究的人分析,那些海盗极有可能并没有把宝藏藏在英格兰附近。
虽然那些海盗是“奉命抢劫”,但当年的英格兰女王相当抠门,属于能不花自己的钱就不花自己的钱那种。而且被封男爵的海盗头子家里有钱,女王花他的钱都花顺手了。
这种情况下,那位男爵阁下自然不会把自己全部家财都放在英格兰,就像席于飞说的那样,那张所谓藏宝图上的宝藏标示,其实就是一个坐标提示。
根据各种研究,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宝藏有大概率,在西班牙。
大航海时代,西班牙造船的技术可是顶尖儿的。
就算是后世,西班牙都敢开着年龄快一百岁的老帆船漂洋过海去华国溜达一圈,路上谁都不敢碰,生怕把这个老古董磕坏了被西班牙敲诈。
欧洲这边一直都挺混乱的,虽然国与国之间不停地联姻,但战争也没有停下。
西班牙与英格兰不少打仗,如果说那位海盗男爵在西班牙这里藏了钱,也能理解。
但技术人员推理出来的范围比较广,画了个挺大的圈,里面包括好几个岛礁,还有一片临海的山林,以及里面不少老别墅。
八十年代的西班牙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强悍,曾经跟英格兰打的有来有回,如今只不过是个小国。而且这时候的西班牙正在反北约,又面临经济危机,穷的眼珠子都快绿了。
席于飞他们到了西班牙了解到,因为连年战争,西班牙很多有钱人都搬家了。曾经的造船厂也开始落寞,比不上有了航母的大漂亮。
但西班牙毕竟是个靠海的温暖城市,这里不像英格兰,成天阴雨绵绵,因为晒不到太阳,那些英国佬脸色都惨白惨白的,也怪不得有吸血鬼的传说。
西班牙人则热情开放多了,这里吉普赛人也多,他们最繁华的街区光是靠某些营生吸引人的酒店都有好几座,门口穿着各种性感服装的吉普赛女郎和西班牙女郎丰满又漂亮。
西班牙也有着不少海盗的传说,席于飞光看资料,就看到了七八处所谓曾经拥有海盗遗产藏宝的地方再进行拍卖。
传说中西班牙海盗无比英勇强悍,抢了无数的金银珠宝藏在世界各处。还有的海盗拥有超大的庄园,漂亮的城堡,这些都是他们极有可能藏宝的地方。
如今西班牙穷了,那些人躲避战乱拉家带口的跑了,留下不少破败的园子。
西班牙国王为了回血,便想方设法的给这些地方套上各种故事,吸引有钱人过来“投资”。
其中三处庄园都已经被拍了四次了,说是每次拍卖之后有人进去探险,寻找所谓的海盗宝藏,但大多都兴致勃勃的去,沮丧愤怒的回来。
因为他们拍下庄园,又不按照要求整理,所以几次律师函之后庄园重新回到国王手中,然后继续拍卖。
不得不说,现在的西班牙,为了钱,想尽各种招数了。
其实这些庄园都曾经被拍卖过,幸运的会在里面找到一些还没损坏的银餐具,金币之类的东西。但大多都是不怎么幸运的,毕竟国王早就把庄园里面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了。
席于飞算是攒了两年的“福运”,就是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发挥出来。
他们这个队伍也是披着外贸局的皮子,既然来到这里,自然会谈一些合作。席于飞则带着云穆清,还有钱进李援朝兄弟俩以及一些“保镖”开始逛街。
李援朝之所以能跟来,是因为他也升职了。再加上这次行程没有那么的紧迫,老孙特批让他来放个假。
几个人打扮的好像少爷与保镖,黑头发在西班牙并不稀奇,这里也有不少人是黑头发。但东方面孔还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那些吉普赛人,他们对财富十分敏锐,直觉指引他们跟着这几个东方人,希望能获得一些财运。
然而并不顺利,这几个东方人都有功夫,看着最小的那个还被围在中间,完全不好下手。
西班牙这里竟然也有仓库拍卖之类的活动,听说是从大漂亮学来的,还安排了专业的拍卖师呢。
而且拍卖的噱头都是什么大明星大文豪大科学家,只不过多了个大海盗。
漂亮国可没有什么海盗的噱头。
席于飞还是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花少少的钱买多多的的东西,至少这些仓库从未让他失望过。
作者有话说:
那时候的欧洲到处联姻,大航海时期葡萄牙国王还是西班牙国王的外甥呢,结果他二十来岁就挂了,把整个国家便宜给了舅舅。
西班牙的造船技术相当牛批的,他们的盖伦船非常有名。
当年能够远洋的船只里,大多数都是盖伦船,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西班牙。
西班牙在当时多牛皮啊,现在不行了,成了个旅游国家。
能成为旅游国家的,基本就证明了他们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工业或者其他产业了,说白了,就是穷了。
现在提起西班牙,就是海浪沙滩老船长,以及热情的大姑娘= =

这边的仓库拍卖,也闹过笑话。
有人看上仓库拍卖的好处,却又想要捞钱,于是提前把几个仓库都翻了遍,好东西全部拿走了。
等拍下仓库的人打开一看,顿时恼怒不已,差点儿跟仓库管理员和拍卖师打起来,最后不得不退了钱,才熄了众怒。
最后,这边的仓库拍卖,都不能盲拍了,全部打开门,让人看清楚里面没有翻过的痕迹,尘土都是陈年的,地上一个脚印儿都没有。
但这样的坏处就是只有装了半满的仓库才好拍出去,那些放了一点儿东西的,基本都流拍了。
席于飞听到这样的闹剧只觉得好笑,曾经强大且富有的西班牙如今穷成这样子,哪里还有海上霸主的威风?
推书 20234-10-16 : 主职算命,兼职踢》:[无CP向] 《(足球同人)[足球]主职算命,兼职踢球》作者:金章玉书【完结】晋江VIP2025-10-11完结总书评数:3059 当前被收藏数:3722 营养液数:9012 文章积分:77,491,120  本书简介:  来自末法时代的小道士席州跟着师父学了个皮毛后,穿了。  还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