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对寇府不熟,不知道西苑是哪,不过听到是连在一起的几个小院子,就问他:“那里方便出入吗?如果是在内院就算了。”
“西苑有个小侧门,我派人休整一下,派两个人守着,平日不许其余人出入,应该还算方便。”
李煦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不过还是象征性地拒绝了下。“本王住在寇府已经很叨扰大家了,我看还是找个地方搬出去住吧。”
不等寇骁劝阻,他继续说:“而且,在寇府出入到底不太方便,总会碰上后院的小姐丫鬟们,因为本王的缘故,寇家几位年长的姑娘都避到郊外去了,本王实在心怀愧疚,不如搬出去住,也好让姑娘们回家来。”
寇骁认真地看着他,无法从他的表情中判断真假,不过他以己度人,觉得李煦应该真的不喜欢住在别人家,到底是做客,没有在自家方便。
寇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希望他搬走,于是大方地说:“不如这样吧,我找人将西苑单独隔出来,建个围墙,再开个小门,出入也无需经过内院,如此一来,王爷就不会再遇到内宅女眷了。”
李煦诧异地看着他,没料到他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总觉得这青年对他好的过头了,不过想也知道,寇骁这是想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着,免得自己在外头乱来,真是不能小看了这个刚成年的男人。
目的达到,李煦本来应该高兴,却因为自己的猜测而觉得心塞,被人防备着总不是件高兴的事。
“你就不怕本王霸占你的府邸吗?”李煦开玩笑问。
“地契在我手上呢,王爷不是欺行霸市的人。”寇骁露齿笑了笑,那笑容明亮嚣张,显然没把李煦当成威胁。
李煦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那是我善良,否则这个家姓什么还不好说。
寇骁说到做到,立即安排人去收拾西苑,让管家明天就找人来建围墙修大门,动静之大,寇家老太爷老夫人都知道了。
“这小子什么意思?好端端的怎么把自己府邸隔一块出去了。”老夫人发牢骚问。
老太爷想的更多些,“我观那顺王的行事,不像个拎不清的主,今日他宴请全城大小官吏,赢得了好名声,接下来肯定还有其他动作,骁儿把人留在寇府是对的,有什么动静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那就这样住着呗,哪需要专门为他建个围墙,那西苑还算是寇府的吗?”
“定是那顺王提出搬出去住骁儿才如此强留人家的,反正寇府大,院子多的住不完,分个西苑给顺王也没什么,将来若是顺王能成大势,我们寇家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您的意思?”夫妻俩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顺王毕竟是前太子,有才有德,将来陛下年迈,说不定还有复位的可能。
寇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就淡定多了,这府上除了寇骁的事其余她也不太关注,听了一耳朵也就过了,倒是几个归宁的姑奶奶和姨娘们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心动。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们的女儿侄女什么的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啊,顺王妃这个位置,还是很吸引人的。
只是有了前车之鉴,大家这次也不敢太放肆,好在人就在西苑住着,总能找到机会的。
******
李煦花了几个小时把弓弩的图纸画好,多亏了他业余时间有学了点建筑设计,多少有点绘画功底,不至于联机条都画不直。
这种弓弩的图纸并不复杂,他还画了好几种箭头的样式,不同样式的箭头效果不同,可以用在不同的数组中。
寇骁拿到图纸时就知道李煦不是随便打发他的,寇家军中也有用弩箭,但和李煦画的不同,这种连弩样式小巧,可以连发九箭,用料也很普通,几个机括设计的非常新颖,只一眼,寇骁就看出这种连弩的价值。
“没想到北方的弓弩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了,南越真是落后不少,寇某往日总觉得寇家军不输给任何一支军队,现在看来,是寇某自负了。”
李煦摸了下鼻子,安慰他:“这图纸是本王在原有的弓弩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他地方没有,南越可是独一份。”
寇骁听了心里高兴,嘴巴上也忍不住占便宜。“没想到王爷对我如此信任与看重,我以身相许如何?”
李煦冷笑一声,“别,寇将军这魁梧的身材,本王抱不动,我要你这身腱子肉何用?”
寇骁朝他眨眨眼,暧昧地说:“可我抱得动王爷啊,您要不要试试?听说京城贵族也有不少圈养男宠的,您可以试试呀。”
李煦一脚踹向他的肚子,被他避开也不恼,讥笑道:“看来寇将军在喜凤楼一夜风流,学会了不少东西啊,难道你找的不是姑娘而是小倌?”
寇骁听到“喜凤楼”三个字,脸色突了变,“王爷如何知晓这事的?”难道他的行踪已经被李煦掌握在手中了?他身边才几个人,竟然能监视自己。
李煦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想歪了,更是生气,“寇将军怕是不知道自己在城中的知名度吧,你前脚刚进喜凤楼,后脚全城就知道了,要是想别人不知道,寇将军下次最好易容了再去。”
寇骁干咳了两声,转而说起正事,“寇家军中人人擅射,若是配备弓弩,在山林中作战时胜算会提高许多,只是这经费王爷,不瞒您说,这南越的税收连寇家军的军饷都不够,更别提配备新武器了。”
李煦挑了下眉梢,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本王怎么听说寇将军勤政爱民,年年为百姓减免税赋。”
寇骁板起脸,严肃而不容拒绝地说:“南越年年洪涝,百姓食不果腹,若是不减免税赋,每年饿死的人都不知多少,王爷想要一个荒无人烟的封地吗?”
李煦当然知道这点,见他说的认真也不开玩笑了,“春耕马上就开始了,寇将军明日找个懂农事的小吏带本王下乡看看吧。”
“王爷还懂农事?”
“不懂,先看看再说。”李煦没把话说死,他是没种过田,但大致的流程还是知道的,他觉得以南越的水土情况,不应该产量这么低的,他想去看看这里的百姓是怎么种田的。
“听说王爷办了个豆腐宴,您的豆腐不给我尝一尝吗?”
李煦心里冷笑想吃我的豆腐,美得你。“寇将军派个人去旧王府那取吧,此时应该有刚出锅的豆腐脑。”
经过城中大小官员的宣传,顺王府新出的“豆腐”很快就被大家知晓了,寇骁也听了一耳朵,都说这东西便宜又好吃,他当然想尝尝。
“将军年纪轻,身强力壮,但房事还是该节制些,一夜风流是爽,但要休息一天才恢复体力就过了,小心精尽人亡。”李煦打趣道。
“不是,我没有。”寇骁顶着李煦似笑非笑的目光,也不知该怎么解释自己昨晚去喜凤楼的目的,总不能说是为了确定自己是否喜欢男人去的吧。
******
第二天天刚亮,旧王府东侧临街的位置开了间豆腐铺,一大早就有香喷喷的豆腐端出来摆上了,此时来往的都是干苦力的民工,闻着豆香却不敢上前问价,这宅子大家都知道是封王的府邸,能在这儿开铺子的必然是那位新来的封王,他卖的东西肯定是天价,小老百姓们连问的勇气都没有。
直到一个小仆提着食盒跑来,紧张兮兮地问:“这这儿是顺王府卖豆腐的铺子吗?”
“对。”食铺里,雷阳亲自坐镇,见到来人和颜悦色地问:“你是谁家的仆从?”
“小人……小人是都水丞家中的奴仆,我家老爷吩咐小人来买豆腐的。”
“要买多少啊?”
“这老爷没说,只让小人提了这食盒来。”小仆年纪不过十二三,将半人高的食盒放到铺子的台上,然后就见那个笑得和蔼的胖老爷一把将食盒提了过去,递给一旁的小二。“给他装三十块豆腐,再装上五碗豆腐脑。”
说完问小仆:“你家老爷爱吃甜还是爱吃咸?”
“甜的吧,我家老爷最爱吃蜜糖。”
“成,给那五碗豆腐脑加上糖,你是开业的第一个顾客,我们王爷说了,凡是今日来的客人,全都可以再赠送一壶豆浆,加了糖的豆浆。”
小仆没想到还有赠品,乐滋滋地提着食盒回去了,再之后,陆陆续续有官员家的下仆来买豆腐,这些人家的官职一般都不高,有真的对豆腐念念不忘的,还有些是特意来支持顺王的生意的。
反正豆腐这东西不贵,吃法又多,他们自己不吃还能给下人加菜,就算天天买也不成问题。
******
小剧场:
寇将军:“什么时候我才能吃到顺王的豆腐呢。”
李煦:“白日做梦!”
寇将军:“我只是想吃个豆腐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第78章 试种
过了午后,才有得了消息的百姓来询问:“听说是王爷做出来的豆腐,我们也能买吗?”
“能啊,做生意嘛,谁都能来买,不过今日的豆浆送完了,你若是要买,我可以送你几道豆腐食谱。”
“多少钱呢?”
“一钱可买豆腐两块,或者用一斤豆子来换一斤豆腐。”
“还能用豆子换?”
雷阳指了指铺子墙上挂着的价格牌,“诺,都写在这儿了。算了,你肯定不识字,我给你念一念。”
等那客人离开,雷阳摸了摸胡子,叫来两个下人,说:“你们去街上找十几个乞儿来,我有事交代。”
过后没多久,城中最热闹的几条街上,突然出现了一群衣裳褴褛的乞儿,沿街大声喊道:“卖豆腐咯,卖豆腐咯,便宜又好吃的豆腐。顺王殿下发明的豆腐哟,大家快去瞧瞧,今日买还有礼品送哟。”
行人避在一旁讨论,“真的假的,便宜又好吃?有这样的东西?”
“听说是用黄豆做的,做法简单,肯定贵不了。”
“真是那位王爷做出来的东西?别是从其他地方照搬过来的吧。”
“这咱们可管不着,反正南越没有,他说是就是咯。”
“走走,咱们看看热闹去。”
第一天,百姓们多在观望,听到那豆腐的价格都不太相信,觉得王府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别是故意诓他们的吧。
第二天,那些买过一回的人纷纷回购,在食铺前排了长长的队伍,人们都有从众心理,见到如此多人在排队买豆腐,他们也跟着排。听说能用豆子置换,不少人家都拿了半斤一斤的豆子出来,反正亏点豆子他们还是舍得的。
李煦没空管豆腐铺的生意,他一大早就跟着三名官员去了郊外的村镇,出了城,道路两旁的农田里都有农人在忙碌,大多数都在翻田。
李煦站在路边看了会儿,疑惑地问:“他们用的是什么工具?”
随行的官员回答:“回王爷,这叫犁,是用来翻田的,田地冻了一个冬天,要翻过之后才能种下谷种。”
李煦看不清那犁的样式,于是踩着泥泞的田埂走过去,仔仔细细看了一会儿,发现就是个木头做的“7”字型的工具,农夫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工具插进土里,再用脚踩着翻过来。
那三名官员平日里也是在田间行走的,附近的老农大多认识他们,见到他们来还热情的打招呼:“几位大人是来看春耕的么?”
一位姓钟的官员先看了李煦一眼,见他没有表露身份的意思,上前一步说:“是的,今年的种子都领到手了吧?记得用水泡过再下种。”
“都领到了,自从寇将军处置了那几个贪官,再没人敢以次充好了,您放心,等这地翻好,灌上水,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下种了。”
那钟姓官员偷偷瞥了眼李煦,见他眉头微微蹙起,赶紧转移话题,“那就好,等下种那日本官再过来。”
“走吧,去镇上看看。”李煦转身往回走。
到了最近的小镇,李煦找了家茶寮落脚,让官员把镇上比较有名望的老农叫几个来,他确实不懂种田,但也知道谷种要先育秧才能拔了秧苗插种到田里,而不是直接将种子种到田里。
当然,这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也不懂,但能在二十一世纪广泛流传的方法,肯定是无数先辈们积累起来的经验改进的,错不了,而且还有那位非常出名的杂交之父发明了杂交稻种,将粮食产量提高到了一千多斤每亩。
三名官员一出门就聚在一起小声嘀咕:“王爷这是真心要管起农事了,不得了,难怪他声名远播,确实像是做实事的样子。”
“你别想太好,他就算以往有接触过农事也是种北方的田地,这南北差异多少大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哪会种这南方的田?可别瞎指挥才好。”
“先听听他的意图吧,若是他要出馊主意,咱们拼了这条命也得阻止了,可不能让他乱来。”
“怕就怕他自以为是,不听我们的劝啊。”
“咱们人微言轻,让寇将军去说。”
“对对,有寇将军在,不怕。”
很快,他们从镇上找来了四个白发苍苍的老农夫,直接将人从田里叫了回来。
李煦见到来人,站起身迎接了几步,免了他们的礼节,说:“让几位老丈人抽空来一趟,是本王想了解下南越的农事,多有叨扰,还望见谅。”
四位老人家原本正在田里忙做,被拉到这里来确实有些不乐意,但听说找他们的是王爷,他们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当然不敢拒绝。
路上,官员也给他们提了醒,让他们见到顺王时别乱说话,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就推脱过去,更不能随他说什么都应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