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等,等就是了。
不过等是要等,却不能干等。康绛雪记挂着一件事,干脆趁着这回和盛灵玉说一说,小皇帝道:“今年即将殿试的举子之中有个人唤作郑岚玉,你可知道?”
康绛雪之前看到过盛灵玉批改郑岚玉的文章,知道盛灵玉也注意到了郑岚玉这个重要工具人的才华,打算好生和盛灵玉聊一聊。不想听到“郑岚玉”这三个字,盛灵玉的眉心轻轻跳了下,极其意外地答道:“郑岚玉?不知道。”
不知道?康绛雪卡了壳,忽地没了话。盛灵玉明明就很看重郑岚玉的才华,难道是没记住郑岚玉的名字?
……竟还有这种尴尬之事??
正想着,盛灵玉反过来问他道:“陛下怎么会提起这个人?郑岚玉……陛下识得此人?”
第85章
康绛雪提前关注郑岚玉自然是因为沾了穿书的光,这个来源不能和盛灵玉细说,只得欲盖弥彰地回道:“朕听说这届的举子中有个人年纪轻轻便连中两元,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才情颇为难得,想着许是个可造之才,也就提上一嘴,一个举子而已,朕哪里能识得?”
盛灵玉听了神情未变,又是发问:“微臣时常陪着陛下,却不知陛下是在哪里听闻?”
康绛雪答不上来,倒也奇怪盛灵玉为何如此计较细节:“……哪里听说有什么要紧的?反正有这么个人,你多加注意就是了。”
盛灵玉终于停下了追究,长长的眼睫在眼下投下了一片阴影,应道:“是。”
康绛雪把想说的都说了,也不知道还要再做什么:“可用早膳了?”
盛灵玉回道:“未曾。”
小皇帝放松点头:“那就一起。”
盛灵玉点头,略略有些出神,那副样子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康绛雪不知怎么想的,又多解释道:“皇后那边平无奇会照看着,朕除了逢年过节走过场之外不大会去打扰,安心就是。”
盛灵玉道:“灵犀在陛下身边,微臣什么时候都很安心。”
康绛雪的本意便是让盛灵玉心安,盛灵玉的反应正是他所希望的,偏生得了一句想听的话,小皇帝心里头反而怪怪的。
之前那股微弱的失望感似乎加深了一些,像烟像雾,模模糊糊,说不清楚。两人一前一后离去,竟是都若有所思。
时间寻常地过了几日,陆巧奉召离京。
陆侯爷夫妇极其不舍,前前后后多次对陆巧阻拦劝告,奈何阻不住陆巧的坚持,到头来反倒比计划中提前了两日走。
出发当天,小皇帝带人去送行,到场的除了陆侯爷夫妻还有其他不少的官员。康绛雪跟了全程,最终只是在车辇上接受陆巧的叩拜,目送陆巧翻身上马的背影出城,没寻到合适的时机和陆巧讲话。
没有告别之语,使得这场送别格外没有真实感,陆巧的表现更是乏善可陈破坏气氛。陆侯爷夫妇在城门口难过得红了眼眶,他这个当事人倒神情淡然,扬鞭策马离去之时看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舍和犹豫。
整个过程,陆巧都没和小皇帝说话,那种无所谓的感觉,仿佛这不是一场送行,而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出门。在奔出去很远后,陆巧停马回首,对着皇城的方向扬了扬马鞭。
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呼喊,但这一下,康绛雪知道陆巧是为了谁。
为了他,为了小皇帝。
康绛雪的心里有感,伫立许久,陆侯爷夫妇都走了还没有离去。
给陆巧送行,康绛雪刻意没有带盛灵玉同行,不想等人散尽了一回首,正看见盛灵玉等在远处。
盛灵玉没在意小皇帝惊讶的神情,径自给康绛雪披上了披风,轻声道:“天冷,陛下还是早些回宫。”
披风散发着浓浓的暖意,康绛雪的心中却忽然间满是无所适从,因为他心里尤其清楚,盛灵玉自陆巧身上受到的伤害不是可以忘记不提的小事,盛灵犀的寿命折损亦是横亘其中的尖刀,盛灵玉和陆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陆巧放不下,盛灵玉一方更难放下。
而这一次和在明光寺他去探望陆巧那次还有不同,小皇帝比上次更加直白地在盛灵玉面前露出了对陆巧的关心,这样的场景被盛灵玉看到,盛灵玉心里怎么可能会好过?
康绛雪心里有愧,难以言说,一时之间竟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口。
如此情境之下,盛灵玉却神色如常地询问道:“陛下脸色不好,是担心陆小侯爷的安危?”
语气那么平稳,仿佛问的不是自己的仇人,康绛雪心中诧异,终是没忍住询问道:“你不生气?”
盛灵玉轻轻停顿,终于从这个问题里明白了小皇帝这么问的关节所在,他发出了一声很淡的轻笑,淡淡道:“陛下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心情,其他人如何想都不重要,别人的事情理应别人来承担,本就不该让陛下有任何为难。”
这话换个方式去听,近乎是赞同甚至鼓动小皇帝自私地活着,只管自己,不用在意任何人,很是放纵宠溺,几乎把人捧到了天上。康绛雪听着,好一阵无声,末了,康绛雪低低道:“朕怎么可能不知道陆巧不对,许多地方都不对,朕太清楚了,可朕、朕……”
后面的话未曾说完,盛灵玉也未曾发问,他接着小皇帝的话道:“嗯,他不会死的。”
陆巧走后不久,杨惑那边的封号拟定并昭告四方,毫无悬念是个“宁”字,取天下安宁之意。为了庆祝皇家又多了个宁王,在长公主的首肯之下,礼部开始筹备一场新的封王仪式,四处吵吵闹闹,又是另开王府,又是寻门当户对的贵女意图册立正妃。
一时间,杨惑风头无两。
康绛雪对这些消息置若罔闻,一概懒得去管,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即将到来的科举殿试上。趁着杨惑忙碌,苻红浪又不亲自处理,康绛雪一手做主,将本来准备拖到年后的殿试提前两月,就安排在了这几天。
这么急不为别的,就是想趁早拿下郑岚玉,避免夜长梦多,康绛雪既然提前知道了剧情,哪能放过这件通关朝堂的核心装备。
又考虑到郑岚玉这个人的人设性格超烂,张嘴不吐人言,不早些接触,康绛雪还真有点担心自己搞不定。
抱着种种想法,康绛雪十分看重这次殿试,提前两日便预定了盛灵玉的时间,叫盛灵玉放下手头的事情,和小皇帝一同参加。
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盛灵玉忙于安插人手,如今已经颇有成果,康绛雪身边的侍卫已经陆陆续续换了一批,组成了新的护卫队,这个护卫队有了新的名字,唤作十二郎卫。
组建十二郎卫的事宜无疑十分忙碌,然忙碌之余,盛灵玉对于小皇帝的要求还是从不说不,殿试当日的一大早便跟着康绛雪一起去了养心殿。
小皇帝与盛灵玉到时,养心殿中早摆好了一排又一排的书案和笔墨纸砚,一众官员和举子分排站立,一齐跪了下来。
康绛雪示意盛灵玉站在自己身旁,方对下方道:“平身——”
说完,小皇帝的目光即刻落在那一队举子身上,举子人数众多,一个挡着一个,轻易看不分明,但看为首之人容貌平常,应该不是有“小玉郎”之称的郑岚玉。
原来站位顺序并不是按照成绩排的……康绛雪心里想着,不由有点失望,盛灵玉将小皇帝的神态变化收在眼中,过了会儿方将视线自小皇帝的脸上默默移开,往下望去。
康绛雪因在寻找郑岚玉,望着那为首举子的脸便不由停顿了几秒,等回神,不经意发现那举子满脸忐忑和紧张,藏都藏不住。
殿试——科举的最后一关,有皇帝坐镇,德高望重的老臣巡视监考,当场开题,举子们写文章交卷,众多批卷官员和皇帝现场批阅给出成绩点明前三甲,一日之间便决定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的场合,比现代的高考还要可怕,也难怪举子会紧张。
康绛雪是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很能理解举子们参加考试的心情,当下有点被气氛感染,也不再心急,破天荒地说了几句安抚之言,宣布道:“入座吧,到时开始。”
第86章
一声令下,考官到位,举子们也到安排好的桌案旁逐一入座,前前后后坐了七八排。这一排开,立刻露出了几十张不同年龄段的面孔,郑岚玉在这群人中年龄最小,容貌又俊美鲜活,先前看不到,入座以后则很快就暴露了位置,在第四排的右手边,和龙椅隔着七八米远。
这么一个距离,康绛雪根本看不清郑岚玉的模样,但美少年这种生物天生自有其轮廓和气场,哪怕看不太清脸还是可以轻松感觉到对方的高颜值。小皇帝心里有了计较,更不着急,只准备耐心静待钦点状元之时再寻机近距离接触这位郑小先生。
不想还未赶上这个时机,他没动作,郑岚玉反倒抬头向着龙椅的方向看过来,两个人对上眼,那少年当场冷哼一声,没好气地转移了视线。
隔着这么远,康绛雪本来应该看不清郑岚玉的神态,奈何郑岚玉的动作实在不加遮掩,表达情绪之时连两边肩膀都向上耸了一下。
就这一眼,康绛雪确定是郑岚玉本人没跑了。
不过纵是脾气差,对皇帝也不应该这么不客气。康绛雪隐隐觉得郑岚玉对他的态度不是很友好,认真想却不知道原因。
怎么回事……郑岚玉对他的第一印象竟然这么差??
康绛雪没想到这么早就吃了个软钉子,有些糟心,没忍住悄悄问盛灵玉:“朕看起来令人生厌?”
盛灵玉尚未说话,小皇帝已经后悔地自言自语:“早知道就应该花时间打扮一下,不穿这件衣服,换个浅淡颜色说不定更正经些。”
盛灵玉听得沉默,许久都未回话。
殿试需要安静,康绛雪不能唠嗑,因此也不在意盛灵玉适时的安静。小皇帝点头之后,主考官宣布开题,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殿中弥漫。
在一片地上落针都能清晰听见的寂静中,举子们各自凝神思考,开始落笔答题,养心殿内只余书写之声。
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像熬灯油一样一秒一秒过去,在插好的线香熄灭之后,宫人们将举子们的试卷收拢上来。
这一下,情况从举子忙碌变成了臣子们劳碌,小皇帝面前也堆了一沓子文章,等着他批阅。
批卷打分这个工作康绛雪其实做不来,他自己虽说是个写书的,但阅读文言文和创作黄色粮食不在同一个业务范围,两者有壁,幸而康绛雪提前做了准备,身边带着盛灵玉,直接按盛灵玉的脸色来批阅,盛灵玉点头就是优,盛灵玉皱眉就是劣。
小皇帝开着外挂,一目十行,比那些老臣评得还快。
一连看了十多张,康绛雪终在一摞文章里瞧见了郑岚玉的名字,一眼看去,字迹笔走龙蛇,十分张扬。
郑岚玉的文采笔力没有悬念,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全场最佳,康绛雪有意走个过场就打高分,不想看文章的盛灵玉忽然在此刻皱起眉来。
康绛雪奇怪,小声问道:“……怎么了?”
盛灵玉手指过去,在文章中两处分别叩了下。
康绛雪不擅长看古文,但并不是看不懂,凝神细看,不到两分钟,神情也跟着微妙起来。
啊这,郑岚玉的才高八斗文采斐然和人设绑定,确实是实打实没一点毛病,只要中规中矩随便写写,状元之名百分之百花落他家,可谁知道郑岚玉偏偏就没有随便写,他畅所欲言,写了两处十分有争议的地方。
这一次殿试的主题是个“忠”字,紧跟时事,围绕前几日平息的杨显叛乱一事而定,答题思路显然是要臣子表忠心,维护皇家的权威。
郑岚玉倒好,引经据典,细数千年历史,得出两个论点。
第一,皇帝欠骂,平时就应该一直被劝谏,早劝就能早发现问题,顺便练练皇帝的肚量。
第二,忠不应该只对皇帝,更应该对国家,对大局,对百姓,若是皇帝太昏庸,实名建议下岗。
这两个论点,道理是正确的,叫康绛雪来看也觉得有道理,但你把这个话不客气地直接说出来,就很令人不爽,尤其是令皇帝不爽。再者建议皇帝下岗这条,能理解为以民为主,也能理解为大逆不道,放在这个背景下,一不小心惹了皇帝不快,当场就会掉脑袋。
康绛雪的脸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尴尬,若说他本人肯定无所谓,可小皇帝的人设摆在那里,显然接受不了郑岚玉的这篇文章。
康绛雪偷偷向着其他批卷的老臣看过去,后者似乎也已经看到了郑岚玉的文章,诸位考官的表现安静如鸡,默默看完,又默默将郑岚玉的文章搁在了一旁。
一段时间过去,众人将批好的文章汇聚在一起,果然将最后的决定权留给了小皇帝。他们对于郑岚玉的才华十分认可,但怕惹了小皇帝不快,没人敢直接评定优劣。
康绛雪被迫面临着两难的抉择,郑岚玉这个状元到底点还是不点。
点了,他的人设和面子说不过去;不点,郑岚玉的状元之名就飞了。
没了连中三元的美名,郑岚玉说不定还会因此觉得小皇帝没眼光没心胸,对他印象更差。
这能怎么办?
……只能点啊!
康绛雪绷着脸,狠下决断,在纸上匆匆写了几个字,命令宫人拟旨宣布成绩。有几个老臣离小皇帝很近,看到了郑岚玉的成绩,匆匆对视一眼,都觉得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