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的效率还是岗岗的,一周后刊登了专访,称凤阳县志里确实有记载,张士诚死在京城后,朱元璋将张士诚的幼子烨关押在凤阳皇陵高墙内,烨年近六十岁得子丹,张丹之后一直住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至今。张氏村有好几本族谱,从明末一直到现代,重修若干次。族谱略。
据典籍记载,张士诚当时占据了江苏、浙江的大部分地区,江浙素来富庶,鱼米之乡,张士诚自立为诚王后,开展生产,搞活经济,加强教育,维持治安,民间风评很好,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江浙地区的人民群众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也因此,朱元璋认为张士诚一定搜刮了巨额财富,所以要求将张士诚押解到京城南京,实际是为了问出这笔巨额财富的下落。之后将张士诚的嫡子关押在高墙之内并没有处死,也是因为这笔财富一直没有找到。
美媒立即将这篇专访文章翻译成英文,并加多内容,称换算后国王张士诚的统治疆域大概有纽约州那么大,经济能力也约等于纽约州。美国群众立即就能理解了:果然是被更强大的皇帝偷偷弄死的有钱国王!而且也非常受民众爱戴呢!跟我们的肯尼思总统一样!
全美吃瓜群众集体打了鸡血:果然我就说他俩天生一对!公主,不对,女王和王子!我们有真正的王室啦!
美国名人八卦杂志《名利场》本周用超大标题醒目刊登封面故事:《我们有女王啦!》
专门报道影视娱乐消息的《娱乐周刊》封面人物:《六百年传承,从灰姑娘到女王:阿妮娅·张》。
八卦娱乐杂志《美国周刊》封面故事:《我们的王室:新卡梅洛特传奇》。
《人物》周刊不甘示弱,得意洋洋刊登了张文雅与小约翰·肯尼思的专访:《是,女王陛下!》。
*
作为小约翰和张文雅的头号CP粉,《纽约时报》档案管理员Mimi激动万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们最般配!小约翰是多么可爱,还给我送了亲笔卡片和香槟!
她决定等到他俩结婚的那天再开那瓶香槟。
至于洛杉矶的查理·瓦伦蒂诺,大概是全美国最不幸的男人。娱乐记者又蜂拥到瓦伦蒂诺庄园门外,争先恐后在他出门的时候问他知不知道阿妮娅是国王的后裔?
你见过国王的金印吗?
你后悔离婚了吗?
约翰有阿妮娅女王送的订婚戒指,你们当初订婚收到过女王送出的订婚戒指吗?
查理本来不想搭理,但心里窝火又懊恼的男人是不够理智的,终于有一天被问烦了,直接拎了一根金属棒球棍,将停在庄园大门外的一辆记者的车前玻璃砸了个粉碎。
记者们大喜,于是查理因为怒砸记者的车而上了八卦小报头版头条。
查理的懊恼还因为他是见过那枚金印的,当时他压根没有在意。谁知道她真的是国王的后裔呢?
他心里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拼命贬低:国王的后裔又怎么样?早已消亡的王国算不上“王室”,再说都已经是数百年的平民了,这些媒体到底怎么回事啊?阿妮娅自己都未必在乎这个呢,那些该死的可笑的媒体就开始称她“女王陛下”了。
作为一个传媒从业者,他熟知媒体的这一套,也明白如果阿妮娅的未婚夫不是肯尼思家族的继承人、总统之子,她是“国王后裔”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有人关心;阿妮娅如果还是他的妻子,也不会有人关心她是不是真正的王室后裔。从这方面来说,是约翰成就了她这个“女王”;
而约翰这个美国王子又因为未婚妻是神秘东方古国的王室后裔,得到了“王室夫妇”成就,从另一方面来看,是阿妮娅成就了美国王子的“王室”正统。他俩订婚了,所谓“王室后裔”才算是个值得报道、值得重视的事情。
他心烦意乱,再次懊恼自己答应离婚答应的太快了。
于是他专门飞去纽约,把莱蒙和唐古拉送去给张文雅。
*
整个三月,张文雅都没法去书报亭买报纸或是杂志:几乎所有杂志封面都是她,要么就是她和肯尼思,中间穿插着别的新闻,但也跟她有关:原定二月底开庭的NSA公诉案件只进行了陪审员挑选,选完陪审员后被告律师立即要求延期审理,然后迅速开始庭外和解;三月中旬,NSA与纽约州检察官办公室达成保密协议,协议的具体条款不知,但保守估计,NSA这几年不会太好过,要么大换血(实际已经在换了),要么预算削减,要么要接受监督。
作为当事人,张文雅在复活节假期之前收到了NSA现任局长的亲笔信,代表NSA向她道歉。
哼,谁稀罕呢?
这件事情最让人憋闷的一点就是NSA实际不伤筋不动骨的,内部消息说NSA在两年内都要接受一个专门的三人委员会的监督,委员会成员将由一名参议员、一名联邦检察官、一名社会人士组成。
好在NSA给钱给的极其爽快,这一点马马虎虎算是不错。
*
“NSA为什么不愿意上法庭?”张文雅不太明白。
肯尼思回答:“是因为他们确实无法证明你是spy,而且,所有陪审员现在都认为是NSA的错,律师不敢冒险。如果他们有一点可能能让陪审团认为你可能是个spy,他们都会上庭争取一下。”
“他们确实没有证据。”她悻悻,“你呢?你觉得我会是spy吗?”
他笑,“你看过间谍小说,绝大部分间谍都是普通人、普通长相,honey,你长得太漂亮了,不适合当一个spy。”
“二战的时候就有美女间谍。”
“那不是常态。而且,”蹭蹭她脸庞,“就算你真的是个spy,我也爱你。”
她噗嗤一下笑了,“真的吗?”
“真的。”
之前达芙妮教授教过她,挑选陪审员是门学问,她的事情全美皆知,很多陪审员已经先入为主,NSA很难得到陪审员的同情,他们如果拿不出能证明她是个spy的证据,败诉几率相当高。而如果是别人,NSA没准会恶劣的将诉讼拖上好几年,到时候原告既没有钱也没有精力继续拖下去,只能憋屈的撤诉或者以很低的条件答应庭外和解。
她是个名人这一点帮助极大,现在NSA才是那个不敢拖下去的一方,而且因为总统是所有政||府部门的领导,包括情报机构,他也不会希望NSA拖上好几年,彻底破坏情报机构的信誉。这跟政||府公信力有关,不管总统换谁来当,都不可能冒险破坏政||府公信力。
作者有话说:
*《是,女王陛下!》取自英剧《是,首相!》。
*肯尼迪死后,杰奎琳一手打造了肯尼迪的“卡梅洛特Camelot神话”,卡梅洛特出自亚瑟王传说。美媒从这时候开始吹捧肯尼迪家族为“美国王室”。
*有人说看到300多章因为这个大周国女王太尴尬了弃了,这些就是真的不理解老美对王室有多么大的光环、对爵位是多么的趋之若鹜。英国王室有各种等级的勋章,像小雀斑、阿黛尔、黄老板、凯特温斯莱特、伊万麦格雷戈、海伦米勒、克里斯托弗诺兰、JK罗琳那样演艺圈文化圈的英国人或英联邦的授勋很正常对吧,但还有很多美国人获勋的,比如美版VOGUE的主编安娜,玉婆伊丽莎白泰勒,都获得过英王室的勋章。最臭名昭著的还有哈维韦恩斯坦,事发后英国王室取消了韦恩斯坦的勋章。
第312章
◎张文雅要有自己的纪录片了◎
推导一下, NSA没有证据证明她是个“spy”,“spy假说”本来就是为了打击小约翰·肯尼思炮制出来的,结果事件曝光后, 肯尼思不但没有抛弃张文雅, 反而立即宣布订婚,不离不弃,俩人人气不降反而暴涨, 全美群众无脑追捧。
NSA原本以为她被吓唬吓唬就会认罪,谁知道她顶住了审讯和压力;NSA还以为美国群众会厌恶爱上外国spy的小肯尼思,谁知道八卦群众压根不在乎这个——毕竟肯尼思总统和罗伯特·肯尼思兄弟俩公然跟苏联spy来往并且邀请苏联spy去海恩尼斯港肯尼思大院耍,当时还在冷战时期, 美国群众都不在乎,更何况现在。
泰德叔叔说到这事的时候十分得意, 压根没把“spy假说”当成个事。
张文雅当时听着简直就像听说书:美国吃瓜群众真是无脑爱肯尼思兄弟,似乎肯尼思总统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觉得“啊不愧是我们的总统呀”, 跟情报机构已知的苏联spy玩耍似乎更为坦荡, 而且真的非常有趣。
*
好莱坞对她的“王室后裔”的反应也很直接,几家制片公司一通竞价,最后有人出价五百万美元购买她的新书电影版权, 而她有导演和主演的建议权和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导演和主演要她同意才行。
他们还想买《哈佛女孩张文雅》的电影版权,不过她还是没有同意。
又有制片公司决定拍她的纪录片,纪录片并不需要征得她的同意。实际这个纪录片项目从她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之后就开始筹备了, 只是一直没有资金;直到张文雅与肯尼思订婚, 这个项目才在制片公司开了绿灯, 资金到位, 即将开拍。
这个消息由洛杉矶的玛丽娅·肯尼思·施莱佛表姐告诉亲爱的表弟约翰。玛丽娅就是那个跟奥地利肌肉男结婚的肯尼思,她是尤妮丝姑姑的长女,也是唯一的女儿,跟卡罗琳、约翰姐弟关系亲密,卡罗琳结婚的时候,玛丽娅是伴娘。
张文雅那是相当的困惑:怎么?我怎么就有了被拍纪录片的资格了?
说不好是什么感受。
高兴吗?
有一点。
忐忑吗?
当然。
“我不想要什么纪录片。没办法喊停吗?”
“我们家不是什么都能做到的。”
“我可以把那家制片公司买下来,然后喊停。”
肯尼思毫不意外,“你当然可以。哎呀!瞧,你已经很快明白金钱能做到什么了,也已经明白要怎么做了。”
“我看有关你父亲、你的家族的纪录片每隔几年就有一部。”
“噢,honey,你要明白,纪录片也是我们家的‘卡梅洛特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懂了。
“宣传”的妙处就在于每隔几年便提醒全美群众,肯尼思总统为这个国家所做出的的贡献、做出的牺牲。总是被迫回忆当年的刺杀惨状会令肯尼思们难过乃至痛苦吗?当然。但利大于弊,这也是肯尼思们的觉悟。
“我明白了。你呢?你会痛苦吗?”
“我会。我不敢看。”
她想起来上东区公寓和翠贝卡公寓的一些书,有关他父母和家族的书。所以他不愿意看纪录片,但会看书。
“你知道做个肯尼思有多么难吗?尤其……我是我父亲的孩子,是他唯一的儿子。”
确实挺难的,一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在他身上。
“他是个战斗英雄,还是个畅销书作家,不到三十岁就是国会议员。我到了他当议员差不多的年龄,就会有人期盼我走上我父亲的路。”
嘶,好吧,还是他的压力更大一点。他不是战斗英雄,也不是畅销书作家,人们难免会觉得“崽不如爷”。他要是一直扛着就是不肯走父母期盼他走的路线,过不了几年美国人就不干了,说不定会从全民喜爱变成全民鄙夷。
不过他现在总算主动自觉出来竞选议员了,美国群众心满意足,觉得这场养成终于到了开花的阶段,崽终于清醒过来了。
“我姓肯尼思,我必须承担这个姓带给我的重任,而你不是,至少现在不是。我不希望你现在就必须体验到我从小到大体验的一切,你不会喜欢一切都袒露在别人眼前。如果这部纪录片真的拍出来、公开放映,人们会知道你的痛苦,你不会喜欢。”
张文雅垂下眼帘,沉重的点点头。她害怕的正是这一点,别人不会同情你的痛苦,尤其媒体,他们只会嚷嚷着群众有“知情权”。肯尼思太太在丈夫遇刺身亡后力争了利益最大化,创造出肯尼思家的“卡梅洛特神话”,是为子女铺路。她的母亲和哥哥死的并不光彩,被曝光出来对她没有什么益处,只能让吃瓜群众多几件谈资罢了。
可她也明白,距离哥哥不名誉的死亡被曝光也只是时间问题。
“媒体总会报道的,对吧?”中国媒体没有报道过张文彬是她的哥哥,是因为还没有人把他俩关联在一起。
“对。你母亲的事情……”肯尼思皱眉,“美国人只知道你在奥普拉秀上说的那些,但如果人们知道她怎么死的,我说不好他们会怎么看待你、怎么评价你和你母亲之间的……关系。”
她心烦意乱。季青青死了之后,查理对她说过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不怎么处理。如果她和约翰不再是情侣,没人关心她母亲和哥哥是怎么死的。但现在……问题来了,人们会想知道她的一切,美国群众和中国群众都想知道,甚至可能全世界都是,毕竟人都喜欢窥探他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