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贾宝玉 I+II——一片懒云

作者:一片懒云  录入:09-14

"情真意切,情真意切啊。"发出这样感叹的是陈白岫老先生,他摸着胡子,不停的叹息,啧啧出声,一脸的认同。
纳兰表情哀戚,低声道:"拙姬去世十年,前两日梦到......"
说到这里,不再出声,陈白岫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望。唉,老妻先去......"
两人都沈浸在另一半的逝去中,一时间周围凄凄哀哀的,倒有点清明的气氛,突然一个有点卤莽的声音打破了这个氛围:"喂,该你了!"
十三的这个声音把所有人都拉了回来,但顺朝人看我的目光已有点劝慰的意思,不用说我也知道里面的含义:认输吧,输在这样的词下还不算亏,利落点,还能落个大方的名声。
如果是另一个词牌,俺就认了,毕竟红楼梦中的大多数是诗是曲,还真找不到什么人月圆、天仙子的词牌,但,沁园春,他奶奶的俺要认了就白受了二十五年的社会主义教育!

59
老实说,我不是没有犹豫的,毕竟我的愿望一直是当个平凡、快乐的富家翁,而至於会落到现在这个境地,恩,等我有功夫再去想吧,不过我个人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只能说是命运的巧合,毕竟我既没有像其他穿越者那样到处唱歌,也没有向谁显示过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见鬼的时空中也不见得会准就是了。
在我的印象里,俺好象只出过两次轨。妙玉的那一次我不后悔,即使我什么都没有挽回,也不后悔。而桃花岛和李锦的那次对话,虽然我用错方法,可我觉得那话是该说,所以也不怎么后悔。所以、所以......
算了,反正已经落到这个境地了,现在也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我说过,我是有着绝对充沛的虚荣心的,但,我更想在金钱上施展威风。可是,我知道,即使没有人怪我,如果输了,纪昀却会非常愧疚的。而且,以文化正统自居的大顺只是和了边外的鞑子,怎么说,都是不好看的,就算我们掌握着诸多舆论上的主动权......但不说别人,就是我自己想起来也会有些别扭。
我微微一笑,对纳兰抱了抱拳:"宝玉虽然年幼,没什么见识,但也能感受到这首词中的情意。"
纳兰对我还了礼,没有说什么,脸色还是有些难看,可能是后悔吧,不该将这首悼念亡妻的诗写在这里。历史上,纳兰对自己的妻子就有非常深的感情,看来现在也一样。
"宝玉没什么经历,在诗词上也是很弱的,但小子妄为,也有一首沁元春,还望纳兰大人指导。"
纳兰对我比了一下,示意让我上前,我笑了笑:"宝玉的字不好看,所以就不献丑了。"呜,可怜俺练了几年的字呢,为什么就不见什么大进展呢?算了,反正这首词背出来更有感觉。
我拉了一下袍子,面向宽阔的地带,下巴微抬,摆出华丽的四十五度仰角,沈吟了片刻,才一字一句道:"沁园春?雪。"
呜,主席,不要怪俺剽窃呀,您老人家才华出众,辞藻丰富,就算没了这一首还能写出千万首,何况您这首已经被穿越者剽窃了无数遍了,也不多俺这一遍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有点尖锐的童声并不能完全表达出这首诗,所以我只有尽力背的慷慨一些。并且扶助了掀袍抖身之类的动作──再一次遗憾,为啥不给俺一把扇子呢?!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旋身看了看,恩恩,所有人都被俺震住了,虽然知道以后会有无尽的麻烦,但我不得不承认此时俺那阴暗的卑鄙心理获得了无限的满足──爽啊!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喂喂,十三,你嘴巴长那么大做什么,老鹰都飞的进去了。还有四四,你不是冷面吗?继续保持啊。
"俱往矣──"俺拉着长声,"数风流人物,还、看、顺、朝!"
背完这句,袍子一掀,扑通一下面向皇宫跪了下去,以全身的力气高喊道:"祝我大顺,千秋万载,永享盛世!"

60
知道什么叫一呼百应吗?知道什么叫争先恐后吗?知道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吗?知道什么叫为莫名其妙的因素困扰,而不得不往海里跳的老鼠吗?知道......
总之一句话,当俺喊出那一句之后,在场的所有大顺人,上到东进、北静两位王爷,下到在旁边服侍的仆人,不管是被震住的、痴呆的还是莫名其妙的,所有人都扑通扑通的往下跪。那个声音啊,那个壮观啊,真是让人不佩服都不行,这也就是经过了上千年封建洗礼的中国啊,换个国家,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大臣们哪儿能跪的这么麻利呢?
哎哟,小心,李大人,别闪着腰了。哎呀呀对不起,陈夫子,难为您老人家了。可是你们也要明白俺的苦衷是不是,这么充满王霸之气的一首诗,俺要是不来这一手,明天就要被人指责有不臣之心。所以大家就委屈委屈跪一下吧,反正也早练出来了不是吗?
"祝我大顺,千秋万载,永享盛世!"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每个人都跟着高喊了一遍,这一下又体现出了咱们中国官员的素质,看看,明明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这喊的就给一个人似的!不过,恩,俺怎么听着有点别扭呢?俺想了想,又想了想,终於明白原来俺在无意中又剽窃了金大大的经典,不过好在,俺没有吆喝一统江湖,所以除了有点肉麻之外,这话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也许是因为气氛太好了,所以官员们自发向皇宫行了三拜九扣之礼,而俺那句剽窃加改装的口号也被一再重复,听着这整齐划一的声音,俺终於明白为什么宗教那么有鼓惑性了。
而在这其中,最尴尬的就是那些满族人了,他们既不能拜也不能打岔,只能瞪着眼,看着一群王爷官员演大戏似的行动。而俺现在最遗憾的就是没有DV,否则这一幕要是拍下来,那是多么有历史意义啊。
好容易,礼终於行完了,官员们一个个站起来。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青色的身影如一支箭似的直射而去,白芒如同天外的闪电,划过一道绚丽的血腥色彩。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那一幕,刚刚行完礼的有些杂乱的庭院,还带着如同刚祈祷过的神甫似的表情的官员们,青色的背影,白色的箭,北静王惊诧的表情,他好象是要躲的,可是,那道光,如同骨之俎,还是插进了他的心窝,然后,就是永远的血色!
大顺朝长庆二十四年,北静王遇刺!
在后代的历史上,北静王遇刺并没有占据太多的篇幅,如果不是这个王爷最终登上了大宝,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有人去记载。但是在当时,这件事,对整个大顺朝却产生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大、牵扯之广,说是在某方面改变了历史也不为过,即使,后代人也许会认为这是必然中的偶然,但,如果没有这件事,很多事情可能都会变的不一样了,即使结果一样,其间的过程想必也是天差地别吧。
公元1718年农历九月一日,被后代称为顺武帝的李念沂遇刺,而我的童年也结束了。

61
在现代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话:"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不过是因为时代需要而被选出来的代表。"
在少年时,我觉得这话是正确的。没有人民,那些大人物吃啥喝啥?但是随着长大,我却不止一次听过某某某创造了历史,某某某改变了历史,在这个时候,历史就成了某一个人的了。
不过在那个时候,我对这话还没有太深的认识,一次足球出线,或者一次的短跑刷新,当然也很令人振奋,可要说是历史,也太过夸张了吧,而且,就算是历史,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在北静王遇刺后,我真切的感受到由一个人而影响的历史。
天下人都知道,在大顺朝,最有权威的,除了皇帝,就是两位王爷。一位镇守边疆,一位高居庙堂。虽然都想过将来继承大宝的必定是两个王爷中的一位,但谁也没有想到,夺嫡的戏码竟然是以这种方式拉开的。
在北静王倒下的那一刻,王府立刻陷入了混乱。尖叫的、昏倒的、逃命的,训练有素的仆人们虽然也很慌乱,但却没有惹来太多的麻烦,反而是那些大臣文士们却一个个仿佛世界末日的陷入了揭斯底里中。
不过好在东进王和李锦都还保持着应有的理智,所以场面很快就被控制了下来。
我忘了自己当时做了什么,后来的记忆是稍稍有些混乱的。在那一刻,我仿佛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站在高处,冷眼看着下面的闹剧,一部分则仿佛潜藏进了身体的深处,陷入自我的意识中。
虽然我经常在北静王府出没,但和北静王其实是说不上有什么感情的,甚至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他太忙了,身肩数职的他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应付我这个小屁孩,就算偶尔碰上,也不过像普通长辈交谈两句罢了。
所以,他的生死是触动不了我的什么悲伤感情的。但,无论以前在电影电视上看过多少的残肢端臂,但那毕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在我面前被刺杀,而杀人的,还是一个我认识的!
因为我当时就站在高台上,所以那个背影再不恍惚,史念鸿,这个六年前被我救回来的人,现在,竟当着我的面,行刺李锦的父亲!
这一次,显然比六年前的计划更为周密,而史念鸿的身手,也显然更进了一步。
这一次,他不仅成功的把剑刺进了北静王的身体里,而且利用最初的慌乱逃脱了,一直到李锦把情况稳定住,也没有传来他被捉的消息。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从戏台上下来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的贾府,那两天,我都有点浑浑愕愕的,北静王遇刺的那一幕不停的在我眼前重复。直到,我在无意中听到又一位大臣被刺杀!
北静王的遇刺仿佛是第一个被倒下的骨牌,在当天晚上,就又有一位礼部大臣死在回家的路上。其后两天中,总共有两个户部、三个财部、两个礼部大臣遇刺,在这些人中,只有穿着软甲又心脏生偏的北静王目前还在昏迷中,其他七位都是当场毙命。
京城哗然,天下哗然,人心惶恐!

62
在那几天里,京城好象真的陷入了末日的气氛中。北静王对於普通百姓本来是非常遥远的存在,但现在,却和他们、和京城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了起来。
在北静王遇刺的当天,京城就进入了戒严,九门全部关闭,如果不是有特发的通行令,任何人都无法出城。丰台、南园、庆昌、中和四个校场的驻军齐齐出动,一时间,街上行走的只见身穿盔甲拿着大刀的士兵,而不见身穿布衣的百姓。
时间进入到第三天,工部侍郎马正行的遇刺让气氛紧张到了最顶点!
马正行是在自己的书房中被人刺杀的,这个工部侍郎可以说是官员中少有的不仅热爱自己的官职,更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一个典范。他经常在自己的书房内研究各种图纸,查找历史典籍,甚至还自己画过非常实用的屯田图。
可能是热爱学术研究的都有点怪癖,马正行也像后代的很多科学家、医学家那样在自己研究的时候不喜欢人打扰,不仅不搞红袖添香那一套,就连书童也是不能轻易进去的。而且,因为他经常是彻夜研究,所以,当他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马正行,官居二品,虽然马家不是像贾家这样的世家,但也是绝对的朝廷大员,换到现代,就是国家副部长的角色。这样的人,竟然在自己的家中被刺杀了,这对朝廷官员们的震动就可想而知了,毕竟北静王那一次还可以说是人多事杂,虽然其中也体现了刺客的猖獗,但总有个理由解释一下,而这一次,却是连理由都没有的。
前几个官员都死在路上,这本来就令大顺朝的官们战兢了,这一个,竟死在自己的家里,死在自己的书房中!
外面的情况我只是听说,还没有切身的感受,但是贾府,却已经紧张到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地步了。
官员们被刺杀带来的恐怖气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令事态恶化的就是,包括马正行在内的八个被刺杀官员都是"北"派的,也就是说,都是拥护北静王的!
北静王被刺杀,几员大将毙命,其余支持者惶恐不安,世子李锦虽然聪明老练,但毕竟年轻,一时间,"北"派实力大损,再没有和"南"派争雄的可能。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却发出两道让人奇怪可又不能说想不到的命令:一,把原本镇守榆林的王青厥王大元帅调往锦宁;二,调南怀王李念膺回京。
这两份命令的奇怪处在於目前大顺和满族的情况,虽然两方已经几十年没打什么大仗了,但零星的、地域性的战斗一直不断,这些年来,满族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关、或者说想来劫掠的念头。
南怀王也许说不上什么战神转世,但他毕竟已经在边关这么多年了。而且,以他王子之尊镇守边关,是很能让士兵们产生使命感的,可以说,他已经化成了锦宁的一块基石,轻易不能动的。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震荡,虽然说扣住了满族的两个王子一个大臣,但天家无亲情这个道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不说康熙不会顾虑,说不定还要拿此事为借口激励下属呢。
而还能理解的地方就比较微妙了。
从好的地方来说,南怀王是回来继承大统的。但,北静王以及"北"派众多官员的遇刺却不得不让人把怀疑的目光转向这位王爷。
当今皇帝今年已六十五岁了,虽然李家的皇帝好象都满长寿的,可是在古代,这个年龄是绝对说的上老人的范畴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他老人家明天驾崩了,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觉得奇怪吧。
虽然南怀王绝对不像会使出刺杀这种低劣手段的笨蛋,可是,也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这么做,而且,谁都不能否认他的嫌疑是最大的。
当今皇帝会把大统的宝座传给一个会刺杀兄弟和大臣的人吗?当今的大臣们能接受一个这样的帝王吗?
长庆二十四年,我九岁,顺朝上下,迷雾重重。

63
"你说,你要去北静王府?"
"是。"我抬起眼,把视线固定在贾政的鼻子上,恭敬而有礼的回答。无论是在红楼梦的小说还是电视中,贾政都是一个说的上是反派人物的角色。按照中学时代政治老师的话,就是:"封建官僚社会的代表。"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他的印象一直不怎么样。不过正确来说,放在古代这个时间里,贾政还是属於"不错"的这个范畴的。
贾政对贾母足够的孝顺,对皇帝也非常的忠心,虽然他先前貌似是北静王的支持者,但那不过是为了家族和自身的一种选择,对於当今的皇帝,他并没有二心。子子臣臣,贾政仿佛是写好的程序一般古代楷模。
"你知道现在外面的形式吗?"
过了好大一会儿,贾政才再次开口,我有点惊讶的,把视线上调了一下,看向他的眼睛。老实说,贾政的容貌非常非常的一般,这点从他能生出贾环就可以看出来了,俺能长到现在这个样子,一半是王夫人的功劳,一半就是天赋了。不过贾政却有一双非常漆黑的眼睛,虽然眼形说不上好看,但在没有多余表情的时候,却非常有威严。像现在,他的那双眼中,就带着审问似的严厉。
我心中一凛,贾政虽然一向都对俺拿出了十足的父亲的架子,不过这还是第一次用这样的目光看我,仿佛我现在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下属。
"是的,父亲,外面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但是我想,这个时候我是应该去北静王府看看的。"
我特意把"我"咬了下重音,果然,贾政神情一动,点了点头:"好了,你去吧。"

推书 20234-09-13 :梅堕红尘 下+番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