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到了午后,宾主尽欢。众人下了渭山,纷纷启程回府。然而梁峰刚刚坐上牛车,便有护卫低声禀道:“府君,薛氏和魏氏求见。”
刚刚吃过饭,就想约见,还是这么两位。梁峰一笑:“请两位随我回府中详谈吧。”
第134章 买卖
上党豪门之中, 薛氏和魏氏算不得最顶级的, 却有一个相同的身份, 与高门阀阅结有姻亲。
薛氏嫁女与闻喜裴氏,魏氏则是泰山羊氏的姑表亲眷。两家并没有多少人入朝为官,平日所精只有一事:货殖。
裴氏乃河东望族, 又与东海王结亲;泰山羊氏则数代任上党太守,盘根错节,势力深植。河东盐池,上党铁矿天下闻名。明面上讲,盐铁之利当归朝廷掌管, 可是豪门又岂会放过如此巨利的买卖?
因此世家私营盐铁, 早已人尽皆知。不过为了避免名声难看, 大多都会绕上一道,以附庸本族的小士族为代理。薛?3 虾臀菏险瞧渲辛街А?br /> 都是精通商事, 又在宴席上见了那些个稀罕物件, 赴宴的薛仁和魏衢自然心痒难耐。在散席之后, 立刻求见。谁料梁府君并未召见, 而是邀他们同回府衙。这下,薛仁和魏衢不由尴尬起来。两个人精,哪能猜不到对方心思?不过货殖从没有礼义谦让之说,谁也不肯退却,只得一同进入了太守府。
因为是私会,召见之处定在了后堂。当看到换了一身燕居打扮的府君之后,两人都打起了精神,拱手行礼。
梁峰在主位坐定,含笑回礼:“不知两位郎君何事登门?”
薛家地位怎么说也高上一筹,薛仁立刻道:“今日得见府君,实乃我等之幸。未曾想府君高逸远胜传闻,仅仅一茶一饮,便让人觉出十分玄妙。令人敬服!”
这马匹拍得可是利落。梁峰一哂:“区区小道,何足挂哉?”
被抢了先,魏衢哪肯落后,赶忙堆起笑容:“如我这等俗物,光是见那莹白杯盏就啧啧叹服。此物怕就是梁府白瓷吧?也只有府君这般神仙人物,方才配得上如此雅绝之器。”
这话就更直指目标了,梁峰唇角一挑:“魏郎谬赞。来人,给两位上茶。”
立刻有人捧出了白瓷盏。这次倒不是宴席上所见的荷花造型了,而是两只鹊盏,形如越窑制式,但是洁白无瑕,宛若乳鸽翩跹,天然可爱!
薛仁不由赞道:“真乃绝世好瓷!怕是洛阳也无法得见。”
魏衢更是两眼放光,细细摸了摸杯壁,长叹一声:“都说越窑天下无双,如今一见白瓷,方才知何为无双佳品!不知府君可肯割爱,我愿以两万钱,买下此杯!”
薛仁没料到姓魏的竟然这么不要脸,直接就叫上了价,赶忙轻咳一声:“两万怕是太少,我愿出两万五千钱!”
两人就这么直接在梁峰面前喊起价来,若是换个人,怕要把这两个俗物扫地出门。梁峰只是眉峰一挑:“不瞒二位,府中若是多出白瓷,都会送往太原。”
啊!两人同时记了起来,这位梁府君可是跟太原王氏交好。难怪一直没有看到白瓷在市面上流通。若是交给了王家,怕是直接就在王氏的亲族之中消化干净了,人家可是天下第一等的门阀,哪会把这样的稀罕物拿出来卖啊!
心中大是懊恼,薛仁却也不舍得就这么松口,长叹一声道:“实不相瞒,过些日子,便是东海王寿辰。小子早已绞尽脑汁,如今一见这白瓷盏,着实心醉!若是府君肯割爱几件,价钱真的好商量。”
作为一个士族,放低姿态求人可是相当罕见。而薛仁敢说的这么市侩,也正是因为察觉的白瓷是真的可以贩卖一事。只要能卖,卖给谁不一样?说到底还是价钱问题。如今这梁子熙已经升任太守,可跟以前的白身亭候不同了。身份地位放在哪里,又有偌大名头,他爱用的东西,慢慢也会传为风尚。加上白瓷本就别致,市价只会更高。多花些钱,倒也不算太亏。
听薛仁这么说,梁峰沉思片刻,方才开口:“也罢,若是薛郎真心想求,百石黍米即可。”
什么!薛仁差点没被噎死,这要价实在也太高了!就算如今秋收刚刚结束,米价不高,也要六百多钱一石呢!更何况现在匈奴立国在即,万一打起仗来,米价只会更高。谁能花得起这样的天价啊?!
尴尬堆出笑容,薛仁道:“米粮不便运输,不知可否用绢替之?我愿以五十匹绢一件,换这白瓷。”
这价钱和看起来和梁峰的要价相仿,但是实际现在米价高而绢价低,且高门自己就有桑田,库存的绢着实不少,还是比较划算的。
梁峰却轻叹一声:“若是换绢,还是太原更好。”
这下薛仁听明白了。对方肯卖给他白瓷,不过是因为从太原运米粮回来太费事。如果把米换成绢,这生意也就没得谈了。
咬了咬牙,薛仁道:“既然府君如是说,不知用盐可否?五十石盐,全是盐池所产精盐,足能媲美五十匹绢。”
其实盐价要比绢价便宜些。但是如今要打仗了,盐可是必备的军资。这东西消耗起来相当惊人,而且大多数人都要防备河东方面坐地起价。薛仁会这么说,就是想试探一下面前这位梁府君,是不是只收这些必备物资。
听到对方如此说,梁峰终于松口:“如此也罢。薛郎自可与我府上管事详谈。”
这就是应下了啊!薛仁心中不由一喜。用盐换取白瓷,对他可是划算买卖。盐这东西利润虽大,但是毕竟是熬制出的,只要守着盐池,总有产量,远比米绢省时省力。能够垄断市面上的梁府白瓷,利润可就惊人了!
一旁魏衢暗暗叫苦。粮食他肯定拿不出,盐更是想都别想。姓薛的摆明了要垄断白瓷生意,都到门前了,碰这么钉子,实在让人心有不甘!眼珠转了一转,魏衢开口道:“我倒对这瓷器不甚了解,但是家母笃信佛理,对于佛家七宝也颇为心爱。其他都好寻,唯有琉璃珠实在难得。”
佛有七宝,不过这七宝并不固定。在《般若经》里所指为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梁府君独爱《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故而他认定的七宝之中,必定有琉璃一物。
听到魏衢提起佛家七宝,梁峰像是来了兴趣:“佛家七宝,表七菩提分。琉璃清净明澈,无瑕污垢,为定念之宝。若是尊佛,当配上以助修行。”
这话说得,难道琉璃是大街上捡来的吗?魏衢尴尬一笑:“可惜琉璃毕竟难得……”
梁峰笑笑:“绿竹,取匣来。”
他身边的侍女立刻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取来一只木匣,恭恭敬敬放在了桌上。梁峰随手打开木匣,从中掬起一蓬东西:“这琉璃,倒是与我有缘。前些日子制成一些,正准备做为珠串。”
魏衢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梁峰手中竟然放着数枚琉璃珠,中间未曾穿孔,颗颗浑圆,色泽青蓝,还隐隐有氤氲云纹,看来品质极高!这样的东西,是有缘就能烧制的?!难道此子真是药师佛化身?!
这样好的琉璃珠,若是饰以金玉,绝对是千金难求的首饰。可比做佛珠要划算多了!
眼见白瓷已经被薛家占据,他怎肯错过这样的良机,赶忙道:“不知府君可肯割爱?一枚我愿出……出三千钱!”
琉璃珠毕竟不是非常罕有的东西,而且还需再加工才能出售,三千钱的价格着实不低了。梁峰却摇了摇头:“这可是佛器,如何用钱来换?不过上党如今急需垦荒,若是魏郎能制铁犁,倒是可以换些,救助生民。”
铁犁?这东西可不比百炼刀剑,制作简单,但是费料颇多,还要人力打造,换琉璃珠似乎有些贵了……
魏衢正想再砍砍价,梁峰又道:“如今上党所用之犁的形制,与寻常铁犁有所不同,需精铁打造,颇有些难度的。若是魏郎有意,我倒能给出图纸。如此一把犁,能比寻常铁犁提高三成效率,就算是卖与世家,应当也能值些价钱。”
这可就大大出乎了魏衢的意料!如此一来,不就是把一种新犁的图纸免费送给了他?就算制作起来更麻烦些,花费的精铁更多些,对于魏家而言,也不过是多费些工时而已。但是能做出一种新品,可就是长久的生意了。这样自己非但没有吃亏,反而还占了些便宜呢!
难道是因为他提到了佛名,才有如此优待?
“府君如此客气,简直让小子羞愧难当!”魏衢嘴上说着羞愧,但是答应的飞快,“如此,自当多为府君打几把犁来。不知这琉璃珠,有多少枚呢?”
“大概二百有余吧。”梁峰思索了片刻,给出了个数字。
魏衢简直都傻了。二百有余?!你这是普普通通烧出来的吗?!一口气烧出二百多枚,这琉璃珠还能值钱吗?!
梁峰轻叹一声:“也是机缘巧合,得了如此多。有百枚都是此种大小,还有百枚大小有些差别,但是品质如一。以后怕是无法再得这样的美珠了。若是魏郎嫌多,也可以少取一些……”
“不不!如此佛缘,自当全数收来才妥!”魏衢立刻反应过来,急忙答道。开什么玩笑,就算数量比自己预料的要多,那也是琉璃珠啊!而且大小相似,品质如一,光是他就能想出十来种奢华无比的饰品,卖起来可比单个珠钗要值钱多了。更别说那句“以后恐怕无法再得”。这妥妥是要控制生产量,提高售价。
如此一来,自己简直赚翻天了。不全数拿下,岂不是暴殄天物!
看对方兴奋无比的目光,梁峰自然颔首微笑,应承了下来。
虽然谁也没有占尽好处,但是薛仁和魏衢还是颇为满意,不论是白瓷还是琉璃都是极好的生意,而他们付出的,也不过是区区盐铁而已。哪还敢耽搁,两人立刻退了出去,找江倪详谈去了。梁峰也轻轻舒了口气,看来这次的宴会没有白开。
在拟定与会人员名单时,他就放了心思在上面。虽说是邀请各家士族,但是少不得请了几位豪门代理人,为的就是引他们对白瓷和琉璃产生兴趣。而最财大气粗的两家抢先跳出来,也算正中下怀。两人相较竞价,自然会让价格水涨船高。更妙的是,他现在急需的并非钱粮,而是他们手中的军需物资。
盐的重要性不用多说,铁犁也是他现在无法搞到的东西。且不说需要耗费的铁料,就是梁府铁坊的人手都不够。而把图纸交给对方,再用琉璃珠诱导,就是另一码事了。魏家铁矿里的匠人恐怕要有数百名,轻轻松松就能搞定他急需的农具。这些犁头又是精铁所造,万一遇上兵刃匮乏,融了还能重新打造刀槍,可谓一举两得。
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矿山前,这就是最方便的法子了。至于琉璃珠,他也真不想大规模生产,毕竟这玩意卖不上价。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梁峰才知道中国其实自古也有玻璃制品,但是工艺和他熟知的并不相似,都是倒模成型,而且含铅量极高,不能受热,只能当做观赏品。
倒是西方进口的那种玻璃杯,跟他记忆中的更加相似,可以日常使用。所以在烧制之初,他就摒弃了古法,研制更加廉价的钠钙玻璃。钠和钙究竟从哪里来,他还真说不清楚,但是常用的材料嘛,终归只有那么几种。
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坊里已经初步掌握了烧制玻璃的方法,回头吹制工艺成熟之后,才是大赚特赚的时候。等到透明玻璃杯吹出来,还怕买不上价吗?
而且除了这些冤大头,其他收获也不是没有。梁峰仔细思索了片刻,对绿竹道:“去请段主簿。”
宴席虽然只是清谈,但是梁峰还是仔细观察了在坐的那些士人。其实今天来的人,并非每个人都有权有势。士族之中,同样有身家不丰,甚至相当贫寒的士子。他也要从中选出一些,作为郡官的预备队伍。如今收容流民的命令颁布了下去,却不是每一个县令都能办好。若是有谁才能不足、态度不佳,就别怪他狠手替换了。
这可不是任用寒门。同样用士族,别人能说的不过是一句任人唯贤。而对整个上党,意义可就大不一样。只有把上党打造的铁桶一般,才能确保并州大乱时,有足够的抗压能力,保住更多百姓。
为了这个目的,再多准备,也不多余!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烧玻璃,其实这玩意也是要看时代的。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就能烧制铅钡玻璃了,跟西方的钠钙玻璃不是同源,要添加铅和钡作为助溶剂,这样造出的玻璃价格昂贵不说,受热性还不好,只能当首饰和观赏用品。汉代以后,中国就大量从西方进口玻璃制品,北魏时掌握了吹玻璃的技巧,然后诞生了高铅玻璃和碱玻璃。
《北史·大月氏传》记:“世祖(太武帝))时,其国(大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于山中,即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可见只要有工匠方法,那时就能生产出透明度相当高的玻璃器了。然而到隋唐时,传世的玻璃器,就有釉彩刻纹、压膜贴花,描金等等工艺,精致度完全不输现代制品。到了宋代,民间也开始有玻璃作坊,只有非常贵重的进口珍品,才会被供奉入地宫。到了明代,玻璃完全就贱了,也就很少有玻璃制品陪葬了。
所如果穿越到宋以前,烧玻璃还算门暴利行业,就是工艺和火温比较讲究。到了宋后,真不一定能拼过当时匠人的制作技巧。
第135章 遣出
天还未亮, 军营之中就响起了咚咚鼓声。那鼓声不大不小, 正好能让人从睡梦中醒来。丝毫不敢耽搁, 从睡梦中惊醒的军士连滚带爬的冲向校场。鼓声只敲了三十响,一群衣衫不整的汉子就在场中站定,排成了行军队列。
奕延扔下手中鼓槌, 走到那群谈不上军资军容的兵士面前,冷声道:“所有人都有。向后转!跑步出营!”
如今可是十月天,起得太仓促,不少人身上只穿了一件中衣,站在地上都要瑟瑟发抖, 更别说出营。可是没人敢顶撞奕延的话, 乖乖排成队列, 向外跑去。几百人列队奔跑,灰尘都能扬起大片, 看起来也颇为壮观。
这是奕延手下的新兵。
潞城大捷的消息, 早早就递在了司马腾手中。被匈奴人弄的又惊又怕, 寝食难安, 看到这样的捷报,司马腾当然喜出望外。大张旗鼓褒奖了令狐况和梁峰,他发下了不少酒肉粮饷作为奖励,也批准了令狐况递上的申请。于是奕延就顺利晋升为千人督校尉,成为了个六品武官。
令狐况确实是个够意思的。在奕延得到晋升之后,就拨派了八百人前往他麾下任职。这人数比奕延实际能带领的,还少了二百。不过令狐况此举确实是好意。军中循例,总要空出些名额,供领兵的军官吃些空饷。而且缺额还能安排自己的亲兵心腹,可谓一举多得。
奕延并未吃下这些空饷,而是把之前带来的梁府正兵,大半填进了军中。非但凑够了兵额实数,还补足了各级军官,把这支新军彻底掌握在了手中。
这些新兵并非梁府家兵,也没独享的军田。但是奕延的带兵法,终归跟其他军官不同。光是不克扣军饷,让每个人吃饱肚子,还偶尔能吃到肉这一点,就让这些被迫成为兵士的汉子感恩戴德。
同时,奕延也没忘了强调效忠主公这一绝对。身为主公的部下,才能吃饱饭,论功行赏。且不说那些梁府家兵,就是当初包围潞城的青壮,也人人领了赏赐。若是轮到新兵在战场上建功,少不了军功赏赐。这样一遍遍的加深记忆,让本就崇敬佛子的新兵动力十足。再加上那些身为伍长、什长的梁府家兵作为榜样,队伍飞快步上了正轨。
就像这样的夜间集合,能在短时间内拉起队伍。这锻炼法子看似平平无奇,但放在夜战之时,就是一大利器。有了警觉性和机动性,想让大军夜晚炸营,就难上了数倍。
奕延并不松懈,一点点磨砺着这支新军。只是听话还不够,他要让这支队伍和自己麾下的部曲一样,变作只忠于主公的百战强军!
有着这样的心思,新兵的训练可不会太轻松。别说是新兵,就连之前一些梁府家兵,都叫起苦来。
“营正,骑兵营真要再添些人了,光是那一千匹马,就要了我们的老命啊!”王隆只要一找到机会,就忍不住跟奕延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