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东周的末代周王是为周赧王,赧乃羞赧之意。为什么这位的谥号是这个,就得扯到他继位之后的“雄心壮志”了。
周赧王之时,周王室陷入了极端衰颓的境地,“世为卿士”的周公分裂为了东周公和西周公,分割了宗周最后的土地,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只能住在周公的封邑之中。
周赧王搬入西周公的地盘,许下了一堆承诺,借了“西周”中诸多大商人的钱财,而后组建了一支人数极少的军队去“讨伐”秦国,最后当然是被打成狗了。
那些大商人可不管周军最后的失败,也不要周王许诺的好处了,只要他把组军的钱还回去就行。
然而王室穷啊,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怎么可能还有余钱还债嘛!
大商人于是堵在王宫门口要债,周赧王只能躲在宫城的最深处——因为只有那里才听不到讨债的声音——无颜见人,几十年都没出过宫,这也是他赧王之谥的由来。
为什么讨债的大商人会把周王逼到宫城的最深处呢?
很简单,宫城的其他部分和外界是相通的,只有最紧要的重地才是有卫士严密守卫的。
一直到战国晚期,宫城的设定都是这样的不严密,就能知道,这个时期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在城市的中央设置集市,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于在城市的两边居住的人来说,在城中区域设置集市也确实方便了他们,但是对于姬伯服而言,城市的中央区域有宫城的很大一部分,这就代表着护卫姬伯服的难度上升了,若是有心怀不轨之人潜入宫城内,妄图刺杀姬伯服,该当如何?
姬伯服:你们怎么可以把人心想象得这么阴暗呢?
这不是姬伯服在乱说,而是他的心里话,这个时代人民乃至于贵族卿大夫的淳朴,还让他深深反思过自己是不是被后世的宫斗剧荼毒得太深了。
讲道理,要是在他的美人娘刚入宫或者生孩子的时候,姜后让她来个“意外身亡”、“一尸两命”之类的,不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事了吗?
而到了后世,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描写到刺客,总是一副有品格的高士的形象,就算是被人雇佣刺杀陌生的权贵,前提也得是这人对他有恩,或者那个权贵恶名昭彰。
典型代表就是刺杀吴王僚的专诸——要不是当时的公子光、后来的吴王阖闾刻意笼络他,各种施恩,他还不愿意出手呢!
而《左传》中记载晋灵公派刺客去杀当时的相国赵盾,刺客竟因感动于赵盾的勤奋而自杀!
虽然这个故事不太可信,但是作者既然敢把这个深明大义的刺客形象写出来,可见当时在人民心中,还是有这种形象基础的。
就算这个故事是赵盾给自己脸上贴金,但是他那么个身份的人,总不会随便编一个一眼就会让人揭穿的假话吧?必然是能让人相信的啊!
作为一个如今还算“广有贤名”的人,姬伯服对自己的安全很有信心,对自己的人民也很有信心。
他可是要带领宣国人民奔向未来的美好生活的一代明君啊,谁会这么想不开来刺杀他嘛!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刺客感动于赵盾的勤奋而自杀的记载,我记得是在左传里,我们当时在学这个专题,古汉语老师当时说了一句话,作者是开了天眼吗,把情节写得这么详细。我们纷纷深以为然。
讲道理,这种把史书的细节部分当半个原创文学的风气是谁兴起的啊喂!当然了,一直到唐朝以前,修史书其实都还是个人行为,史官家族记录的是皇帝的言行、当朝之事,虽然写史书的人身份是官员,但是和朝廷命令修史还是不一样的。
周朝的故事是为了改变姬伯服命运,其实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姬伯服的规划不会在他这一代就完成的,再写两章交代一下各种后续,一章后世,然后就要开秦国卷啦2333
嬴异人同学,作为祖龙陛下的爹,我一定会让你好好当个儿控的!
异人:说好的我是主角呢?
第36章 迁都
宣侯三年春, 宣侯姬伯服娶邓君之女。
成婚之后,姬伯服就是个大人了——虽然宣国的国土在宗周南陲, 但是去往王都镐京要跨过宗周大半的国土,所以姬伯服名义上需要每年一朝,实际操作起来,也可以换成是三年一朝。
为了多见儿子几面,姬宫湦居然想到了要迁都。
其实迁都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在没有诸侯兵力的帮助下,衰退的宗周指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戎族攻入王都之中。
戎族可不知道什么叫做道义礼法,历史上幽王与诸多朝臣身死, 镐京与丰京被洗劫一空就是很好的证明。
除了丰、镐二京之外, 大周另有一个都城,是为成周,也叫洛邑, 这块地方后世名之为洛阳。
武王之时曾经短暂地以此为都, 但是之后又迁回了镐京。
成周离宣国就近得多了,不仅离宣国近, 离晋、卫等诸侯国也近。
因为分封诸侯数的增加,以及历代诸侯孜孜不倦地外扩,宗周的地理位置现在并不能被称为“中国”,反而显得有些偏远了。
后世受封西周原本的土地的秦国, 被其他诸侯国鄙夷为蛮夷,即使到战国时代,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还是被关中诸侯们鄙夷着,只因为秦国是少数几个没有地处“中原”的诸侯国。
在宗周时代担负着抗击西戎的重任的秦国,他们的领土范围虽然扩张了,但是拿着地图对比一下就能发现,他们的领土是和西周的宗周重地重合率最高的。
西周时代的宗周的领土范围,在战国时代主要被秦、韩、魏这三国都占据,而宗周的重地当然是丰、镐二京及周边所在,这在战国时代都属于秦国。
秦国的被排斥,和西周末年宗周略微尴尬的处境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王室来说,诸侯们心都大了,不好管了,迁到隐隐地处天下“中原”的成周,也是向诸侯们宣布大周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姬宫湦选择迁都,在王都任职的诸侯们思索了一下,都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鼎力支持。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周在周公旦时代的定位就是震慑天下诸侯之所,曾经这里也是大周的都城,迁都的话,从礼法上讲是有可行性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姬宫湦他是个执拗的主儿,只要他下定了决心,其他人就不可能轻易让他改变主意。
为了照顾宫中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褒姒在姬伯服成婚之前的两个月,生下了他的弟弟王子易——同时在迁都之前对成周做好修缮工作,迁都的时间定于周王二十年,也就是三年后。
有了小儿子,姬宫湦好歹在想姬伯服的时候有个寄托对象,而且在这三年间,姬伯服起码还能上镐京一到两回,已经够了。
这其中,姬伯服和姬宫湦相互通信的家书功不可没。
对于自家老爹的惹事能力,姬伯服也真的是服了。
他的弟弟原本不叫姬易,而是叫姬元或者姬一的。
姬伯服名字里带一个象征着子嗣排行中首位的“伯”字就已经很招人恨了,想不到,姬宫湦给小儿子取的名字更离谱。
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和“元”,这两个代表着初始的字的被当成人名来用,这效果和姬伯服名字里的“伯”差不多,套用后世顺治帝的名言就是“此朕之第一子也”!
姬伯服好说歹说,最后好歹给弟弟争取了一个相对正常的名字,他相信以后姬易会感谢他的。
致力于建设宣国的姬伯服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宗周的王都里发生的事情,最多在家书里多劝老爹不要太作。
因为距离产生美,姬宫湦对姬伯服的宠爱不仅没少,还日益增多,而且姬伯服说话也比较有技巧,他的嘴一向很甜,还没就国的时候人称“王城第一小甜嘴”,所以姬宫湦多多少少还是能听进去他的话的。
而宣国,姬伯服主要管的还是不那么要紧的那几个方面,毕竟要慢慢来,步子迈得太大会扯到蛋的。
姬伯服在开邑设置了供人交易的集市,天色将晚的时候收摊,没有夜市,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够了。
这个设想最初来源于姬伯服为了收集他大婚时需要的油脂。
其实有专门豢养这些“鸡豚狗彘”的机构,但是姬伯服觉得这样不仅浪费钱,还浪费了一次带领黎庶赚钱的机会。
农民们在农闲时节,可能会化身猎人,去山中狩猎,或者干脆某些人一直是以猎人之业为生的。
在许多史料中,记载周幽王因褒姒而亡国之事的时候,总要扯到褒姒“神奇”的来历,什么宫女因夏朝遗留下来的龙涎有孕,生下女婴啦,被老夫妇收养什么的,而这个,就要追溯到周宣王时期。
宣王之时,有童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檿,即为檿桑,是一种桑树,木材坚韧,可作弓。
用白话文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贩卖用桑木做的弓箭的人,就是日后灭亡周国的人。
宣王因此在全国——也就是宗周境内——大肆搜捕贩卖桑木所制弓箭之人,一对来自褒国的老夫妇也以此为生,在逃亡回褒国的路上捡到了被丢弃的女婴,那就是日后的褒姒。
先不管这个故事的主体情节是多么的玄幻,让人忍不住高呼“这一点都不科学,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只看故事里头,有那么在宗周贩卖弓箭的人,就知道,这时候,狩猎并不是什么高端技能,只要在路边买上一把弓,就能“自主创业”了。
姬伯服设置集市,然后让人在市集上购买猎人们猎到的猎物——一部分可以用来提炼油脂,另一部分可以直接作为宴饮上的食材的原料进行烹饪——不仅在宫城和庶民之间进行了流通,还长久地给猎人们猎到的猎物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渠道。
而集市的功能就是交易,所交易的可并不仅仅是野味这一种。
时间已经到了西周后期,各个诸侯国所用的钱币和宗周也是有区别的。
对于钱币,姬伯服只对战国后期的几个国家的钱币有印象,譬如刀币之类的,五铢钱是汉朝时代的产物,还是经过了长时期的调整才慢慢稳定下来。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也统一了货币,因为战国时代的货币和后世比起来分量都比较重——姬伯服真的是到第二世了还记得他当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先秦钱币的样子,比起天圆地方、小巧轻便的孔方兄,刀币、半两钱之类的钱币真的是重得不得了。
姬伯服慎重地思考了一下,要是他现在就把五铢钱推出来,其他的诸侯国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根据各国铸造的钱币的不同,相互之间流通的价格也不一样,可能晋币一钱,就需要宣币三钱乃至于五钱,而其他的诸侯国的钱币都比较“厚重”,就姬伯服这么特立独行,似乎也不是很好。
当然,最后想了想,姬伯服想出了个折中的方法。
推行两种额度的宣币,一种是十二株钱,另一种是六株钱。
宣侯五年,子后生子,姬伯服为长子取名为启,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
原本他是想给儿子取名为世世代代的世的,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可以在后面加一个父,是为世父,但是不幸的是,要是姬伯服这样给儿子取名,就会跟他的大侄子撞名。
姬宜臼给自己的长子取名为泄父,姬伯服再弄一个高仿版的名字,真的是浑身长满嘴都说不清了。
周王二十年,宣侯六年,周王姬宫湦正式迁都洛邑。
周王迁都,宗周中心的更易是一件大事,再加上迁都之后诸侯国与周都之间的距离的改变,因此几乎所有的诸侯都要上洛,进行朝觐。
因为迁都的日期是早就定好了的,所以距离远一点的诸侯早早的就开始启程了,近一点的诸侯可以慢慢来,反正到达的时间也不会差太多。
姬伯服上洛邑的时间比其他诸侯要早一点,他弟弟已经启蒙了,和他相比,是个纯正的原装古人的姬易当然没有那么“妖孽”,学什么都会,但是也是个聪明的宝宝。
而且,在小儿子身上,姬宫湦享受到了另外一种教导儿子的成就感。
啊,被宝贝儿子用“父王好棒棒”的眼神看着的感觉真好!感觉自己又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感觉呢!
姬·小时候只是实在受不了姬宫湦渴望的眼神才偶尔给父王顺顺毛的·伯服:MDZZ。
姬宜臼因为泄父这个儿子的存在,所以在父亲的面前的地位有所提高,毕竟萌萌哒的可爱小孙砸和面瘫脸的忤逆子当然是有区别的。
姬宫湦现在的兴趣爱好其实简单粗暴地归纳一下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兴趣简单粗暴,唯一的愿望就能活久一点,看着小儿子也受封就国。
姬伯服:老爹你终于长进了啊!
总的来说,姬宫湦还是一个爱浪的人,也就是说,他并不是特别的忠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周王。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爱浪又不损害身体过度的人,总能活得久一点的。
宗周历史上,以喜爱巡游天下、连西王母都见过的穆王,不就是享国时间最久的一位吗?
作者有话要说: 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是西周末年的谶语,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世刻意附会的Orz
檿yǎn :〔檿桑〕,一种桑树。落叶乔木,叶互生,内皮可做纸,木材坚韧,可做弓、车辕。
弧hú :此处指木弓
箕服:亦作“箕箙”。 箕木做成的箭袋。
第37章 遗书
诸侯上洛, 姬宫湦该敲打的敲打,该鼓励的鼓励, 场面话说得很好,然后就没了。
他还没有作到要在天下诸侯朝觐的时候闹出一个大乱子,他又不蠢!
宗周地广,历代周王总要给自己的王子进行分封,一代代封下来,地少了不少。
姬伯服原本以为自己的蠢爹大概会先走,还很是担心了美人娘和小弟日后的问题,但是没想到, 周王二十五年冬, 王后褒姒薨。
收到消息的时候,姬伯服整个人都是懵的。
褒姒在姬伯服出生前一年才入的周宫,那时她的年龄并不大, 正值最好的年华。
即使在周王二十五年的如今, 褒姒也是一个清妍的美人,容颜不减。
褒姒的年纪才堪堪过了四十, 但是天生丽质,再加上宫中的保养够好,完全不显老态。
姬伯服年初的时候才去过洛邑,那时候褒姒还好好儿的, 一点病症都没有,而周王二十六年将至,他都已经开始准备再次前往洛邑了, 想不到,就这么点时间差,竟让他连母后的最12 文库(danmeiwenku.com)是完全免费的,要充钱请别相信,关闭即可,微信dmwk520大家务必都加上、有腐利。没有关注微信dmwk520的请尽快关注~避免网址河蟹换网址找不到我们~ 后一面都没见到。
或许,这正是所谓“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消息传来以后,姬伯服当即启程,前往成周奔丧。
姬宫湦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与之相反的则是王太子姬宜臼,姬伯服能够感受到这位王兄尽力掩藏的欣悦,即使他面上已经尽力掩饰得很好了。
姬伯服觉得自家老爹的状态很悬,但是劝人的话他自己都说不出来。
到时候要是劝人不成,自己也被引动了情绪,来个父子相对垂泪就不好了。
没办法,姬伯服只能祭出杀器——小弟姬易。
姬易如今已有九岁,但在亲近的家人面前,言谈依然颇为天真浪漫。
母后故去,姬易比之姬宫湦,更为难以自抑,姬伯服选择把小弟带到父王面前去,最后来个以毒攻毒。
看起来似乎还是有点效果的。
周王二十六年,姬宫湦封幼子易为安侯,地近宣国与成周。
二十七年,二月,宣侯入朝,三月,归国,同月,安侯就国,赐玉圭、吉金。
是年,周王令曰:“安、宣二侯,乃后之嫡出,寡人甚爱之。然佳人已逝,见之未免徒添伤悲,其后毋使入朝。纵寡人崩御,与后同葬于陵,此令亦当尊之。”
年末,周王姬宫湦崩御。
周王驾崩了,虽然是诸侯,但是姬伯服也是王子,按理说,他是能入京参加葬礼的,但是谁让姬宫湦下过明确的命令,不准两个小儿子入朝呢?
虽然前半句有周王厌弃了两个儿子的嫌疑,但是后半句,就让人明白了,还想着要和王后褒姒同陵入葬的周王怎么可能厌弃两个王后所出的爱子,分明就是不愿意让他们再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