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古代架空]——BY:初吻江湖

作者:初吻江湖  录入:03-24

  然后一个雷噼下来,他被雷电给噼死了。
  这死法相当的稀奇,新奇和少见。
  估计成康帝也得懵逼,其他人更是懵的一塌煳涂。
  就在这个时候,荣郡王跟诚郡王可是抖起来了,俩人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昭亲王。
  还有十皇子,异军突起,这些日子与成康帝形影不离。
  虽然还没有出宫分府的迹象,但是已经有大臣开始往他那边靠了。
  这十皇子本身低调,母妃贤妃娘娘当了十几年的美人,突然越级晋升成为贤妃,也没见她怎么给自己揽权。
  但是贤妃的大表兄,却成了京畿大营的左路将军。
  而贤妃的娘家侄儿,迎娶了京畿大营右路将军之妹。
  这两则消息是沈云告诉他们的,并且还跟重月说了,最近气氛不对,军中调遣很频繁,虽然有成康帝的圣旨在,但是兵部的命令,军中的调派,有的小动作并不需要通过皇帝点头才行。
  总不能大事小情都请皇帝过目吧?那皇帝还不累死啊!
  何况成康帝也老大不小了,精力不济,一般的事情都是分给六部去办理,大事情才需要上报。
  他失去了好几个儿子,对剩下的四个儿子看得很紧,尤其是小儿子十皇子,加上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也关心起了女儿们,这让三位公主受宠若惊。
  父爱爆棚的成康帝,甚至几乎每一日,都有赏赐给儿女们。
  连远在皇陵的李钊都有份儿。
  开春的时候,送青菜给李钊,一车一车的送,什么小黄瓜、韭菜啊、菠菜之类的一筐一筐的,还有早熟的香瓜,西瓜等等。
  初夏就给他送冰了。
  甚至在送冰之前,还劳民伤财的给他送了一个冰鉴!
  《周礼》中记载了古代的冰箱,叫做冰鉴。
  《周礼·天官·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
  郑玄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
  这东西就是古代的冰箱,赵仁河见过,以前在
  贵族就用它来冰镇美酒,盛冰降温。其中最有名的曾侯乙铜冰鉴有六十多厘米高,重达一百七十公斤。
  也就是三百多斤的重量,倒腾一次不容易。
  赵仁河当上平南王之后,也享受到了这种待遇,他记得那玩意儿是把碎冰放在外边的方鉴里,在里面的铜缶装酒,盖上盖子,冷藏一下。
  在这个古代的炎热的夏日里,就可以喝到冰镇的美酒了。
  更有创意的是,有的冰鉴上还有气孔,可以把冷气释放出来,在赵仁河看起来,相当于一台节能环保的“冰箱空调一体机”。
  而且这东西在这个时候是属于贵族独有的玩意儿,有钱人都都不一定能有这个东西,享受天然冰箱空调一体机的待遇。
  皇陵里是没有的,要想给李钊送去,就得人马劳顿的送去,送去之后啊,还得给组装上,这东西是分开的,好多部件,组装上之后才能用。
  “挺下血本啊!”赵仁河看到这里咋舌:“对我男人这么好?”
  刘大柱在一边扭了扭身体,三爷这话说的太顺嘴了。
  赵仁河继续往下看,但是盛夏的时候,军中频繁异动,重月也觉得不妥,因为他们在京中没有多少根基,蓝月那边倒是因为敦郡王完蛋了,他转而就投靠了荣郡王!
  传回来的消息说,荣郡王这边也跟京畿大营勾搭上了,他给自己才四岁的儿子,与京畿大营的大将军,辛选,辛如意的长女,才两岁半的辛家大小姐,定亲了!
  京畿大营如今已经成了罪不稳定的因素。
  另外,御林军还换岗了,禁军倒是没有,但是京畿大营有三十万人,辅兵二十万,一共五十万人。
  可是御林军只有二十万;禁军只有十万。
  而且御林军跟禁军里,是没有辅兵的!!
  赵仁河看完心里更有些不舒服了:“我马上带人入京。”
   给点支持,来点推荐票!网页订阅一下啊!


400给海太妃的密信
  400给海太妃的密信
  “您要带多少人回去?”刘大柱问赵仁河:“我这里还能给你派一千人、不,三千人!”
  再多他也抽不出来那么多精英了。
  何况其他人他也不太信任,这可是要保护三爷的事情。
  “不用了,我带了特种营回来,是何大根带队。”赵仁河道:“你给我两千辅兵,负责带我的东西进京,安全方面,有特种营负责。”
  而且赵仁河为了达到“惊喜”的结果,并没有大张旗鼓,低调得很,上奏的大捷折子、请功折子、搬赏折子等等,一大摞的折子,分门别类的放在了一个折子盒里头。
  回来就修整了三日,便启程了。
  最开始他们走水路,因为东西太多,船很吃水,却没有水匪敢惦记,因为旗杆上打着的是“平南王”的王旗。
  平南王啊,水上的霸主地位,虽然不如以往了,但是依然是吃水上这碗饭的人,所敬畏和惧怕的。
  再说了,一般的水匪啊,祖上都是从平南水军大营里出来的,十之八九啊,跟平南王府都有点香火情。
  就算是没有,他们也不可能跟王府对着干。
  平南王一路北上,京城里是乱成了一锅粥。
  李钊在皇陵日子过得好好的,秋收的时候,大家放了农忙假,不过啊,他们这样的人家,根本不会农忙,所以精力都放在了八月十五中秋节里了。
  只是赵仁河在半路上,就接到了成康帝的圣旨,他宣了平南王、海太妃入京一起过节!
  “我娘?”赵仁河都有些傻眼了。
  海太妃是什么出身,赵仁河比谁都清楚,一个渔家海女而已。
  就这还要入京朝圣?何况朝拜谁呢?
  中宫没有皇后,八位皇妃也没有了贵妃,入宫朝拜哪一位皇妃都不合适。
  这要是有个太后什么的,倒是也能朝见太后一番,毕竟“太后”跟“王太妃”算是有话说。
  “这会儿不方便太妃娘娘入京。”何大根摸着下巴道:“何况,京中情况不明,太妃娘娘入京,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赵仁河想了想:“你有什么办法?”
  何大根一摸脖子:“杀了传旨的所有人,扔进水里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到时候就说没收到圣旨。”
  “那不行!”赵仁河摇头:“他们出京来平南府,肯定有很多人知道。”
  “那怎么办?”不能杀了,还留着?
  第二天,赵仁河就跟前来传旨的内侍道:“因为船上押送着贵重物品,本王也不方便回转,就请内宦您自己带人去吧。”
  “咱家明白。”这个传旨的内侍点头哈腰:“咱家明白,您尽管去京城,咱家去接太妃娘娘,放心,来之前,万岁爷都吩咐过了,不能让太妃娘娘舟车劳顿,要缓缓前行即可,呵呵呵……。”
  这一笑,笑的赵仁河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两下分开之后,内侍的船只继续南下,但是在一处弯型河道,突然遇到了打头风,船翻了!
  幸好啊,这艘船很小,更幸好啊,旁边还有两艘护卫船,两艘拉东西的行李船,船里头是皇上给海太妃跟世子爷的赏赐。
  一人一船,东西都不错。
  可是内侍的船只翻了,人是没事,但是东西湿透了,内侍的行李倒是没什么,大不了去岸上采购一番,可是圣旨也湿了!
  这东西湿透了之后,一片模煳,那圣旨看起来跟个抹布似的。
  黄了吧唧的不说,上面的文字全都花了,就连圣旨上的玉玺印,都一片红彤彤。
  内侍拿着还带滴水的圣旨,欲哭无泪:“这可怎么办?”
  跟来的有几位宫里的姑姑,她们是负责照顾海太妃在路上的日子的,这是成康帝特意安排的人。
  还有十几个宫女。
  内侍带了一小旗的禁卫军,以及一个总旗的御林军。
  还有两个礼部的小吏,这是负责沿途住个驿站啊,遇到个麻烦事情啊,都是他们出面处理。
  来的时候都跟沿途的驿站打好了招唿,到时候要让海太妃舒舒服服的进京。
  可是现在,圣旨成了这样,怎么宣?
  有个姑姑胆子大:“大不了,我们就这么宣旨,难道海太妃还能验证圣旨吗?”
  “有理!”另一个姑姑道:“而且我听说,海太妃心软,而且是个海边的渔家女,没什么见识,恐怕连字儿都不认识呢。”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本来一件手拿把掐的事情,现在不得不动脑筋,让海太妃北上。
  内侍也知道自己弄湿了圣旨,无法宣读,也是一项大罪,半路折回去是罪,冒险一试也是罪。
  所以他决定冒险一试。
  几日之后,在这一队人马还没到平南府呢,平南王府里,海太妃拿到了一封密信。
  “密信?”送信的人是李奶娘。
  “给我的?”海太妃有些不敢相信。
  “是给您的。”李奶娘笑了:“快打开看看。”
  “确定吗?”海太妃同样哭笑不得:“我一个糟老婆子,会有什么事情,给我专门写了一封密信?”
  “快看看吧,万一孩子们真的有事情求您呢?”李奶娘知道,海太妃一直很自卑,总觉得自己没什么用,原来还可以帮助带孩子,后来小少爷大了,也不需要她带着了,她就又无事可做了,平南王府顺顺利利的,每天都按部就班。
  后来有了个沈梅小姐,倒是好了许多。
  而且沈梅小姐聪明伶俐,在海太妃身边,倒是让她开心不少。
  果然,沈梅小姐在一边也柔声道:“太妃娘娘快看看,万一是王爷有事情托付您呢?走的时候那么着急,恐怕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安排。”
  两个人一劝,海太妃赶紧打开信。
  这信是赵仁河亲笔写的,用的是简体字,这种字体,海太妃认识,而且只有儿子胡这么写信,他不是竖着写的,而是横着写。
  别人看会别扭,但是海太妃当年学习的时候,就是一个成年人的思维,更像是一张白纸,当时赵仁河就教她繁体字,同时也有简体字,母子俩之间的书写习惯,都是横排走向,而不是这个时代的竖排走向。
  还有标点符号,以及信里头的暗语。
  比如这封,赵仁河就在末尾,用红色画了三根鸡毛,表示十万火急。
  海太妃看过了之后,抬头看向李奶娘:“朝廷来传旨,宣我入京过中秋,但是小河说,京中现在一团乱,我不能去京里头,他们派了特种营的人,掀翻了那个内监所在的船,东西落了水,圣旨模煳一片,让我以此为借口,不去京中。”
  李奶娘一想:“可不是么,听说现在京中有点不太平,两把大火烧死了好多人,还都是皇族子弟,可怜的,听说还有不少孩子呢。”
  海太妃一听:“那我不去了,等我儿子说安全了,我再去。”
  “好!”
  不过啊,海太妃还是请李奶娘留下来,跟沈梅一起,帮她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传旨内监。
  传旨的人到了平南王府,经过三层检查才被放了进来,内监还有些纳闷儿:“以前没听说,进入王府还要检查?”
  “以前是只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危险品的,但是现在不同了。”门子负责检查的人很是认真:“这不是王爷去征讨东瀛了吗?怕有人趁着大军在外摸上门来,我们王府现在可是非常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呦!”内侍呵呵冷笑道:“你还读过书呢?”
  “认识字,没考过功名。”门子却很淡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啊!”
  他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家里为此穷困潦倒,后来还是海太妃可怜他,年纪一大把了,家里穷的叮当响,娘子病了都没钱看病。
  孩子们拼命干活,一个个又瘦又小,他也没什么力气。
  还是海太妃遇到了他家二闺女,要自卖自身,可怜她一个瘦小的女子,要卖了自己给母亲看病,就接了他们全家入府,他呢,给看看大门,尤其是遇到这种贵人的时候,他就得出马了,因为他说话文绉绉,可以装点门面。
  妻子在后厨房那里负责摘菜,这么一个轻巧的活儿。
  儿子在私塾读书,女儿也在海太妃跟前的识字班读书识字,每日还在绣房做点女红针线什么的。
  全家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他考试无望,就指着俩儿子了。
  不过他读书很多,几乎是出口成章,果然震慑住了来人。
  内监再怎么厉害,也不如读书人清高贵气,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他们进入王府的范围之内,虽然打了传旨内监的旗号,可因为心虚的关系,愣是让门房给拦住了,检查的时候,也只是看看行李箱,东西都没解封,只是将人都看了个遍。
  进了大门之后,就是银安殿广场,海太妃在银安殿等候。
  广场上是李奶娘带着一群人在候着,一见到来人,就行了一个礼:“几位内宦大人辛苦了。”
  她现在也是跟着儿子水涨船高,成了一个有身份的老妇人。
  所以不能自称“奴婢”了。
  “您是?”传旨的内侍不认识这个老妇人,看打扮也不是海太妃,因为这是太淑人的装扮。
  “我原是平南王的乳母李氏,夫家姓何,后来儿子争气,做了一个四品的将军,老妇人就沾光,得了一个太淑人的封号。”李奶娘好歹也是特训出来的女探子,那火候拿捏的非常到位。
推书 20234-03-24 :我在北宋国子监那》:简介:(入库时间2021-03-24) 晋江VIP2021-01-18完结总书评数:3538 当前被收藏数:13170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新政,着手教育改革,国子监为最高学府。穿越者叶安机缘巧合下被破例安排进去读书胸无点墨又身无长物的他在贵族子弟、学霸考神、名臣大佬的包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