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和林嬷嬷一家虽然不算知根知底,却也都是彼此熟悉。
至于她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供应商...春纤能怎么办,只叫她们先别着急,三五个月她们就回来了。
三五个月后回不来了,贾母那里也能最先知道消息。贾家脚下的地砖都长了张了嘴,她也不怕别人不知道她的消息。
绣品不是食品,放上三五个月也不会长毛过期。知道她不会回来了,没她收货,妹纸们也会自己送到府外找销路。
虽然麻烦了些,但销售渠道也算握在自己手里了。
除开这个,春纤还有别的事要忙。
又是京城的小院,又是丫头群房的,忙的不可开交。
虽然房子如今是红契,各项手续也都齐全了,但是春纤还是不太敢将房子租出去。怕租出去容易,再收回来就难了。
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来收房,又是以什么身份来收房。租客若是欺她一个人,会不会就厚颜无耻的想要赖帐或是占为已有。
先就那么放着吧。
于是打定了主意,春纤就先回了小院,将东西仔细收拾一回,将能带走的都收进交易平台后,又仔仔细细,里里外外都锁好了这才离开。
至于丫头群房那里,春纤直接将早先弄的那套取暖设备收进了交易平台,然后又将一些不方便带走的东西都收到交易平台后,这才收拾出一箱子行李放在一旁,准备走的时候叫婆子帮忙抬出去。
除此之外,春纤还发挥了吃货本色,将京城里那些她爱吃的各种吃食零嘴都买了好多,就怕回京前亏了自己的嘴,饿瘦了自己的胃。
春纤又抽空去找了一回林之孝家的,问有没有什么东西捎到南边的。若有,提早准备了,回头抬到船上也就是了。
林之孝家的笑着拍拍春纤的手,只说,“姑娘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姑娘。听了消息,便惦记这事呢。准备了两箱子东西,麻烦姑娘给他们娘们带过去。”
林之孝俩口子可能是最愿意看到黛玉回南的人了。
黛玉回南,春纤跟着,小红去林家走动就更名正言顺了。和林家维持一个稳定关系,就是他们家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其实在林家来人前,林茗的家书就已经通过驿站送了回来。
林如海给的那套‘敲门砖’含金量太足太高,通过信纸都能看出林茗有多激动。这封信被林之孝夫妇反复传阅,心里的激动也是久久难已平静。
他们家更换门庭的希望再不是曾经那么渺茫了。
林茗的家书中,除了写了这件事外,还写了林嬷嬷的身体无恙安康,请家里放心。同时,信上还提了林如海给小红谢礼,以及在搬进新宅子时,林如海还派人送了一回乔迁礼。
其实林之孝一家早就想到以林如海的身份断然是不会通过她们家来给黛玉传递书信的,但当初到底报了一线希望。如今...收获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也就没甚遗憾了。
春纤与林之孝家的亲亲热热的说了一番话,春纤还提到将来也许会和林嬷嬷一道回京城,看着茗哥儿金榜提名的话。
林茗学业有成后,定是要回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不过林茗虽然是良籍了,但他的户口林之孝俩口子商量了一回,还是跟着荣国府一样,落在金陵。林茗会在金陵参加府试,院试和乡试。先后考过童生,秀才和举人,才能回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
......
至于英莲的事,春纤尚不知道封氏会不会跟着镖局的人上京城。如果来了,她还要补镖局一份路费,如果不来,那是省下了。
如果封氏活着,春纤不信她不上京。如果没上京城,是不是已经......
不管怎么说,她马上就要出京城,总不好一直欠着帐,春纤便找了镖局的管事,留下了一笔银子。如果封氏跟着上京了,这笔银子就是封氏的路费。如果封氏没跟着上京城,那封信也没有送到。那么信里的银票和这笔路费,还请镖局的管事留下三分之一当做她给此次出行镖师的茶水钱,剩下的三分之二买些陈米杂粮和粗布尺头送到养生堂去。
“春纤姐姐,我们奶奶请你去梨香院说话。”
就在春纤想着封氏的时候,一个脸生的小丫头来到春纤宿舍,扬着笑脸传话。
梨香院是薛家的地盘,话里的奶奶自是薛姨妈。
能叫薛家找上门的事,估计也就那么一件。春纤心下猜测了一番,笑着问来找她的丫头,“我记得你叫同喜,是薛姨太太家的。姨太太在家做什么,怎么就叫我去说话?”
“我也不知,我们奶奶和姑娘正在家里说话,等着姐姐呢。”
春纤闻言又向上弯了弯她那本就向上弯的唇角,立时脸上的笑容又大了许多,“那咱们赶紧过去了,别叫姨太太和宝姑娘久等。”
说完起身往外走,回身锁门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荣庆堂的粗使丫头,春纤连忙将那小丫头叫住,从袖子里拿出几个铜板,请她帮忙去小院跑个腿,告诉黛玉一声她的去向。
原本将英莲的事说开来时,春纤便想到会有这一天。但当林家的人上京城接黛玉回南的事定下来了,春纤还以为她们走之前等不到薛家人来唤她了。
五月的天,热得叶子都蔫了吧唧的,春纤和同喜两个贴着墙根的阴凉处往梨香院去。
刚从夹道出来,就见周瑞家的一脸喜色走过来。二人停下脚步,同周瑞家的问好。周瑞家的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她二人同行还笑着问这是做什么去。
春纤知道荣国府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却仍旧做出一副我有秘密的样子,左右看了看,凑到周瑞家的耳边小声将她的‘猜测’说了。
周瑞家的一边听一边点头,“原我也听了一耳朵,还想着这事上竟有这种事。可不敢胡乱瞎说。”
“周大娘还不知道我嘛,最是本份不过了。若不是心里藏不住事,又怕得狠了,叫宝二爷看出来,我再不说一个字的。后来我想,咱们是什么人家,纵我身份卑贱,也得看主家是谁。靠着咱们老爷得了个官,他不好好当他的官,还敢为难老爷家的下人不成?那就真是忘恩负义没跑了。”对着周瑞家的撒娇似的来了这么一句,“还没问周大娘有什么喜事呢。也说出来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什么喜事,不过是我闺女昨儿夜里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还不叫喜事,什么才是喜事。”春纤一脸惊喜万分,直给周瑞家的道喜不说,还摸了摸全身上下,找出一个一两金子重的金坠子。“前儿老太太赏了我和紫鹃一人五两银子,再加上林姑娘赏的,我自己存的,我原想着出门带那么多银子不方便,就想去钱庄换成金子,也不知怎么回事,就去了银楼,一见这个坠子就迈不动步了。赶巧手上的银子还够,便买了下来。我还想着怎么无缘无故就买了它,原来是应在这里了。
大娘往日待我不薄,我能在府里吃穿不愁,都是大娘当初买了我进来。那么多人里大娘挑了我,我这心里一直记得大娘的恩。知道大娘什么都不缺,也看不上我那三瓜两枣,只这等喜事,我都盼来了,总要厚着脸请大娘收下。不看旁的,只看我这片心吧。”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说王夫人是不是真慈善,但她身边的周瑞家的最会搬弄口舌不说,她在府里还是个有实权的管事媳妇,轻易得罪不得。虽然这就跟黛玉走了,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但不管怎么说,春纤都觉得有些事还是得做到位了。
现用现交,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的处事方式是人.情.事.故中最低等的操作。
春纤这话说得好听,也说得周瑞家的心里高兴。再见那坠子成色好,拿在手里也有一两重,便也顺势收下了。
夸了春纤几话,便放春纤和同喜去了。
是个懂事的丫头,比她那听话不听音的主子强多了。
周瑞家的在心里过了一遍春纤的‘好’,便脚下生风的去给王夫人报喜去了。
周瑞夫妇是王夫人的陪房,更是她的心腹,遇上这等喜事,赏赐自然是少不了的。
和王夫人相比,春纤那一两的金坠子还真不算什么。
第六十章
春纤一路跟着同喜来了梨香院, 一边往里走,一边还不忘悄悄的打量住了薛家的梨香院。
春纤早在王夫人派人打扫梨香院的时候,就跑过来看了一回。
这梨香院可比黛玉住的那个小院子大多了。
足足两进的院子。前厅后舍, 正房,厢房, 倒座房一样不缺。
院子有两个门,一个直接通向府外的户门, 一个开在府里的院门。
院里又有几颗梨树,还有一个正在拆除的小戏台子。
看到那个小戏台子时, 春纤的眼神有些飘, 荣国公的晚年生活还挺多滋多彩的嘛。
梨花绽放时, 院中摆一摇椅,手中再握个小茶壶, 两个玉狮子, 闭着眼睛听上一台小戏,到也惬意。
想到原着中这里最后成了一班小戏子学戏和居住的地方....可以想见当初这个地方就是做此用途的。
不然子孙再不孝, 也不敢真的将荣国公安享晚年的地方先给亲戚住,再给小戏子们住呀。
此时也算故地重游的春纤眼神还落在了当初搭建戏台子的地方, 那里早没了戏台子的影。如今只摆了一套石桌石凳,这么远远的看着,到也合适。
梨香院所谓的有十来间房舍,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两进院子光是下人的倒座房便也不指这个数了。所以书中所说的十来间房舍指的是主人的房间数。
薛家带进京城的下人并不多,主仆加在一起也没多少人, 这两进院子住薛家主仆,是富富有余。
后舍处有通街角门,薛家考虑过自家的实际情况,便将前厅做内院, 薛姨妈母女带着丫头仆妇住。再将后舍做前院,由薛蟠带人住着。一来进出方便,二来也保护了薛姨妈母女以及方便府中女眷走动时不会撞着薛蟠。
此时从梨香院的院门进去,穿过院子便是薛姨妈母女住的正房。
房前站立,等着丫头进去通报了一声,春纤才从丫头打起的帘子进了堂屋。
堂屋的布局没什么好说,上首坐着薛姨妈母女...也在春纤的预料之中。弯弯膝盖,给薛姨妈母女行了礼,然后才笑道,“不知姨太太和宝姑娘叫我做什么?”
春纤没办法说服自己见人都自称奴婢,好在荣国府就不是个讲规矩的地方,只要不在特定的人面前我来我去的,一般人也不会计较。
就好比现在,春纤名义上是黛玉的丫头,所以就算薛姨妈和宝钗觉得春纤规矩不好,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打那啥还得看那啥嘛。
_
这娘俩叫.春纤来一不是挑她规矩的,二不是跟她寒喧的,此时见人到了,薛姨妈自然要问一回府里传得流言是不是真的。
真的那部分比黄金还真,假的那部分那就没法形容了。
“......姑苏的甄家是不是那个金陵甄家的,时间过去太久了,我那时还小,也记不真了,但薛大爷从拐子里救回来的人却真真是甄家那位英莲小姐。说来,薛大爷不愧是薛王两家的血脉,随便在大街上挑个人都能挑个来历不俗的。”春纤心里想的和说出来的完全相反,但却不妨碍她此刻对薛姨妈的恭维,“都说外甥类舅,薛大爷慧眼独具,将来定能传承家业,光宗耀祖。”
薛姨妈闻言笑笑,转头看宝钗。宝钗垂眸想了想,笑道,“刚刚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就入了这府里。千里迢迢,不容易吧。”
何上不容易呀,鞋都跑丢了。
回想当初的种种艰难,春纤心里就恨的牙根疼。好在让她一路混进了京城没被那两家人逮到。
报仇血恨不容易,她也没那个精力跟一群人渣耗。她就好好的活着,然后天天等着,总有她落井下石的那一天。
“外祖母过寿,留我多住几日,不想秋里发了洪水,等洪水退了,舅舅带我回家......只听说爹娘逃难去了。后来外祖母去了,舅妈嫌弃我,便...”收敛心神,春纤将早前编的说词学与薛家母女听,“就那么回事吧。好在当初被卖进咱们家。府上老太太,老爷太太们都是一等一的好人,从不朝打夕骂,吃的好,穿的也好,竟比在家时强了数倍不止。我只安心呆在府里,其他的一概不惦记了。”也没谁值得她惦记。
掺了一点真事的故事说起来,也更叫人信服。至于哪句真,哪句假,那就看听者的耳力了。
“到处找你找不到,还编了话说姨妈使唤你。原来在这闲磨牙呢,这回让我抓了个现形,看回去怎么收拾你。”黛玉人未到,声先到。等她就着丫头掀起的帘子走进来时,春纤眼底不由闪过一抹温暖。
林爱卿,你虽然救驾来迟,朕仍记你一大功。
“姨妈好,宝姐姐好。”黛玉进来飞快的上下扫了一回春纤,这才给薛姨妈和宝钗问好。
薛姨妈坐在那里没动,笑着问了一句大姑娘怎么来了。
宝钗在黛玉进来的时候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着迎了黛玉几步,又喊莺儿上茶。
“听说她来了这里,想着我正好也无事,便过来讨姨妈一杯好茶吃。姐姐在家做什么呢,怎么也不过去找我们玩?”
“并无事。天热得人心里絮烦的紧,懒怠得动。”宝钗不胖,就是相较于其他姑娘微微有些丰腴,她还是不耐热的体质,每每夏天总不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