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有小半人家跟着叶明泽走,还有一部分人只育了一部分田地的苗,剩下的人家都作壁上观。
叶明泽家田地多,育苗规模也大。育苗的田地都暴露在太阳下,这是他特意这么做的。一旦有种子发芽,过个一两天还没动静的种子,他就当废种子处理,继续补上,直到长出的幼苗够数为止。
跟着他育苗的人家看了后,纷纷照着做。反正都这样了,不差这么一点。只要家里种子够多,就准备搏一搏。种子不够数的,也只能叹息一声。
到七月初,那些半死不活的庄稼最终还是没能撑住,陆陆续续枯死。叶明泽赶紧吩咐人把秧苗补上。第一批作物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收割,新种的却还只有一扎来高,看着挺奇怪。往年哪能看到这种景象?
第38章:应对
清晨和傍晚,阳光不那么晒人,这两个时间段是村民最忙碌的时候。大家都赶在此时多干点农活,省的大晚上的就着火把看不清楚。
叶明泽自己这么做的时候,抽空把他的想法告诉叶则全。谁知,五叔他们已经这么做了。也是,聪明人又不止他一个,他能想到的,别人也一样能想到。
清晨,叶明泽就着微亮的天光,入眼全是干裂的田地。新补上的秧苗至少要连着浇几天水,才能真正扎下根。
河水只剩下不到一米深,这个深度,水车已经不好汲水,每家只好挑水浇田浇地。由于劳力不足,每户人家只能精心照顾一部分田地,剩下的除了隔个十天半个月的照顾一下,其他时候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叶明泽家人多,但田也多,自然也是照顾不全。不过他家哨兵向导占的比例高,平均下来,每人能负责的田地也更多。
早晨刚浇过的田地,一个白天晒下来,到傍晚时分,土壤又泛着白色。偶尔微风拂过,扬起漫天灰尘。看着这种情况,众人不得不晚上再浇一次。清晨这次最重要,自然得浇足了水,庄稼才能抵御白天的烈日炎炎。
精心打理的田地尚且如此,那些基本被放弃的田地,状况更是惨烈。长期不下雨,又没人打理,土地开裂,一条一条裂缝好似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向四周扩散。
侥幸存活的普通作物还在顽强的支撑,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一级庄稼也开始发蔫,二级三级作物暂时没怎么受影响。二三级庄稼在中午阳光暴晒时,叶片自然蜷缩,一到太阳下山时,又变得精神奕奕。
叶明泽想从干裂的田地里拔出一棵三级作物,结果因估计不足,用力过小,植株居然只是晃了晃身体,丝毫没有起来的意思。他只好加大力量,费了好大劲才把它连根拔起。
翻过来一看,才发现这么费力才能拔起它的原因。这家伙根系非常发达,主根既粗又长,起码超过一米。旁边的细根数量不算多,但每一根都超过十公分,长的甚至能有主根的一半长度。
叶明泽又拔出一棵眼看就要枯死的零级作物,两相一对比,他也就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遭遇,差距却如此之大。越是高级的庄稼适应能力越强。在田地开始缺水时,各级作物分别作出了相同的应对。只是由于级别的差异,各等级作物根系向下延生的速度不同。零级作物等不及扎根到能汲取到水分的地方就枯死了。
一级作物扎根的也不是很深,随着暴晒的时间越来越长,它们能吸收到的水分开始不足,部分已呈现出发蔫的样子。好在,村民们每隔一些天,还是会施舍它们一点水分。
叶明泽将各等级庄稼的情况一一比对之后,心里有了计较。现在他家田里一级作物占据七成,其中有过半的田地没有精心打理。要是一直这么放着不管,再晒个把月,这些一级庄稼终归难逃一死。要是能把傍晚以后的时间省出来给它们浇一次水,一级庄稼大概都能挺到成熟的时候。至于二级三级作物,有余力就照顾一下,若劳力不足,就暂且不管,等出现状况时再管它们。
叶家各部分职能都在不断完善。现在叶明泽要找的就是有经验的老农,他们当值时都呆在一起。这些人种田经验足,多数年纪比较大。叶明泽只让他们做些编筐之类轻省的活计,平时有关种植之类,他都会问问这些老农的意见。
同他们商量得出最终方案后,叶明泽马上让人实施。
叶明泽不得不庆幸,流经叶家村的河流是高山雪水融化汇聚而成。这条河流只有流经叶家村所在的小平原时,才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下。如今的阳光还没有如此厉害,能在这段不长的距离中,就把河水蒸发完毕。因此,河流只是水位很浅,倒没有断流的危险。
正是河流一直径流不断,叶家村才能挑水浇地。否则光凭矗立在田地里的三口井,能给一小片田地供水就不错了。
现下有不少地方河流即将见底,农户们对着田里的庄稼是一筹莫展。还好,老天给大家留了一条活路,半数庄稼都还活着。那些河流断流的村庄,宁可自家吃水少点,也要挑着井水浇灌活命的庄稼。水少喝点没事,庄稼死绝了,那真没法活了。
水稻是最先被放弃的,叶家村自然也一样。这东西实在能吃水,光靠挑水完全是杯水车薪。没成想,到现在为止,居然还活了一半。水稻毕竟需要的水分很多,即使是一级水稻也够呛。现在它们都是半死不活的,估计再不浇水,它们也将步上零级水稻的后尘。二级三级水稻没同级别旱地作物精神,暂时却也无虞。
水稻,叶明泽压根就没想过补苗,没想到它们如此。现在稻田里,半数种的都是其他成熟期短的旱地作物。叶明泽就把剩余水稻当成旱作物对待,能活就活,活不下来,他也没办法。
现在出门卖农家产品,都是一个村子集体行动,趁着天光微亮时赶到各个集市。人类适应力真是非常强悍。阳光晒人,那就在市场上盖简易房子。民户们出门买菜时,全副武装好,赶个路的时间还不至于捂出病来。
卖农家产品的自然要等太阳快下山时才能返家,一出门就要一天,很是浪费时间。叶家村人都是几户人家一起合作,隔个几天就带点自家产的,顺带捎上合作人家的货物,和大部队一起出发。
每次出发,叶明泽都会派出一小队三级哨兵向导。这段时间,叶明泽将所有哨兵向导进行了分队。一小队由十对哨兵向导组成,一个中队下辖五个小队,五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叶家最先买了一百对三级哨兵向导,余下的近三百名仆役中,又觉醒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个,再加上上一次从姥爷家逮回来的那近三十个,一共有哨兵向导近四百人,全凑在一起还组不成一个大队。
现在气温很高,当晚捕到的海鲜,量小还能拉到阳山县城去卖,量多了就卖不完。叶明泽不得不把可能卖不出去的,都预先制成各种海鲜干。等到大集时再销给外地鱼商,能销多少销多少。
现在鱼市都是十天一个大集,大集上外地商人比较多,大部分渔获都要在大集上出售。如今这世道,除了势力特别强的,一般的商人单打独斗风险太大。外地货商都自发组成商队,一两个月跑一趟。每一个商队到达,都能引起阳山县民户的围观。商队没个几十辆马车,几百个人,轻易都不敢上路。成本如此之大,货物拉回去后,价格自然疯涨。
你说都缺衣少食了,怎么还有人消费高价食材?只要人还能存活,总有部分人排在金字塔顶端,底层人士衣衫褴褛,他们照样能锦衣玉食。这个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当然这些商队买的多数都是一级以上的食材,零级食材采买的并不多。叶家贩卖的恰恰多数都是零级鱼类。他们带出来的少数一级以上的海鲜,都是用来换取相应等级肉类的。
出海捕鱼的危险性相比进山打猎要小许多。叶家村的渔民都是在海岸线附近捕鱼,即使碰到海上灾难性天气,只要不是当场卷进海里溺水而亡,他们随便搭块木板,都能熬很长时间,获救的机会很大。
进山就要看运气,运气不好,随便被有毒的东西一蛰,就可能当场丧命。没有一定的底气,大多数人家宁可就着咸菜窝头,也不愿进山碰运气。
后山附近,每隔几天就会被叶家和村民们扫荡一遍。打到的猎物一分摊,每家根据出力多少,能拿到的并不多。
叶明泽和叶家村其他村民达成了协议,他们每次进山或去镇县卖自家货物时,叶明泽可以雇佣给他们一小队三级哨兵向导,每次都要付一部分费用。因着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他收取的费用并不高。
这么一来,有些人家自然有意见。当出发的队伍中不满意的人超过半数时,自然不会同意雇佣护卫。叶明泽才不会舔着脸派人保护他们,他主动提出雇佣护卫给他们,已经是看在同村人的面子上,不想他们遭劫。他们平安回来,那是他们运气好,囫囵着回来,也怪不到他身上。
现在银子的购买力在逐渐下降。买卖双方交易,以物易物的占了小半数。交易回归原始,各种主粮成了一般等价物。
每逢大集,叶明泽一般都会带着蒋敬之,亲自带队进城卖海货。外地货商采买的都是各种海鲜干货,当日捕捞的海鲜都是本地人消化。几个大集下来,叶家已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他们能吃下约半数的货物。
第39章:海底世界
大集上摆摊子的人还是不少的。叶明泽让人带了一部分海鱼干,看中什么,能用银子购买的就用银子交易,不成的话,看看卖方是否收鱼干,再不成,只能先放弃,等换到卖主需要的东西再过来跟他交易。
西市还是老样子,摆摊的多数都是赶集的农户。烤鱿鱼摊子早在去年就遍布整个阳山县城,真正成了糊口的小买卖。光这个生意,就养活了不少县城民户。
打眼望去,光西市就出现了好几个烤鱿鱼摊。他们还举一反三,不少小型鱼类、虾蟹海贝都上了烤架。叶明泽不觉莞而。
叶明泽换取的主要都是粮食,其次是布匹草药。至于武器之类,没有内部渠道,根本买不到。铁匠铺如今都依附在各个势力下,除了农具厨具之类还能买到,正规武器是不对外售卖的。
叶明泽通过叶则全的搭桥铺路,每个月能从他所在的势力买到一部分铁。数量不多,只能选择部分人优先装备。
西市上卖粮食的并不多。现在大家都缺粮,自家吃都嫌不够,哪敢往外卖?别看阳山县城一片繁荣的景象,它下辖的村子,没有积蓄的农户这两年早就被掏干了口袋,再遭遇今年的旱灾,多数人家都只能吃野菜窝头,还是野菜占大头,主粮放的很少。
现在正需要大量劳力挑水浇田,这些人家只能先紧着壮劳力吃饱,其他人则吃个半饥不饱,维持住生命迹象即可。
像叶家村这样的渔村,日子还好过一些,别的没有,海货不缺啊。以前渔民捕到鱼基本都是卖了换钱,自己吃的很少。现在,海货能换取一部分粮食,卖不掉的就自己吃,也不用担心没银子用。
这种天灾年间,人情往来基本都省了。除去被各种势力接管的村子,剩下的都不用交税。油盐酱醋也能用海货换到,不愿意收的,大不了多给一点海货。有便宜可占,总归有人愿意换的。
这趟出来,叶明泽带的海鲜干货有点多,到集市结束时,也没能把货物都卖出去。他也不着急,卖不出去,可以留着自家吃。
早上,叶明泽他们是踏着月色进的城。现在回家,就着下山的太阳余光,只见车道两边,靠近阳山县城,河流没断流的地方,遍地都是绿色。离阳山县城越远,绿色就越稀疏。偶尔几片稀疏之间,夹杂着一小片浓密的绿色,这肯定是周围有水源,劳力也不缺。只不过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看着这些,叶明泽神情凝重。等到今年收获的粮食吃完后,阳山县范围内,将会出现不少饥民。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阳山县民户的运气好。大兴朝不少地方去年就乱了。
对比起他们,叶明泽觉得自己应该庆幸。他能在阳山县附近州县,买下一百对三级哨兵向导,真是侥天之幸。按三百比一的比例,要六万人才能出两百个。他去过的人市,加起来总人数是肯定没这么多的,但他还是找到了两百个,估计那段时间,他的幸运值肯定爆表。
当初买下这批哨兵向导时,几乎花光了叶明泽所有的银子,搞得他前期银子非常紧巴。好在中间一直没出岔子,到了现在再看,这批人买的真是物超所值。
正因为有了这二百个人,叶家才能如此安稳,五百多人几乎没怎么感受到天灾人祸的致命威胁。想想当时他要是没有逛着逛着,就逛进了人市,他估计也想不起来买人这茬子。到时叶家村就五个三级哨兵向导,稍微来个大点的势力,就能把他们全灭了。一想到这种情形,他就感觉到后怕。
叶家的盐都是叶明泽和蒋敬之两人偷偷晒的,每次大集他们亲自去阳山县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去买盐。当然这只是他们打的幌子,买盐时他们都不假人手,去铺子那晃荡一圈,回来后,私晒的盐就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来用。
晒盐的地方不在叶家村哨兵的最大五感范围内,暂时还是很安全隐蔽的。虽然如此,叶明泽和蒋敬之两人还是避人耳目,每次出发都撑起屏障,不给有心人留一点蛛丝马迹。
夏天,多数鱼类都要制成干货,其中不少都被晒成咸鱼干,用盐量自然不小。能放开了用盐的也就叶明泽家,叶家村其他人家都要算计着用,连懂地主家也只是主子能敞开了用,下人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天地没发生异变之前,董家的田地都是佃出去的。等到所有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之后,原先的佃户都去开荒地去了。懂家的田地没人种,家主不得不买了不少劳力来种田。
当初叶家村人没转过弯来,后来看到来投奔叶家村的民户,都分了荒地自己开垦。有那机灵的,想到自家也没几亩田,多数都是佃的董家的田地。看到外村人拥有的田地都比自家多,他不乐意了,发动自家人也参与到其中。反正现在大家力气都见涨,哨兵更是厉害,开荒的辛苦程度大大降低,垦荒比原先简单的多,佃田终归不如自己拥有。
有了带头的,其他田地少的甚或根本就没有的,也纷纷加入。这么一来,董家的田地自然再没人租种。
有了叶家村人的参与,靠近后山的荒地被瓜分了许多。再有人进叶家村,能不能分到后山附近的荒地,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
由于早晚都要浇水,不少人白天又需要在屋里干活。叶家村人多数都养成了一天睡两觉的习惯,白天睡半天,晚上再补个“午觉”。
这天,叶明泽带着蒋敬之和叶明溪叶明江,选了个多数人都在田地忙碌的清晨,打算试着潜水。
蒋敬之在岸上给叶明泽撑起屏障并为他增幅能力,叶明溪叶明江则在边上护卫。
叶明泽并不知道以他的能力,在有了蒋敬之加持后能闭气多长时间。他索性把自己整个人泡进海里。被海水淹没的一瞬间,他真正感受了一把什么才叫真正的没顶之灾。以前他也下过海,但和这慢慢走近海里的感觉完全不同。
尝试之后,他发现闭气十几分钟没有问题。叶明泽出水休息片刻后,就毅然走进海里。他沿着海底一直往前走,就着清晨的光亮,海底缤纷的世界呈现在他的眼前。
叶明泽在电视中见过海底世界,也下过海,却没有亲自潜水体验过。亲眼见到的那种感觉和从电视看到的感觉完全不同。海底瑰丽的世界徐徐在他眼前展开,那是何等的震撼。很多他叫不上名字的海洋底栖生物从他身边划过,只给他留下惊鸿一瞥的身影。
因第一次潜水,为了保险起见,叶明泽只下到十几米深。这里离沙滩有段距离,海底扇贝很多。叶明泽一直站在虎鲸身上,并没有直接和海底接触。他居高临下的看着附近的海底,找寻着有价值的东西。
这附近的扇贝多是小型品种,其间点缀着一些大个的蚌壳,叶明泽也认不出是何种类。他随意翻了几个,大多都还活着。那几个敞着口的,拨开一看,多数是空的,余下几个都出了珍珠。颜色是最常见的淡粉色,个头倒是不小。叶明泽小心地收好它们,又转而查看起其他蚌壳。
潜到此地时,就花了几分钟,留给叶明泽探看海底的时间并不多。翻遍周围的大型空蚌壳,看还剩一点时间,叶明泽选了几个活着的大扇贝,又抓了几把小个的,拧着装满贝类的篓子,便让虎鲸载着他往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