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池咋舌:“我又不是死了,你怎么哭成了这样。”
常乐道:“公公不知道,当时混乱,奴才一抬头,就不见你了,还以为你让人绑了去。”
元池满头黑线说:“到也不至于。”
常乐吭哧道:“整个殿内,公公样貌都是最出色的,怎么说是不至于。”
元池不解:“宫内什么时候那么看重太监样貌了?”
常乐说:“只是偶有听说,有人议论公公长的好看。”
元池说:“样貌天生如此,总不能贴着**。好了,不说这些,我要喝药,喝完就歇着了。”
元池想要好好修养,江雨说她要安静的躺着才恢复的快。
元池为了早点好,将这话明明白白的记着。
她想,她得早点好,要不然公主身边无人帮忙怎么办。
元池也不想让常乐喂药,让常乐端着碗,她自己咕咚几口的喝了。
喝完之后,觉得实在是苦,半天都没有说出话。
好不容易觉得苦味淡了之后,她才道:“行了,你走吧。”
她要歇着了。
常乐磨磨蹭蹭不走。
元池看出来他有几分不对,问:“怎么了?”
常乐犹豫片刻道:“有人让我给公公传个话?”
元池问:“什么话?”
常乐所答非所问说:“那人还给了我好多金子。”
元池想怪不得常乐这般心虚的样子,原来是收了金子。
她自己在后宫也没有少收金银之物。
她没有什么感情,带着几分警告意味的说:“你自己心中有数就行,若是过分了,别怪本公公没提醒你。”
她这话着实有着让人听了背后发寒的意味,常乐心中一凛,然后弯腰道:“奴才知道。”
元池问他:“到底什么话?”
常乐听见元池没有计较他收了金子这件事,就松了口气。
听见元池问他,他连忙道:“也没有什么话,只是让奴才告诉公公,别忘了前些日子的承诺。”
元池自从到了昌平帝身边,就算得上谨言慎行,鲜少承诺别人。
除了,元池想,除了那日承诺了赵妃娘娘,要帮着公主将几位皇子都压的抬不起头来,她就没有承诺谁。
那人是赵妃的人。
元池想赵妃肯定是知道自己对于公主的心思的,要不然也不能让人设计自己之后,还让她办事。
元池心里叹了口气,她希望,赵妃娘娘能说到做到,不要让公主左右为难。
元池道:“我知道了,还有这件事情别和别人说。”
常乐听见元池的话,立马拍着胸脯保证:“公公放心,这件事情,除了奴才之外,谁都不会知道。”
常乐走了之后,元池闭目休息。
她大概躺了半个时辰,就觉得实在是心乱,就又叫了人。
江雨在外面,听见之后,就进来道:“元池公公可是有什么事情?”
元池问:“江姑娘,不知道赵姑娘在何处,我有事情想要同她说。”
/
赵平此时跪着乾安殿,昌平帝身边的赵妃看着侄女,道:“这个丫头,实在是不懂事,逾矩了不说,还擅自进京。”
昌平帝也觉得如此。
但是想到若不是这赵家的小丫头,他怕是要被老大那个逆子害死了。
想到大儿子。
昌平帝就心里窝火,他的儿子,他给他们机会,放权,他不思进取就罢了,竟然走了歪门邪路,想要要自己的性命。
那日若是没有赵平还有,昌平帝似是想起来什么似的。
说道:“元池呢?”
常乐在一旁道:“回陛下,元池公公如今正在养伤呢。”
昌平帝叹了口气,道:“也多亏了她。”
陈画屏趁机说道:“父皇,崔正也死了,父皇刚醒,不知道监察院那里如今乱成了一团。”
若是从前,陈画屏说了这些,昌平帝或有疑心,但是自从那日看见女儿站起来为自己说话,几个儿子都无动于衷之后,昌平帝觉得也只有这个女儿是真真的为他着想,这是在提醒自己。
昌平帝半倚在床上,听着女儿的话道:“你的那几位皇兄呢?”
陈画屏道:“二皇兄,五皇兄回了府,三皇兄担心父皇一直在温嫔那里。”
听见几位儿子都老老实实的昌平帝暗自松了口气。
他怕自己精神不济,这几个儿子再趁机要了他的命。
他还没有松缓过来,就又听见女儿道:“父皇,禁军统领和大皇兄一同造反。宫内禁卫无人可管,母妃不得已让表姐替代,父皇不必担心宫内安危。只是今早,今早久病不愈的忠勇侯派了嫡子来,说是要帮着父皇统领禁卫。”
昌平帝闻言心中再次一紧,忠勇侯嫡女是未来的五皇子妃,若是这个时候忠勇侯支持五儿子。
那五儿子未必不会是下一个造反的老大。
而且忠勇侯嫡子竟然要统领禁卫,昌平帝面色难看,这根本就是明着说,他要驻守皇宫了。
昌平帝想难不成是老五的主意?
陈画屏注视着父皇的一举一动,是时候看向表姐赵平。
赵平看见公主看向她,微微点头道:“臣女进京,兄长担心臣女安危,给了臣两万兵力,陛下若是有需要,臣女定然万死不辞。。”
京外营兵,一共八万,只是不能动。
若是动了,各地藩王定会闻声而来,那时候京城就乱了,昌平帝不想见到这种场景。
但是忠勇侯的兵,他又不知道到如何应对。
若是要让五子不敢轻举妄动,那京中必将有能与忠勇侯相制衡的人。
昌平帝混浊的目光慢慢的移到了赵平身上。
陈画屏一直观察着父皇,看见他看向表姐,陈画屏突然道:“女儿想要求父皇一事,表姐虽然带兵进京,但是也是为了请罪而来。而且如今意外将功折罪不说,身上还有平定梁王叛乱之功,儿臣想要求父皇恩典,破格赐表姐将军之位。”
昌平帝听见女儿的话。
虽然觉得不妥,但是又想到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忠勇侯心思不正,若是无人压制,迟早酿成大祸。
而五儿子,昌平帝闭眼。
若是他没有和忠勇侯勾结还好,若是有。
他想到一成语,叫虎毒食子。
五皇子府
五皇子不知道自己因为大皇子造反逃过一劫。
也不知道若是没有大皇兄,那毒酒今日就进了他的口。
此时他和魏盼山在一起。
魏盼山脸上甚是屈辱,道:“康平公主不过是一小女子,竟然如此威风。”
今日康平公主将他和父亲好一顿嘲讽。
魏盼山自觉的无脸,但是又不能以下犯上,所以觉得憋屈。
五皇子听着这话,心中也有同感。
二妹明明比自己要小,那日却将自己和三皇兄都吓了去。
他也有着几分难看,但是他是皇子,总不能和魏盼山一个臣子说这些。
他心中还想,幸亏陈画屏不是男子,若是男儿,又是赵妃之子,怕这太子之位,对于她来说,如囊中取物一样简单。
五皇子无意造反,今早大皇兄被贬为庶人之后,他就更没有这些心思了。
但是不代表他不想要那个位置,他说:“忠勇侯当日承诺可是有效,若我立了魏香茹为皇后,忠勇侯日后会效忠于我?”
他又说:“只是一个太上皇,父皇如今无心朝政,若是当了太上皇,就能更好的和仙人论道了。”
魏盼山道:“那是自然,小妹只要成了皇后,日后忠勇侯府就只效忠殿下一人。”
元池等了好久,才等到赵平。
赵平看见她的时候,兴趣盎然。
元池不解,这人怎么突然变了性子。
赵平似是看出来她疑惑,说道:“今日和公主闲谈。得知元池公公每次升职,都一脸喜色屁颠屁颠的去找公主,像个讨糖的小儿,初时刚听见之后觉得好笑,今日下午,我却知道为何了。”
元池明白了,睨了她一眼道:“恭喜赵姑娘成了赵将军。”
赵平哈哈大笑。
元池等她笑够了,才道:“公主去哪里了?”
她一点都不关心赵平,只关心公主。
赵平道:“当然是帮你做你想要的事了,你不是心心念念监察院的事情吗?”
赵平这回没卖关子。
她说了两个字,让元池知道了公主去了哪里。
赵平道:“高柏”
作者有话说:
第120章
司礼监内
高柏看着眼前的公主, 心中疑惑。
他在宫内多年,无论是康平公主,还是赵妃, 都和他毫无交集。
今日不知道公主为何会来见他。
他心中存疑,先开了口道:“公主找奴才可是有什么事情?”
陈画屏打量高柏。
她在想如何能打动一个位高权大的太监。
她该承诺什么, 付出什么。
她垂下眸子, 片刻, 又抬起眼, 看着高柏道:“高公公可是知道崔都督死了。”
高柏低下头说:“回公主,都督身死之事,宫内的人怕已经是无人不知了。”
“不知道高公公怎么看?”
高柏按理说是崔正一手提拔出来的。该是为崔正抱不平, 但是宫内人心叵测,陈画屏不知道, 高柏的态度是什么。
高柏闻言, 思索片刻微微抬着头道:“崔都督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被人杀害, 奴才自然痛心。”
他话中悲痛,但是面色并无变化。
可见并不真心。
陈画屏看出了他的态度,心中也放心了。
/
元池担忧公主,但是又知道自己如今做不了什么。
她问赵平:“赵将军可是备好兵了。”
赵平问:“什么兵?”
两人看向彼此。
元池道:“贪心不足蛇吞象, 何况只是一百人,既然同是为公主办事, 又何必斤斤计较。”
赵平听后有些无奈,道:“准备好了。”
元池就知道这位肯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听见赵平说准备好了,她就说:“那不如今晚就动手。”
赵平道:“你确定皇上不会降罪?”
这件事不是个小事, 毕竟大皇子已经成了庶人, 日后也说不定皇帝会如何处置。
赵平想, 要了大皇子的命,又何必急于一时。说不准再等一下,最先动手的还是皇帝呢?
“降罪也轮不到赵将军,有事全往监察院推就行,元池自然能一力担下来。”
元池淡淡的说道。
赵平看着她,思索片刻,说道:“既然于我和表妹无关,那自然能做。”
元池说:“若是出事,肯定和公主无关。”
赵平听到这里就放心了。
大皇子被贬为庶人。
囚禁大皇子府。
元池答应过赵妃,要将几个皇子一个个都压下去。
如今大皇子倒了,元池就觉得要“趁人之危”。
晚间
大皇子府唯有大皇子屋内一个地方亮着灯。
大皇子妃面色惨白的坐在地上。
脸上还有一个巴掌印。
显然是大皇子打得。
昨日他被关入王府,王府众人或被斩杀,或被驱散。
如今偌大的王府只有四个人。
大皇子这辈子都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只觉得生不如死,莫过如此。
不知道父皇不知道何时会降罪,不知道何时自己会死。
他不再是皇子了,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今日大皇子妃来,是为了儿子来的。
她想让人将儿子送走。
大皇子道:“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家里人打的什么心思吗?”
大皇子妃不明白大皇子是什么意思,她抬起头道:“你说什么?”
大皇子冷笑一声,说道:“当初你父亲让你嫁给我,不就是谋划着皇后之位吗?怎么如今我不能到那个位置,你就想着儿子了?
你家还是真的坚持不懈。”
大皇子妃闻言瞪大了眼睛,她说:“他是你儿子,我是孩子娘亲,为了儿子谋划怎么了?”大皇子妃对于大皇子不见得有多少感情,但是儿子是她亲生的,无论如何,她不想让儿子死于非命。
如今父皇病重,无暇顾忌他们,但是过几天若是缓过来了,不说是父皇,就是大臣都会让父皇处置他们。
若是缓不过来,那他们更是凶多吉少了。
大皇子妃想让人将孩子送回母家。
她已经顾不上母家有什么心思了,无论是什么心思,只要能够留着儿子一条命,她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