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读博,会脱单—— byLIosa

作者:LIosa  录入:03-17

他翻检手里的衣物,查看受灾情况,突然发现了异常。
有两件好像不是他的衣服。
190的码,指定也不是于静怡的衣服。
他估测了一下风向,忽然脊背一凉。
这不会是从邻居阳台上吹过来的吧?
他起身朝隔壁阳台张望,晾衣架上好像确实空了几个钩子……
中午积攒起来的好心情忽然化成了泡影。真晦气,闻笛想,大好的日子还要跟这家伙打交道。
他走回房间,拿手机切小号,又把对方从小黑屋里放出来,给衣服拍了张照发过去:【是你的吗?风吹到阳台上了。】
隔壁回得倒很快:【是。】
平常讲道理不听,认领失物倒是积极。闻笛刚想发“那我给你扔回阳台上”,对面就来了句“我去拿”。
闻笛一个激灵站了起来。这人要干什么?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门铃就响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闻笛:为什么教授不多说几句话呢?
作者:多说你就要被他气死了。

清脆铃声响起的一刹那,闻笛差点把手里的衣服丢出去。
他镇定下来,抱着横七竖八的长袖牛仔裤,轻手轻脚溜进客厅,靠着门蹲下了,行迹鬼鬼祟祟,像被临时回家的主人抓包的贼。
这举动毫无意义,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缩在墙角,门外的人又不会透视。
门铃又响了两下,于静怡打开门探头出来。他们是黑户,除了快递没人上门,这个点,小哥也下班了。
而且看闻笛的样子,不像收货,像躲债。
“什么情况?”于静怡问,“门外面是谁?”
闻笛举起食指放在唇边,冲她招手。于静怡鬼上身了似的,走过来,莫名其妙蹲在旁边。
闻笛把手指放下,竖起手掌放在嘴边,侧头悄悄说:“邻居。”
于静怡茫然了:“邻居你躲什么?”
“开玩笑,人家是一米九壮汉,我跟他对骂那么久,他万一是来寻仇的,一拳把我撂倒了咋办?”闻笛压低声音,“再说了,我们是违规租房,要是露馅了呢?你看我们俩哪个像教授?”
于静怡跟朋友同学说话爽快,其实是外文系罕见I人。如非必要,不出门不社交不见生人。黑户本来就心虚,被闻笛警惕的表情一感染,惊慌起来:“他为什么上门?你招惹他了?”
“不是我,”闻笛说,“是北京的风。”
门铃响了一会儿,突然转成了敲门。闻笛毫无必要地屏住呼吸,连带于静怡也被传染了,大气不敢出,和他排排坐在门边。
敲了几下门,外面突然安静了下来。两人把耳朵贴在门上,屏息细听一会儿,于静怡说:“走了?”
闻笛站起身,一条裤腿从胳膊肘垂下来,于静怡在它落地之前捞了起来,搭在闻笛肩上。闻笛凑到猫眼上看了看,摇了摇头。
“没走?”
“啥都看不见,”闻笛说,“门上春联不是没撕吗?猫眼被那个囍字挡住了。”顿了顿,开始甩锅,“上个月不是让你撕了吗?”
于静怡抿了抿嘴:“你该问问学长,春节的东西,跨年了怎么还在。”
话音未落,闻笛感觉手机忽然震了一下。他循着声音翻找,把它从一个兜帽里掏出来,看到屏幕上跳出一条:【为什么不开门?】
他情不自禁地抖了抖,这人不会就在门外,给他发消息吧?
他想回“不在家”,但他刚刚给对门发过衣服的照片,显然是回来了。
指甲盖点了几下手机,他咬了咬牙,发:【在厕所。】
发出去他就后悔了,这人不会十分钟后再来吧?于是赶紧补了一句:【你先回去吧,我待会儿给你放门口。】
邻居:【什么时候?】
问那么清楚干什么?等着逮他吗?
闻笛:【你睡前出门看看。】
邻居:【你放个衬衫要花俩小时?】
闻笛低头看了眼衣服,想了想,随手编了个理由:【我已经把它洗了,得等它洗完。】
邻居:【你为什么要给我洗衣服?】
闻笛:【我的衣服也掉地上了,顺道一起洗呗,反正放洗衣机,多件衣服又不碍事。】
邻居:【你给我拿出来!那件只能手洗,不能机洗。】
得,随口扯个谎都能踩雷。闻笛隔了两秒,回复:【好了好了,拿出来了,放心,还没开始搅呢,我拧干了给你哈,你先回去。】
邻居:【你快点,那件衬衫我明天要穿。】
闻笛看了眼衬衫,北京干燥,一晚上能干个七七八八,再用吹风机烘一会儿,不是不能穿,但有必要这么执着吗。【你明天穿别的不行吗?】
邻居:【那是我周五的衬衫,我必须穿那一件。】
闻笛盯着屏幕,露出老人地铁的表情。他试着想象一个人在柜子里按周一二三四五六七排好衣服,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呸,强迫症。
闻笛咬了咬牙:【行行行,你先走,一会儿就给你送回去。】
邻居有两分钟没回复,闻笛扭头跟于静怡说:“他应该走了。”
于静怡长舒一口气,撑着地板站起来,感到大腿一阵酸麻。她用手捶着腿,俯视闻笛,发出疑惑:“我们为什么要这样?”
手忙脚乱,狼狈不堪,惊慌失措,形迹可疑。
闻笛答:“因为穷。”
说完,他站起来,走进了厨房。洗衣机在水池旁边,他把自己的衣服抽出来,放进去,然后举起了宽大的衬衫。
“你在干什么?”于静怡看着他拿过塑料盆,往里放水。
“一个谎言需要很多个谎言来弥补。”闻笛说。
他做了一晚上家务,从扫地开始,以洗衣服收尾,区别是脸上逐渐消失的笑容。
真晦气,闻笛一边把湿透的衬衫拧干一边想,高兴的时候总碰上这个混蛋。
于静怡狐疑地盯着衬衫,靠在墙边,看闻笛一边甩手上的水一边嘟嘟囔囔。她把手机在指尖上转了转,问:“你周六晚上有空吗?”
“这周?”闻笛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日程,“应该有,怎么了?”
“尤珺回来了,说要跟我们吃个饭,”于静怡说,“去吗?”
闻笛停下手里的动作,用胳膊肘蹭了蹭突然发痒的额头:“在哪?”
“中关村一家日料店。”
闻笛在脑子里盘算起来,日料价格跨度很大,人均八十到八千都有。如果他的记性没出错,尤珺交的税都比他的工资高。
于静怡拍了拍他的肩:“放心,人均一百二,吃得起。”
闻笛松了口气,语气轻松下来,这个变化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好啊,去见见正经T大毕业生该是什么样的。”
他们都曾经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三六九等。有像尤珺这样在投行叱咤风云的行业精英,也有像他们这样的……后腿。
小时候常听人说“学习改变命运”,闻笛深以为然,坚定不移地悬梁刺股,发愤图强,向光明灿烂的未来迈进。
不过,活到二十六岁,他突然发现,光明灿烂的未来好像夸父追日,永远挂在遥不可及的远方。普通市民依旧是普通市民,天之骄女还是天之骄女。
他把湿漉漉的衬衫叠起来,在屋里翻找一阵,找出网购剩下的包装袋装上。这些袋子他从来不丢,找个大购物袋装起来,每隔三个月,总有一个奇迹般的瞬间,会派上用场。
闻笛溜到门边,侧耳倾听,确认走廊没有动静后,用手缓缓转下门把,闪身出门。
他踮着脚,把衣服放在对面门垫上,转身回家。进门前,他伸手在福字上扣了个小洞,把猫眼露了出来。然后给对门发了条消息,说衣服放门口了。
于静怡再次走进客厅时,看闻笛猫着腰,眯着一只眼,双手扒在门板上,像只挂在门上的壁虎。
她揉了揉眼睛,瞪着闻笛:“你在干什么?”
“守株待兔,”闻笛说,“我倒要看看,对面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扒门的姿势有点累,一会儿就肌肉僵硬,眼内干涩。他伸手按按脖子,眨眨眼。
于静怡叹息一声,决定不参与这个掉智商的游戏。
闻笛认为,如果十年寒窗苦读还给他留下了什么,那就是百折不挠的韧性。就算等到海枯石烂,他也得看看对门变态长什么样。
苦苦守候了五分钟后,终于,伴着遥远的吱呀声,门开了。
闻笛深吸一口气,睁大眼睛。
门半掩半露,一个人影闪出来,侧着身,低着头,只能看到两边的黑发。发质很硬,根根直立。
看起来,既非脑满肠肥的中年大叔,也不是头顶稀疏的老学究。身材清瘦,而且……
这不可能是一米九的男人。
即使有猫眼失真、外加低头的原因,一米九也不会离门框有那么长一段距离。这人还不到一米七。
闻笛眯起眼,想看清那人的脸。
可惜,那人捡起衣服之后,只一瞬间,门砰地合上,一点正脸都没露。
闻笛盯着紧闭的对门看了半晌,“操”了一声。又白忙活了。
他满腹狐疑回到卧室,琢磨着这件怪事:一米六几的人买一米九的衬衫?现在流行穿大码了?难道挂个一米九衬衫有助于防贼?
听着洗衣机发出的嗡嗡声,看着阳台空荡荡的钩子,他油然而生悔恨之感:早知道对门是这个身板,他就当面对线了,说不准打的赢。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闻笛以为是邻居又对他的拧干方式、包装方式有意见,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奖学金答辩东窗事发了。
麻烦真是一刻不停。
奖学金评审结果出来后,会有三天公示期,有异议可以向答辩委员会秘书提出——秘书一般是助管,也就是闻笛。聪明人往往不安分,时常有人跳出来抗议,今年也不例外。
闻笛扫了眼备注,找他的是个博二学妹,拿了二等奖学金,不服结果,大晚上情绪激动,找闻笛慷慨陈词了一长段:【学长,如果按照旧的规则,纯看科研成果,我的会议、期刊论文的数量,以及学术交流的次数和表现,都比她高。博士生论坛,我获得优秀论文,她就没有。如果按照综合,除了科研之外,其他四个维度我的成果和表现也优于她。文艺之星我们都是候选,最后我评上了;体育方面我有马杯冠军;社工方面,我是辅导员,带出了甲团,全程负责了外文系学生的推研,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总的来说,我每个维度都比她强。凭什么她是一等,我是二等?】
闻笛叹了口气,回:【也不是硬指标好,就能赢的。】
学妹发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再次说:【我要求实名公开打分表。】
闻笛牙疼地看着屏幕。今年的奖学金,他知道内幕。拿一等的那个学妹,是赵教授的学生,答辩之前,她导师跟其他评委打过招呼了。本来嘛,大家条件相差不多,答辩就是看面子,评委里有熟人,给分就高。有经验的,比如他,看一眼评委名单,就知道今年是不是陪跑。
评委打分表是匿名的,也就是说,你不知道是哪个教授给出这个分数。真要实名,这人情送的就一目了然了。
怎么可能公开!
闻笛苦口婆心劝了她半天,说了一堆“打分跟答辩表现有关系”“评委喜好很个人”的场面话,小姑娘就是不服气。闻笛看了眼时间,都快半夜了,自己又困又累,头疼地厉害。他就是个助管,分也不是他打的,为难他干什么!
闻笛给她发了一条:【如果你对老师们给的分数有意见,那就申诉,今年的奖学金是赵教授负责,你直接去找她。】
学妹竟然还答应了。这孩子在想什么呢!
闻笛赶紧补上一句:【你最终学术报告肯定会碰上赵教授,她还是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学妹沉默了一会儿,说:【算了。】
在闻笛意料之中。学生对上教授,战力差距一边倒。就为了几千块的奖学金,怎么可能得罪老师。而且那些教授都身经百战了,连自残跳楼的事件都处理过,还怕一个奖学金闹事的?
他转了转手机,对学妹产生了同情。但愿明年评委组换人之后,能把今年的钱捞回来。
想到钱,他不由得心颤了一阵。
他想起了那被抢走的七百美元。
作者有话说:
莎士比亚废话文学:错不算是十分错,只是完全不对而已。

第8章 人生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
聚餐那天,两个人抱着“旧友重逢,不能寒碜”的理念,整理衣装,早早出门。于静怡还破天荒地化了妆——和闻笛这样无关紧要的人不同,见闺蜜需要隆重一点。
到了日料店,两人先找了个座位坐下。略等一会儿,尤珺就到了。她在门口冲他们招手,闻笛朝她微笑。
进了大学后,闻笛意识到一件事:世界上原来有很多完美的人。
T大聚集着一批令人望而生畏的存在,他们有优越的外貌,聪明的头脑,学业成绩优异,社工也做得风生水起。除此之外,他们人际能力极强,性格也无可挑剔。最可怕的是,连体育都好。
尤珺就是其中之一。
“好久不见。”尤珺带着明丽的笑容,一边放包一边打量他们,坐下了就张罗着倒水、点餐,一举一动完全是干练职场人的样子。“静宜你还是这么瘦,好羡慕啊。”
“你羡慕我?”于静怡说,“我除了瘦还有其他优点吗?”
“我本科买的裤子都穿不上了,”尤珺摆手,“工作之后胖了得有十斤,根本没时间运动。”她又看向闻笛,倒吸一口气,“你看起来怎么更嫩了,之前还像大学生,现在像高中生了。”
“你就没怎么变,”闻笛说,“跟以前一样漂亮。”
“你看看我的黑眼圈再夸,”尤珺指了指脑袋,“头发都快掉了一半了,也就是烫得好,看不出来。”
“工作这么累?”
“累倒是其次,关键是糟心,”尤珺把衣领旁的鬈发捋到后边,又把手机面朝上,放在打眼能看到的位置,“IPO刚申报完,待会儿要是有电话打过来,我得马上跑。”
尤珺是典型的规划性人格。她早知道事业的终点在哪里,大一就开始构建人际关系网、实习、考证,一步步升级打怪。大四,她成功跨专业保研到隔壁,同时拿到顶尖投行的offer,所有人都毫不惊讶。在闻笛眼里,她天生就适合身穿Roland Mouret、脚踩Prada的生活,万事顺意,前程似锦。
可是坐下来之后,她话里话外也只有疲惫。
“什么?”尤珺哑然失笑,“Prada?临近申报的时候我连妆都没空化,T恤衫,牛仔裤,一双耐克走天下,你去隔壁计算机系看看,我跟他们赶期末作业的时候一个样。”
大年夜被老板叫去改材料,突然取消的假期和约会,坐飞机也拿着电脑写演示文稿——而且还坐在老板旁边。
“我今天是专门打扮来见你们的。”她郑重地说。
“这么忙吗?”闻笛问。
“去年我爷爷做手术,我还在手术室门外,一个电话打过来,让我改PPT,”尤珺说,“手术灯还亮着,我就跑到厕所里,把电脑放腿上工作。”她叔叔现在还不跟她说话。
闻笛颤抖了一下:“有这么恐怖?”
尤珺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瓶子,放在桌上:“美托洛尔。”
高血压、心脏病常用药。
她又拿出另一个小瓶子:“佐匹克隆。”
“这个你大学就开始吃了。”于静怡说。
尤珺是系里的风云人物,左手带甲团,右手打马杯,奔波于各大金融机构实习,还是校微电影社的创始人。她能深夜两点睡觉,早晨六点起来,依然生龙活虎、斗志昂扬。
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天生的领袖加工作狂,只有于静怡知道,她从大二就开始焦虑和失眠。
“那是褪黑素,早就不管用了,”尤珺指着小瓶子,“这是正经安眠药,不过不能经常吃。”
抱怨了几句,尤珺像是一切谨遵社交礼仪的人,止住话头,把菜单推给对面的老同学:“算了不说了,来来来吃饭,你们看看想吃什么。”
“不是给你接风的吗?”闻笛说,“你点吧。”
“你们先点,”尤珺说,“我晚上得少吃,最近减肥呢。唉这狗屁工作,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她看向闻笛,“你精神状态真不错,还是学校好,看来我当初应该读博。”
闻笛的眉毛挑到了天上。他精神状态不错?也就是恐高,要不然晾衣服的时候,他就从阳台上跳下去了。“可别羡慕我,你可是我们班唯一能当资本家的人,院里还等着你以后来捐楼呢。”
“我算什么资本家,宋岳林才是资本家,”尤珺说,“你们指望他吧。”
这个名字一出,桌对面两个人同步停下了动作。宋岳林是他们本科同学,尤珺前男友。两个人在迎新那天一见钟情,携手去新生舞会,携手拍宣传片,然后在大三那年感情破裂,闹得鸡飞狗跳。
他们还记得这对金童玉女的分手惨况,尤珺在班级群里连骂了几百条,吓得全班人噤若寒蝉,几天没人敢冒头。她还拍出了精神科医生开的诊断证明,扬言要把渣男告上法庭。因为宋家是有头有脸的人,最终不了了之。
本来尤珺精神就极度紧绷,那一场分手差点压垮了她。曾经有天深夜,警察找到宿舍,说她报了警又匆匆离开,把三个舍友吓个半死。于静怡跑了大半个校园,才在荷塘边上找到她。
这个状态,和分手后的闻笛相差无几。
“前段时间我还在一个酒会看见他了,”时过境迁,尤珺显然还没放下仇恨,“听说他已经结婚了,找了个门当户对的官二代。当时他站在巧克力喷泉旁边,我差点就把他那个脑袋按进去了。”
这句话说到了闻笛心里,他深有感触地点头。
“我早就说了他配不上你,”于静怡说,“你当初是哪根筋搭错了,看上他。”
“年少无知嘛,”尤珺说,“谁年轻的时候没爱过两个混蛋?”
闻笛在一旁附和:“是啊,况且跟我比,你眼光还不算差呢。”
尤珺忽然坐直了身子。“是吗?”尤珺说,“我们每次吵架,宋岳林就人间蒸发,不回微信不接电话,必须要我跑到他们宿舍楼下面,主动找他和好。”
闻笛放下了手里的水杯:“高中的时候,何文轩打球骨折了。我给他打饭打水,捏腰捶腿。他喜欢吃蟹粉汤包,我每天排队帮他买,冬天怕凉了,放在羽绒服里一路跑回来,胸口都烫红了。”
于静怡无语的眼神在他们两个之间扫动:“你们两个在干嘛?比赛吗?”
“我在BCG实习,去上海出了一趟差,回来发现他跟学妹一起吃饭看电影,”尤珺说,“我一说他就恼羞成怒,说我妄想症发作。”
“大学的时候,我做了半年家教,攒钱给他买了个手表,”闻笛说,“他当面表现得很感动,背后跟朋友嫌弃我,说那是野鸡牌子,只有没品味的暴发户才戴那种东西。”
于静怡捂住耳朵,两个高材生在这攀比恋爱脑,实在不忍卒听:“你们的胜负欲能放在别的地方吗?这有什么好说的,丢死人了。”
尤珺没理会好友的嫌弃:“他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拍合照,也不让我见朋友和父母。说什么家里规矩大,结婚之前不能公开。”
闻笛深吸一口气,坐直身子,表情就像武林高手拿出杀手锏一样,凝重肃穆。“他跟我说要一直和我在一起,我跟着他报了T大。结果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他突然跟我说要出国。”
“等等,”尤珺皱起眉,“国外申请不是2月份就知道结果了吗?”
“对,”闻笛说,“他早就收到申请结果了,一直不告诉我,瞒了我整整半年。”
“你就没质问他?他怎么说的?”
闻笛耸了耸肩:“他说那边的计算机专业是全球最好的,他是为了前途着想。还说什么,那边同性婚姻合法,他打拼好了,等我毕业,就把我接过去,我们正式结婚。”
尤珺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他:“这你也信?他要是真有这个想法,在申请国外学校之前就跟你说了,还等到毕业了再说?他就是怕早说了要吵架,他懒得处理你的情绪,也懒得哄你,所以临走了才说。你要是能接受最好,不能接受,他直接溜了,反正直到最后一天你还捧着他,他舒服死了。”
闻笛沉默下来。是这个道理,可惜他恋爱脑的时候,龙王都收不走他脑子里的水。
“然后呢?”尤珺问,“你们分手了?”
“没有……”
尤珺翻了个白眼:“这你都不分?你是古早狗血电视剧里面的男二吗?”
闻笛嗫嚅了半天,反击道:“你这么清醒,你怎么不早跟宋岳林分手?”
尤珺的眼神飘忽一阵,岔开话题:“那最后是因为什么分的?”
“哦,”闻笛说,“他在国外跟硅谷大佬的女儿订婚了,我到婚礼前才知道。”
尤珺举起双手投降:“你赢了。”
于静怡看上去快把午餐吐出来了:“你们两个真是……聪明人怎么能把恋爱谈成这样啊!”
闻笛也不知道,要是知道,他一定会回到高中军训的那个下午,狠狠扇自己一耳光。
恋爱谈得太投入,后果就是,即使分手,余波还会持续下去,触及接下来的人生。
就像他本来想去上海,但何文轩说要去北京,于是他跟着报了T大。他高中是理科生,报T大倒也没毛病。不过那年高考分数线一出,他知道完蛋了。
往年,他即使上不了计算机、自动化这种热门专业,材料化工还是可以的。结果那一年,所有理工专业的分数都一路拔高,最后他被调剂到了英语专业。
世界上有两大惨案,纯文科生学理化,纯理科生转文学。闻笛在十八岁之前,就像课文里说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文学素养堪忧。单词全靠死记硬背,作文全靠标准模版,分数全靠刷题硬拉。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口语一股工地味儿。进了大学之后,他天天早起,在阳台上跟着BBC晨读,泡在图书馆里恶补英文名著,才勉强从倒数爬上来。
爱情,害人不浅的玩意儿。
他把最无忧无虑、勇敢无畏的几年青春赔了进去,收获了一个完全脱轨的人生。
初恋就这样惨烈,爱情这玩意儿,他实在不敢去尝试第二次。
直到一个多月前。
也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也许是空窗期太久了欲火旺盛,被他打入冷宫的那颗思慕之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有当年惨案在前,闻笛反刍一番,觉得吃一堑长一智,不至于再摔一次跟头。保持冷静,保持理智,爱情还是有美好的一面的。
再说了,他五年来就靠着玩具和电影解决问题,真的快疯了。他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差的小年轻,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解决一辈子?
推书 20234-03-17 :路人属性大爆发!》:[穿越重生] 《路人属性大爆发!》全集 作者:蛋白【完结】晋江VIP2024-03-06完结总书评数:8531 当前被收藏数:46074 营养液数:15623 文章积分:745,499,840文案:路人属性大爆发!万人迷!***林砚是一名路人玩家,进入了一个晋江原著,花家改编,朝某点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