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装瞎by小狐昔里

作者:小狐昔里  录入:01-30

“没错,我师尊给我的功法,亦是如此。”闻叙迟疑了片刻,但还是开口,“功法到我手上,及至我突破炼气七层,师尊都没有一句话问及我对于功法的领悟状况。”
两人的呼吸忽然凝住了,卞春舟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什么东西,但太快了,他根本没来得及抓住。
“所以我想,我猜测,功法辅助修行,它更像是一种帮助灵根吸收天地灵气的工具,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
“个体差异!”卞春舟忍不住抢答。
他错了!他错了!他一直以来,都将功法和自身本末倒置了,都是电视剧误他啊,什么男主角捡到绝世功法、然后横空出世、无人能敌啊,什么天下人都抢一本武学功法,得XX者得天下啊,于是他就一直将功法的重要性摆在了第一位。
但现在,闻叙叙的话点醒他了,功法确实很重要,但没有重要到摆到第一的程度,它应该是灵根的辅助,是他自身修行的辅助,他不能将全部的“宝”都压在功法上面。
功法玄而又玄,写成有字天书,就是在提醒入门的修士,这应该是一个修士自身与功法融合的过程!
它不能照本宣科,它应该因地制宜,应该它配合他来作出改变,而不是他千方百计地去看清它的形状、迎合它的形状!
“我悟了!原来是这样!难怪我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是他想得太简单了,以为修行是一件程序性的阶梯工程,修行就是一道题,而功法就是他的解题思路,只要拿到了解题思路,那么肯定就可以解开这道难题。
但不是这样的,哪怕是数学题,它也有不同的解法,函数、几何、数列、圆锥图形都是殊途同归的解法,他不应该强求自己一定要去领悟《水火既济》最正确的方式。
因为,它本就不存在最正确的解,它只有最适合他的最优解!
每一个修士的灵根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灵根怎么去适配同样的功法呢?难怪功法不写成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样子了,因为那样——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它只能让人误入歧途,它确实应该被写成现在这样。
卞春舟忽然沉静了下来,他拿着《水火既济》的玉简,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陷入顿悟了。”
陈最不解地看向闻叙:“你刚才的话,能不能再说一遍?”他也想顿悟。
闻叙:我对牛弹琴,牛都比你反应大。

世界上第一本修仙功法的书写者, 他一定是个绝无仅有的天才。
卞春舟如是想到,而第一个写下水火功法的修士,他或许不是天才, 但必然是一个勇者。一个人,如果敢走别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甚至还是艰险无比的路,这如何不能称之为勇者呢?
水火灵根, 一个接近于废灵根的双灵根,人们会用势同水火去形容双方尖锐对立, 双方的关系矛盾不可解除,故而水火不能共容。
若水胜于火,则水会将火扑灭,而若是火盛于水,火就会将水蒸发吸干。
两者如同针尖麦芒,不可调和。
但真的, 不能调和吗?
若是真的不行,为何水火灵根能生于一人之身?为何能有前人写下《水火既济》呢?
卞春舟认为, 它必然是可以共存的, 就像其他的双灵根一样,只是它的共存方式比较隐蔽,需要人将这条路开辟出来。
所以, 水火如何相济呢?
《水火既济》上面并没有明确的方法, 也没有明确写出应该怎么控制水火灵根灵气的增长,所以他才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他以为功法写了,而他只是因为古今教育文化差异,所以并没有读懂其深层次的含义。但事实上,它本就没有写, 就像是数学填空题的参考答案一样,它写了答案,但中间怎么推导的过程,它简略了。
就像闻叙叙说的那样,功法是一个导向作用,真正的核心,应该是他自己。
所以,他真正需要领悟的,是自己对于水火相容的感悟。
那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水火如何相容呢?
卞春舟虽然是理科生,但他并不是学化学的,但哪怕不是专门学过,高中基本的化学知识告诉他,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零下时会结冰,沸腾时会变成水蒸气附着在空气中。
而火,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通常表现为温度很高,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火不可能凭空而生,火燃烧的条件,一是需要燃烧物,二是需要氧气。换句话说,如果是在真空环境下,火不可能燃起。
但他想要的,是水火相容,而不是单一的克制其一。
那么,如何让水火相互影响又不会互相损耗呢?卞春舟心想,早知道要修仙,他当初就该去学化学。
但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思路,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氢氧元素的构成,让它既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也可以成为化学反应的生成物。
事实上,大自然中绝大部分的燃烧都伴随着水的产生,只是这种“水”是水蒸气,肉眼不能看到。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水成为水蒸气、与火共生。
但这样一来,水火灵根的攻击性就很单一了,也与卞春舟想象中的水火相容相差甚远,他想要的是水火都能操控自如,而不是……一直持续燃烧。
水火这样可能共生了,但他的身体恐怕遭不住这种“共生”,哪怕修士的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但修士的修为会逐渐增长,大部分水火灵根都无法进阶元婴,恐怕就是因为身体承受不住过高的水火反应,才会陷入困局。
但水蒸气,唔,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进攻形式,它可以和火一起叠BUFF,是个不错的制符思路。
只是论及功法,太过复杂的水火并存,只会让修行繁复化,刚开始可能还好,但越到后期肯定越发艰难,毕竟修为进阶,本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灵气。
那么,水火最简单的并存思路是什么呢?
人们普遍认为水火不容,是因为常温常压下,常见物质的燃点多数都比水的沸点高,所以物质燃烧,过高的温度会伴随大量的水分蒸发。
所以,如何让水火共生呢?
很简单,只需要改变水火的存在位置就可以了。
将火藏于水,只要水里的压强够大,就像深海一样,过高的压强可以使水的沸点升高,火就不会将周围的水蒸发,水火便能完美共存。
卞春舟觉得,修仙需要讲究科学,但也没必要那么讲究,它可以唯物,也可以稍微唯心,灵气不是科学产物,所以它可以做成科学实验做不成的事情。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是给自己的“水中火”功法,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让水火灵根各自都能蓬勃成长的平衡点。
这不就是做实验嘛,卞春舟心想,终于来到我的舒适区了!
顿悟中的卞春舟在脑海里不停地实验着水火平衡点,而外界,闻叙的耐心已经接近告罄了,什么叫做榆木脑袋?他从前没什么概念,但现在他见到了。
这颗脑袋,就活生生地长在陈最的头上。
“你难道,看到功法就没有半点感悟吗?”闻叙不解,闻叙不懂,闻叙大为震撼。
陈最挠了挠头,心想丁是丁,卯是卯,为什么还要有感悟?修行真难啊,难怪阿娘不愿意教他,非要赶他出家门,叫他来雍璐山求学。
“没有,为什么一定要有感悟呢?”
闻叙:……
“你不觉得功法它很复杂吗?它讲了这么多,就像我阿娘做菜一样,花里胡哨,做出来还是这么难吃,有必要吗?不如直接吃辟谷丹。”
闻叙扶额:“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不是你阿娘做菜,是天下第一大厨做菜,那么同样的准备,就可以做出最美味的佳肴呢?”
陈最拥有自己的独特思路:“可是,如果是天下第一大厨,哪怕是最简单的食材,他也可以做出最美味的佳肴。”
可算是套出一点儿东西来了,闻叙非常认真地叫了陈最一声。
“怎么了?”陈最抬头。
“所以,你修练功法,是想做你阿娘呢?还是想做天下第一大厨?”
陈最就想,做他阿娘?那可不行,会被阿娘打死的。
做天下第一大厨?那也不要,他根本不会做饭。
于是他就开口:“我为什么要做别人?我只做我自己,我只想走自己的刀道。”
对啊,他只需要做自己就好了,既然看不懂,那就不看了!
“我去练刀了。”
陈最丢下这句话,就迅速消失在了闻叙面前,看步履匆匆的模样,怕是等再次见到他,修为必有突破。
没错,闻叙发现自从戴了师尊送的缎带后,哪怕他偷偷睁开眼睛观察别人,这个别人只要修为没有超过师尊,就不会注意到他的视线。
而且,似乎也没人察觉到这条缎带上,附着了一位合体大能的力量。
这简直是一件帮助闻叙装瞎的作弊利器,但闻叙并不准备睁开眼睛与人相处,一来是他不喜欢看到别人的脸,因为记不住,就总会提醒他,他的眼睛与众不同,二来他这个人比较谨慎,万一呢,他喜欢凡事做到极致。
再说了,修士眼睛看不见,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修行,对闻叙来讲,这是他最喜欢修行的一点,再有,修士的神识是独一无二的,以后如果他修炼出神识,就可以依靠神识来辨别他人,不再需要他刻意地去观察别人的一切。
闻叙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因此,他会竭尽所能去修炼。
卞春舟还在顿悟修炼之中,一时半会儿也醒不来,闻叙就先去了隔壁弟子峰上的藏功楼寻找剑诀。
修士如果不是正经走剑道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刻意去领悟剑意,但剑确实是比较适合修士入门的兵刃,所以剑诀就成了大多数非剑修修士的选择。
闻叙是个读书人,并且是个学有所成的读书人,他当然也习过君子六艺。
君子六艺:礼乐射艺书数,指的是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当然,书院并不会要求学生每一项都精通,闻叙哪怕再天才,也不是每一门功课都能学好,但他射箭确实学得不错,剑舞跳得也还可以。
这个可以的评判标准,是花拳绣腿的美观程度,而不是所谓的攻击性。
基础剑诀都放在藏功楼的二层,闻叙刷弟子铭牌进去,上楼很快就找到了有关于风的剑诀。这里大部分的剑诀,都是按照五行属性放置的,单系剑诀放在最左侧,而五系通用剑诀放在最右侧,抬眼望去,真是……好多剑诀啊。
闻叙看了一眼,然后默默闭上了眼睛,《风生水起》、《金沙乱石》、《破风剑诀》等等等等,他第一次有种阅读玉简非常辛苦的感觉。
雍璐山,不愧是累世大宗啊,底蕴就是丰厚。
闻叙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找出了两块比较适合他的玉简,一块是以剑御风的《破风剑诀》,另一块比较特殊,它其实不算是剑诀,是一块讲述如何用风布阵的玉简。
他想,两者是不是可以相结合,以剑御风、用风布阵……
“折风扇,不好用吗?”
闻叙“嚯”地吓了一跳,他也确实没有感觉到来人的靠近。
“抱歉,吓到小师叔祖了,是我的不该。”郑仅嘴上说着赔罪,行动上却没半点儿表示,甚至还凑近看了看玉简,“小师叔祖,你的想法很好,但是……”

闻叙紧绷地后退:“但是什么?”
“但是, 小师叔祖应当是来强化体魄的,对吧?”哎呀,原来叫别人小师叔祖是这种感觉啊, 怪微妙的呢,郑仅向后一靠,顺势靠在身后的书架上,“这以剑布阵的想法虽好, 却与小师叔祖现在的需求不符啊。”
对于这一点,闻叙当然知道:“多谢真君提醒, 真君不必唤我小师叔祖。”
郑仅立刻打蛇上棍:“这多不好意思啊,若是叫我师尊听到,怕是又要在我耳边碎碎念了,说我不尊礼法、目无尊长,哎。”
闻叙:……好难聊天的一个人。
于是他想了想,干脆回答了前面的问题:“折风扇很好, 我很喜欢,多谢真君割爱相赠。”
“喜欢就好, 不必叫我真君, 你看我都答应不叫你小师叔祖了。”郑仅惯会得寸进尺,“你叫我郑师兄,我叫你闻师弟, 如何?”
……果然很难聊啊。
闻叙决定不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跟人理论, 因为他总觉得就算是理论了也没什么用,于是干脆痛快改口:“郑师兄。”
哎呀,真不错啊,这要不是变异风灵根,怎么的他也得替师尊扒拉进碗里, 可惜了,现在连师尊都得叫人小师叔了。
“闻师弟,你应当缺一柄剑吧?”
郑仅一翻手,手中立刻多出了一柄长剑,“你觉得它如何?”
又送折扇又送剑,闻叙自问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郑师兄,为何对我这么好?”
“我想对谁好,就对谁好,为什么一定要有理由呢?”郑仅随意把玩着手中的剑,这剑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低阶灵剑,放在外面,顶多也就值个一百下品灵石,要说唯一的特点,就是它可以根据修士使用的灵力,调整剑身的重量。
换句话说,这是一柄非常好的炼气期修士入门练习灵剑。
闻叙信吗?他当然不信。
“我不明白。”
“或许,就是你我投缘呢。”
郑仅忽然认真了说了一句话,不过很快就故态复萌,“拿着呗,大不了你付我灵石,我今天就想跟你做这笔买卖。”
闻叙最后,付了八十灵石,买下了这把剑,并且对方还体贴地给出了锻体剑诀参考。
“这本《九转剑诀》,如何?”
闻叙用灵力读取玉简,很快就发现这是一套无视灵根属性的剑诀,换句话说,任何灵根的修士都能修炼这本剑诀,但他很快发现,如果是风灵根修炼,会出现独属于他的练习增益。
九转剑诀,顾名思义,它有九式,且每一式都需要持剑者转动身体挥剑,九式练完,身体便会随剑转动九次,如果频繁、重复地练习,不仅能够达到他想要的锻体需求,甚至还能让他在练剑中,感悟风的形成。
闻叙突然意识到,每一个能够成功进阶的修士,都有着对修炼无与伦比的领悟和见解。
哪怕郑师兄的灵根与风毫无关系,也能轻易地在茫茫玉简中找到最适合他的锻体剑诀。
闻叙心悦诚服:“多谢郑师兄点拨,闻叙受教了。”刚正式踏上修行,就顿悟进阶到炼气七层,闻叙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他心里确实隐隐得意。
但现在,这份得意四散零落起来,慢慢归于了平静。
郑仅察觉到小师叔祖的转变,眼神里的笑意登时溢了出来,不愧是变异灵根啊,这领悟力确实没话说,既能顿悟,还能在他三两句话下及时自省,他已经有些期待明年的雍璐山弟子大比了。
哎呀,他就喜欢看天才出风头咧。
“那闻师弟既是要谢我,就没点实际行动上的表现吗?”
闻叙第一次发现,跟人聊天这么累的:“郑师兄的意思是?”
郑仅立刻搓手:“你练剑,介意换个地方练吗?”
“啊?”
“炼器峰,我的铸造炉旁,怎么样?”
闻叙没想到,对方打的居然是这个主意,这不会是叫他一个风灵根去煽风点火吧?
“哎,你没拒绝就是同意了,快快快,择日不如撞日,你先把这三枚玉简去拓印了,然后我们就去扇风,哦不对,去练剑!我可是刚从戒律堂出来就第一时间来找你了!江湖救急啊,再晚一些,我那铸造炉怕是要顶不住了!”
闻叙第一次被人推着走,等他提着剑来到炼器峰,还没等他站稳呢,就有个小弟子蹭蹭蹭急促跑过来:“小师叔,你可算回来了!”
“哎呀,别急嘛,这不去搬救星了。”
救星?路年少年这才注意到旁边蒙着眼睛的英俊青年:“啊,小师叔祖?!”夭寿了,小师叔因为辈分被压,开始欺负神尊弟子了!!宗主,救救炼器峰吧,峰主闭关后,小师叔已经完全无法无天了!
“你好……”闻叙刚打了个招呼,就又被推着走,边走还听到推他的人开口,“没时间说客套话了,闻师弟就当炼器峰是自己家哈,别客气。”
路年脸上一阵惊恐:什么闻师弟?难道小师叔也想当神尊弟子?
峰主,您快出来主持大局啊!
路年小少年心里的怒吼,无人可知,郑仅这会儿已经带着闻叙,来到了他的铸造炉面前。这铸造炉足有十数米高,通体黑金色,繁复的符文自下攀援而上,显然这是一件极为高端的铸造法器。
闻叙对炼气一窍不通,但并不影响他察觉到此刻的铸造炉处于一种“待爆”状态:“它……”
“没错哦,因为用了太多的风灵兽血,炉内的气,或者说是风,它快要多到抵达临界值了。”郑仅做了个四散的手势,“再过不久,它就要炸啦!”
闻叙:……
“其实我也是没办法,所以,小师叔祖能不能想想办法啊?”
隔着门缝偷偷观察里面的路年师侄:……小师叔祖,你可一定不要被小师叔的花言巧语框进去啊!他们炼器峰上都是小师叔卖惨装可怜的受害者!
然而,事与愿违啊,小师叔祖还是太单纯了,路年默默握拳,都怪我人微言轻,没能力保护小师叔祖。
闻叙被迫成为了炼器峰的编外人员,他当然不认为郑师兄是真的没办法解决铸造炉即将炸炉的问题,但……这里确实是个练剑的好地方。
别看闻叙看着风光霁月,但他其实是个很能吃苦的人。
他的武学基础确实非常薄弱,甚至薄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但他很聪明,风无处不在,而他是这座山上对于风最敏锐的人。
理所应当的,当他体力不支时,顺风御剑,便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他的体力,让九转剑诀继续运转。而当他体力充盈时,逆风御剑,就能最大限度地锻造身体。
闻叙立刻就明白,他需要锻造更为强韧的身体去适应修为的飞跃,但更深层次的,是为了更好地去感知风、让风穿过他的身体,去领悟风的力量。
连续练剑五日,闻叙终于摸到了一点九转剑诀的入门,也终于能够光凭挥剑牵引拂过他周身的风。
风是无处不在的,它多数时候,是柔和的,温煦的,惰性的,但剑是开刃的兵器,是两面都可以伤人的兵器,当风足够锐利足够锋芒毕露,它就可以——成为风刃。
闻叙想,或许我可以试试练刀。
身在炼器峰,峰上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兵器,而且闻叙并不要什么高阶的灵刀,他甚至是在炼器峰的垃圾堆上随便寻了一把刀练刀。
但很快他就发现,陈最说得没错,他确实不适合练刀。
刀在他手上,甚至没有剑来得如臂指使。
那么,枪呢?棍呢?斧呢?锤呢?
闻叙试验了十八般兵器,有些用得还算顺手,有些就完全不适合他,到最后,还是剑用得最顺手。但若说对风用到最极致的兵器,却并不是剑,而是弓箭。
更准确来说,是弓,因为射箭的箭,完全不需要实物,它完全可以用狭长尖锐的风刃去代替使用。更甚至,那块讲述以风布阵的玉简,它在他手上,其实跟弓箭更为适配。
至少,闻叙并不是一个习剑的天才,所以出剑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风箭,哪怕是他手头唯一的法器折风扇,也比不上弓与风的搭配使用。
但弓也有个劣势,就是它引弓射箭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内,他是没办法防御自身的,它更多的是团队协作时使用的兵刃。
读书人常讲,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没有危险自然可以慢慢引弓瞄准,射箭就是最适合读书人的武学活动。
但他现在,已经不是读书人了,他是个修士。
闻叙并不喜欢依靠别人,他更喜欢自己拥有保护自己的绝对力量。
所以,在剑与弓之间,他或许可以对折风扇做出一些调整。闻叙心想,或许我可以了解一下炼器,尝试自己对折风扇做出一些改动。
正是这时,他忽然接到了来自卞春舟的传讯符:“啊啊啊啊啊,闻叙叙,我成功了!我突破了!我可真是个平平无奇的修行小天才!”
闻叙拿着传讯符一怔,随后笑了起来,哪有人自己夸自己是天才的啊,也就只有卞春舟了。

“恭喜。”
“嘿嘿, 我也突破到炼气七层了,师尊还夸我有天赋呢。”卞春舟得意地捧着脸笑,那是一种完全不加掩饰的高兴, “这样我就不掉队了,而且我还找到了暂时让水火平衡的办法!我是不是很厉害?”
“很厉害,非常厉害。”至少如果是他,恐怕不会像卞春舟一样, 这么快就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暂时?”
卞春舟就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这是一种水火的, 唔,动态平衡,因为我还要修炼进阶嘛,丹田里的气海需要不断地扩大,水火灵根自然也要跟着进步,所以我必须一直维持住这种动态的平衡, 暂时的意思,就是它现在还需要我自主地去控制, 但我想, 等到了一定的程度,我的身体和灵根适应了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它就可以自主地、自发地去维持住这种状态。”
“你知道肌肉记忆吗?”
闻叙摇头。
“就是, 你挥剑一次、十次, 下次练剑还是需要依靠脑子去挥动灵剑,但万次、十万次、百万次,当一个动作持续性发生,那么你的身体就会记住这个动作,下次再使用, 身体会比脑子更快地行动,这就叫肌肉记忆。”
卞春舟依旧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灵力运转,灵根修炼,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当这个动态平衡被无数次维持时,它就会被我的身体记住,从而自发地运作起来,不过现在嘛,还需要我自己控制。”
“咦?闻叙叙你怎么了?我讲得不对吗?”
闻叙立刻摇头:“不,你讲得非常好,我得谢谢你,我知道应该怎么练剑了。”他走入误区了。
“啊?”
闻叙心想,我真是想太多了,每次练剑都在想如何引动风、如何让风配合剑的使用,如何让剑在风的加持下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并且每次都控制不住地想。
想太多,心思自然无法全部沉浸在练剑之中,他甚至觉得剑不适配他,跑去尝试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兵刃,但事实上,心思不纯,练什么都是没用的。
就像春舟说的一样,他最先要做的,是让肌肉形成记忆,而不是脑子里形成记忆。
这才是锻体!
“春舟,你说的没错,你就是一个天才。”
卞春舟更高兴了,他努力压了压唇角,根本压不住,于是干脆翘了起来:“真的吗?闻叙叙,你就是滤镜太重,其实我也还好啦,陈最最呢?他怎么还没过来啊?”
推书 20234-01-29 : 青南—— by巫羽》:[玄幻灵异] 《青南》全集 作者:巫羽【完结】晋江VIP2024-11-12 完结总书评数:1014 当前被收藏数:1974 营养液数:3334 文章积分:50,285,644文案:  男巫青南在旅途中遭遇外族的武士玄旸,时值三月,五溪城的春花漫山遍野,尖底陶酉里的美酒令人沉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