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他们知道虞长行做了国公,心里又喜又悲。喜的是他们与虞家是姻亲,虞长行做了国公对他们有好处,悲的是家中的爵位传到贺同手里就要降爵变成侯爵,长阳侯府反而升爵成了镇国公府。
英国公夫人说完闲谈几句就离开了。
虞澜意坐在椅子上喝茶,让侍从还给他上了一份冰粉吃。
“少吃一些凉的东西。”虞夫郎忍不住说道。
“天气热,吃了败火。”虞澜意拿着勺子大口吃。
“人来得真多,这几日有得忙了,我就今天回来蹭饭吃,这几天不来了。”虞澜意怕麻烦,他不喜欢应酬。
有的应酬避不可免,有的应酬可以避开。
“晌午用了膳,去你屋里睡一觉,下午我们仨一块去街上看看,买点首饰跟衣裳,这钱我跟你们的父亲出。”虞夫郎笑道。
安哥儿:“谢谢阿爹跟父亲。”
虞澜意:“太好了,我要买很多。”
虞澜意用了晚膳,跟虞长行说了阵话,“大哥要休息几天?”
“陛下放了七日的假。”虞长行笑着说:“朝堂赏赐下来有几批料子,你大嫂给你留了些,回去时就带回家。”
虞澜意开心的点头,回到娘家又吃又拿。
吃完饭太阳炎热,虞澜意打着哈欠去睡觉。另一边的郑山辞还在膳堂里跟好友用膳,萧高阳升官做了翰林学士,如今已是翰林院最高的官员管理一院,好友们都纷纷用汤碗当做酒恭喜他。
萧高阳笑道:“休沐日来我家,我请你们喝酒。”
“这才像话。”崔子期叫嚣道。
郑山辞捧着碗喝汤:“萧兄做翰林学士了,往后等萧辰入了翰林,萧兄还能关照一二。”
萧高阳闻言脸上笑意更甚:“辰儿还小,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中进士。郑兄说这话我就不敢当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这些人已经老了。”杜宁难得感慨。
“我不觉得我老。”郑山辞无辜。
“不要装。”姜兰礼难得吐槽。他是昔年的探花郎,如今年岁上去了,更加优雅从容。这几年出的探花郎都没有姜兰礼长得好看。
这些好友家里专门出美人。
几个人说说笑笑毫无隔阂,做官这么久了,他们的感情还是一样的好。施玄跟他们说话,偷偷的摸了摸自己手上的佛珠。
跟他们一样的官员也有好友,只是过了几年可能就分道扬镳,或是因为利益分开,郑山辞他们这样一直在一起的少见,令人羡慕。
这辈子有一起奋斗,志趣相投的好友是人生一大幸事。
崔子期说:“说好了休沐日去萧家喝酒,萧兄你可要好好招待我们。”
萧高阳:“放心吧。”
他们在膳堂吃饭,话太多等他们走出来已经没多少官员在了。郑山辞走进内阁,放轻脚步去自己的值房,进了值房,他缓缓慢慢的关上门,走进内室呼出一口气。
脱下鞋子跟官袍躺在床上睡觉。
郑山辞醒来后刚洗漱完,喝了一杯冷水,旺福就进来说道:“范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吧。”郑山辞坐直身子。
范侍郎进来先见礼,把文书呈给郑山辞说道:“最近下官在理州府的税收,这凉州夏日总报旱灾,朝廷派钦差大臣去救,每年夏日都要拨给凉州二十万两银子,一年复一年户部这边实在不胜其烦。”
“范大人坐下慢慢说。”
旺福提了菊花茶进来给郑山辞和范侍郎倒茶后在门外守着。
范侍郎应一声呷一口茶:“下官觉得奇怪便让手底下人去查凉州以前有没有记录旱灾的事。这一查就查出问题了,下官查到在这阮太守上任前凉州虽有小灾小祸,但决计不会让朝廷去赈灾,直到这阮太守赴任后,这都赈了三回灾。”
郑山辞翻开文书:“照范大人说确实有问题,每年二十万的款子不可能不修水道,三年下来六十万两银子,哪怕是海水都能引过来。”
范侍郎忙附和:“就是这个理。我又不敢妄言,毕竟这事不仅牵着封疆大吏,还牵扯到陛下这三年派出去的钦差,故此我只好来找郑大人了。”
仗打完了,户部的官员松口气,他们终于不用把一两银子扳成二两来用了。将士们把仗打完了,后续的问题还要兵部跟户部共同商量,这抚恤银子就是一大笔开销。按照规定每个阵亡的士兵抚恤银子五十两,五亩田地。
幸亏清丈田地了,不然这田地分下来就够呛。阵亡的士兵要抚恤银子,活着的士兵要赏钱,陛下还要大肆赏赐,这银子都是从国库里出。说不让陛下赏吧,这次把蛮夷打下来功绩这么大,他们也说不出口。
只好省着银子花。
郑山辞也知道户部的难处,“这事我写折子呈上去让都察院派人下去调查,要真有问题就让他们连本带利把吃进去的银子吐出来。”
范侍郎眉眼舒展,“有郑大人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
“抚恤银子,赏钱,田地这些事要辛苦你们了,另外这些金银出入都要登记,哪怕是一文钱都要记账。”郑山辞提醒。
在户部做事哪怕是一分一厘都要登记,不然出事后就不好问责。这做审计、财务的最怕有理说不清,被人诬陷背黑锅。
范侍郎点头:“是,郑大人,下官记下了。”
在官场上有郑山辞这样的上官是幸事。郑山辞扛得起事,不会让下官去顶包。范侍郎以前也是做二把手的,为上官背过黑锅,挨过骂。这也不能怪上官,反而范侍郎还要想,这是上官赏识才让自己背黑锅的,只有亲近之人才让你顶包。
范侍郎到了户部,也有上任上官的人脉。范侍郎收敛心思向郑山辞告辞。
“去吧,自己仔细一些。”郑山辞摆手。
范侍郎退下后,郑山辞想了想就开始写奏折,写好后就打算呈上去。
等把这段日子熬过去户部的日子就好过了,现在还在收夏税,这也是一大笔银子。算来算去,郑山辞趴在桌子上。
管整个大燕的钱真的太难了。有时候郑山辞去国库看见那些钱他能看吐,因为这些钱仔细一算,会发现哪哪都缺钱,明明国库里已经有那么多银子了。
下值后郑山辞的心情就清爽了,回到家中带着小平安就去国公府。
两人下了马车,郑山辞仰头就看见国公府的牌匾。
“二姑爷请。”
小平安跟着郑山辞一块进去,他在对外公家已经熟悉了,进了府邸就找虞和柏跟虞流歌玩。
“山辞来了,快坐下。”虞夫郎说道。
虞澜意瘫在椅子神色恹恹,屋子里放着冰块,一进来就像喝了冰水一样,郑山辞的精神一振。他坐下来,虞澜意懒懒的看了他一眼,拿着冰葡萄吃。
“朝廷的事还忙么?”虞夫郎问道。
“内阁还是老样子,户部那边因为抚恤银子的事有些忙。”郑山辞知道虞夫郎想听什么。
虞夫郎叹息:“这些将士不容易,按照朝廷的规定把银子送到他们家人的手里才好。”
“阿爹放心,这次户部做了万全的准备还跟刑部的聂大人一块,只要有人敢贪墨这笔银子定然让他们去蹲大牢。”
“这就好。”虞夫郎笑着说。
郑山辞坐了一阵就被虞长行叫去下棋。他跟虞长行下得有来有往,两个人实力相当,下到最后,两个人都要沉吟一阵才落子。
长阳侯问两个人去哪了。
侍从:“国公爷跟二姑爷在亭子里下棋。”
长阳侯闻言眼中一亮,兴致勃勃的说:“山辞的水平跟我一样,他能下得过长行么?”
“不行,我去看看。我跟山辞两个人商量着下棋也要跟长行打一个平手。”长阳侯按捺不住要去观棋。
虞夫郎阻止他:“你去看看几个孩子。”
长阳侯只好应一声,没去观棋。虞夫郎知道长阳侯棋艺一般,能跟山辞下得有来有往是山辞让着他,要是他瞧见山辞跟长行下得有来有往会怀疑自己。
下完棋后,郑山辞在国公府满意的用了晚膳。
“岳父,阿爹,那我们先走了。”
“去吧。”
虞澜意一屁股坐上马车,小平安拿着一把木匕首比划,“这是和柏表弟送给我的。”
小平安很喜欢。
郑山辞跟大舅哥下棋,精神紧绷下完后又觉得痛快。
“以后要多找大哥下棋。”
虞澜意白他一眼:“你找大哥下棋别被爹看见了。”
郑山辞乖乖应声。
小平安举手:“我也会下棋,我可以跟爹下棋。”
郑山辞看了儿子一眼笑道,“等你棋艺精湛了再来跟我下棋,我不会让小的。”
小平安气鼓鼓。
小平安发誓要好好练棋,让他爹吓一跳。想到郑山辞面上惊讶的表情,小平安美滋滋的笑出声。
郑山辞听见小平安的笑声,不懂他在笑什么。到家门口,郑山辞先把虞澜意扶着下马车,小平安直接从马车上跳下来,发出砰的一声。
郑山辞:“……”
郑山辞无言以对。回到家中,小平安拉郑山辞去他屋子里检查他的课业。
“爹,你帮我看看,这几道题我做对没有?”小平安把本子递给郑山辞。
“都是对的,你最近读书用功,还是要劳逸结合。”郑山辞夸儿子。
小平安乖乖的点头。
“这次休沐,我要去萧府去,你可以准备一下去找萧辰玩。”
小平安高兴的耶一声。
郑山辞离开了小平安的院子。小平安啪的一声关上门,把自己的日记本找出来,把今天发生有趣的事记下来。
小平安写得很认真,写完后把日记本藏起来不让人发现。时辰不早了,他洗漱后盖上被褥就安心的睡了。
夏天天热,蚊子也多。床帐放下来,睡在凉席上凉快多了。
小孩子很快就睡着了。
郑山辞回到屋子洗漱后也困了,虞澜意早就躺在床上睡熟了。郑山辞吹了蜡烛上床,下意识去抱虞澜意。虞澜意刚开始还不觉得热,等睡到半夜他觉得热,把郑山辞挤到一边,自己翻身睡。
郑山辞丝毫没有感觉。
早上醒来后一身的汗水,幸好他习惯早起还能洗漱之后再去早朝。喝点绿豆汤,吃点包子到金銮殿时,官员零零散散都到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郑山辞在前面认真的听诸位大臣的奏折,武明帝做了处理就下朝。
他回到内阁看见武明帝批下来的奏折,让都察院派人去凉州调查。郑山辞让书办把奏折移交到都察院。
他处理一阵奏折,突然外边传来一阵惊呼。
“萧大人你怎么了?”
郑山辞急忙起身去外边,看见小吏扶着萧次辅,萧次辅还在喘息,有点喘不上气。
郑山辞上前去拍他的后背:“叫太医没?”
小吏看见郑山辞像是有了主心骨,他吞咽口水忙不迭说道:“已经有人去请了。”
他蹲下来让萧次辅保持半卧的姿态,头略微向后仰,以利于呼吸顺畅。郑山辞冷静的解开萧次辅的领口,腰带,让身体的束缚感减弱,减轻胸部压迫感。
“把窗户全部打开。”
小吏看得目瞪口呆,听见郑山辞的话回过神来立马去开窗户。
魏首辅从值房走过来看见萧次辅这样,心中暗自发急。他跟萧次辅是有些矛盾,但也不想让他去死。
还在太医很快就过来了。
“诸位大人让一让。”
郑山辞退出萧次辅的值房。
“郑大人给萧大人做的事似乎对他有用。”魏首辅问道。
“我在乡下跟着赤脚大夫学的一点技巧,看见萧大人那样就试一试,看能不能有效果。”
郑山辞在上大学时参加过红十字培训。
魏首辅点点头:“老萧人也老了。”
魏首辅的神色也带着点惆怅跟落寞。萧次辅老了,他也老了。
“人都会老,魏大人这样的年纪已经算年轻了。”郑山辞实话实说。
魏首辅才五十多岁就成了首辅,这已算年轻。
听了郑山辞的话,魏首辅笑了笑。
萧次辅的身子不好,太医让他居家休息,太子正君还急忙去萧府看萧次辅。
郑山辞对此也送去了礼品。
夏日的炎热褪去,下了一场雨格外清爽,郑山辞休沐了。
萧次辅不在内阁,余下的奏折由他们三位阁臣来做。萧次辅有七十多岁了,武明帝知道这件事后,他考虑到让萧次辅退下去。
他的权利欲望不高,武明帝让他退下去,他也不会有怨言。再者家里出了一个太子正君,萧家的地位不会动摇。
武明帝已经有好的人选了。
雷阁老的性子,武明帝从票拟的风格也能看出雷阁老不适合做次辅,这做次辅要有能力,主要是要跟魏首辅不是一条心能互相制衡。
郑山辞跟魏首辅的关系尚可,但武明帝这些年跟郑山辞接触这么久了,知道他是有原则的人,这点就极好。
“你去国库挑些珍贵药材给萧爱卿。”
冯德应一声,“是,陛下。”
萧家是陛下的姻亲,冯德对萧家不敢小瞧,很是殷勤。
武明帝自己一个人在盘龙殿,喊了另一个小太监把太子叫过来。
昨日下的一场雨,让众人都欢喜。再这么旱下去,老百姓先扛不住,这庄稼要旱死。夏雨一下来,这天气就松快多了。
今日出门去萧府吃酒,虞澜意就在里面添了一件衣裳,小平安自然也多穿了一件。
“好久没见过时哥儿了,去了萧府要跟他说说话。”虞澜意夏日不想动弹,大部分日子都是在府邸待着。虞澜意掀开车帘,看见外面的人清清爽爽的,他不禁高兴的哼着小调。
他哼完后,小平安海豹鼓掌。
“阿爹哼得好好听。”
虞澜意哼哼唧唧十分得意。郑山辞笑了笑。
他们下马车有侍从引着他们去萧高阳的小院。这小院风雅清幽,曲水流觞,一步一景,看得郑山辞赞叹。两个人的小院子,他们拾掇得跟园林似的。
郑山辞跟虞澜意到时,姜兰礼跟梅哥儿已经到了。梅哥儿在跟时哥儿说话,姜湫跟萧辰在玩积木。
“刚说起郑兄,郑兄就到了。”姜兰礼笑道。
“萧兄说喝烧酒,你怎么看?”
郑山辞上前一步:“我对酒倒是没甚见解,若是萧兄想喝烧酒,让侍从烧个炉子把酒放在上面烫,姜兄不喜欢烧酒,就直接开了泥盖喝酒。”
姜兰礼笑吟吟:“我正想喝一口烧酒,再喝一口冷酒。”
郑山辞:“这不可取,姜兄的肚子承受不起。”
萧高阳闻言笑起来:“姜兄要这么做,改日因喝坏肚子告假,我往后都不敢请姜兄吃酒了。”
崔子期跟施玄,杜宁,梅淮也来了,他们都各自带了家眷。
这来往的侍从给他们送上酒肉,饭菜。虞澜意见了郑清音就拉他坐在一旁,关切的问他。
这一个小院子还能把他们这几家人装下,小孩子们高兴的在一旁玩耍,各个都带着笑。小平安是这里的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他还会照顾他们。
郑山辞抽空看虞澜意在烤肉吃,他烤肉的手段一般,一旁的吕锦看着他,时不时提醒他:“你这肉再不翻就要烤焦了。”
有人看着虞澜意,郑山辞当下才放心,他的心思回到好友们身上问道:“萧兄怎地想着把肉烤来吃。”
萧高阳饮下一杯烧酒笑道:“这还是萧辰说的。他这孩子对吃的倒没有别的要求就喜欢时不时吃点羊肉串。”
“夫郎想儿子这么喜欢吃,不然府邸自己烤一次让他吃个够。我们休沐日时就在自家院子烤羊肉串,想着烤肉也成,烤点茄子,玉米……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梅淮拿着羊肉串吃了几口:“这味道还是不错。”
郑山辞把蜂蜜递给梅淮:“梅兄,涂上蜂蜜更好吃。”
梅淮依言涂上蜂蜜吃起来。
“这玉米烤起来吃别有风味,萧兄这法子好,改日我也要在家里支个架子烤肉吃。”崔子期是个跳脱性子,瞧着东西好自己也想要。往日他们都是京城子弟,崔子期因名声有碍,跟他们这些人玩不到一块,这做了官后反而关系日渐亲密。
施玄拿了一串玉米,崔子期把自己烤好的肉递给他:“休沐日都是高兴的日子,你尝尝这肉,可好吃了。”
施玄给面子的吃了,发现味道不错,他又吃了两串就不吃肉了。
崔子期服气。
“以后我们也要多聚聚一起来吃顿饭,喝喝酒,谈天说地,这终究是跟在膳堂里吃饭不一样。”杜宁感叹说。
“这能一样么?膳堂里还有那么多官员在,一些体己话是不敢说的。”梅淮说。
郑山辞趁他们在说话,自己烤了十串烤肉。崔子期眼尖早看见郑山辞的动作,等郑山辞烤好后,神色自然的拿了五串。
郑山辞:“……”
郑山辞只好拿着剩下的五串肉吃。
另一边虞澜意吃肉吃得很好,时哥儿很会烤肉,虞澜意就去蹭时哥儿的肉吃。小孩子们还不会烤,萧高阳让家里的厨子帮孩子们把东西烤好。
小平安喝了一口果浆,从盘子里拿了羊肉串递给萧辰。
崔修竹拿着一串茄子在啃。施灿是最小的崽,他巴巴的看着小平安,糯糯的喊:“表哥。”
小平安挑了几串不辣口的串塞到施灿手里,他可爱吃肉了,跟施玄完全不一样。小孩子还在长身体,他跟个白玉团子一样。接过表哥手里的串,眼睛弯弯快要看不到缝了。
小平安没忍住捏了捏施灿的脸颊。
施灿咯咯咯的笑。
郑清音扭头看了一眼,看见施灿乖乖的坐在椅子上吃串串,放下心。施灿的年纪小,打小没在京城长大,郑清音对他看得紧一些。
“清音,把你手边的胡椒粉递给我一下。”虞澜意说道。
郑清音把胡椒粉递给虞澜意。虞澜意高兴的接过来,在烤肉上撒满胡椒粉。郑清音见状说道:“二嫂,吃这么多胡椒会不会呛人?”
虞澜意:“不会的,这胡椒可香了。”
虞澜意一口咬下去满足的眯着眼睛。
一阵清风吹来,院子里的树叶传来沙沙的声音。梅淮低头正准备喝一杯酒,一片小叶落在他的酒杯,杯中的酒泛着点点波澜。
梅淮就着叶子把杯子的酒一饮而尽。
“梅兄,你多吃一些菜。”姜兰礼把素菜递给梅淮。
萧高阳烤肉的技术也不错,他烤了许多东西。好友们开始谈论朝中的局势,立下太子的时机正好,两位皇子又是同一母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争权夺利,朝臣站位勾心斗角。
“要是再多几个皇子,这朝中就不消停了。”萧高阳说道。
郑山辞:“有不少朝代都是因为夺嫡之争落败下去。”
施玄:“说起来今年的科举又要开始了。”
“又要考试了,印刷坊要做好准备把状元笔记印好。”郑山辞笑着说道。
姜兰礼感叹:“铁打的笔记,流水的一甲。”
萧高阳笑着喝一杯酒。
众人谈天说地一番,各有惆怅潇洒,只要他们在一起相互扶持在残酷的官场上也有一份温暖,不至于这条路是自己一个人在走。
他们成为朝中的中流砥柱后,有许多人要跟他们结交,喧嚣褪去后,他们明白只有身边的几个好友才是一直在身侧。
郑山辞看见崔子期偷偷把萧高阳烤的蘑菇顺手牵羊牵了三串,杜宁跟姜兰礼在谈论诗词歌赋,梅淮在看萧家小院里的杨树,施玄给自己嘴里塞了一串韭菜。
“小竹子,你吃得满嘴都是。”姜湫很嫌弃的说。
崔修竹委屈的吃完,拿着帕子擦了擦嘴巴。
“吃嘛,等会吃完了才收拾。”萧辰笑着说。
小平安从侍从手里接过烤串,自己跟着侍从学怎么烤串,他飞快的给烤串翻了一个面,然后把烤好的串塞进自己嘴里,随即一脸苦大仇深。
虞澜意在一旁倒胡椒粉,时哥儿跟吕锦说话,梅哥儿找大嫂温哥儿说话,温哥儿刚给梅淮生下孩子,梅哥儿就把自己照顾姜湫的心得说给温哥儿听,杜宁的妻子唐小姐拿着肉串吃,找虞澜意要胡椒粉。
郑山辞喝完一杯酒,听着溪水潺潺的声音,他的唇角上翘,心里安静闲适下来。
他们在这个小院里说自己的理想,跟好友喝酒玩闹,家人陪在身侧,这已是世间最美好的事。郑山辞在这一刻,突然意识到他早已分不清自己是穿过来还是在大燕生活了许久的人。
分不清就分不清,郑山辞笑了笑,人生难得糊涂。
在萧府吃了烧烤,众人吃尽兴后各自离开。小平安趁着要离开又往嘴里塞了三串烤肉,这才跳着上了自家马车。
虞澜意只看见小平安的屁股钻进马车了:“平安太贪吃了。”
说这话时,虞澜意意犹未尽。
郑山辞:“……”
“你们若是喜欢,我们去买架子以后在家里也能自己烤。”郑山辞扶着虞澜意上马车。
小平安闻言眼睛一亮,虞澜意矜持的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可不想吃,都是为了满足孩子。”
“是,都是我想吃。”小平安眼睛亮晶晶的看郑山辞。
郑山辞失笑应声说好。
回到家里虞澜意拉着小平安一块去花园散步消食,郑山辞先去书房处理事务,还有一点尾巴没有处理完,郑山辞就把奏折带回来了。
等处理完后已经入夜了,郑山辞给书房落锁后去看小平安。
小平安打着哈欠把自己写的课业给郑山辞瞧。
郑山辞看了几页:“做得很好,以后这些课业我就不看了,你自己管自己。”
小平安瞪大了眼睛,跟虞澜意很相似:“啊?”
郑山辞把课业塞到小平安的书箱里:“你已经长大了,该学会自己管自己了。不管是起早床,还是做作业,或是玩耍,你都可以为自己做主。”
小平安的瞌睡一下子就没了,他有些兴奋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然后他仰着头看郑山辞,习惯的依赖他。
“那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当然不可以。你若能管理好自己,我就会把你今后的时间交给你自己,若你不行,那我还要管你一两年,你可以把这次机会当做一个考验。”郑山辞耐心的说。
小平安噢了一声,还是有些高兴:“我会好好的照顾自己。”
郑山辞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我很看好你。”
等郑山辞走后,小平安跑到床上翻腾,滚来滚去。
有侍从在门口问道:“公子你怎么了?”
小平安把头埋进枕头里:“没什么呀。”
他躺了一阵从床上起来去书桌上找一张纸做计划,他每天每个时候需要做什么都写下来,他要把自己养得好好的。
写完后,小平安屁颠屁颠的去洗漱后躺在被子里,带着笑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