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别的不多,就是想法多。
中午休息时间,他想念家乡的味道,找附近老乡借了个泡菜坛子,在宿舍里面腌咸菜。腌着,腌着,他果然有了想法。
下午开组会,刘院士果然问起这个问题:“小楚,你有确定的研究方向了吗?研究课题有没有思路?”
楚芃麦胸有成竹地说:“有了,我要培育能在盐碱地里种植的青菜,这样菜种出来自带咸味儿,不用放盐就能做咸菜了。”
刘院士:……
这只小比,不是,这个学生有种没有学过化学的清澈与愚蠢。盐和盐性物质能是一种东西吗?
见刘院士脸色不太好,楚芃麦又赶紧改口:“咳,对不起,考完试我的知识就还给老师了!”
“这个课题不太好吗?那我换成培育生态海水稻,可以在盐碱地上同时种水稻、养海鲜,实现海稻共生!!!”
秦冠英亦心生向往,赞叹说:“师弟,你这个想法好棒,你真是太有才华了。”
压力倍增的刘院士:…………
怎么还想着养海鲜?可恶,养海鲜就这么有吸引力吗!!!!!!
第134章 火爆全球第三天
楚芃麦的课题终究还是通过了,毕竟刘院士再不爽他一心想着养海鲜的念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合格的课题。
“你过来,我和你说怎么申请学校经费和实验室经费。”刘院士认真地向楚芃麦讲解他们整个实验室以及楚芃麦本人,能够从哪些地方申请到研究经费。
楚芃麦听得连连点头:“嗯嗯。”
他这样的小菜鸡拜院士导师所赐,可以幸运地从学校以及XX自然基金青年学生项目申请到五六万元的研究经费。
生怕这个笨学生听不懂,刘院士说得口干舌燥,拿起杯子抿了口水挥挥手说:“听懂了就回去自己申报。”
“对了,申报XX自然基金的时候,你顺便把我们项目今年的经费一起申请了。六千万,别记错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会使用电子产品,这些操作应该比他这个老头子熟练得多。
楚芃麦果然自信满满地说:“嗯嗯,我懂啦!如果哪里不明白,我还可以请教师兄师姐。”
刘院士放心地让他回去了。就算学生实在太笨,还有师兄师姐教他,不会有什么问题。
回去后,楚芃麦也怕自己健忘症发作,趁现在还记得清楚赶紧申请经费。
他打开系统申报页面提交材料,正吐槽明明一个系统竟然单位不一样,一个元,一个万元时,电话铃忽然响了。
一看来电显示,楚芃麦愣了愣。哇塞,他男朋友竟然主动给他打电话,平时都是话多的他联络对方。
他按下接通键,语带笑意地说:“陛下,是不是突然想我啦?”
电话那头的郑云崖声音还是冷冰冰的:“我在阿克苏的机场,司机不知道你们实验室的具体位置,你给我一个定位。”
楚芃麦:!!!
他激动地跳了起来:“么么么哒,我马上给你发定位,到门口去迎接你,你等我一会儿!”
在一个页面打下数字6,一个页面打下数字60000000。楚芃麦便兴高采烈地去打扮自己了,最近条件艰苦他活得有些粗糙,见男朋友还是要精致一点才行。
两个多小时后,楚芃麦在实验室大门口见到了郑云崖熟悉的冷脸。对方穿着挺括的黑色大衣,右手牵着比奇,左手抱着小红。
他像热情的小狗狗一样飞扑到对方怀里,黏糊糊地说:“请假来看我吗?陛下,你能待多久?”
郑云崖松开手上的狗链子,抬手捏捏楚芃麦红彤彤的小脸:“四个月。我参加了首都三甲医院援疆的项目,来这边的县医院帮扶科室建设。”
他男朋友想一出是一出,从来不会考虑这些,只能他自己多考虑了。
“好耶!!!”楚芃麦踮起脚,在对方脸上大大地亲了一口,雀跃地说,“正好我的课题是在这边养海鲜,到时候请你吃我养的海鲜!”
郑云崖:???
他男朋友不是学农学的吗?养海鲜是个什么情况???
在楚芃麦想象里,他很快就能在沙漠里养起海鲜和水稻,但现实中他的研究项目在经费上就出了那么一点小问题。
刘院士正在稻田里蹲着观察稻穗状态,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他一扭头就见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中心的主任不怀好意地盯着他。
刘院士心里毛毛的:“老吴,什么事?”
笑眯眯的主任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打趣说:“刘老,你那个姓楚的学生申请了6000亿的经费,是打算研发导弹吗?”
刘院士眼前一黑:??????
多少?六千亿?他们学校二十年的经费都没那么多!!!
主任哈哈大笑:“估计是看错单位了,幸好审核发现,让他重新写申请吧。这种事情很常见的,也没必要太尴尬。”
“呵呵。”刘院士完全笑不出来。楚芃麦给自己申请了六千亿,给他申请了多少呢?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他接到了XX自然科学基金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对方小心翼翼地问:“院士,您今年怎么就只申请六块钱?够用吗?”
刘院士:…………
挂断电话,他直接拨通楚芃麦的手机,平静地说:“你给我去重新申请经费,睁大眼睛看看你上次填的都是些什么。”
面临暴风雨前的宁静,拿着手机的楚芃麦感到一阵不妙,他打开内部系统查看自己已提交但未通过的申请,可怜巴巴地啃手指。
完了,数字填反了,他给自己填了60000000万元的经费,给导师填了6元。
可恶,这系统好不科学,明明就应该统一单位才对!!!
叮~刘院士发来X信。
一生爱农业:哼哼,你要和你师兄一样闻名天下了。你也不想想,六块钱能研究什么?
猫猫头寨第一猫哆哩:也许可以研究黎曼猜想。
一生爱农业:………………
经过一番折腾,楚芃麦终于申请到经费,开始进行他的海稻共生项目了。
关于海水稻的种植,他最近已有不少心得,这次特意向旁边研究海鲜养殖的教授取经,向对方咨询他这种情况适合养什么海鲜。
海鲜教授听他说完就乐了:“哦,你就是那个给刘院士申请六块钱经费的学生啊!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找我。”
一战成名的楚芃麦厚着脸皮说:“咳,过去的成就不说也罢。教授,你快给我推荐一种海鲜,我内陆的,对海鲜不是很不了解。”
“那我先带你去看看。”海鲜教授领着楚芃麦参观他的研究成果。
巨大的方形蓝绿色塘池里,打氧机不断打出白色的泡沫,隐约可见鱼儿在水中翻腾。
“目前在新省推广养殖的海鲜种类主要是三文鱼、南美白对虾、澳洲龙虾、罗氏沼虾。这些海鲜经济效益都比较高,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了。我现在研究的抗碱性强的海鲜品种……”
他从旁边拿起网,却不是捞鱼,而是从池底捞出一个贝壳,掰开露出里面光滑圆润的海水珍珠:“是海参和马氏贝。咳,海参养殖进展缓慢,但是马氏贝还算成功。”
海水珍珠值钱啊!楚芃麦眼前一亮:“那我在稻田里养珍珠!!!”
“珍珠你就别想了,珍珠必须和鱼一起养,何况稻田该放水收割的时候,珍珠还没长好呢!”海鲜教授带着楚芃麦来到另一个池子,里面养着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青蟹。
“你还是养这个吧。这个还算有点搞头,好歹淡水的蟹稻共生养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你顺着前人的思路钻研一下海水的蟹稻共生技术。”
楚芃麦期待地问:“教授,你觉得我做出成果的可能性大吗?”
其实不是很看好。海鲜教授清了清嗓子说:“咳,你要是养殖失败,就让刘院士抢救一下论文,他也是做惯了的。”
楚芃麦认为对方说得很有道理。他的受害者群里好多教授呢,刘院士抢救不了,还有其他人一起帮忙抢救。
他放飞自我就好!!!
楚芃麦找工人一共挖了四亩地大小的四个池子,两个单独种水稻,两个搞蟹稻共生。
在池子四周围上塑料布防止螃蟹逃跑,他灌入水加入调节剂模拟成海水的状态,便在池底插下海水稻秧苗。
等秧苗长到一定高度,他又灌入更多的水,放入半两大的蟹苗试水。
一周后……水稻奄奄一息,萎靡不振。
“为什么会这样?”楚芃麦难以置信,等他放干池子里的水才发现稻苗根部的土壤被螃蟹打了一个又一个的洞。
而且这些洞还很深,他往里刨了半天都没有找到螃蟹的影子……
第一局惨败。楚芃麦又开始第二局战斗,这次他特意在稻田四周开挖1.5米宽,0.5米深的环形沟供螃蟹栖息,以免螃蟹祸祸水稻。
一个月后……楚芃麦在池子里捞螃蟹,捞了半天也没捞出一只来:“我的螃蟹呢?螃蟹去哪儿了?”
“师弟!你的螃蟹跑到我的田里打洞了,你快把它们抓走,田里可是我的毕业论文!!!”冯师姐惊恐万分,生怕自己没有死在同学鸡嘴下的水稻,毁在师弟的螃蟹手中。
另一片田里,秦冠英拎起一只螃蟹抖了抖,又拎起一只螃蟹抖了抖:“地里好多螃蟹,可以炒盘香辣蟹了。”
第二局惨败。楚芃麦的螃蟹最后也没能逮捕归案,未免其他试验田受到伤害,它们只能惨死在农药之下。
他不得不第三次往稻田里放蟹苗,一桶一桶从海鲜教授那里拿来的抗碱青蟹倾倒到水田里……
路过的刘院士冷笑:“小楚,你养的这是稻田蟹,还是稻田洗澡蟹?”
呵,这就是养海鲜的下场!
楚芃麦眨眨眼:“希望这一批不是洗澡蟹。”
但可惜……天气变化太快,一场沙尘暴袭来,他的海水稻依然顽强,螃蟹却又死的死,跑的跑。仅剩的活螃蟹被他捞起来上锅清蒸了,请师兄师姐们大吃一顿。
第四局……第四局明年再说,今年的天气已经不适合养螃蟹了,楚芃麦只能守着他剩下的两亩水稻等待下一年的到来。
呜呜呜,做科研真的好难啊。
受到挫折的他,决定向受到更严重挫折的师兄秦冠英寻找安慰和鼓励。
两人一起坐在沙堆上,楚芃麦转头看向秦冠英:“师兄,你培育出无籽水稻的时候是不是很难过?很郁闷?”
秦冠英摆了摆手说:“那倒没有,一开始我可激动了,导师也很激动,我们整个实验室都非常激动。”
“海水稻产量低、口感差,但能在3.6%盐度的海水里生长,我们用产量高口感好的水稻与之杂交,虽然提高了海水稻的产量,它的抗逆性却变差了,只能在2%盐度的环境里生长。”
说到这,秦冠英忽然激动地站了起来:“但我杂交出来的水稻不一样,它抗逆性非常强,能在5.6%盐度的重度盐碱地里生长!简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水稻!!!”
抗逆性确实很强了,最糟糕的盐碱地也不过6%的盐度。楚芃麦眼露同情:“结果它长是能长,却绝种了,一颗种子都没结。”
秦冠英挠挠头,讪笑:“发现它根本不抽穗的时候,我确实有些难过,但发现导师比我更难过的时候,我就没那么难过了,哈哈哈。”
楚芃麦:…………
师兄和他一样孝顺啊!他想了想说:“对了,师兄。你当时杂交出来的稻种还有剩下的吗?我试着种一种。”
咳,用生子丹抢救一下它归零的产量。
第135章 火爆全球第四天
从师兄那里领到无籽水稻的种子,楚芃麦又向华南野生生物种质库申请领取上次看中的小麦种子,又租了两亩地种植。
农学院的传统,有钱就请人干活,没钱就找师兄师姐干活。楚芃麦有钱……有钱也找同门互帮互助。
前方冯师姐正操纵无人机撒硫磺粉,调节酸碱度。后方秦冠英则坐在深松机上,握着方向盘在盐碱地里哼哧哼哧地松土垦荒。
“师弟,你也太抠了吧!”秦冠英十分不理解那么有钱的楚芃麦竟然找他们这些种地水平二流的家伙来干活,“而且,我们这样真的行吗?”
不排盐碱,不铺暗管,也不用土壤改良剂,就这么直接种……
拿着水管走过来的楚芃麦,信心十足地说:“师兄,我相信你的无籽水稻。”
秦冠英微笑:“师弟,我自己都没那么相信它。”
耕地、平地、灌水……秦冠英正要把水管挪到另一块地里,却被楚芃麦阻止了。
“师兄,别!这块地不做水田做旱地!”
秦冠英愣了愣:“师弟,这不是旱稻啊。”
楚芃麦淡定地把水管拿走:“这块地我要用来种小麦。”
众师兄师姐:??????
“咱们这儿也没有抗盐碱小麦的项目……”
楚芃麦拿出在种质库发现的生长在盐碱地边缘的野生二粒小麦种子:“多种几次,它说不定就越来越适应盐碱地了。”
众人还想劝阻,但随着楚芃麦又指挥他们在一旁的地里搭起葡萄架子,种上从各教授那里讨来的生菜、小白菜、番茄、黄瓜……他们也就不劝阻了,劝不过来。
他们看楚芃麦的眼神就像在看小孩儿闹着玩,反正现实最后会教对方做人。
但是……
一个月后……楚芃麦的生菜可以吃了。
两个月后……楚芃麦的番茄也成熟了。
唔,还挺好吃的。
楚芃麦熟悉的教授和他的师兄、师姐都收到他赠送的蔬菜,一人一塑料袋。
冯师姐拿出一个西红柿,在水管上冲着冲就咬了一口,评价说:“好甜啊,听说番茄会在高盐环境下合成更多的糖分抵御恶劣环境,难怪那么好吃。”
“小师弟搞科研虽然和秦师兄有的一拼,种菜倒是甩秦师兄十八条街。”
同样拿着番茄的秦冠英:……
“请不要拉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实验室位于沙漠边陲,条件确实有艰苦之处,隔三岔五就掀起的沙尘暴,让楚芃麦觉得自己就像地里被土掩埋、被大风吹的水嫩嫩的小白菜,每天都干得像风干的白菜干,急需补充水分。
这边昼夜温差也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白天他拿着小风扇对着脸吹,晚上他这个热带常住居民却冻得瑟瑟发抖,还得用暖水袋和电热毯。
他们宿舍的空调有些老旧,制冷效果勉勉强强,制热效果实在感人……
蚊虫也非常猖狂,一不注意就叮得人满手满腿的肿包,又疼又痒,让他们这些在田里干活的学生苦不堪言。
不过,楚芃麦老家的蚊虫也不遑多让,他带来的老家特产驱虫药倒是极受众人的追捧,最后堪称人手一瓶了。
买东西也很不方便,去市区最近的市场得开两个多小时车,网购快递也没人送上门,得他们亲自去附近建设兵团的快递点拿。
这是让楚芃麦最痛苦的一件事,他这个人最喜欢在网上买有趣但无用的小东西。
既然没办法在网上买,学习之余他就爱上了去戈壁滩捡垃圾,什么好看的石头,形状奇特的干尸植物,不知品种的动物骨头……
当然,还有他随手捡的真垃圾,不知是谁扔下的塑料瓶、塑料袋、易拉罐、啤酒瓶……
为了自己兴之所起的捡垃圾之行顺利,楚芃麦还买了一头骆驼做运输工具。哼,郑云崖提议的沙漠越野车哪有骆驼有意思。
喂骆驼,给骆驼梳毛,带骆驼遛弯儿且自己遛弯儿,对他来说可是极有意思的一件事。
总的说来,楚芃麦在新省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有骆驼,有小红,有狗,有男朋友。
秋天草叶枯黄,路边的胡杨灿烂得像金子。
骑在骆驼上的楚芃麦发号施令:“比奇,冲!”
比奇嗖的一下窜了出去,奔向前方草场上的牛群。它虽然不是牧牛犬,但也不是不能冒充一下牧牛犬。
旁边缓慢开车跟随的郑云崖:…………
他男朋友目前沉迷骑骆驼,去近一些的地方都要骑着骆驼出去秀一秀,获得其他人或吃惊,或无语,或羡慕的眼神。
今天是休息日,楚芃麦陪他来给附近老乡看牛……
天知道为什么,他明明是来县医院支援科室建设的,却因为有兽医证偶尔还会被安排一些治疗动物的活计。
领导的话历历在耳:“小郑,你不是要去研究中心看你对象吗?顺路就去看看合作社的牛了。”
牛羊是牧民重要的财产,郑云崖无语归无语,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何况,他男朋友也很喜欢这样和动物接触的活动。
就是……一点也不顺路。这家养牛合作社离楚芃麦所在的研究中心足足有八十多公里。
合作社的主任一看到郑云崖就像看到了救星,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就是说的话让人听不懂。
唔,在这边生活语言不通也是一件难事。郑云崖看向他社交能力满分的男朋友。
楚芃麦手舞足蹈用自己最近学到的塑料民族话和老板沟通,大致弄清楚了情况:“病牛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忽然就病得很严重,刚刚还死了两头。”
郑云崖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他换上防疫服,让楚芃麦去一边玩儿,跟着老板去看死牛。
死去的牛腹部膨胀如鼓,有结膜炎,舌头外翻,鼻孔有大量白色泡沫,肝门外翻。他现场给牛做了解剖,发现胃里有大量青草,肠膜充血,心里有了底。
“魏氏梭菌引起的青草胀。”郑云崖扭头和主任说,“建议给其他牛紧急接种多联疫苗。你们最近是不是换了草料?”
“太快了,慢慢说。”合作社的主任一脸迷茫,用不熟练的普通话回答。
郑云崖:…………
他又转头看向远处的楚芃麦。对方正和比奇两只狗,不是,一人一狗在牛群里横冲直撞,玩得非常开心。
察觉到背后的视线,楚芃麦转过头跑了过来,又手舞足蹈将郑云崖的话转达给老板。于是,郑云崖在这边给牛接种疫苗,他就和主任一起看草料。
“我们之前喂的是这个……最近主要喂的这个……”主任给楚芃麦看他们喂食的草料,“哈哈哈,这个本来做蔬菜用的,但不易保存,朋友没卖出去就送给我喂牛了。”
前面那种草料楚芃麦很熟悉,大名鼎鼎的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后面那种蔬菜他就不是很了解了。这种草叶片上长满水珠,像结了冰似的。
“这是冰草,它叶片上的水泡能储存少许带盐的水分,不适合做牧草。”郑云崖走过来说,“你们草料换得太突然,牛不适应应激了,下次别这样。”
带盐?楚芃麦好奇地舔了舔手指。咦,真的有咸味,这是非常棒的吸盐植物啊!!!
给牛接种疫苗的事,合作社里的员工就可以做。所以在合作社待了没多久,郑云崖就带着楚芃麦驱车离开了。
有段时间没亲热,他面无表情地暗示:“香香,晚上……”
副驾驶座上的楚芃麦捏着一把冰草,兴奋地说:“我去找导师聊一聊冰草!”
郑云崖:…………
回到研究中心,楚芃麦拿着这把冰草钻进了刘院士的办公室,神神秘秘地说:“导师,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猜猜这是什么植物。”
刘院士抬头一看,嘴角抽了抽:“不就是冰草吗?”
楚芃麦献宝一般说:“它能生长在重度盐碱地上,还能吸盐!!!”
“哦。”刘院士反响平平,“你都能发现的优势?我们难道就看不到吗?新省农科院以前培育过改良品种,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办法推广开,你要想了解就自己翻论文去。”
看来这世上天才还挺多的。楚芃麦大失所望:“哦。”
“别一天三心二意。”刘院士眼神犀利地望着他,“你的海稻共生有进展了吗?你的小麦和水稻种得怎么样了?”
“这个,那个……”楚芃麦顾左右而言他,“导师,我还没吃饭,我先去吃饭了,我们下次再聊,拜拜!”
被导师批评以后,楚芃麦痛定思痛,决定痛改前非。他不能再像现在这样三心二意,一定要先做出一个成果来。
养海鲜暂时是没指望,冰草则还没开始,最靠谱的还是挽救师兄的无籽水稻。
看着已经用过生子丹即将抽穗的稻田,楚芃麦保险起见,又拿出上一次进阶任务获得的珍贵的一胎八宝丹,保证水稻产量。
据系统所说,这种丹药能让人一宝变八宝,八宝变六十四宝。
一段时间后,稻田扬花了,实验室沸腾了。
“导师,我的无籽水稻开花了!”
“导师,师兄的无籽水稻开花了!!”
“导师,楚师弟种的无籽水稻开花了!!!”
刘院士:!!!!!!
什么?当初把他气个半死的东西竟然开花了!
他亲自跑到楚芃麦的地里看,发现还真是开花了,且雌蕊雄蕊齐全,也没有花粉缺失。
心中激荡,他每天都去地里溜达,在水稻顺利进入灌浆期后松了一口气。
稻穗由青转黄,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候。因为只有一亩地,刘院士决定不用拖拉机,他们亲自收割!
稻田边,楚芃麦像狗子一样上蹿下跳:“导师,我是不是很厉害?”
不擅长夸人的刘院士支支吾吾:“确实还不错。”
为了逃避夸奖,他赶忙拿起镰刀上前一步,一手握住茎秆……咦,这稻穗分量不太对啊。
有了不好的预感,他捏开稻壳,发现里面都是空的谷粒。捏啊捏,终于有一颗实心的了。
刘院士转头看向楚芃麦:???
“那个,我看看啊。”楚芃麦紧张地咽了口口水,也上前割下一株水稻抽出的十几根稻穗。
他把手上的稻穗全捏完,嗯,八颗实心的。
同样割了一把稻的秦冠英,将稻米抖在地上数了数:“哇,这产量太惊人了,八颗米!”
冯师姐小声说:“我这也只有八颗米。”
楚芃麦眨了眨眼,故作深沉地说:“这何尝一种进步?从0到8的进步。”
确实一胎八宝了,每株稳定结八颗米……
系统,你这什么垃圾丹药,说好的产量翻八倍呢!!!!!!
第136章 火爆全球第五天
“垃圾系统诈骗犯!偷工减料,虚假宣传!净给我整些假冒伪劣,盗版产品!”楚芃麦一边坐在电脑桌前记录实验数据,一边谩骂系统。
他本来就因为申错经费在实验室一鸣惊人,种水稻稳定收获8粒米更是让他声名大噪,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六元八宝校草……
这外号听着真是福气满满啊,呵呵。
系统为自己喊冤:“童叟无欺。我的丹药没问题,肯定是你的水稻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