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生子系统开农场by爬上屋顶找星星

作者:爬上屋顶找星星  录入:09-11

“呸呸呸。”他爬起来吐着舌头嚷嚷,“给我点水,给我点水,我嘴里现在又咸又苦!”
“水?谁带水了?”众人手忙脚乱,但找半天都没人找到水。
最后楚芃麦只得拿纸擦了擦舌头,又厚着脸皮往地上吐了几口口水,了结这个小意外。
工作人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所以真不建议你们租这些重度盐碱地,离河流太远,滴灌用水得打井。浅层水一样又咸又苦,必须打得很深很深的深井,用深层地下水。”
楚芃麦摆摆手:“没关系,我们不打井,植物自生自灭。”
他计划好了,水资源充沛的地方种水稻,有合适水源但略微干旱的地方种小麦,土壤贫瘠还干旱的地方就种冰草让它自生自灭。
工作人员:…………
“反正这一大片盐碱地就是这个样子,临近阿克苏河的绿洲的地方主要是轻度盐碱地,越往远的地方走,盐度越重。最严重的地方,地上都是厚厚的白色盐石,盐度可以达到10%。”
“就这片地了!”楚芃麦对它非常满意,因为足够平坦,平得让他心动不已。
他在纳西州哪儿见过这么辽阔的平原?这样平的土地完全可以大型农机开荒、播种、收割,滴灌系统浇水,无人机施肥,全程机械化作业,十几个人管理上万亩土地!真是棒呆了!!!
好吧,土豪不计较成本。工作人员问:“先生,您准备承包多少亩地?”
上个任务楚芃麦又从系统那里薅到两亿多的羊毛,现在手上的现金说不定比很多富豪榜前列的人还要多。
作为不差钱的土豪,他眼睛亮闪闪地说:“二十万亩,二十年!”
二十年,足够他从这些土地上大赚特赚,也足够让他归还国家良田万亩。
工作人员:!!!!!!
多少?二十万亩!就算盐碱地便宜,一年也要两千万,二十年就是好几亿!!!
唔,不过也只能是盐碱地了,正常田地想租二十万亩,恐怕只能在梦里想一想,国家根本不允许。
20万亩土地,13,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首都市四分之一的面积,如果它不是盐碱地而是普通农田,一年的粮食产出可满足百万人口生活所需。
现在,它即将转变为普通农田。
远处雅丹地貌若隐若现,楚芃麦放着音乐和农场调过来的员工开着拖拉机在田地上奔驰。现在正值新省南疆丰水期,正是适合开荒播种的好时候。
拖拉机行驶过的地方,坚硬的盐渍土被锋利的深耕犁翻起打碎,形成一种白灰色的土壤。别说,这样的土地还挺费犁的。
另一辆拖拉机上的阿罕大叔摇着头,大喊说:“这地方荒无人烟的,要是一个人干活还真有些吓人,生怕远处的沙漠里跑出只狼来。”
“没关系,这里以后种冰草,种子撒完就不用管了,收割的时候我们再来。”
同样在拖拉机上的楚芃麦随着音乐晃动身躯,大声喊回去:“而且咱们这地方现在贫瘠的连狼都不愿意来,不用担心那么多。”
忽然,阿罕大叔声音有些打颤:“卧槽!香香你快看,那些影子是什么?狼群吗?还是别的什么动物?”
什么?狼?楚芃麦也被吓得一个哆嗦,但他用自己5.2的视力定睛一看,远处是几个穿着灰衣服的小孩,无语地说:“狼什么狼,那是小孩!”
几个小孩和楚芃麦一对视,迅速转身跑开了。又过去半个多小时,五六个年纪较大,做牧民打扮的老乡又出现在楚芃麦的视野里。
他们戴着黑色的羊皮帽,穿着长袖袷袢和长筒皮靴,抓住一个农场员工叽里咕噜不知说些什么:“你们是来做盐碱地改造的吗?”
农场员工向楚芃麦投来求救的眼神,唔,他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只懂水衣族语啊。
本地话学了个半吊子的楚芃麦跳下拖拉机,走过去连比带划地说:“大叔大婶,你们有什么事?”
老乡看懂了,热情地边说边比划回去:“哎呀,你们是来改造盐碱地的吗?有什么要帮忙的?要是有需要,咱们也能帮帮忙。”
他们最欢迎这种政府和企业开展的改造工程,高科技搞上四五年,荒地直接变田地和草场,可造福他们这些周边的牧民了!
哇,这边的老乡真是热情纯朴善良好客,竟然愿意主动帮忙唉!楚芃麦摆摆手说:“是啊,我们承包改造盐碱地。不过不用帮忙,谢谢你们。我们没多少活,很快就干完了。”
经历过声势浩大的盐碱地改造工程,老乡们以为他在客套:“不用客气,都是应该的,有什么我们帮得忙上的,我们一定帮。”
楚芃麦:“谢谢,谢谢,但真不用。”
老乡们:“你们才是不用客气……”
楚芃麦:“谢谢,真不用。”
老乡们:“别客气!”
一段无用的对话后,阿罕大叔转头对楚芃麦喊道:“香香,地耕好了,要撒种了。”
闻言,楚芃麦大声回应:“好,让小刀和小柳操作。”
说话间,几名农场员工将一袋袋冰草种子倒进两架无人机的种子桶里。小刀和小柳每人操作一台无人机飞上天空,匀速向前飞行,播撒下极为细小的种子。
见此,几个老乡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退到旁边观望。果然是高科技工程,这个环节他们插不上手。
无人机工作效率极高,两三分钟便可播种完一亩地,眼前的二十亩地一个小时就播完了。楚芃麦等着即将转移阵地,到更远的地方开垦播种。
离开时,他挥手向老乡告别:“再见,我们要去别的地方了。”
老乡们也笑着挥手:“下次来我们家里做客啊!”
他们过两天杀只羊招待客人。
拖拉机渐行渐远,楚芃麦哈哈一笑,声音从风中传来:“那恐怕是几个月后了。”
老乡们:??????
不是,就这么走了吗?不会吧,这改良工程难道不是才刚开始吗,怎么就结束了???
然而等了几天,荒芜的盐碱地再也没有人出现……
众老乡顿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群人根本不是做什么盐碱地改造工作的,是来瞎胡闹吧!
又等了几天,盐碱地在丰沛的雨水滋润下稀稀拉拉长出绿色的嫩芽。几名老乡仔细看了看,发现是他们熟悉的冰草,顿时有些无语。
这种植物确实耐盐碱,不怎么需要人管理,但它匍匐生长根系浅,刮起沙尘暴立马就死绝了,
下一次再遇到那个年轻人,他们一定好好劝诫对方,像这样种地是什么都种不出来的!!!
改良后的冰草更加适应华国的环境,变得如同在老家非洲一般像杂草般生命力顽强,不需人工管理,自己就能长得很好。
但小麦田和水稻田要想高产,还是需要精耕细作的。
有了上一次和牧民沟通不便的经历,再加上二十万亩地管理起来也确实缺人手,楚芃麦便在当地又招了一百多个员工,并让阿罕大叔全权负责猫猫头农场在新省的开荒工作。
至于他自己……呜呜呜,假期怎么过得那么快,他又要开学了,呜呜呜……
带着骆驼、小红和两条珍贵的不孕不育的中华鲟,楚芃麦又住进了国家盐碱地技术创新中心的小破宿舍里。
想到导师布置的功课,他紧张地拿着自己暑假的学习成果——郑云崖格外嫌弃的论文敲响了刘院士办公室的大门。
写字桌前,刘院士冷着脸说:“这个假期,分子生物学学得怎么样了?”
“还行吧。”楚芃麦把论文塞到刘院士手里,“我假期新写的论文。”
咳,在男朋友的谆谆教导和修改下,他艰难产出的对方不是很满意的成果。
有点不想看了呢,怎么破?刘院士头都大了,接过对方手里不算厚的论文一看……
《基于GWAS分析挖掘水稻低产变高产的关键基因——GNP3Hap-T》
刘院士:!!!!!!
这是楚芃麦能写出来的论文吗!他深吸一口气:“你回纳西州种了你的八宝水稻?其中有高产个体?”
楚芃麦像小学生背书一样背着手,乖巧点点头:“是的,我给师兄的无籽水稻、我的八宝水稻,以及它们和雄性不育的高变母本回交产生的或新品种水稻做了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
当然,实际过程比他说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回交母本的试验他做了不止一次,而是用倍孕丹培育了十几代才得到真正的高产海水稻。
如此多代稳定提高产量的水稻GWAS做下来,他还找不到关键基因,那就真成比奇同类了。
刘院士听得激动无比,冲楚芃麦伸出一个大拇指。
同样的回交试验他也做了,结果却十分不理想,或许他还要尝试无数次才能得到理想结果,又或者……一辈子也无法培育出同时继承高产和抗盐碱性的稻种。
对方能快速获得高产个体有运气成分,但能找到关键基因就不仅需要运气,还需要实力了。
实力……刘院士翻开楚芃麦的论文,脸越看越黑,这写的什么鬼东西啊!梦游的时候写出来的吗!!!
深吸三口气,他决定把包袱甩出去:“你先让你秦师兄帮忙改,到时候把他名字捎带上就行。对了,你选育的高产种子……”
“好的。”楚芃麦乖巧点头,“我马上把种子拿过来。”
蒙混过关,刘院士果然忘了要给他出题考试的事,嘿嘿嘿。
疑似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研究中心上下所有人先是狂喜,接着便迅速行动起来,投入研究当中。
楚芃麦带回来的少量高产海水稻种子被送进研究中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温室大棚里。那里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整体造价十分昂贵,但能实现水稻一年五熟。
希望就在眼前,刘院士在实验室里问楚芃麦:“对了,你的水稻命名了吗?”
楚芃麦说起这个就来气:“我想叫齁咸一号水稻,但其他人都在反对,现在改名叫海盐一号水稻了。可恶,他们根本不懂抽象的艺术!”
刘院士:…………
欣慰,幸好其他人帮他反对了,现在他不用反对了。
“海盐株系挺好的,一目了然能和市面上其他海水稻搭上关系,听着也挺好吃,现在不是就流行什么海盐饼干、海盐芝士、海盐汽水吗?”
楚芃麦可怜巴巴地说:“但我还是喜欢齁咸。”
刘院士装作没听见,默默走开。年轻人不懂事,品种叫齁咸的话,以后定能获得美誉“齁咸之父”,多难听啊。
按照正规的科学流程,楚芃麦的水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得先自交数代确定基因足够稳定,其次需要做数年的大田测试,再通过国家dus测试……
这些重担不需压在楚芃麦一个人身上,于是他又有时间倒腾他的海鲜了。
拿着经费,他又去海鲜教授那里批发海鲜。海鲜教授对此很震惊:“你都培育出高产海水稻了,还不放弃你的海稻共生项目,专注种水稻吗?”
楚芃麦初心不改:“沙漠里种水稻哪有养海鲜好玩!我就想养海鲜!”
海鲜教授:……
行吧,天才爱玩一些也正常。
“你准备要什么海鲜?还是上次的青蟹吗?”
楚芃麦跃跃欲试:“老板,不是,教授,每样海鲜都给我来点。”
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他不同品种的海鲜一起放进去,总有一种适合和稻田共生。
一段时间过去……
楚芃麦稻田里的海鲜依然状况百出,就剩些小鱼小蟹小虾了。
他一边感慨“唉,池子浅了养什么都不容易啊。”一边把他不孕不育的两条中华鲟扔进稻田里吃半死不活的残鱼残虾。
咳,反正眼看着都活不下去了,可不能浪费,喂鱼算了。
几个月后……
楚芃麦的海鲜长得不怎么样,中华鲟是越长越好了。
望着稻田里游来游去捕食的鲟鱼,海鲜教授开玩笑说:“中华鲟也算海鲜,虽然是不能吃的海鲜,不然你在稻田里养中华鲟算了。”
田边,楚芃麦深以为然地说:“教授,你说的有道理。我可以在稻田里养中华鲟鱼苗,等它们长到一定体积就卖给繁育中心用于放生。”
海鲜教授:??????
不是,他是在开玩笑啊!中华鲟哪能随便养……等等,这个学生好像有繁育证……
这边,战屡败的海稻共生项目又开始新一轮的战斗,楚芃麦在他的稻田里放入引进的几百只中华鲟鱼苗。而另一边,他远在沙漠温室的水稻则到了收获的时节,可以收割了。
研究中心的所有人对此翘首以盼。刘院士带着楚芃麦一行学生亲自赶到沙漠温室中,参与称重活动。
人多活少,两百多株水稻收起来轻轻松松,打下来的稻种很快放到电子称重器上。
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动,停留在27.15kg上。这意味着在理想状况下,它的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公斤,绝对的高产稻!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刘院士笑着宣布:“下面可以进行株系选育,优中选优了!!!”
其实已经优中选优了!楚芃麦欲言又止,最后把话吞了回去。
反正有这个沙漠温室,培育F6的子代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他还是不要显得自己太特殊为好。
作为国家重点项目,高产海水稻的突破迅速引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农业部的注意。
农业部的部长和委员会委员亲自赶到研究中心莅临指导,并为大家举行内部的庆功宴。
宴会上,楚芃麦作为项目突破的关键人物,就像过年的时候被家长叫来当众表演节目的优秀小孩,和他的导师刘院士一起坐在了全是领导的主桌,为大家表演节目,不是,给领导作陪。
大人物云集,以至于他这个超级外向的人都变内向了,吃菜只敢吃自己面前的菜,话也不敢多说,不管发生什么一律傻笑。
大佬A:“小楚同学年少有为啊!不仅培育水果有模有样,现在培育主粮也出类拔萃!我看和你导师一样,你也有院士之资!”
楚芃麦傻笑:“哈哈哈哈哈……”
大佬B:“你们知不知道,小楚同学还开办了农场,特别出名的猫猫头农场。不仅在国内外公众面前很有知名度,在业界也小有名气!”
楚芃麦傻笑:“哈哈哈哈……”
大佬C:“当然知道,听说小楚的有项技术,阿格雷愿意斥巨资购买,不过他本人拒绝了。也幸好他拒绝了,不然我恐怕就要找他约谈了。这项技术要是落在大种业公司手中,我们园艺行业的育种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重重。”
楚芃麦傻笑:“哈哈哈……”
很快楚芃麦笑不出来了。农业部的部长拍拍他的肩膀说:“唉,这次研究突破的原因,小楚是不是写了篇论文?我们大家一起瞻仰瞻仰吧。”
在场不少人虽然改做行政了,工作却多少和科研沾边,这样的论文也都看得懂。
楚芃麦:!!!
不是吧!他和秦师兄还没有把论文改出来啊!!!
刘院士:!!!!!!
完了,他要在教育界身败名裂了。
为了避免自己名声扫地,他当即找了个借口:“那个,论文没带在身上,找人去拿也很麻烦。小楚这个人比较腼腆,我给大家说说他的思路就行……”
“嘿,我带了!”完全没看过这篇论文的研究中心主任不知从哪里抽出一本楚芃麦写的论文,笑眯眯地说,“大家都来看看吧,说不定是未来院士的大作!”
没救了,今天肯定要丢人了。刘院士和楚芃麦师徒两人心如死灰,低下头不想把脸露出来。
论文先是传阅到农业部部长的手里,对方看完沉默了。接着,论文又传阅到大佬A的手中,对方看完也沉默了。论文再传阅到大佬B的手中……
一个传一个,场面寂静无声。论文最后回到了研究中心主任的手中,他看完……有点后悔把这篇论文拿出来了。
主任尴尬地笑了笑,把论文还给楚芃麦,清了清嗓子迅速转移话题:“新品种培育任重而道远啊,即使培育成功了,推广这方面也是一项难题,大家说是不是?”
咳,成年人的体面。农业部部长首先应和:“是啊,我们去年加大了对高端水果培育的投入支持,今年新注册的水果品种就有上百种,但能占据市场足量份额的却寥寥无几……”
场面再次热闹起来。
觥筹交错间,研究中心主任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偷偷在刘院士耳边说:“小楚要是写不出论文就算了,你可千万别逼他让他一招不慎走了歪路,为发表论文找枪手搞学术造假。”
“小楚以后做不成科学院院士,还能努力一下做工程院院士嘛,哈哈哈哈。”
刘院士:……
他这个学生笨是笨了点,逻辑思维也有些差,但肯定不会找付费枪手,只会折磨他们这些不要钱的老头。
听得一清二楚的楚芃麦:…………
可恶,他的论文有那么烂吗?他明明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只是这些凡夫俗子看不懂他的脑回路,对不上他的脑电波而已!!!!!!

第139章 火爆全球第八天
静谧的宿舍里,楚芃麦正以一个扭曲的姿势埋头修改论文。没办法,上次宴会上他丢人丢大了,这次怎么说也要把论文改到及格水平,起码让别人看得懂。
一边修改着论文,他一边喋喋不休说着废话:“我的骆驼越来越挑食了,以前我把柠檬混在仙人掌和骆驼刺里,它也吃得津津有味。现在它竟然把柠檬挑出来扔一边……”
“香香,坐正,小心以后得颈椎病。”一旁高架着的手机里传来郑云崖的声音。
郑云崖从早上开始做手术,一直做到中午快两点才有时间吃上饭。而对他生活作息十分了解的楚芃麦也在此期间抓紧时间发来视频邀请。
听到视频中郑云崖的劝告,楚芃麦的坐姿瞬间从麻花变成笔直的小白杨,至于健康的姿势能维持多久,那就不好说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手机里男朋友的帅脸,疲惫的心灵得到修复,又有勇气奋斗他残酷的论文了。
郑云崖吃着饭,语气冷淡地问:“是不是刮沙尘暴了?严重吗?”
过得迷迷糊糊的楚芃麦愣了愣:“要刮沙尘暴了吗?”
他拿着手机走到窗边,掀开窗帘往外一看。天际线已成一堵黄色的土墙,滚滚黄沙遮天蔽日,层层叠叠如核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这一幕就像科幻电影里末世降临时的场景,着实骇人。
不过,也只是场面看着吓人而已。
楚芃麦不甘心地噘起嘴,“为什么沙尘暴不能像台风一样放假?”
沙尘暴只是让人暂停户外作业,他还是一样要去实验室当牛马,可恶!
而且,沙尘暴也会让他的工作变多,即使周边的防护林降低了沙尘暴对农田的影响,结束后他们依然要在农田里进行排沙补种工作。真是太讨厌了!!!
骂骂咧咧中,楚芃麦结束了午休时间和男朋友的视频连线,戴上口罩往实验室方向跑去。
实验室里,最勤劳的冯师姐已经忙了好一会儿了,她见楚芃麦一脸乐呵呵的样子,好奇地问:“师弟,我记得你们农场在南疆租了不少地,你怎么一点都不担心?”
楚芃麦:!!!!!!
完了,他忘记自己现在的新省有地了,还是二十万亩!
恐慌了三秒钟,他又淡定下来:“反正沙尘暴已经刮了,担心也没有用,听天由命吧,佛祖会保佑我的。”
冯师姐:…………
这就是水衣族人特有的松弛吗?
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bushi),楚芃麦这个地主人无比淡定,倒是别人先替他操上心了。
“唉,沙尘暴来得真不是时候。早说了种冰草不行,根系太浅。算算时间,冰草这时候差不多可以采摘了,要是没及时抢收,大风一吹全毁了,可惜,可惜。现在的年轻人哦,瞎搞!”
牧民望着窗外飞舞的黄沙,万分纠结,惦念着上次遇到的格外俊秀的年轻人有没有赶在沙尘暴前下地抢收。
怀着这样的心思,几个牧民在沙尘暴结束,室外能见度依然很低的情况下,结伴前往已经数月未去的荒无人烟的盐碱地。
他们浑身裹得严严实实,戴着口罩骑着摩托车往前走,边走边交流。
“要到了吗?”
“我也不知道,几米外什么都看不清。但看看时间,我们都走了几十分钟了,应该快到了。”
“前面是不是?我好像看到了绿色?”
“瞎说,冰草那么矮,沙尘暴一来全被沙子埋了,你能看到什么绿色?”
“艹,又刮风了,好大的风!”
突然一阵妖风吹起,吹得人身形晃荡,眼睛都睁不开了。几个牧民经验丰富,当即下了摩托车,找了个凹下去的地沟,背负着风团团坐在一起。
十几分钟后,风停了。空气中还待沉降的沙子被吹到更远的地方,附近的这片天地竟瞬间清晰起来。
牧民们从沟里爬出来,刹那间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绿色,一望无际的绿色,像一块厚厚的地毯铺满整片盐碱地。
一个牧民喃喃道:“我就说我看到了绿色,你们还不信……”
另一个牧民也失神地说:“怎么会这样……”
几人再次骑上摩托,向着盐碱地的方向驶去。随着他们的靠近,绿地中受到惊扰的鸟儿一只只飞了起来,发出清脆的鸣叫提醒同伴,飞到更远的地方。
这时,摩托上的众人才发现……
“这是冰草吗?怎么长得比玉米还高?”他们揉了揉眼,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一米高的植物稳稳地扎根在盐碱地上,不断汲取着土壤里的盐分,让脚下的泥土更加适宜植物生长。
而它高大的身躯,既像伞一样挡住刺目的阳光,又像忠诚的卫兵阻挡着风沙,锁住着泥土中水分。碱茅、羊草、稗草、草木樨等等杂草在它的庇护下生长。
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似乎在这一刻苏醒了,它活了过来,从无到有,从寂静到喧嚣,一点一点添上色彩。
众人久久无法回神:“神迹……太美妙了……”
更让他们震撼的是,他们骑着摩托沿着盐碱地向着阿克苏河方向进发,一望无际的冰草地过去后是连绵不绝的小麦和水稻。
唔……这些小麦和水稻不会也像冰草一样,粗糙且随便的种出来吧……
于是,当沙尘暴彻底过去,楚芃麦和导师请了假,跟着农场员工一起视察他那20万亩地的庄稼。
到了上次和牧民们相遇的地方,他正要感慨“我的种子就是给力”时,唰的一下被几十个牧民包围了。
男女老少齐上阵,牧民们目光炯炯,眼神就像狼一样。楚芃麦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后退一步,思索着他是不是干了什么侵占牧民权益的事?这些人是来打他的吗?
推书 20234-09-10 : 事先声明我是正经》:[无CP向] 《(综漫同人)事先声明我是正经网球手》作者:Derive【完结】晋江VIP2022-07-06完结总书评数:2460 当前被收藏数:18407 营养液数:6455 文章积分:251,761,472文案:【阅读提示:柯南/破案剧情颇多,先看目录,介意误入。务必看文案里避雷。】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