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同意了吗?”
温郁听到谢云程这样问后连忙答道:“王爷自然是答应了,虽然此行不一定会有收获,但微臣一定尽力而为,不让王爷和陛下失望。”
行,他走了也挺好。虽然谢瑆现在已不在颍州了,但他在颍州多年,办事总是有露马脚的时候,只要查到一点蛛丝马迹就能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把真相查出去。谢云程看向温郁:“既然皇叔信任你,那这件事你就用心去办。还有……荣王都下落不明了,颍州的一切事物肯定由当地郡守管着,若是我那位叔叔真的如猜测那般设了一句棋,那么颍州的那些郡守肯定会对你不利,你此去应该小心些。”
温郁听到谢云程的关怀后猛的抬起头来。不过他很快便理解了谢云程,自古以来合格的帝王都是喜怒无常的,更何况这少年的情绪还算稳定,他起码不会在大事上为难大臣。
话音刚落,谢云程伸了个懒腰,他撩开纱帘打开隔间的门:“既然如此,孤就先走了。”
温郁见状连忙起身:“微臣恭送陛下。”
就等着谢云程转身离开时,他又觉得自己想起来了什么,于是他又回头对着温郁露出了一个有敌意的表情:“温郁,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该肖想的人就别想。”
不该肖想的人……
温郁停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第102章
宣凤岐派去四处调查的人基本把他身边的暗卫给分走了, 他得要重新挑选人手了。只是他现在身边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于是他便想着在朝中找一些有才干的人帮他培养人手。
一眨眼都快到五月了,宣凤岐办完手底这件事便打算动身去江南了。也不知谢云程从哪儿听了他要出远门, 这孩子这段时间除了学习练武外就跑到他府里央求他带着自己去江南。
宣凤岐也没想瞒着谢云程,他只是叮嘱谢云程国事为重。谢云程现在既然是皇帝,那他就不能这么轻易离开京城,若是有二心之人发现他偷偷离开玄都,指不定会搞出什么大事来。
宣凤岐每次将自己所担心的事说与谢云程听后, 谢云程便一年无所谓道:“反正朝中有那么多官员,自从上次谋反一事后, 朝中多数人都被换过了, 这些人不会走露风声的,皇叔就带我前去吧,我活了这么大还没去过江南呢,我真的很想去一次嘛。”
虽然谢云程回回都像现在这样对着他撒娇,但宣凤岐一直都没松口。因为这次他是瞒着所有人去江南暗访的, 就连谢云程都不知道他的目的,这件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若是被人发现谢云程这个一国之君跟他一起跑到了江南,那些人指不定要怎么编排呢,到时候他便成了一个怂恿皇帝离宫享乐的罪人了。
谢云程见软磨硬泡不管用了, 于是直接演了一出哭闹打滚。他已经不是从前刚满十岁的孩子了, 若这种把戏放在以前宣凤岐会说他还是小孩子,会觉得他可爱, 但现在他只觉得谢云程吵闹。因为他迟迟没松口,所以谢云程这几日跟他生闷气再也没来他府上过,宣凤岐也乐得清闲, 他一鼓作气把事情都安排好了。
襄王府中几位奴仆正忙前忙后为宣凤岐收拾细软,他此去江南没两三个月是回不来的。虽然他的身子受不了寒,但也同样受不了夏季的闷热,光是路上行程所用的东西便收拾了进了七八个马车,其实他本不想带着那么多行李离开,不过一想到路程漫长便也由着这些人去了。
孟拓作为他身边最得力的侍卫这次却不跟他一起去,因为宣凤岐要留他在玄都城盯着各路人马的消息。眼下还有谢瑆的下落还未查清,他还得让孟拓继续查。虽然这次他不带孟拓前去,但是他却将洛严带在了身边。
洛严曾经背叛过他的事情宣凤岐没有跟任何人讲,但宣凤岐却派孟拓调查过洛严的书信往来。孟拓知道宣凤岐对洛严起了疑心,自从宣凤岐把洛严从大狱中救出来后,他便不再对那个洛严那么冷漠了,甚至之后他便再也没让人去查过洛严了。这个洛严在大狱出来之后到底跟宣凤岐说什么,为什么宣凤岐对他的态度变了?
孟拓只是待在一旁看着即将离开襄王府的一行人,他早就按照宣凤岐的吩咐将襄王府周围的闲人驱赶了,宣凤岐此刻启程不会有任何知道的。孟拓双手交叉着抱着双臂,他或许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脸上那丝有些失落的表情。
就当宣凤岐准备转身走出去的时候,他忽然注意到了脸色阴沉的可怕的孟拓。宣凤岐停下了脚步朝他走去。直到他快走到孟拓面前,孟拓才像回过神似的连忙改掉自己刚才那不羁的动作,他此刻站得笔直却低下头不敢直视宣凤岐的双眼:“不知王爷还有何吩咐?”
宣凤岐一直很信任孟拓,这不仅是孟拓是他在这个世界上醒过来第一眼见到的人,还因为孟拓的心思最好猜,虽然这人平日里不苟言笑,但他一旦有了什么心思都写在了脸上。宣凤岐嘴唇轻抿,他抬起手来拍了一下孟拓的肩膀:“本王这次去江南也是有事要查,并不是刻意去那里游山玩水的。孟拓本王身边有着太多巨心叵测的人了,除了你本王谁都信不过,所以本王这次只能留你这玄都盯着那些人。”
孟拓听到宣凤岐对他说的这番话后瞳孔震颤了一下。其实……宣凤岐不必费口舌向他解释这些事的,只要是宣凤岐的吩咐他都会去照办,但他没想到宣凤岐这次会如此耐心的将这事说与他听。使他表现出什么让宣凤岐疑心了吗,或者是说宣凤岐注意到他,在意他的心思了?
孟拓愣了好一会儿才有些结巴地回话:“王……王爷信任属下,属下定不辜负王爷的信任!”
宣凤岐听到后点了一下头,他随后将一枚令牌交到了孟拓手里:“本王不在的这段时间内,你可代本王处理一些不听话的人,此乃本王的手令,见此如见本王亲临,你办事稳妥,本王信你。”
孟拓见状接过了令牌,这是宣凤岐第一次给他这么大的权利。他眼中瞬间闪过了一丝光芒,就当他抬起头来想向宣凤岐谢恩时,他却看见宣凤岐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意,柔和的日光照耀在他白皙的脸颊上,光斑与斑驳的树影交错的。这种笑容他还想多看一会儿,他甚至连自己都不曾曾经到自己这这么一刻失了神,等他反应过来时宣凤岐便转身离开了。
宣凤岐坐在行李队伍中间的那辆马车中,护送他的护卫队将会在今天晚上午时出发,若是他白日里带着一大堆兵出去肯定会叫这城中的人以为他要谋反呢。若是他把这些人分批安排便可神不知鬼不觉走出去。
宣凤岐仔细想想还真觉得累,他明明都已经是最有权势的人了,却不得不为了平衡朝政关系而选择偷偷溜出皇城。不过这件事确实要小心一点,毕竟原主的身世有太多秘密了,要是一个小心恐怕会死无葬身之地。
就当宣凤岐想要拿着马车旁边摆放着的鼓鼓囊囊的金丝毛毯准备小睡一会儿时,他刚把毯子掀开就发现一个穿着银白色的身影蜷缩成一团正躲在这毯子下面。或许那人也察觉到自己暴露了,他像做错事似的缓缓抬起头来向宣凤岐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皇……皇叔,好巧啊。”
宣凤岐此刻脸上的表情变化莫测,他神情十分复杂地盯着谢云程一会儿,谢云程这个时候已经像只乖顺的小白兔弓起身子慢慢站了起来。他今日穿了一身银白色的圆领袍,袍子上有栩栩如生的麒麟祥云,他甚少穿这样亮眼的袍子,倒衬得他青春活力。也是,他现在就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啊。
就当宣凤岐想要开口时,谢云程忽然一下跪在宣凤岐面前一边抓着他的衣摆一边啜泣着:“皇叔,我知道我错了,求你别赶我下去!我是真的很想跟皇叔一起去江南,皇叔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听到那些说江南烟雨柔情时也都是向往,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国之君,我所有一切都是皇叔给的,皇叔让我往东我自然是不敢往西的,但我真的太想跟皇叔一起去了。我年少时最大的心愿便是去一次江南,求皇叔允了我吧!”他越说越可怜,恨不得下一步便要扑进宣凤岐狠狠哭一顿。
这次他学乖了,他知道宣凤岐不喜欢胡搅蛮缠,于是他开始卖惨。
其实谢云程年少时候哪有什么心愿,唯一的心愿也不过是能吃饱穿暖,不再挨打,他最奢侈的愿望也不过是读几本破书罢了。他早知道吃软不吃硬,果然他这么一哭,宣凤岐连刚才难看的表情都消失了。宣凤岐见状连忙扶他起来:“陛下动不动就跪是从哪里学来的,别哭了,来这边坐着。”
谢云程听到他松了口后眼中闪过了一丝狡黠的光,但他还是紧张地注意马车外面的情况,他知道这马车还没跑出玄都城呢,若是宣凤岐现在就把他赶下去他同样不能跟宣凤岐一起去江南。他原本想着自己随便藏进一辆马车里等到宣凤岐出了城后他便不再隐藏,到时候就算宣凤岐发现了他也不能把他给送回去了。可是谁知道他躲的就是宣凤岐坐的那辆马车,而且宣凤岐还恰巧掀开了他盖在身上的那张毯子,他只能另想他法了。
谢云程在赌宣凤岐的心软。反正他对宣凤岐没脸没皮惯了,若宣凤岐非要赶他下去,他就抱着宣凤岐不撒手,反正在这辆马车跑出皇城前他是不可能离开的。
宣凤岐也注意到了谢云程精神紧绷着,就好像在期待着什么来临似的。宣凤岐无奈地叹了口气,这马车再走过一条街就到了通外城门的管道了,而宣凤岐却在这个时候开口:“先停一下车。”
谢云程听到宣凤岐这话后眼神不停闪烁,他有些心虚地紧紧抓住了自己的袖子。他不说话但也没有下去的意识,宣凤岐看着他一会儿后又有些头疼地说道:“陛下,国事可不是儿戏,你不能说离开皇城就离开,若陛下真的那么想去江南也可以择日选一些官员陪你前去……”
“不是……”谢云程顿时觉得心中一阵委屈,他咬紧下唇缓缓道出,“不是这样的,就是因为皇叔去了我才想去的,若不是能与皇叔一起去,我去再多次又有什么用?”
他没去过那个曾经听说过的地方,心里总是抱有一丝期待和新鲜感的。但是他十分想去的前提是在和宣凤岐一起去,如果没有宣凤岐,他或许想想也便算了。
第103章
宣凤岐看他没有想下去的意思, 于是他只好派人送谢云程回去了。谢云程也看出了宣凤岐不想让他去,于是他连忙抱住了宣凤岐:“皇叔,求你别赶我走!我知道皇叔不让我跟去是担心朝政, 我在出来时便找一个跟我身形差不多的人易容成我的样子在皇宫里待着了!”
宣凤岐听到谢云程这番话后忽然愣在了原地,他一时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话:“你……你说什么?”
谢云程此刻也不怕宣凤岐生气了,他抬起头来:“皇叔,反正我在皇宫里也什么都做不了,我是真的想跟皇叔一起去。我已经把人都安排好了, 朝政上也有人帮助那位替身蒙混过关,皇叔不用担心朝中局势。”
宣凤岐忽然生出了一种很无力的感觉。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孩子就逐渐不听他的话呢?谢云程连找替身代替他坐皇位这种荒唐事都做出来了……
宣凤岐有些害怕谢云程真的在藏着别的什么心思, 若是他没有及时发现这种心思, 恐怕死的就不仅是他了。他看到谢云程那一脸委屈的样子眼睫微颤了一下,那一簇纤长的睫毛像扇子一样在他深邃的眼底撒下一片阴影。谢云程去意已定,要是他现在真的赶这孩子回去,这孩子说不定又会想出什么招数来逃离皇城,到时候他与谢云程分开不说, 更会陷谢云程于危险之中。
宣凤岐思考了许久,最后他像是终于妥协似的:“陛下可以跟着我,但是在回来之前你要好好听话,再也不许自作主张了,知道了吗?”
谢云程听到宣凤岐同意了, 脸上那副愁苦的样子一扫而散, 他高兴地一下站起来,可是他忘了这里可是马车, 所以他刚站起来就□□到了脑袋,他呲牙痛叫了一声,但脸上的欣喜之色未褪:“嗯嗯, 知道啦,我一路上都会乖乖听话的!”
谢云程已经坐了太多超脱他掌控范围的事了,尽管宣凤岐此刻得到了谢云程的保证,但他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心里却格外郁闷,谢云程见状便来到他面前:“皇叔,别生气了,这次是我的错,下次我会提前跟你商量的。”
还有下次?
宣凤岐没理他。他冲着外面的人说可以走了,马车的队伍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皇城,当玄都城那道厚重的漆黑的大门打开的那一瞬,谢云程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只是他还顾着宣凤岐的心情。他只是十分乖顺地坐在宣凤岐旁边。他想起来宣凤岐刚才拿起毯子是想睡觉来着,于是他又乖乖地将毯子拿起来盖在了他跟宣凤岐的身上,他就在宣凤岐旁边一只手挽住了宣凤岐的胳膊一边将头靠在宣凤岐的身上闭上了眼睛。
宣凤岐此刻已经完全没有睡觉的心思了。他想自己为谢云程退步多少次了,以前他觉得谢云程是个小孩,他觉得大人让小孩子没什么不对的,可是这孩子如今都长这么大了,他以前的那些想法还适用吗?
当他再低头看向谢云程时,他发现谢云程已经靠在他身上沉沉睡去了。不得不说这孩子的样貌长得真是极好,他睡觉时的脸显得那样乖巧纯洁,宣凤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那些狠毒的手段与他联系在一起。
他要是以后都像睡觉这样乖该多好?
宣凤岐别过头去看向马车外一晃而过的风景,只是他还是将缓缓垂下的毯子重新拉到了谢云程的身上了。
耿志山自从去年入冬时便病了。谢云程心疼他于是派了不少太医日夜侍候在他的榻前,在这期间谢云程也来看他不少次,耿志山能感觉到谢云程这个孩子聪慧上进,他身上少了先帝的暴戾之气,若是他日后不在了,谢云程也能成为一代明君。
自从谢云程加封他为太傅之后,前来他府上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毕竟整个皇城中除了宣凤岐外就他的地位能与之抗衡了。耿志山除了行军打仗那一套外对官场之事并不熟络,渐渐的他也不见那些陌生人,只有几个跟他有要务往来官员能进将军府探望他。
或许那些前来看望他的那些人除了他多年行军的好友外,其他人也只是来看看他是否还能喘气。其实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情况,自从他回朝之后身体便每况愈下,去年一场风寒更是让他在床上躺到了开春,就连御医也尽量挑好听的说。
耿志山现在还留着自己的一口气也不过是自己手里还攥着那块能决定大周命运的兵符。当年他在边塞驻守时便听到了谢玹驾崩的消息,他一直管塞外军务,可是这些年从玄都传出的风言风语他还是听到过不少的。
其中最多的就是宣凤岐魅惑谢玹的传言。谢玹驾崩时并没有立下遗诏,更要命的是他也没有子嗣留下来,玄都在那一刻马上就要乱了。就连远在边关的他也以为那位传闻中的宣凤岐要趁着谢玹死后谋权篡位了,他那个时候都打算召集大军打入玄都为大周清除毒瘤了,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宣凤岐竟然转头就扶持了谢瑾的儿子为帝。谢氏皇脉继承大统也是人之常情,宣凤岐仅用这一计便稳住了大周动荡的局势。
耿志山回到玄都后,宣凤岐对他也是礼敬有加,并没有恃宠而骄的跋扈样子。或许宣凤岐没有外面传言中的那么不堪。若此人真的能辅佐谢云程成为明君,那他也能放心将兵符交出去。
只是他始终看不透宣凤岐这人,他还是有些疑虑的。虽然谢云程已经跟他说过想成为一位好皇帝,但他从小在宣凤岐身边长大,而他又是宣凤岐一手扶上帝位的。谢云程现在年纪尚小,心性还未定,宣凤岐表面上对他关怀备至,天长日久下去谢云程难免生出点恻隐之心,耿志山原本想着自己再熬几年,等到谢云程心志坚定能独当一面后再将兵符亲手交给他。可惜他恐怕等不到那一天了,他必须快点决定这块兵符的去留。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能使整个大周王朝覆灭的事情耿志山没有交代出来。以前他总是顾忌着宣凤岐以及大周各个蠢蠢欲动的藩王,但令他有些意外的是谢云程竟然联合宣凤岐将那些有二心的皇亲国戚一网打尽了,现在整个大周中除了两位亲王还有能与宣凤岐对抗的资格外其他人已经再无干涉皇位的可能了。
耿志山必须要找一个机会对谢云程吐露一切并把兵府交给他。
傍晚时分,将军府外的石狮子的阴影被拉得老长,几位前来向他禀报要务的将领走后,这将军府的宅门就要关闭了。而就在此刻,有一名带着黑色斗笠的人拦住了要关门的小厮:“等等,去告诉耿老将军,鄙人有要事要向老将军陈情。”
那小厮看到来人戴着一顶黑色的斗笠,就连那斗笠上都罩着黑纱。他们看不清来人的脸,小厮只觉得这人好生奇怪,而且看着十分可疑。
“你是谁啊?报上名来!不瞒你说,这每日来我们这里上门拜访的人能从街头排到巷尾,老将军近日身子不爽利,岂是你等想见就见的?”
头戴斗笠的男人听到这话后笑了一声:“外人不都传耿老将军不是一向爱民如子吗?皇帝为老将军加封了太傅后,老将军就要看不起人了吗,也不瞒你说我只是一介草民,但我所说的事情老将军一定感兴趣。”
“你敢诋毁我们老将军?”几位守在门前的小厮见来人赶不走,于是便不再继续废话,“抄家伙把他打出去!”
说完,两名拿着手臂那么粗的木棍从门后走了出来,他们举起棍子就要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赶出去。而就当他们棍棒刚落下时,男人却纵身一跃一脚踢到了那两个小厮的面门,小厮立刻被踹倒在地,嘴角和鼻子里流出鲜血。这人的武功不错,并不是几个拿着棍棒的小厮就能对付得了的。
有人见状便连忙跑进府内喊人去了。
就在那些人倒在地上起不来时,男人冷声说道:“今日是我有功夫傍身才免于你们的刁难,若是他日真的有百姓跑到你们将军府上要求耿老将军主持公道,你们又当如何?”
将军府上的人也没多高尚嘛,不过也是一群欺软怕硬之辈!
此刻有个倒地的小厮一边捂着自己被打得肿了半边的脸一边弓着腰抬起头来看向男人:“你要是有冤屈去府衙告状啊,我们老将军处理的都是朝堂上的军政要务,他老人家身子一向不好,怎么有空听你们这些人闲话?”
而就在这时,将军府内传来一阵严厉的呵斥声:“行了,你们都退下吧!”
话音刚落,刚才那些还气势纠纠的小厮低眉顺眼道:“是,吴总管。”
说完,那些人便散去了。那位吴总管是一个看起来近四十的胖男人,他穿着棕灰色的衣裳,头上带着一顶纶帽,他此刻笑意盈盈走到了那人面前:“实在是不好意思,府中的下人不懂规矩,壮士莫要怪罪。鄙人是这将军府中的管事,若是壮士有什么话便与我说吧,我会带给老将军的。”
男人听到这话后抬眼看了一下那位管事,他什么没说只是把一封信递到了吴总管手中,随后他便快步离开了。
吴总管看着手中那封信愣在了原地。
第104章
宣凤岐的护卫队是在第二天凌晨追上他的, 他去江南的路上除了官道外还有一段水路要走。这些护卫队会一直保护他回到玄都城为止,只不过令宣凤岐有些意外的是,他还在护卫队里看见了裴砚和沈英衡。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就当他想要再确认一下时候,谢云程一下拉住了宣凤岐的手:“皇叔,我饿了,你这次有没有带我喜欢的点心呀?”
宣凤岐看到这个都长到了他肩膀处的孩子一脸撒娇地向他讨要点心的样子微蹙起眉头来。他还是对谢云程自作主张跟来的事有些不满,虽然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做了, 但这次说到底他还是有些生气的,他背过身去:“这次本来就不知道你要来, 我又怎么会特意准备你喜欢的点心。”
点心这种东西他不常吃, 而且吃食衣物这些东西他都是交给仆从准备的,他又怎么会知道他带的东西里有没有点心。
谢云程见宣凤岐还在生他的气,于是他又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抱歉,皇叔……你打我吧,只要你能出气, 我怎么样都行。”他一边说着一边去拉宣凤岐的手,他将宣凤岐软绵绵的手拍在他的脸上。
宣凤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思,他见状连忙抽回了自己的手。俗话说得好,跟幼稚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幼稚。宣凤岐也不知自己是在生哪门子闷气,或许他也害怕谢云程脱离他的掌控了, 可是当他看到这孩子露出这么可怜的样子又忍不住心里一颤。
他什么时候也学会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跟人拌嘴了?明明谢云程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 他在这个年纪本来就有很多大胆的想法的……宣凤岐也是实在不愿意把谢云程往居心叵测的方向上靠。
宣凤岐还是一副不冷不淡的样子,只是他还是让谢云程跟在他的身后:“那我就去看看有没有点心吧。”
谢云程一听到这话就知道宣凤岐不再生他的气了, 他的嘴角都不由自主弯起了一个弧度,但他还是那般小心翼翼地跟在宣凤岐身后。只不过现在他的脚步都轻快了很多。
宣凤岐虽然不爱吃点心,但这次仆从收拾东西的时候却很意外地收拾进去了谢云程素日里爱吃的几样点心。谢云程见状眼里几乎都冒出了星星, 他一边吃着还一边笑着看向宣凤岐。
这个世上自然是没有什么巧合的事情,若真的说巧合那也只是蓄谋已久。但宣凤岐可没蓄谋这件事,谢云程以前便经常来他府上蹭点心吃,他明明将自己府上做点心做得最好的厨子都送给谢云程了,可是谢云程总说在皇宫里做的点心跟他府上做出来的点心不是一个味道。
宣凤岐感觉到疑惑也亲自尝过,但他也没尝出来这两处地方做出来的点心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个厨子做的东西,用的材料也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可能会因为换了一个地方味道就便了呢?可是谢云程却总是固执的说味道就是不一样。
宣凤岐无奈之下只能时常准备着谢云程最爱吃的点心,因为他不确定谢云程什么时候会来。小孩子爱吃甜食是很正常的,而且谢云程除了来他府上吃几块点心外其余的时候都在努力读书学习,宣凤岐觉得没什么影响便也纵着他了。
仆从带着这些点心也是宣凤岐时常为谢云程准备的点心,所以谢云程才这般“巧合”的吃到了自己喜欢的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