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万剑宗宗主与其弟子早已化作神树下的一抔花泥;云思归此刻并不在场;苏悬壶更是已于十年前离世;天音寺住持当年在神树山庄被柳六斩断一臂,功力大减,归途中遭仇家伏击身亡。如今仍在场的,便只剩下玄机阁主与凌霄宫主二人。
而这两人对铁横秋,却是印象极其深刻。
当年他们一路追击铁横秋,企图夺取柳六遗物,却不料反被月薄之逼退。更被迫为他护法,硬扛天劫,助这无名小辈成就元婴。
如此奇耻大辱,足以教他们记上一百年!
当然,这个事情也只有他们几个人自己知道罢了,此刻也不好提起。
只是凌霄宫主仍忍不住冷哼一声,语气不善地说道:“这位后生,我似乎曾在何处见过。”
她目光如刀,自铁横秋身上冷冷扫过,心中暗忖:若月薄之当真已然陨落……今日,我定要一雪当年之耻!
但如果月薄之还活着……
那,那就算了。
铁横秋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凌霄宫主好记性。在下乃百丈峰月尊座下嫡传弟子,当年确与宫主有过一面之缘。”
“月薄之的嫡传弟子”这名号一出,满座皆惊,众人脸上霎时变色。
原先只道他是个无名之辈,此刻再看向他时,目光已然不同——原来如此,难怪他有资格位列上席!
铁横秋心里却道:光是一个“嫡弟子”,就让你们如此另眼相待。若让你们知道我乃是“嫡道侣”,你们不得惊掉下巴!
玄机阁主沉吟片刻,含笑开口道:“经你这么一提,我倒也记起来了。当年神树山庄之中,你确实随侍于月尊身侧,是他身旁那位弟子。”
听到玄机阁主的亲口认证,大家更加确信了,这位就是月尊的嫡传弟子。
传闻月尊孤高,从不收徒,如今有了唯一一个嫡传弟子,这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只不过,小竹楼是云隐宗的主场,这里云隐宗弟子不少,他们有的是人认识铁横秋,不禁心里犯嘀咕:不是说铁横秋是百丈峰栽树的粗使弟子吗?怎么就变成嫡传弟子了?
但万籁静没有说话,大家都不敢提出质疑。
凌霄宫主目光扫视全场,故作不经意地问道:“却怎么不见月尊?”
她心里暗暗期待:月薄之真的死了才好呢。
听闻此问,铁横秋蓦然长叹,面露感伤道:“说来惭愧。此事本为云隐宗不传之秘,然而事态越发失控,铁某才不得不借此场合,公之于众。”
“不传之秘”四字一出,众人的耳朵都竖起来了。
铁横秋略作停顿,沉声道:“想必诸位都曾听闻,当年百丈峰被一剑削平之事。”
众人听到这个就起劲了。
云隐宗十年前出了事,但是一直捂着不说。即便捂着,百丈峰被削这样大的动静,也是很难瞒着的。更别提从那之后,云思归和月薄之就再没露面,更叫人疑窦丛生,怀疑云隐宗仅有的两尊化神已然陨落。
此刻,看铁横秋要昭告天下,他们恨不得拿出留影石记录下来。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注视下,铁横秋微微一顿,方才继续开口:“实情乃是,宗主云思归修行不慎,走火入魔。月尊不忍见他误入歧途、为祸苍生,二人连日激战,最终……云思归不敌,叛出云隐宗。月尊为清理门户,一路追击而去,自此音讯全无。”
此言一出,满座悚然,皆被这惊天之秘所震撼。
而在场的云隐宗嫡传弟子更是目瞪口呆,心中骇浪滔天:
这、这分明是颠倒黑白!
我们亲眼所见,明明是月薄之堕入魔道,宗主为护宗门与他殊死一战!最终月薄之重伤遁走,宗主身受重创,不得已闭关疗伤……
嫡传弟子们忍不住看向万籁静:大师兄,你倒是开口说句公道话啊!
众人也是将信将疑,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万籁静。
突然跳出来自称月尊嫡传弟子的人,在他们心里的份量还是不够重的。
万籁静却只是面容肃穆,沉默端坐,始终未发一语。
铁横秋继续说道:“直至日前,白光山出现血偃,我追缉之下,发现那血偃居然就是失踪已久的云思归!”
满场顿时一片哗然。
纵酒城惊现血偃之事,在场众人早有耳闻。皆因近日何处觅大张旗鼓,广发悬赏,誓要追出血偃师的下落。那赏格开得极为丰厚,就连不少正道精英也暗自行动,跃跃欲试。
更有人将眼下这名血偃师,与三年前覆灭万家的神秘凶徒相联系,私下多番揣测。
如今听到血偃师居然就是云思归,众人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玄机阁主忍不住率先发问:“阁下此番指控,可有真凭实据?”
“我亲眼所见,那血偃师正是云思归。”铁横秋坦然答道。
凌霄宫主却道:“只有你一个人亲眼所见吗?”
“我一个人一张嘴,或许不足为信,”铁横秋不慌不忙,“但我尚有一物为证。”
此言一出,席间气氛陡然凝紧,众人皆屏息凝神。
只见铁横秋取出一缕暗红色的血偃残丝,朗声道:“此为我追缉之时所获。我将此物递交给了大师兄万籁静,施上血脉循迹秘法,确证此人,正是云思归无疑!”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始终沉默的万籁静。
直至此刻,万籁静才缓缓抬眼,温声开口,只道:“正是如此。”
任铁横秋先前如何滔滔不绝,都远不及这四字一出、一锤定音。
就连云隐宗的嫡传弟子们,也不由自主地恍惚起来,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会不会十年前入魔的真的就是云思归?!
万籁静缓缓起身:“云隐宗出此祸患,实愧对天下正道。然我仙门正宗,绝不姑息养奸。”他目光扫过全场,扬声道,“今日,我万籁静代表云隐宗昭告天下——云思归背弃宗门,堕为邪魔,其罪滔天,罄竹难书!自此刻起,广邀天下英豪共诛此獠,凡能取其性命者,云隐宗必有重谢!”
玄机阁主难掩惊诧:“你的意思竟是……要对尊师发布宗门诛杀令?”
万籁静面色沉凝,斩钉截铁道:“他欺师灭祖,早已不配为我师尊。”
满座哗然,众人皆为之震骇。
——这个,就是铁横秋想到的,对云思归先下手为强的计划。
倒不是真的寄望这个诛杀令能诛杀得了云思归。
这是要诛心。
云思归是一个伪君子,入魔了还要做宗主,明明可以直接暗杀月薄之,却非要大张旗鼓,以月薄之入魔为由当众发难……
凡此种种,无不显露他虽堕魔道,却仍想披着一张君子皮,欺世盗名。
这样的人,最好名声,最好面子,当他的人皮被撕破,他就会非常痛苦。
一旦痛了,恼了,就会自乱阵脚!
当然,铁横秋要行这个计划,必然要万籁静配合。
他原本以为,要说服万籁静绝非易事。
毕竟这十年来,万籁静苦苦支撑、竭力隐瞒,一切皆是为了维护宗门稳定。要公然揭穿云思归入魔的真相,无异于亲手撕裂他一直以来所苦苦维持的和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未费多少唇舌,万籁静便应了下来。
万籁静的这一决定,不仅令铁横秋意外,更让另一个人大吃一惊——
那就是云思归本人!
不错,此时此刻,云思归就在这席间。
自然,他并非以真身示人。而是暗中杀害了玄机阁主,取而代之,混入了这场聚会之中。
云思归心中血气翻涌,盯着万籁静,心中冷笑:真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怎么打都不听话啊。
他不会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就可以不敬畏为师了?我要让他知道自己的斤两!
云思归顶着“玄机阁主”的皮,当即发难:“你对自己的师尊发布诛杀令,可曾经过宗门合议?”
这一问着实犀利。诛杀令本是铁横秋临时起意、万籁静当场宣布,自然未经任何合议程序,远在云隐宗的各峰长老此刻对此还毫不知情。
万籁静果然沉默一滞。
“玄机阁主”见状,再度冷笑逼问:“再者,诛杀令须由宗主亲颁。请问阁下——如今是宗主了吗?”
万籁静神色淡然,平静答道:“在下代行宗主之职已十年有余,宗门内外,从无异议。”
“代行,终究不是正主。”“玄机阁主”冷声驳斥,“谁知你是不是趁宗主闭关,独揽大权、意图作乱?”
面对这般尖锐的指控,万籁静不怒反笑,目光意味深长地投向“玄机阁主”,缓缓道:“阁下似乎……对我云隐宗门内事务,过分关切了。”
云思归在这样的目光下,骤然一滞。
云思归沉下心来:该死,我也是一时心乱了,有些自乱阵脚。
不得不承认,铁横秋这一招着实阴损,直击要害,正正打中了他的痛处,才令他一时失态,险些乱了方寸。
云思归立即镇定下来,压下心中慌乱,冷声笑道:“贵宗门内事务,我自无兴趣。只是不解——若云宗主当真十年前便已入魔,为何当时不昭告天下?偏要等到今日才广发诛杀令?”
铁横秋立即接口:“只因十年前月尊已亲自追击,我等不愿扰其布局。如今既发现云思归踪迹,却不见月尊归来,忧心之下,只得广发英雄帖,恳请天下英豪共诛此魔,以安苍生。”
“玄机阁主”即刻抓住话中疏漏,厉声斥问:“如此说来,你们早知魔头为祸,却隐瞒不报,纵容他肆虐人间,害死纵酒城无数性命!这笔血债,云隐宗该怎么交代?!”
这一声质问凌厉如刀,顿时将万籁静与一众云隐弟子震慑当场。
凌霄宫主早已看铁横秋不爽,得知月尊已经杳无音信,凶多吉少,更是心中暗喜。
她当即起身,毫不犹豫地站到“玄机阁主”一侧,扬声质问道:“玄机阁主所言极是!你云隐宗隐瞒魔踪十年,纵容云思归屠戮生灵,如今血债累累,岂是一纸诛杀令便可搪塞?”
话音未落,席间已是一片哗然。不少修士闻言色变,看向云隐宗众人的目光中顿时添了寒意。
十年来,云隐宗本就风雨飘摇,地位岌岌可危。
如今万籁静这番宣告,虽然没有坐实“两尊化神已陨落”的传言,却反而比这传言更糟糕。如今的云隐宗,非但无化神坐镇,更背上了“宗主入魔”的天大污名。
往日各派虽虎视眈眈,却苦于师出无名。而今,却是有了实实在在的讨伐借口。
“玄机阁主”与凌霄宫主率先发难,其余几个宗门也相继起身,纷纷厉声斥责。一时之间,讨伐之声四起,云隐宗顿成众矢之的。
云思归隐于人群之中,冷眼睨视万籁静独对千夫所指,心中讥诮更甚:羽翼未丰,便妄想翻天?这便是你的下场!
莫非真以为有月薄之在背后撑腰,便可高枕无忧?
可笑,月薄之自己也是魔头,哪里能为你出头呢?
万籁静立于千夫所指之中,目光转向一侧:果然见月薄之安然独坐案旁,手执茶盏,静品香茗,俨然一副超然物外、与己无干的姿态。
铁横秋则是略带抱歉地看着万籁静。
在想到这招诛心云思归之前,铁横秋也想过会带来这样的副作用,所以才想和万籁静好好商量。
铁横秋还曾打算过:“不如让月薄之也撕下面具,只要他一露脸,大家肯定屁都不敢放一个!”
万籁静却含笑反问:“月尊也是一声身魔气,若他公然为我等撑腰,云隐宗岂不真成了魔门?”
铁横秋哑然,半晌:“那岂非没有办法?”
万籁静轻笑一声,眸光沉静:“异变都发生了许多年了,若我至今仍毫无准备,岂不是一块大大的木头?你尽管放手去做。”
虽未明言后手为何,但见万籁静如此从容含笑,铁横秋便觉心中一定,莫名踏实起来。
就在这众口铄金、千夫所指之际,万籁静却依旧神色沉静,波澜不惊。
可他这般安静,非但未能平息众怒,反而更激得群情激愤,斥责之声愈演愈烈。
凌霄宫主更是率先发难,步步紧逼,厉声道:“云隐宗纵魔为祸、欺瞒天下,今日若不给个交代,我等绝不罢休!”
万籁静眸光温润,只浅浅一笑,道:“诸位说了这许多,想必也已口干舌燥。不如暂歇片刻,饮一杯清茶,润喉亦静心。”
凌霄宫主冷嗤一声:“谁稀罕你云隐宗的茶!”
众人也根本无心喝什么茶,只觉得万籁静这缓兵之计拙劣至极,简直可笑。
却不料,万籁静广袖轻扬,一阵长风倏然拂过。曲水台上清流微漾,茶盏依水漂荡,不偏不倚,稳稳落于每人案前。
他这一招,竟蕴含了化神期的威压!
众人心头剧震:化神?他何时破境入的化神?!
不过,这倒是合理。
细想之下,却又合理。自万籁静执掌宗门以来,便以极高明阵法层层加固山门,将云隐宗守护得如铁桶一般。
宗门结界严密如障,纵使内部历劫、天雷奔涌,外界也难察分毫。他悄然破境,不露风声,倒也合情合理。
也就是说,万籁静早已晋升化神之境,却始终隐而不宣。
众人思及此节,无不大骇。
就连藏身暗处的云思归,亦倍感意外。
众人先前群起发难,与其说是愤慨于“隐瞒宗主入魔”,不如说是认定了云隐宗再无化神坐镇,才敢如此步步紧逼。
可若万籁静已是化神——那一切,便截然不同了。
众人刹那间都不觉有些意外,顿时止住了声音。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玄机阁主与凌霄宫主。
最先发难的虽然是玄机阁主,可挺身而出、言辞最厉的,却是凌霄宫主。此刻她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退维谷,颇显尴尬。
若就此坐下与众同饮,未免折了颜面。更何况在她眼中,万籁静即便是云隐宗镇山大师兄,终究只是晚辈,怎么配与她平起平坐?
她心念一转,暗忖:即便万籁静已入化神,按时日推算也不过初阶。而我早已臻至化神巅峰,距法相境仅一步之遥!
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凌霄宫主依然冷笑:“这话要说不明白,这茶就先别喝了!”
说罢,她指尖轻抬,一缕剑气无声荡出,将曲水台上流动的清泉从中截断——水声顿止,流水悬空,仿佛时间凝滞。
众人心头一震,暗叹不已:这一手并非以力强阻,而是借势而断,精准优雅,尽显化神巅峰境界,着实高明!
铁横秋身为剑修,看了这一手,也觉得很厉害:看来这家伙也是有点儿本事的。这般出手,倒也合了月薄之说的,刀剑修至巅峰,草木指尖皆可为兵。
他不由默然,这十年来,她的进境竟如此惊人。
剑修之道,本就如逆水行舟,更何况她身为一派之主,境界越高,愈不能有半分懈怠。这般精进,倒也在情理之中。
云思归假扮的玄机阁主冷眼旁观,心中却是一动:这凌霄宫主距化神之境恐怕只差临门一脚。早知她有如此修为,就夺舍她好了……
在众人瞩目之下,凌霄宫主傲然一笑,斜睨万籁静:呵呵,小辈终究是小辈,不知深浅,才入化神便迫不及待耀武扬威。
如今是不是才知道,化神和化神之间,差别也是可以很大的?
万籁静却神色从容,拂袖起身,修长手指凌空轻引。曲水台上本被截断的流水激荡而起,化作万千晶莹水珠,竟轻易冲破剑气封锁,悬空不落!
凌霄宫主眸中闪过一丝惊诧,未料他竟能如此轻巧破去自己的剑气。
万籁静广袖轻荡,指尖如水痕划过虚空,那万千水珠倏然凝滞,旋即化作细密银针般的流芒,无声却疾射而出,每一滴皆含化神意念,似春雨藏雷,温柔中隐现杀机。
凌霄宫主冷哼一声,周身剑气勃发,如莲绽开,青光流转间结成一道凛冽壁障。水针撞上剑罡,迸溅四散,如朝露遇曦,幻化氤氲水雾。
她不敢怠慢,翻腕捏诀,一道虚形剑影自指尖跃出,初如游丝,继而暴涨,携化神巅峰的磅礴剑意,直刺万籁静,剑风未至,心魄先寒。
万籁静依然静立如水,只双指并起,凌空一点。
身前流水应念汇聚成一道澄明水镜,镜面微漾,映出惊天剑影——
剑罡与水镜相触,没有巨响,只有一片沉寂的荡漾。
那足以劈山断海的一剑,竟如沉入深潭,被水纹徐徐化尽。
凌霄宫主瞳孔微缩。
她未料对方竟以柔水之道,化解她至刚至锐的一剑。
水镜随之散去,万籁静垂袖而立,周身气韵圆融如初,仿佛未曾出手。
凌霄宫主脸色发白,没想到万籁静居然到了如此境界!
刚刚是以流水为媒,以意念对决,再战下去,就真的要拔剑出手,非死即伤了。但事情绝对还不需要到这样的地步。
她敛去先前倨傲,再看向万籁静时,眼中已带了几分凝重与忌惮。静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果然是后生可畏。云隐宗,当真人才辈出。”
万籁静依旧含笑,语气温和:“宫主过誉。还请落座,饮茶静心。”
这一次,凌霄宫主未再推辞,敛衣缓缓入座。
此刻,万籁静神色如常,化神威压却如曲水般无声流淌,弥漫席间。
并不带半分杀意,只如清泉过涧,潺潺而动,温和却不容忽视地昭示着他的存在。
众人顿时噤声,纷纷依言落座:“的确是有些口渴了。”
“嗯嗯,好茶,好茶……”
铁横秋也坐了下来,心里既高兴万籁静稳定了局面,却又不免担心:万籁静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那过两天的剑道大比,我还有多少胜算吗?
他转眼看了看身侧的月薄之,却见月薄之从容得很,好像丝毫没有担心的意思。
正在此时,玄机阁主却忽然一笑,目光转来,温声问道:“铁兄弟,还未请教,你身旁这位公子是?”
众人被提起,也觉得好奇,这个铁横秋身边带的这个散修,行动坐卧都有弱态,气息微薄,看起来是一个底蕴浅薄的散修,也不知为什么会在受邀之列。
铁横秋轻咳一声,正色道:“这位是在下的道侣。”
玄机阁主嘴角微微一僵,旋即恢复如常,含笑应道:“……原来是铁夫人,失敬。二位站在一起,当真十分般配。”
大家闻言,却都觉得合理起来了:铁横秋寻了一个病美人做道侣,带在身侧,不舍得分离片刻,也很合理。
要真告诉他们,此人就是月薄之,大家反而打死都不信呢!
众人不再留意铁横秋与其道侣,目光尽数汇聚于万籁静一身,而且言谈间多有恭维。
凌霄宫主见他如此声势,心中仍存几分不快,忽又轻笑一声,语带深意道:“看来此次白光山大比的魁首,早已不言自明。我凌霄宫那些不成器的弟子,至多也只能争个次席了。”
此言一出,席间众人皆默然颔首,却也不免暗生悱恻:白光山大比讲明了是剑道新秀的比拼,虽然你万籁静是年轻,但都化神了,还和小孩儿们抢魁首,是不是有点儿不要脸?
而凌霄宫提起这话,自然也是这意思。
万籁静闻言微微一笑,执盏轻呷一口清茶,方才从容开口:“宫主所言极是。眼下诛魔卫道、清理门户乃我首要之责,此番白光山大比,我便不参与角逐,只作一名旁观者,静赏诸位高招了。”
席间气氛顿时一松,众人纷纷露出释然之色,口中却仍谦让道:“实在可惜……未能得见万仙友剑姿,实为我等之憾。”
万籁静自己宣布退出,符合大家的利益,大家便也不会继续有想法了。
凌霄宫主轻哼一声,也再无法说什么。
茶会散去后,铁横秋和月薄之还是留下来了。
铁横秋心里其实也暗暗高兴万籁静宣布退赛,但作为邪恶剑修,表面功夫还是得做一下的。他一脸惋惜地说:“唉,可惜不能领教到大师兄的风采了!”
万籁静看着铁横秋这做作的热乎劲儿,感到十分怀念,还正想逗他两句,却蓦地感受到一旁月薄之投来的目光——冷湛湛的,活像一头护食的大猫正睨视着自己。
万籁静当即敛容端坐,正色道:“我本无意争魁。先前参与大比,不过是为稳固宗门声誉。经此茶会,云隐宗地位已明,自然不必再与诸位新秀争锋。”
铁横秋感慨道:“的确啊,大师兄的功力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实在令人望尘莫及。就算不参加大比,众人也该明白如今两百岁内的剑修第一人是谁。”
话音未落,身旁却传来月薄之冷飕飕的声线:“哦?是谁呢?”
铁横秋脊背一凉,顿时醒悟,连忙改口:“我是说——两百岁内,仅次于月尊的剑修第一人……”
月薄之轻哼一声,这才不再言语。
万籁静也立即说:“谁敢和月尊相提并论呢?铁师弟可别折煞我了!”
铁横秋长叹一声:“与大师兄相比,我确实自愧弗如。”
月薄之哪里看得铁横秋妄自菲薄,淡漠道:“出了这小竹楼,就未必了。”
听到这话,铁横秋颇为不解。
万籁静苦笑道:“看来还是瞒不过月——咳咳,瞒不过尊夫人。”万籁静站起来,拂袖而起,小竹楼里竹风阵阵,曲水台上流水潺潺。
铁横秋凝神细察,只觉一股极似剑意、却又非纯粹剑意的气息弥漫四周,不由讶然:“这是……?”
万籁静轻叹解释道:“这小竹楼看似寻常,实为一座剑阵之台。我以七十二根百年剑竹为骨,三百六十朵天罡剑莲为引布下此阵。剑者若立于阵心剑台,剑意便可借流水之势增幅十倍。”
这小竹楼是万籁静准备着的杀手锏,本来不打算在这样的关头施展。
他原计划是在剑道大比中一举夺魁,届时再施展出化神层次的修为,自然能达到稳固声望的目的。
却不曾想到,除了这样的变故,铁横秋和他商量说要对云思归首先发难。万籁静思前想后,也同意了这样的方针,便将小竹楼剑阵拿出来。
如此震慑之威,远胜于在大比中夺冠。既已展露这般手段,他也无需再参与大比了。
听闻这小竹楼居然可以增益剑意,铁横秋诧异道:“还有这种阵法!”
转念一想,万籁静出身阵法世家,于此道造诣远超常人,能布下这般剑阵,倒也合情合理。
万籁静看向月薄之:“没想到尊夫人对阵法也有研究。”
月薄之神色淡然,只道:“我不懂什么阵法,只是知道剑意。剑者本源剑意与借外物增益之剑意,大有差别。”
铁横秋细细感知空气中那几乎难以捕捉的细微分别,心中暗忖:这叫“大有差别”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