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冒险赌一次,还是谨慎行事?
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难题。
楚九辩余光扫了眼秦枭,大概知道对方主动带他来养心殿的目的了。
这是想彻底断了他与其他势力合作的可能性。
明明拍卖会的时候还会故作大度,给他去认识别人的机会,如今就玩上宣示主权这一套了。
秦枭这一出拙劣的戏码,若是放在其他时候或许没什么用,别人该找楚九辩还是会找,不过是冒险一试,如果成功了,收获远比失望更多。
可在现在这个“暧昧”的节点上,秦枭这一招就非常好用。
如今,正处于京中要乱未乱的关键时刻,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就会成为他人手中朝自己刺过来的利剑。
这就导致各方势力都不敢冒险,想着稳扎稳打才好。
萧怀冠拍卖会上那一出算是试探,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相信过不了多久,朝堂上的矛盾就会彻底摆到明面上来,届时楚九辩到底是要继续和秦枭一起,还是要投靠其他人,就必须有个明确的结果。
本来楚九辩还想着,在自己和其他势力没有彻底撕破脸之前再扬名一次,收集更多的信仰值。
可如今算是泡汤了。
想必几大世家里的话事人,此刻都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买枪那九十九积分他是非花不可了。
楚九辩暗暗咬牙,这些积分他都要秦枭给他补回来!
踏入养心殿,两人径直去了东侧院的议事堂。
堂内两侧摆了两排面对面的木椅,中间隔着过道,每个木椅旁都有一个边几。
过道尽头,正对着门的方向则摆着一张桌案,桌后是一张宽大的红木椅子,垫着又高又软的垫子。
楚九辩在最靠近书桌的一侧椅子上坐下,秦枭便在他对面落座。
很快,秦朝阳就领着几个小太监进来,太监们手里抬着两张桌子,分别放到秦枭和楚九辩面前。
平日里,秦枭都是直接坐在书桌后,只有领着其他大臣来此地商议国事的时候,他才会坐在下首,桌后的位置给百里鸿坐着。
但今日之后,他估计就会一直坐在这下面的位置上了。
小太监们将备好的笔墨放到桌案上便退了出去。
秦朝阳则是将垒在桌案上的奏折分成两部分,分别送到秦枭和楚九辩桌上,而后便隐入暗处,好似从房间里消失了一般。
楚九辩很想抬头看看房梁,看是不是如同小说里那般,暗卫们都躲在梁上。
可那样显得太没见识,于是忍住了。
楚九辩拿过一本奏折打开。
奏折是有规定格式和要求的,用的都是纸质版,这倒是方便了许多。
不过每日这么多奏折,很多人还反反复复地上奏,想必都要花不少钱买纸,也不知道这些钱是不是都从朝廷里贪回去了。
楚九辩细读奏折上的内容。
这是河西郡郡守吕袁上奏的,开篇先是问了皇帝和宁王的安,而后便提及河堤修建一事。
通篇看下来,都是对剑南王的夸赞。
赞其为人温和,处事干脆,河堤修建一事在他的指导下如何顺利,百姓们如何开心等等。
这是已经开始暗戳戳准备为百里海扬名了。
不过能好好开始修堤坝就好,再过段就要开始下暴雨,堤坝需要在此之前修好才行。
思及此,楚九辩便抬头看向秦枭,道:“北直隶七月十二开始下暴雨,最少持续四天。”
他的天气预报如今只能看到三十天内最后四天有大暴雨,更后面的还看不到,但他觉得估计暴雨会持续更长时间。
秦枭从奏折上移开眼看过去,眉头紧锁。
“河西郡修筑堤坝之事,最好在此之前完工。”楚九辩道。
“嗯。”
在天气预报这事上,秦枭丝毫没怀疑真假:“你回复就行。”
楚九辩便拿起毛笔,在奏折第一页上写了回复。
回复写到奏折上,晚些时候秦朝阳会带着养心殿的太监们将其誊抄在新的纸页上,再将新的纸页送回地方。
楚九辩许久没用过毛笔,且这笔、墨、纸都不好用,楚九辩写的实在坎坷,字都变差了几分。
写完后,他将奏折放到一旁晾干墨迹。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优雅自然。
做完这些,他才抬眼,毫不意外地对上秦枭投过来的视线。
从刚才起,秦枭的视线就没从他身上移开过。
“怎么,后悔带我过来了?”他问。
“不是。”秦枭笑了下,“我是想和你道歉。”
楚九辩有些诧异。
“又利用你一次,很抱歉。”秦枭脸上还挂着点不着调的笑,但眼神却很真诚,如同他让楚九辩捅刀那次一样。
楚九辩明白了。
这是说刚才带着他满皇宫溜达,然后回到养心殿的事。
秦枭继续道:“别担心,我给你准备了二十个暗卫,时刻保护你的安全。”
如今楚九辩定是被很多人盯上了,都想着一不做二不休,除了他这个变数。
秦枭作为始作俑者,自然该为此负责。
用都用完了,这会儿道歉顶什么用?
楚九辩暗骂他虚伪,倒是也没多生气。
本来他和秦枭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能利用秦枭的关系步入朝堂,对方自然也能想办法将他这位“能人异士”占为己有。
这种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关系,说牢固也牢固,说不牢固也一碰就散。
不过至少眼下,他俩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等到未来若是闹掰了,他们对彼此定也不会手下留情。
这很好。
对上秦枭的视线,楚九辩便笑道:“开口就是二十人,宁王大人还真是大方。”
秦枭道:“想来公子也有自保的手段,但若是觉得人手不够,本王再给你两百人都行。”
“不必。”楚九辩疯了才要两百个人日日夜夜盯着自己。
不过秦枭确实很大方,楚九辩相信他确实能拿的出两百人保护他。
可见对方手下确实不缺能打的,就是缺一些能说话做事的。
否则像是给地方官写回信这种事,就不用秦朝阳和养心殿的小太监们吭哧吭哧照着奏折上的回复抄了,直接让翰林院的人来干就行。
甚至那些无关痛痒的奏折,也都不用送到秦枭手里。
当然,这些奏折一开始确实是会先送到六部,由六部选一批简单的批奏之后,再把需要皇帝和秦枭定夺的送过来。
可如今六部之中几乎就没有秦枭的人,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和秦枭有仇一样,在这种事情上也愿意多膈应他。
反正也不痛不痒的,大不了一句“下属审核不严”,或者“臣确实无法定夺”就能解释过去,秦枭也不能拿这些人怎么样。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缺少人手。
若是大宁朝能有翰林院就好了,一个全权为皇帝服务的秘书团,比秦朝阳一个人的效率要高得多。
只是上哪找那么多有本事,能听话,且不属于权贵势力集团的人?
大宁朝又没有科举......
楚九辩忽而一怔,心跳也瞬间快了半拍。
他现在可是吏部侍郎,管的就是这个啊。
第24章 司途昭翎
吏部掌管官员任命考核,楚九辩既是吏部侍郎,又是当朝一品太傅,这两样身份加起来足够贵重,他来负责科举一事也无可厚非。
在他之前的世界,科举取士,给了所有文人机会。
但楚九辩若是要举办科举,却不会只针对文学一个方面的考核,也不会只招收文人才子。
他定要多开几门科目,包括工学、农学、算学、医学,以及女子们更擅长的刺绣、手工等等。
考核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文化水平,专业技能、领悟能力和天赋都更重要。
系统商城里有很多专业书籍可以购买,他可以先培养几个相关领域的“先生”,再让他们去培训科举考上来的学子。
脑海中快速整理这些打算,几乎已经有了一些脉络。
这些提前培养的先生,必须对楚九辩较为忠诚,若是信徒就更好了。
这样等之后那些学子们考上来,也会在这些先生的影响下偏向于楚九辩。
不至于他费心费力培养完,都为他人做嫁衣。
楚九辩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笔杆。
若是真的能照他的想法发展,那他就能收纳各个领域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取代京里的官职可能会难一些,但地方上就会简单很多。
地方官本就以买官的商户,或者走了某些势力的旁支关系等等上位的官员,与权力中心的世家权贵并没有什么牵扯。
就像偌大个运行工程中的一颗不起眼的螺丝,平日里根本不会引起重视。
因而楚九辩想要渐渐用自己的人取代他们,操作空间也很大。
在这个百姓对政治完全没有了解的时代,他们不认识皇帝,不认识什么六部尚书,他们能依靠仰赖都只有自己的上官,是郡守,是县令,是这些地方官。
若是这些地方官都效忠于楚九辩,那整个大宁朝就有大半人口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百姓是最容易被煽动的,届时他们是安心种田国泰民安,还是发动起义哀鸿遍野,都只在楚九辩一念之间。
楚九辩眸中情绪逐渐深沉。
脑海中某根脆弱的神经似乎在轻颤,耳鸣阵阵。
忽而一声轻响,楚九辩后背靠在椅背上,下巴被一只温热的手掌抬起。
秦枭垂眸看着他,见着了他眼底逐渐褪去的疯狂之色。
“你在想什么?”他问。
楚九辩定定地仰头注视着他。
过了几息,他才粲然一笑:“吓着你了?”
见秦枭仍然用一种探究的视线打量自己,楚九辩唇角笑意更深。
他冰凉的手握住秦枭温热的手背,意味深长地说:“我们都一样,你能理解的。”
这一瞬,秦枭好似又回到了初九那日。
眼前这人从天而降,当时他掐着对方脆弱的脖颈,微微用力就能将其杀死。
那时楚九辩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腕,一丝恐惧都没有,还笑着说些怪话。
如今也是,他说的“一样”是指什么?
为什么他能理解?
秦枭松开托着他下巴的手,反手攥住了他的手腕,道:“秦烈,拿药来。”
秦朝阳当即走上前,从怀中拿了一瓶药递给秦枭,顺手还又给了他一条崭新干净的白色布条,应当是受伤惯了,留在身上备用的。
送完这些,他又隐入阴影中。
楚九辩垂眼,这才发现自己右手拇指到掌心的地方破了一条口子,皮肉外翻,半个手掌都被鲜血浸染,甚至就连秦枭的手背上也被他蹭上了大片的殷红。
他偏头看了眼桌案,上面果然有一根断成两截的笔杆。
秦枭往他伤口上撒了些药粉,一股灼烧感当即传遍整条手臂,楚九辩的手本能地发颤。
秦枭看向他的脸,倒是不见丝毫痛苦。
“没有我们仙界的笔好用。”楚九辩道。
秦枭轻嗤一声,熟练地帮他包扎好伤口。
“多谢。”楚九辩道。
秦枭“嗯”了一声,叫人又送了一只笔来,道:“左手能用吗?”
很多奏折都只是画个圈表示“已阅”,楚九辩颔首:“可以。”
看了看被包扎好的手,他又抬眼望向过道对面。
秦枭已经坐了回去,左手手背上的血渍都没擦一下,已经又投入了工作。
真能干。
楚九辩也拿起新的奏折。
科举之事算是动了世家的根本利益,若是贸然提出肯定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要从长计议,且需要秦枭的辅助。
楚九辩如今手下只有江朔野一个信徒,龙凤胎他都还没正式见过,没有可以用来培养的“先生”人选,秦枭手下估计也没有。
所以他要趁着最近这段时间好好挑选一下。
之所以要秦枭帮忙,其实是他如今影响力还没有渗透到地方,没有被普通人所知晓,所以需要以朝廷的名义举办科举,这样影响范围才广。
而且他手下没有人,即便有背景干净的人才想要参加科考,他也没办法保证对方的安全,万一其他势力对人下手,就得不偿失了。
但秦枭手下有许多暗卫,他们可以保护这些学子。
只是这样合作的问题,就是学子们可能更偏向秦枭,而不是他这个“无名之辈”。
所以眼下对楚九辩最重要的,是要快速扩大影响力,不能让“九公子”只在士人和贵族圈层活跃。
他要让那些愚昧但质朴的百姓们认识他,信仰他。
百姓人数多,且生活苦。
他们不相信朝廷,所以会寻找其他寄托——比如神明和信仰。
所以楚九辩要做的,就是成为百姓心中那个真正能帮到他们的“神”。
他现在只差一个契机。
而那个契机,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在南方的大旱灾上。
自然,旱灾不仅能帮他扬名,还能成为他与秦枭谈判交易的筹码。
他要用“解决旱灾”这件事,让秦枭同意与他一起办科举,且要对方同意让他全权负责此事。
楚九辩按下躁动的思绪,重新批起奏折。
这些奏折很多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还有不少拍皇帝和秦枭马屁的,他都一一画了圈表示已读。
又打开一本,他画圈的手一顿。
这居然是南疆王百里灏送来的,那不就是司途姐弟的父王吗?
楚九辩忽然愣住。
等等,他之前居然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南疆王作为小皇帝的六皇叔,是姓“百里”的,可郡主和小王爷却姓司途。
“秦枭。”他抬眼看向对面。
秦枭一愣,有些诧异地看过来。
在暗处擦着匕首的秦朝阳也愣了下,悄悄看向楚九辩。
自从大人成为“宁王”之后,就再没有人当面叫过他大名,忽然听到这个,秦朝阳还有些不习惯了。
楚九辩此前也一直称呼秦枭“大人”,或者“宁王大人”,但其实都带点调侃的意思,就像秦枭会叫他“九公子”一样。
背地里,楚九辩都是直呼其名。
如今当面叫出来,他自己也是脱口而出,说完才反应过来。
不过说都说了,他也没纠结,直言问道:“南疆王有孩子吗?”
“有一对龙凤胎。”秦枭答道。
“那为什么孩子不跟他的姓?”
秦枭抬眉:“你怎么知道?”
“我是神。”楚九辩理所当然道。
秦枭:“......那你怎么不知道这其中缘故?”
“我法力有限,不想浪费在这些事上。”楚九辩张口就来,他现在已经完全接受自己“下凡渡劫”的经历了。
很有道理,秦枭无法反驳。
他轻笑一声,说:“南疆地区曾被分给外族近百年,武宗收回来后当地也是民风彪悍,不怎么认朝廷,只认寨主。”
“寨主姓司途?”楚九辩瞬间猜到了一些,“莫不是这位南疆王娶了当地的寨主?”
“差不多,他娶的是如今的圣女,下一任的寨主。”
如今老寨主还在世,不过等对方百年之后,这位圣女司途安黎就会成为新的寨主。
“原来如此。”
这种关系,应该相当于入赘,所以孩子随了母亲的姓氏。
南疆这地方,女子也能成为权利掌舵人,说明那里的女子并未被所谓的规训束缚。
若是如此,司途昭翎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能抽到她,楚九辩觉得自己真是走了大运。
“南疆王说了什么?”秦枭问。
“南疆大旱,请朝廷拨款送粮。”楚九辩道。
他其实没想到南疆王也会上奏。
藩王掌管封地,相当于当地的土皇帝,有自己的衙门和军队,每年还能先从封地百姓手里收取一部分的粮税钱税,剩下的一部分才会交给朝廷。
也就是说,封地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由藩王自己负责。
眼下遭了旱灾,按理说也该他们更操心百姓生计,朝廷倒是不必太上心,毕竟封地里百姓们的死活或者动乱,第一个冲击的都会是藩王。
但如今这情况,竟成了朝廷为这些封地百姓操心,这几位藩王却只顾向朝廷要东西了。
能被系统抽中的信徒,人品和能力都是过关的,所以他本能地以为司途姐弟的亲爹不会是什么贪得无厌之人。
自然此前出现在【武装卡牌】中,掌管四川地区的平西王百里征,也不该当甩手掌柜才是。
楚九辩沉思片刻,便就懂了,不由看向秦枭。
如今百里鸿刚刚上位,且得位还不算太正,所以京中各方势力,以及那些藩王都虎视眈眈等着一个能抨击皇帝和秦枭的契机。
若是眼下的旱灾真的造成大规模的动乱,届时这些权贵势力定会联合藩王,把所有的错都归于他们共同的敌人——小皇帝和秦枭。
要么是小皇帝无德,得位不正,老天爷降下了惩罚。
要么就是秦枭外戚乱政,老天爷降下启示之类的。
百姓们最容易被鼓动,他们很容易就相信这些言论,届时皇帝或许就要下罪己诏,秦枭更是说不得要被逼的以死谢罪,或者退位让贤。
若是秦枭不牺牲自己,那他就真的成了祸国殃民的奸臣。
如履薄冰,群狼环伺。
楚九辩看清了秦枭眼下面对的局势。
秦枭自己更是清楚。
他眸色凝沉。
只是四川、湖广两地的旱灾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如今南疆也来催,他上哪弄那么多粮食银钱?
他不由看向楚九辩。
早朝的时候,他就动过和他合作的心思。
四目相对,楚九辩就笑了:“想让我帮你?”
“你有办法?”
“有。”
秦枭心里一松:“你要什么?”
又一次交易,两人都熟门熟路,甚至都不用再多说什么。
楚九辩觉得这样的合作关系很不错,利益交换,彼此都能得到想要的。
“先欠着吧。”他道,“等需要的时候再和你说。”
科举之事现在还不能说,而且秦枭也一定不会答应。
但等旱灾的事解决了,楚九辩的名气就能打出去,积分也就多了,或许就能找到合适的信徒参加科举。
到时候在秦枭欠他一个承诺的基础上,他再提出帮秦枭科举招人,条件是自己全权负责科举一事。
秦枭定会答应。
如此,他想培养一批亲近自己的先生,以及安插自己的人参加科举都轻而易举。
此前楚九辩有条件都是直接说,这次却遮遮掩掩,想必是不太容易的事。
这么明显的小心思,秦枭看不出来就怪了。
不过他还是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道:“用不用给你立个字据?到时候我反悔的话,你可以用这个威胁我。”
楚九辩无语道:“你不反悔不就行了吗?”
秦枭就笑,拿了一张新的纸张,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下了一份字据。
秦朝阳很有眼色地走过来,将字据转交给楚九辩。
字据上的字苍劲有力,只有短短几行——
【今,秦枭欠楚九辩一个承诺。
若不兑现,天打雷劈。
景瑞一年六月十六。】
还是毒誓呢。
楚九辩笑纳了。
他将字据收进袖袋,然后转移进了系统空间。
“在神仙面前立誓。”他饶有兴致地看向秦枭,“誓言真的会作数。”
若是秦枭违背誓言,他就拿电棍电他几下。
楚九辩恶意满满地想。
秦枭颔首,也不知道有没有往心里去。
“参见陛下。”殿外传来一声接一声的请安。
楚九辩朝外看去,不多时就见一道小小的身影从远处走过来。
到了门口后,小朋友就停下来,然后抓起衣摆,小心翼翼地抬起小短腿,有些费力地跨过到他膝盖的门槛。
楚九辩有点想笑。
秦枭还坐在位置上没动,楚九辩也没动,但两人的视线都落在那小小的身影上。
洪福在百里鸿身后悄悄伸手虚扶着,生怕小陛下摔了磕了。
百里鸿成功跨过门槛后,开心地回头冲他笑。
洪公公便也笑,轻声道:“陛下真厉害。”
百里鸿嘿嘿一笑,转头朝屋里走去,奶声奶气地喊道:“舅舅,朕能自己跨过门槛啦!”
说罢,他才看到屋子里除了秦枭还有一个人。
看清是楚九辩后,他眼睛一亮。
是神仙楚九辩!
不过上午的时候舅舅告诉过他,让他以后称呼楚九辩不能再叫大名,要称呼为“先生”。
舅舅说先生就是长辈,是和舅舅一样需要他尊敬的人。
于是小朋友忙端正神色,朝楚九辩的方向作了一揖,脆声声道:“先生好。”
楚九辩有些惊讶。
而后便也起身给小朋友回礼:“陛下好。”
百里鸿又转向秦枭,又是一揖:“舅舅好。”
秦枭:“......”
他无奈起身,也回了一礼。
百里鸿开心了。
不过他很快注意到楚九辩绑着布带的手,忙走过去关心道:“先生,你手受伤了吗?”
楚九辩蹲下来和他对视,道:“不小心划破了。”
“很疼吧?”小朋友脸都皱了起来,“可以让舅舅给你呼呼。”
楚九辩:“?”
百里鸿认真道:“之前朕喝粥烫到手,就是舅舅给我呼呼了很久才好的。”
“陛下。”秦枭开口道,“今天的大字写完了吗?”
“马上写。”百里鸿很机灵地冲楚九辩眨了眨眼,然后便快步去了桌案前,朝秦枭伸出短短的胳膊。
秦枭将他提溜起来放到椅子上,让他坐好。
椅子上的软垫很高,百里鸿坐上去后也能正常在书案上写字。
百里鸿摸了摸秦枭的手背,上面是已经干涸的血渍,猜到是楚九辩的血,小朋友又担心地朝他那边看了眼。
秦朝阳走过来给他撑开纸,磨墨,恰好挡住了他的视线。
小朋友便仰头看秦朝阳,待对方看过来后,他就笑出一口小白牙。
再冷漠的男人也绷不住,秦朝阳眼里也带出笑。
楚九辩坐回位置上,见小朋友很快就肃着小脸开始写字,一笔一划,很认真,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不愧是男主,幼年期就这么用功。
他收回视线,看向秦枭。
秦枭已经重新批起奏折,察觉到他的注视后才看过来。
楚九辩抬起受伤的右手拨了下发帘,又朝掌心轻轻吹了吹,视线始终落在秦枭身上。
这是说百里鸿让他帮忙“呼呼”的事呢。
秦枭无声地牵唇一笑,垂眸继续工作。
楚九辩逗完人心情也还不错,重新开始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