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现在也有时间教训儿子了,磨牙道:“你只怕不是去看洋人的,是去看火炮的吧。”
九阿哥笑着挠头,“叫汗阿玛猜中了。”
目的达到,胤礽笑得更真切了几分,对着九阿哥道:“若是九弟当日能用英文把那洋人说的毫无还嘴之力,二哥就亲手教你使用火铳如何?”
“当真?”九阿哥激动的两眼放光。
“二哥从不骗人。”胤礽道。
满营帐的大臣听他这句话,心底同时说了一句,“胡扯。”
第96章
康熙此行的目的本来是为行猎的,但是行猎的地方被炮轰完了,他视察完景山的流水线之后,没有多呆,第二日便命人撤去了大帐,班师回朝。
胤礽在回去之前找了个时间,催促戴梓还要加紧生产,现在景山的存活,两个月之后他都要用到的。
戴梓自然千万个保证,一定不敢误了太子殿下的事。
第二日御驾回京,回去的路上父子两人再说起军火之事,就又多了些可谈之话。
康熙并未再骑马,而是坐着自己的御撵。相比之下,胤礽的心情倒比来时轻松了不少,毕竟他的目的达到了。
见他面带欣喜之色,康熙不禁奇道,“你这是为着不列颠的洋人要来高兴?”
胤礽不敢透露全部实情,只是含混的答道:“儿臣并非盼着那洋人来,只是觉得此举若能叫那些觊觎之人绝了心思,实在是好事一件。”
“关内这块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康熙的语气带着些莫名的深意,“中原大地换了多少代王朝,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觊觎它的异族。”
从前汉人与匈奴争,与比他强大数倍的蒙古争夺这块土地,如今他们都成了过眼云烟,成了满人的手下败将。但谁能料到几百年后的事情呢?即使再想大清千秋万代,他也不敢肯定的说,满人能在这片土地上长久驻足。
汉人的史书上早有所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儿子明白”胤礽眼眸中的精光一闪而过,“但是有一分力能弹压住,儿子也要尽力使出这一分力。”
康熙笑着看了眼胤礽,倒是没有从前的审视只有溢满的骄傲,他拍了拍胤礽的肩膀,语带轻松的换了话题:“不说这些。大清毕竟迟早要交到你的手里,朕虽希望你成为一个明君,但最怕你胆气不足,往后被小人几句话就哄住。如今看来朕也可安心了。你想做便只管去做便是。”
“是,都听汗阿玛的。”胤礽一脸乖巧听话的样子,仿佛刚刚被人拍过头的小奶狗。
父子两个相视一笑。
康熙又道:“前几日姚启圣上了折子,请旨带人去打东瀛。朕本来还觉得他胆大妄为,如今见了景山这里戴梓造出的东西,倒觉得真打起来我们也不是没有胜算。”
他这几句真是纯属玩笑话了,即使没有景山的武器,大清要打东瀛,也是手到擒来之事。
康熙本以为儿子听完这话会与他一样,一笑了之,却不想胤礽心头一动,思想已经跑远。
姚启圣竟然想打东瀛?
得益于系统的知识课堂,他自然也很清楚对面那个小国将来对大清有多大的威胁。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胤礽能主理军务,他肯定会第一时间派人过去攻占那座现在毫不起眼的岛。而且也不会顾及什么人道主义,直接把那座岛上的所有人直接从这个世界上抹去都有可能。
只可惜,大清现在还轮不到他做主。
胤礽本以为这个事情他要耐心等到他汗阿玛百年之后,才能真的打算起来。没想到姚启圣倒是突然给了他一个惊喜。
他镇了镇心神,故作不解的问道:“姚启圣为何有如此想法?”
康熙轻笑道:“大约是福建水师建制周全,他又太过清闲了罢。”他不用深想就能猜出,这里头说不定还有施琅的主意在。
琉球收回之后,朝廷有意无意的开始禁海,一是防止郑氏后人再起别的心思,二是防着那些流寇趁虚而入。
胤礽觑了眼他汗阿玛的神色,略带试探的说:“汗阿玛必是觉得不妥,所以没有准他所请。”
康熙则是明显不以为意,“弹丸之地,若非必要,朕无心占下。”
胤礽听罢心头一凛,果然。不怪他汗阿玛如此不上心,恐怕如今无论谁去看,大约都会觉得东瀛实在没有拿下的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有徒增军费消耗。
东瀛势弱,比之高句丽的苦寒只多不少。别说与大清为敌,如今连派寇匪来骚扰都少之又少了。
胤礽的手不自觉捏紧,留着未来的强敌不能斩草除根,还真是消磨人。
他心里想什么,现在没有谁比系统更清楚了。它插话道:“殿下别急,这事还得徐徐图之。”
胤礽在心底长吐了一口气,道:“孤明白,等那不列颠的洋人走后,孤会找人从长计议。”
听完他的保证,系统才放下心来。它真怕这位殿下一冲动,立刻又谏言说同意姚启圣的请示。
大约是胤礽面色上的紧张太过明显,又或是他出神太久,撵轿内的气氛明显一变。
康熙低唤了一声:“胤礽。”
“是”胤礽马上被这一声叫回了神,强笑道:“汗阿玛说什么?”
康熙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只怕他看的有些心虚才道:“没什么,朕方才问你,如今靳辅那里到底如何了?”
“儿子看过他近来新上的折子,说是已经打了地基。估摸着若要全部修筑好,只怕得四五年才能成了。”胤礽重新恢复镇定,好似刚才当着天子的面走神的不是自己。
“四五年也可”康熙道,“昔年始皇修筑长城,总要十年才成。”
这还是快的了。毕竟民力有限,再加派人手,总也的四五年才行。且朝廷还要考虑投入问题。
康熙好像已经忘了儿子刚才神情恍惚之事,叹气道:“只盼着今夏不要再有洪涝便好了。”
“有汗阿玛龙气庇护,大清必会风调雨顺。”胤礽奉承道,
康熙却不接话,父子两个各自沉思,御撵内和乐的气氛转眼消失大半。
回京之后没几日,徐日升正好传来消息,他们乘着不列颠人所乘之船,先走漓江过灵渠,再从湘江进长江,沿着那一脉的水系转运河,最多两个月,便可抵达京城。
胤礽收到消息后,先给杨衍裘写了封信,命他一个月之后带着自家中等的丝绸样品入京。另外,还要带着民间烧纸的粗瓷,或是陈年旧茶,粗制的胭脂水粉等东西。若是他的商船里还有余闲,只管把那些商户们积压的货物都带上便是。
这封信走的是加急通道,不过十日,就到了杨衍裘手中。
杨衍裘展信看过,然后一头雾水。他不是很理解太子殿下要陈茶和粗瓷饰品做什么。难道是要自己用?或者是赏人?那东西民间百姓富裕之家都不太用到,只有实在贫困的百姓,才会勉强一用。
不过糊涂归糊涂,他也没有耽误,很快便把这个消息告知了扬州商会的其他商户,让他们把自己的存货拢一拢,一个月后随他一同入京。
这些商户们都有些纳闷,杨家在京中有关系他们是知道的,但是这不说缘由就让他们一起去,他们倒有些含糊起来。货堆在仓库里不一定赚钱,但是肯定不会赔。但是随着杨衍裘一起入京,这一来一回,路上再有个什么损耗,那就肯定会赔钱了。
杨衍裘对此倒没有多解释什么,只对外说愿意同行的他分文路费不要,免费带着一起入京赚钱。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反正做大买卖的机会只此一次,错过就没有下回了。
此言一出,扬州曾经于他合作过的商户便都动了心。他们都相信杨衍裘的人品,正因为他从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这次肯定是个销空自家库房的好机会,把握不住的是傻子。
随后没多久,扬州富商们纷纷整理存货的消息,也在江南一带不经而走。其他府的商户们也都打定主意,到时候肯定要派出船去,偷偷跟上杨家,看他们到底做的是什么生意。
与此同时,刚刚踏上行程的,对外假称自己代表着王室贵族的不列颠洋人麦尔斯.乔治,正在自己的船舱内生闷气。
他这份气并非毫无缘由。
过去的一个月,麦尔斯伪装自己,跟着那两个宫廷传教士在广州那里东跑西跑的逛了小半个月,广州那个城市的繁华他看到了,但是来之前他誓死力荐说要帮国王打听到的消息,那是一点都没有打听到。
本以为这东方古国的人大多愚笨不堪,他施点小恩小惠,那些愚民就会把这个国家的所有机密都告诉他。却不料那时刻笑脸迎人的官员(广州知府)如此圆滑,他无论如何询问,甚至把金币都掏出来了,那个人还是不肯告诉他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少能打仗的士兵。
要说这麦尔斯.乔治的最终目的,其实很简单。
英国国王在听到自己的连襟俄国输给大清之后,就对这个东方古国起了好奇之心。他特地找了《马可波罗游记》来看,从书中看到这里遍地是黄金后,对这神秘的国家就更加好奇了。
所以他在英国的首都公开招募勇士,表示如果有人能带领舰队到遥远的东方古国去,他将以国王的名义悬赏这名勇士五千金币,如果能顺利带回关于这个国度的其他消息,另有王爵的官位赏赐。
麦尔斯.乔治之所以能抢到这么好的工作,完全托赖于他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主人。
乔治家族本是落魄贵族斯图尔特的侍从,因为有贵族主人的担保,他才得以代表不列颠出行到这个东方古国。来之前主人再三交代,只有打听清楚这个国家的实力,他才能在国王跟前立功。只要他立下功劳,斯图尔特才能重新夺回曾经的荣耀。
当然,如果斯图尔特恢复荣光,自然也不会忘了他的付出。
为了能帮他此行达到目的,除了国王给的大批赏赐,主人可谓是掏空了家底,才让他顺利打出了与大清贸易的旗号。
可谁料,这底细他是完全没打探到。这些天在广州逛吃逛吃他倒是花了不少金币。(因为觉得主人的钱不能随便用,所以他用的自己多年积攒下的金币)
总之,麦尔斯心里苦。
第97章
郁闷了好几天之后,麦尔斯总算是想开了。之前去的不过是个边缘城市,如果能到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看一看,他说不定能查探到更多对国王有用的信息。
这么一想他心里顿时好受了不少,好受之后他也不再闷在船舱里,而是时不时到船头观赏一路的风景。
麦尔斯的转变,也让目睹他的脸色阴云密布好几天的徐日升白晋两个人,更摸不着头脑。
皇帝陛下吩咐的事情他们做了,这个不列颠人的身份他们倒是多少打探到了一点。两人私下一合计,两边都不要说全部信息,只等着看大清皇帝到时候怎么对待这个不列颠人吧。
虽然想在清宫里混官位,但其实这两人私心里,并不希望不列颠人真的能跟大清进行长久的贸易。大清越繁盛,在他们看来对自己的传教行动越是不利。所以即使皇帝陛下许他们高官厚禄,他么也不会为了金银放弃自己的主教。
但是为了更利于之后的传教活动,现在这点表面功夫他们还是要做一做的。
船队在两个月后,顺利到了天津府。留下几十人看着自家的商船,其余十几人跟着麦尔斯一起换了马车,然后搬运了所有船上的所有金币之后,一行人从陆路向京城而去。
又走了五六日,才抵达了京城。之所以这么慢,是因为他们租了十几辆马车,每辆马车又拉了太多箱金币。
当他们走到顺天府城门口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只有守城的数百将士,礼部的十几位官员,还有城门口摆着的二十门巨炮,以及列队整齐,气势森严的五百人持枪方阵。
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了好看,这些方阵拿的依旧是米尼式长枪。
白晋和徐日升:…(目瞪口呆.jpg)
这是什么画风?他们才离京三个月吧?大清皇帝难道是把他们看做敌人了!
任职礼部的从三品官员看着他们逐渐慌张的表情,不慌不忙的上前解释道:“二位大人不必惊慌,这是太子殿下交代的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白晋用那怪异的口吻大叫道,“太子殿下吩咐了用这些巨炮欢迎我们吗?”
又一位礼部官员接过话上前,看似恭敬的表情下暗藏了不怀好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不列颠贵族。”
徐日升:“.…”就是我们不配的意思呗。
而完全不懂中文的麦尔斯,则两眼直愣愣的看着不远处摆放整齐的那二十门巨炮,至今还没有收回自己的下巴。虽然炮火还没有放出去,但他的耳朵里已经开始嗡嗡作响了。
他的心里正在默默祷告,上帝啊,以及亲爱的陛下,还有我信奉的主教大人,如果今日小人不能回到我热爱的故土,请一定不要忘记小人曾经的忠心。
而其余看守马车的侍从,则完全被眼前的情景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没有见过太多次这样的武器,如今到异国他乡,反而真是开了眼界了。
看麦尔斯如此呆愣,那礼部官员更显得热络,兴致勃勃的说道:“太子殿下吩咐了,这火炮就是摆了迎接远客的,不放一发实在不成规矩。太子殿下的吩咐咱们不敢不照办,所以这些炮今日是一定要放一放的。”
听的懂汉语的徐日升脸色已经隐隐有些发白,他擦干了冷汗急忙上前阻拦道:“大人您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