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之时————bei

作者:bei  录入:04-09

“风起?”向北轻声唤他。

张风起坐了起来。

向北过去扶他,张风起忽然伸手摸摸他的下巴,“你怎么生胡子了?”他问,声音很是沙哑。

向北笑了,“你才注意啊?这两天都没刮。”说着倒水给他。

张风起喝了一口道,“你在城里怎么没生?”

向北微愕,“你醒了?”

张风起道,“刚才不就醒了。”

与前几天不同,他的眼神清明,有了生气。

向北俯身把头靠近他的,“你真的醒了。”

张风起道,“你怎么了?”

向北道,“没什么。”

看他盯着自己,他笑道,“以前都收拾得干净体面才在你眼前出现,几天没刮,当然邋遢了。”

张风起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向北轻戳他的面颊,“你是小娃儿,怎么会有?”

张风起放下手,望了望窗外,“荷花开了。”

“是啊。”向北道,“昨天还都是花骨朵呢。”

“我饿了。”张风起说。

向北抚过他消瘦的脸,“你知道饿了。想吃什么?”

“红烧肉。”张风起说。

“我去买。”

走到门边,向北回过头,张风起正看着他。

四目相望,“大早上哪有卖红烧肉的?”张风起道。

向北走回来,“我都忘了,现在是早上。”

“镇上有个馄饨摊,我带你去吃。” 张风起说。

吃完早饭,两人搭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回村。

烧了这么些天,张风起的身体发虚。在家里歇了好几日,才恢复精神。

穷乡僻壤的农村生活,空虚沉闷得让人发疯。

张月娘家没有电视,张风起和向北住的小屋甚至没有电灯,方圆数十里都是同样寂寞的村庄,找不到任何文化娱乐活动。

天一擦黑,世界就进入密闭的暗箱,隔绝的,无望的,枯燥乏味的。

随便怎么在村子里转悠,也很难看见几个人,四处都是一片迟钝和安静,时间仿佛永远凝滞不前。

所谓详和诗意的田园生活,原来只是都市人故作姿态的叶公好龙。

向北真是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张风起,他怎会来到这里。但张风起在这里,他守着他,看着他,感觉到生活是实质的存在,一切并不那么难以忍受。

当早上醒来,他习惯性的用额量他的前额温度时,甚至觉得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也不坏。

这天上午,张风起兴致很高,带着向北到村边的沟塘钓小龙虾。正是盛产龙虾的季节,一会儿工夫,两人就装满了桶。

塘边野草疯长,蚂蚱蹦来跳去,张风起从河里捞了个酒瓶用来放捉的蚱蜢,准备拿回去喂鸡。两人蹲在草稞里抓虫,张风起的姑夫路过,把从镇集捎的茶叶蛋给他们。张风起将桶和瓶交他带回去。


他自己和向北坐河边吃了鸡蛋,吹了会儿风,往路上走。

经过自己家门,张风起停了脚。

他没有进去,只是在房子对面的土坡上坐了下来。

极目远眺,青翠的湖上波光粼粼,初阳为水面撒下点点金粉,随着微风闪烁跳跃。

湖的彼端,连绵起伏的山峦蒙着缎蓝色的雾纱,若隐若现,与依傍在湖岸的村落无言的遥遥对视,使陈旧清贫的小同庄显得深远而悠长。

婆娑的绿树,翩翩的蜂蝶昭示着夏的繁盛和荣华。

张风起低头望向承载他所有无忧无虑时光的院落。

那里,满地的断桩有些触目,特别刺眼的是三张小圆桌似的泡桐树桩。

张风起静静的看着,什么也没说。

向北陪他坐在旁边的青条石上。

短促的刹车声划破这片冷清,从农用运输车上打头跳下的人,正是赵六。

随后又下来几个人,都扛着镐锹。

赵六嗓门很大,高声道,“先起泡桐。”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开始挖树桩,边干活边谈论几个大树桩是好样的材料,要卖不少钱,两三个较小的当不了什么用,拿回家烧火算了云云。

张风起没有下去阻止,只注视着他们挥锹挖一个泡桐的根。

树桩太大太深,刨了半天土,还是没怎么松动。

忽然,张风起开口道,“树是我妈种的。”

向北道,“听说有二十多年了。”

“是啊,”张风起望着远方道,“今年秋天,没有泡桐籽吃了。”

下面的一个人抬头瞥见了他们,立刻回身跟其他人嘀咕。

赵六看了他们一眼,扭头道,“干活干活。”

几个人又低下头去挖树根。

张风起始终没动,对向北道,“以前我在树下睡觉,槐花开了,落了我一身,每次我妈妈都是先拣掉我身上的花,才叫醒我吃饭。”

向北转头看他,但是他的脸上什么也没有,好像只是在陈述小时候的一件事给向北听,告诉他曾经有一个少年在五月的漫天飞花中,在这盈满清香的院里,在那些一开即谢的洁白下卧眠过。


树消失了,花不会再开,小小的少年已经长成必须经受风霜雨雪的成年。

张风起站起身,走了下来。

几个人略些紧张的注视着他的动作。

张风起的眼光一一在他们脸上扫过,但脚没有停,径自向前走去。

赵六满脸笑容,“哎呀,我当是谁呢,侄,病好了?”

张风起点头。

“中午到六爷家吃饭,叫你婶烧几条鳝鱼,好好补补。”

张风起道,“好,我拿了东西就去。”

赵六一愣,通常这种客套在乡间当不当真都可以,但在此时此地,张风起的当真未免令人匪夷所思。

“不行啊?”张风起问。

“看这孩子话说的,”赵六笑道,“就是六爷不叫,你什么时候想去还不跟自己家一样。今天晌午都到我家吃饭去。”他冲周围喊了一嗓子,其他人自是乐得答应。

张风起带着向北进了侧屋,这间土坯房原是储粮用的,地势较高,没怎么淹水。

里面尽是灰尘和蜘蛛网。

张风起在房梁上取下一个黝黑的小泥坛,连木头盖子用绳子捆扎着。他并没打开,递给向北,“你帮我收着,我怕忘了。”

向北接过来,很轻,看来没装什么东西,“里面是你的宝贝?”他笑问。

张风起点头,“将来你给我小姑。”

“什么?”向北正仔细观瞧坛子上别致的花纹,没听明白他的话。

张风起道,“我们走吧。”

出了屋,赵六他们还在起树桩,张风起没跟他们打招呼,和向北直接走了。

见他们俩背影远了,其中一个人道,“张家这小子烧坏了吧。”

赵六道,“摸不透。”停了停,他又说,“树是书记叫砍的,我们不过跑腿出力,要算帐也干不了我们什么事。”

旁边的人互相使了使眼色,谁都知道卖树的钱被赵六和孟金贵分了,他倒说出这等话,把自己推的干净。

中午,张风起果然去赵六家吃了饭,晚上还到村支书孟金贵家吃了一顿。饭前饭后,什么也没提。

孟金贵琢磨张家遭了大难,张风起没来吵闹砍树的事,倒和和气气来作客,大概是想让村里发点贫困救济,安排个国家扶助什么的。老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两手空空,乳臭未干的一个娃娃,大事小情,求着村委会的地方还很多。他在外面几年,倒学得识时务了。


农村就是这样,有客人来吃饭,主人家总要叫上远亲近邻来凑热闹。虽然张风起不喝酒,桌上还是有一群人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

回到张月娘家,洗漱完,张风起和向北熄灯躺下。

窗外星光黯淡,看来明天是阴天。

说了一会儿话,向北道,“风起,将来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没想过。”

向北道,“现在想呢?”

张风起想了想,“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在田里玩,每次他们喊我回家,我就想要是住野地里多好。”

向北一下笑了,“现在还想住田里?”

“其实,”张风起闭上眼睛道,“田也是人家的。”

很远的地方传来“汪汪”的犬吠,随即更多的地方响起同样的声音,在漆黑的夜晚里,加深了乡村的孤寂。

“风起,我们回家吧。”向北轻轻的说。

“回家?”

“回我们的家。”向北握住他的手道。

张风起侧脸看他,黑乎乎的,只依稀辨得出向北的轮廓。

他翻身平躺,没有说话。

哪里,是他的家?

一觉醒来,天光大亮。

张风起不在屋内。

大风天,窗户被摇得咯吱吱响。

向北推开门,张月娘端了早饭进来,说风起刚吃完出去了。

用了早餐,向北在院里张望了一会儿,不见张风起回来。

门口骚动起来,三五成群赶着往一个方向跑。

张月娘问他们出什么事了,也没人说得清,不过总听起来是与张风起有关。

她和向北连忙去看究竟。

人都聚集在田头的电线杆周围,男女老少都有,大人正在把小孩往外哄。

到了近前,赫然入目的竟是两个一件衣服都没穿的男人,均面朝着电线杆,双手被紧缚其上,正是赵六和孟金贵。

尽管画技拙劣,仍可以辨出,在他们的背上画着树和钞票的样子,脸上也有同样的图案。孟金贵身上还题了两行歪歪斜斜的大字,“一万六千元,示众到午前”。

这话不难懂,意指赵六和孟金贵卖树得了一万六千元,要让他们示众直至正午。

小同庄一带的本乡土语遗存古风,讲究简约和韵脚,往往是五字或七字一顿。平常,人们已经不怎么说,只有在举行地方性的宗嗣活动时才听得到。

众人议论纷纷,这事无论谁做的,都绝非好惹的角色,因此没人上前解绳子,以免引祸上身。孟赵两人早已无地自容,竭力贴近电线杆,根本不敢转过脸来。

低低切切的猜测中,有说肯定是张风起做的,也有人表示怀疑,张风起怎么可能不惊动其他人而把他们从家里弄出来,何况他又不识字,莫非是张老五夫妻显灵。

当然,嬉皮笑脸起哄的也不少。

总之没有同情的,只是事出蹊跷,乡民们免不了穿凿附会一番。

真相其实简单。

孟金贵昨晚喝了一肚子酒,少不得要起夜几回,张风起半夜伏在他家院外,趁他出房时将他拿获。

赵六更容易,中午张风起在他家吃饭,就知道他妻子下午要走娘家,他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县里有公职,所以晚上只赵六一人。

赵六和孟金贵虽然觉得那个人影像张风起,但由于天太黑,又没看到张风起的面容,也心里发毛,不敢确信。

最终还是孟金贵的家人赶到,给他们松了绳,但他们身上的涂鸦却洗不掉,过了好久才褪,以致两人多日没敢出门。

这加重了某种神秘色彩,四乡八村都传言张老五夫妻显了圣。孟赵两人更因为害怕深信不疑,成天磕头烧香。

其实是张风起用的油性笔,他在向北那儿见到这种笔,很是新奇,向北就给了他。

这些都是后话,且放一旁。

向北在人群中找了半天,没看到张风起的影子。

望了望被扣着的两人,他心中一动,忙问张月娘,“风起什么时候走的?”

“小半个钟头了。”

向北道,“我先去找找他,要是他回来,千万别让他出门。”

张月娘点头。

县委大楼周围,环境十分优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还有相当时髦的人工水幕。

但县里掌实权的干部们却不怎么喜欢,他们在县城的各个偏僻角落安置办公室,县委大楼里的只当摆设。

原因并不复杂,在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地方可以办只有少数人知道的事,见少数想见他们而他们也想见的人。话绕口,道理简单,正大光明的地方太亮了。

县委书记黄飞真正的办公地点在城郊的一个医疗器械厂。据说由该厂的小会议室改装而成,因他不习惯那边的卫生间,厂里特别重新装修过。

以为自己闭上眼睛,人家就看不见他的人,委婉一点说,未免太孩子气了。

就连才在本地乡下呆了几天的向北,也从健谈的赤脚医生嘴里清楚的知道县里几位大人物的行踪。

张风起更不可能不知道。

原名叫“东红”现改为“盛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厂,张风起从未来过。

站跟前一看,真够破旧的。四周杂草丛生,住家只星星点点的两三户,其它全是乱石嶙峋的荒地,在夏季茂密的浓荫中也呈现出萧瑟之态。

“你找谁?”传达室的看门人问。

“不是招人吗?”张风起说。

厂里正在招一批包装工,因为要先交八千块钱押金,愿意来的人不多。

听他是来应工的,看门人道,“往里左拐。”

天阴沉沉的,风很大,卷起地上的尘土遮蔽了天空。

院子里种着不少槐树,在风中沙沙的舞动树叶。

张风起停顿了脚步,环顾厂区。左边是一排排的平房,应该是厂房,右边最里面有一幢两层的小洋楼。

风刮得越发大了,吹得张风起的衣衫猎猎作响。

有槐树枝“啪”的一声,被风折断。清脆的声音让张风起回过头去。

他拾起它,用拇指触摸白生生的裂口,弯腰轻轻的将它放在树下,转身向楼房走去。

你,痛吗?

楼内静悄悄的,装潢得相当有格调,全部是深红色的中式木质地板和护墙,古朴华贵,很难把它与医疗器械联系起来。

张风起踏上楼梯,身后有人叫道,“哎哎哎,你什么人啊?”

张风起转过身,叫他的像是厂里的职员。

“我找领导。”张风起说。

“领导?”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过来,“领导谈生意去了,楼里没人。”

张风起道,“你是谁?”

“问那么多干嘛?快点出去!”在办公室坐久的人,即使是个文员,也习惯了颐指气使。

可惜他今天很不走运。

张风起点点头,似乎要下楼梯,突然一脚将他踹倒,踩住他的胸口,“黄飞在哪?”

那人张口结舌,“你……你……”

“黄飞在哪?”张风起平淡的重复。

“你……你找县委书记到县委去,在这里闹什么!”趾高气扬惯了,他一时转不过弯来。

“他在哪?”张风起脚上一用劲。

“里面……”胸口的重力促使他本能的说,声音颤抖,“最里面的房间。”

张风起收回脚,“不想死,老实呆着。”

门上没挂名牌,但敞开着,县委书记正和秘书交待事情。

张风起的突然现身,出乎他们的意料。

秘书道,“你找谁?”

张风起没理他,看向黄飞。黄飞是个白净脸,四十岁不到。

推书 20234-04-10 :千年之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