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起的时候,清和殿便处死了一个宫女。
因为太医说淑贵妃的孩子滑得蹊跷,娘娘心脉虚弱,像是被下了药。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就查到了一个名为思怡的宫女,应该说是怡答应。
此人原是淑贵妃的贴身宫女,后来因为有点姿色便被历元帝宠幸了两回,升为答应做了主子,但还是服侍在关若媛身边。
赵昌承气得砸了两套茶杯,看着面色苍白、病病恹恹的淑贵妃又觉得心疼。
“朕没想到那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竟然连皇子都敢谋害!”他叹一口气,握住爱妃的手。
“是朕对不住你们母子。”
关若媛看着两人相握的手,像是在发呆,又像是在理解他说的话。眼泪却就这么顺着流了下来。
是梨花带雨,憔悴柔弱。
没有人知道这是她一手设计的局。
她慢慢发现思怡很有野心,不满于答应的位置也对自己心怀鬼胎。
这女人主动找到皇后,想以秘密交换荣华。
还好她还不算傻,没有直接全盘托出,只说有扳倒淑贵妃的证据。若是皇后能护她封妃,那她们就在同一阵营了。
不过也不算聪敏。关若媛分神想到。
因为自己与那人相见的日子不定,也从来不留下罪证。
思怡能拿出的只有一句流言。
那便是赵应翯后来知道的那句“狸猫换太子”。
历元帝将她揽入怀中,“我们还会再有孩子的。”
她很轻很轻地眨眼,那明黄金银相纹的衣袍也变得模糊不清。
她想,不会了,再也不会有了。
之后的一年,她都不曾再与那人相见。
只有赵应恪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
自从那次无忧宫之行,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再避开他。
他们是一条船上的。
同生同死。
那年夏末,母亲躺在床榻之上,一手捂着小腹,一手轻轻摸他的脸。
“恪儿。”
“只有我们。”
“娘亲不会让任何人破坏属于我们的一切。包括你以后应该拥有的东西。”
那一瞬间,他想他也是杀死自己亲兄弟的凶手。
--------------------
本来是准备放在番外的,但想想还是放在正文比较好
主线故事的剧情会比较完整
第84章 笑无言(二)
那个男人名为李观,在户部度支做郎中副使,不大不小的五品官员。
堪堪能上朝堂,站在最角落,大抵不去也没什么影响。
他本人亦是如此,低调内敛,从不广交友,每日便是朝九晚五,三点上下。
赵应恪曾与户部的大臣们闲聊,将所有人议了一遍,中途不经意地转到李观身上。
“那,李侍郎如何?”他笑着说,“瞧着不甚起眼,恪一时都没想起他的名字。”
“李观啊,确实木讷了点。”户部尚书摸了摸自己的两撇胡子,“但分内事做得挺好,很会算术。”
其他人也应和,说是李侍郎心算厉害,虽然人话不多,但经常帮着户部其他人稽查账目,实际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人缘也没表面上看着那么不好。
可惜早年丧妻丧子,至今也未再娶。
有人善意打趣,“不续弦,家中也没个妾室,瞧着他也不去那些莺巷柳馆,精力全留给算账了罢!”言下之意就是该不会不行了罢?
户部尚书摆摆手,“莫在殿下面前说胡话。”
其他同僚也帮腔,“李观是难得的痴情种呐!”
赵应恪微垂眸,眼角上瞧,手指摩挲下巴,还是浅笑的模样。
是啊,是痴情种呐。
而且哪是不行,分明一***,怕是要捅破天子的后花园。
李观还有一个身份。
商贾之家,精通算术,同姓李——晋北李家。
凭空不好猜,但说来会叫人拍着手有恍然大悟之感。
他与李家本家渊源颇深,是被专门请去闲时做管账先生的。
关若媛将这事告诉了赵应恪,说有事可以直接去找他。
赵应恪不置可否,最终还是不忍浪费这有利的友邦。
所以他与李观一直保持着联系,两人礼度委蛇,只做什么也不知,倒没有想象中的窘迫。他们的关系不冷不热,从不在外相聚,旁人也不知道四皇子和李侍郎竟有私交。
第一次见面后没多久,李观便向他引荐了李家家主李稽。
谁不乐意有个皇子在暗中做靠山,至少皇城脚下的李家对此喜闻乐见。
是以后来的“李稽”不完全是李稽,有时候还会是赵四。
像是在行海竹园中引燕江之水入池的浮夸手笔就并非出自李稽本人,当然细究下来也不属于赵应恪,而是李观提议的。
“送给四皇子的成年之礼。”
赵应恪现在想来都会觉得太过哗世动俗了。但不可否认,这么想的时候他的嘴角仍旧是上扬着的,似乎觉得愉悦,又好像波澜不惊,只是笑着。
大概是因为关若媛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平静,赵应恪对她的情夫也生不出多余的情绪。
恨与厌恶没有,亲近和喜爱的念头是想起来都叫人发笑。
偶尔他也会出神地想,那个人有可能是自己的生父?
不过这种想法总是转瞬即逝。因为是又如何,他永远不可能脱离赵氏族谱,他也舍不得属于“赵应恪”的一切。
只有一次,仍旧是嘉隆十六年,淑贵妃掉了孩子的那一年。宜妃因为管教不淑致使八皇子伤了九皇子,皇后特地召集六宫商议九皇子的新去处。
没人愿意接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而那日淑贵妃本可以借身体不适之由缺席。因为谁不知道,皇后向来喜欢把这种事情交给“分管后宫”的贵妃娘娘。
光明正大地使些小伎俩。皇后扳不倒这个眼中钉,只能和善地依圣旨给对方找事做。
可是关若媛那天还是去了。
她背脊挺直地坐在圈椅之中,听到对方的懿旨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别的妃嫔讨好似的为她打不平,暗地里说巩氏也太欺人太甚了。
她也耐着性子陪她们演姐妹情深的场景。
没过几日,九皇子便被送到了清和殿。
赵应恪望着那小男孩戒备的神情不觉有些好笑。
他还是那么瘦弱,别人是穿衣裳,到他这就变成了骨头架子被装进衫袍里。偏偏那小脸上一片冷漠,露出正在换牙的口齿,暴露骨子里的不屑与凶性。
可是每日去国子监时,赵应祾又像变了个人。
守九皇子读书的太监不上心,赵应恪常能看到窗檐边上的衣摆,小孩探头探脑的,早早就跑到他们的学堂来等着了。
当然不是等他,他知道。
也当没看到。
赵应祾是来等三哥的。
他对谁都不亲近,恨着眼,永远警惕永远防备,如果你再往前走进一步,那他下一秒就会和你厮打在一起,用牙齿咬掉皮肉。
只有面对赵应禛的时候,他就好像御花园中等着人喂食的猫儿,嘴角和眼角都弯起来,伸长了脖子等着被挠一下,这时候所有尖牙都被收起来,这时候的他渴望亲吻。
赵应恪有时候忍不住想,那小白眼狼明明是住在清河殿的!吃的用的从还在无忧宫时就是他的母妃和他给的,怎么还把自己当作敌人。
甚至赵应祾身上的新衣服,那上好的绸缎以及针线布料,都是关若媛亲手一点点缝出来的。
可惜没有人告诉他,所以他理该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淑贵妃已经很多年没来国子监接四皇子下学了,而如今她每日都在偏殿等他二人背完诗书再一道回清和殿。
他满眼只有三哥哥。
三哥哥给他带了点心,三哥哥教他认字,三哥哥牵着他的手在庭院之中漫步……
他是宫中最不受宠的人,皇帝连看一眼都不愿意的儿子,只有赵应禛喜欢他,所以他也喜欢赵应禛。
他又怎么会去注意从来不主动与自己亲近的淑贵妃和四皇子呢?他想他们井水不犯河水,这非常好。
所以他也不知道关若媛每晚都守在他寝屋的偏室,等他熟睡直至月下树梢。
赵应恪觉得母亲大概是把赵应祾当成了那个未曾出世的孩子,那个不属于皇帝,而属于她和那人永远不可能来到世上的孩子。
她会看着赵应祾缠着三皇子玩闹时笑起来,用帕子遮住嘴角和他说,“祾儿好调皮,和他三皇兄的关系真好。”
祾儿脸上终于长些肉了,祾儿能把论语背两页了,祾儿今天用完新进贡的羊奶和她说多谢娘娘……
赵应恪在她说这些的时候也跟着笑,不是长大之后那如面具一般长在他脸上的笑容,而是一种很浅淡的、下意识间不经意的举动。
后来呢?他想。
慢慢地闭上眼睛,脑海中的记忆偶尔会不受控制地拉扯,从那属于现实的存在中生出几枝疯狂的幻想,它完全与所知相悖,却能很安分稳当地与他共存。
后来啊,赵应祾和他三哥去灵昶山玩,那是他第一次离开皇宫。
关若媛为他准备了一套青灰浅色常服和一双适合爬山行路的鞋子。
那衣衫用绿线暗绣桃枝琼蕤,清凉薄透,最适合赏花时节穿了。
只是赵小九都还未穿着这身衣裳和他们一齐游过山水看花开,就这么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三皇子府的管事来禀报说九皇子在下山的时候被马车碾断了腿。
又说九皇子现在见不着他们殿下就开始哭闹,实在离不开。
赵应恪想,他大抵得偿所愿了。
纵使代价是一条腿。
而淑贵妃听完对方的话后,只礼貌又疏离地关切一两句,便叫宫女去九殿下的屋中把他旬日里用的东西全都收给杜文了。
仿佛根本不在乎那个寄养在自己宫中的小孩。
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将赵九的屋子搬空的那一瞬间,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彻底从她的身体抽离。
温暖的热流沿着小腿滴落。
遥远有人声喧闹,还有小孩啼哭。可是偌大的清和殿寂静无声,唯剩她空荡的心脏缓慢跳动。
赵应恪知道母亲为了不被皇后抓住把柄,那一年都不曾与李观相见。
而皇帝觉得是自己养狼为患,害得淑妃掉了孩子,是以越发愧疚,对清和殿也就越好。
不过他没有彻查九皇子断腿一事,关若媛也没有提起。
这么多年,他们在宫中早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他觉得他们不能被称作恶人,只是还不够好罢了。
母亲偶尔会在小九曾经住的屋里待一夜,哭得很小声,甚至于无声。
他看到她手中握着一把长命锁,还没有半个手掌大小,却很精致。
不是宫中为怀孕的妃嫔做的样式。
赵应恪后知后觉明了,大概是李观给她的。
只有那一次,他的心里生出一点逃离这皇宫的念头。
只有那一次,他希望他、弟弟、母亲还有那个男人来世可以成为一家人。
一个平凡的、会为生活计较、偶尔吵闹却永远爱着彼此拥有彼此的家。
--------------------
赵应祾视角:(一句话概括那年住在清和殿的生活)(满脑子禛哥)
赵应恪:偶尔会觉得是三皇兄抢了我的弟弟呢(笑)
赵应禛:?
第85章 笑无言(三)
在三皇子出征的第三年,扶瀛找到了赵应恪。
那时他刚娶了一房妾室,每日上完朝就往吏部去忙,夙兴夜寐。别人见面还要称一句成家立业,恭喜恭喜。
晅辽之争旷日持久,他们和兵部调度兵员官员,是一刻也闲不下来。战事好的时候还勉强,若是告了急,户部的管事又要来哭诉,求四皇子在朝堂上给美言两句。
他帮着三哥和他的北府军,两人书信来往倒也不少。
不过唯有一个秘密没人知道,那便是他一直分了个心眼关注着皇子所。
他本意是看着点赵应祾,总不至于让人过得太差。
因为赵应禛离京后九皇子跪在太和殿前三日一事他是知晓的,所以总担心哪日这小疯子会做出其他骇人的举动来。
哪想还真让他瞧出了点名堂。
偷跑出宫,化名路濯。
最后还成了江湖中小有名气的少侠「仙道路不问」。
赵应恪是真的大笑不止,一边抚掌称赞,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赵应祾啊赵应祾!
是真以为这宫中没人看着他呐。
他慢慢息了笑,静默地将暗卫调查的信纸烧了个干净,又叫人去细查除了他们之外有无人知晓此事。
结果果然只有他在盯着他苦命的小九。
最后他慢慢叹一口气,想自己还是舍不得,舍不得把那只断腿的鸟抓回来关着。
他们之中总该有一个是自由的。
说回扶瀛。
他找到他的时候就没隐藏,相互利用就差没摆在台面上来了。
没落的前朝南都皇族。
此人气质高傲,举手投足间气质天成,带着点早已消亡的古夫子韵味,只是有些邪气。大抵是觉得不甘又只能压抑着,眼底的恨意最终成了他又毁了他。
赵应恪瞧他的第一眼就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不择手段,孤注一掷。
但他永远叫自己存理智,有谋略方为上策。而对方与成魔成痴大概仅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