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雨下的真及时。”于良吉乐呵呵的看着外头的瓢泼大雨。
今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了,前几次都是小雨,有点没下透的意思,这次这大雨一看就能下透。
“是啊,再不下雨就该旱了。”石宏大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外头的大雨感慨,去年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准备了,报告都打上去了,但是前途渺茫, 他还没想好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现在他就在新房子里,跟喜欢的人,携手并肩,看外头初夏的雷阵雨。
“这个时候下雨,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这阵雨下了,天气就该热上了。”前几天的温度就已经热上了,这场雨过后,肯定更热了。
不过东北这边气温热也热不了多久,关键是这热的时间内,庄稼会疯长,东北这边春天和秋天都很短,冬天很长,夏天的时间就那么两个来月,都不到三个月。
大雨下了大概半个小时,然后改成了小雨,电闪雷鸣消失了,空气里带着一股水汽和泥土的味道。
建房子的时候,铺了好砖路,但是没搭走廊,黄大厨他们过来做饭,都是打着雨伞过来的。
幸好离得不远,不然太不方便了。
石宏大在屋里跟于良吉下动物棋,于宝宝在旁边看着,偶尔跟于良吉唧唧呱呱,指手画脚一番!
一家三口还很乐呵。
果然,这阵雨下过后,第二天天气就热了起来,连过堂风都不怎么凉快了,于宝宝他们上学都改了时间,早早地去,早早的回来,中午休息的时间延长了四个小时!
吃饭一个小时,午睡两个小时,醒后活动一个小时,然后才去学堂习武,不然太热了,孩子们都受不了。
也怕太热了,让孩子们中了暑气。
后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于良吉干脆给孩子们放了暑假,虽然说开学晚, 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就放假了,但是也没办法,开学本来就是五月中了,人都说七月流火,这都六月中了,入伏了。
热得人都蔫了,别提孩子们了。
放假就放假吧,八月十五之后继续上课。
天气热了之后,隔三差五的就下一场雨,然后气温持续热了起来,菜园子里的菜长势快速,如今已经能吃到新鲜的茄子和黄瓜了。
温度上来了,这庄稼长得也快了,半个月之后,于良吉终于写完了考举人的材料,院子里的瓜果也都下来了,于良吉亲自去菜园子里给瓜掐了蔓儿,减了朵。
包括要结果儿了的角瓜、倭瓜等。
还有很多结了香瓜的瓜苗子,多余的花朵就直接掐了,西瓜也有两个结了果儿,拳头大小,过几日八成就能长成了。
于良吉很用心的观察这些瓜果蔬菜,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专门买卖种子的地方,据说府城才有种子商店,圣太祖当初是专门设立了衙门发放种子,就是怕老百姓自己留的种子不好,耽误种地,但是那都是粮食种子,并不是蔬菜种子除了专业的菜园和大棚,只有府城那里有种子商店,买卖的也多是粮食种子,蔬菜种子也有,可也没比农家自留的好多少。
所以他要是想冬天种植蔬菜,就得现在培养好留种的菜才行。
根据自家的经验,这种子也是一年留下一年的,一直这么种植下去,偶尔有几家交换种子的。
他要留下明年的种子,还要留下冬天种植大棚的种子。
幸好家里菜园子大,多留些也无妨。
于良吉总往菜园子里头跑,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包,冬天洗完澡,石宏大都捉着他擦药,于宝宝也镇压他小叔叔,非要擦药不可。
这天晚上于良吉穿着大裤头小短褂子,擦完药之后躺在炕上,给于宝宝打扇,让孩子凉快的入睡,顺便跟石宏大聊天。
“明天人就来了吧?”已经一个月了,铲头遍地的时候,清理干净的杂草又生龙活虎了起来,因为最近雨水大的关系,这帮东西又出现在了田间地里。
而玉米苗都长到齐腰高了,也是时候铲二遍地了。
熟田里的杂草少很多,新开荒的田地杂草却很多,尤其是这第一年,筒直快成草原了。
虽然后长出来的是不算很大,可看着也很烦啊!
于良吉就去花生田里看到过,看完心塞塞的回来了。
花生虽然长得好,可杂草也不逞多让!
“嗯,不过这次可能需要五天时间,毕竟天气热了,中午都做不了什么。”这个时候铲二遍地,只能早出晚归,中午的时候休息的时间长一些。
“没关系,我让黄大厨备了不少绿豆,到时候多者点绿豆汤,用大桶备着放到井里头,拔拔凉,喝了也解暑。”于良吉早就准备好了。
“行,快睡吧,别给他扇风了,再扇也是老热风。”石宏大看于宝宝睡着了,就干脆将于良吉的扇子抢了过来,给于良吉扇风:“你快睡觉!”
于良吉轻笑一声:“都是老热风你还给我扇?”
“……快点睡觉!”难得石宏大淡淡的恼羞成怒。
他不就是怕他给于宝宝扇风扇的手疼吗?真是的,非要说出来干嘛?他给他扇风就是让他好好睡觉的意思,还取嘲讽他?
欠亲了吧?
想着想着,也不扇风了,低头吧唧亲了一口,然后拿起扇子继续扇风!
于良吉:“……?!”
二十个帮工第二天一大早就来了,不过因为离得远,他们又是坐着县城的公交马车来的,到了十八里铺,也已经热起来了!
二十个大老爷们儿有点蔫蔫的,本来想着早点来,早点下田干活,谁知道还是来晚了!
“不着急,不着急,大家喝点儿绿豆水,中午好好歇歇,下午再去干活也不迟!”于良吉一点都没有不高兴的意思,还给他们张罗吃喝。
这地方也没有冰窖,更没有冰块,一大早烧好的绿豆汤,只用一只大木桶吊着,放到了井里。
因为打的是深水井,里头就跟冰箱的冷藏一个温度,放下去一上午,早凉的很了,里头还放了不少白砂糖,喝一口,凉爽甜丝丝啊!
中午吃的菜也比较丰盛,黄大厨买了不少猪耳朵,拌了黄瓜丝,还有用木耳粉丝拌老醋,蒜蓉油菜,果仁菠菜,打了甩袖汤。
蒸了两合面的大馒头,都开花了的那种!
这种素素的东西,除却猪耳黄瓜丝,替换成了清炒油麦菜,这一桌都太合于良吉的胃口了。
死热的天气里,就该吃点清爽的东西,而且还有甜丝丝凉丝丝的绿豆汤下饭,吃的于良吉都觉得,黄大厨一家请来的太值得了!
中午一直歇息到下午两点半,热气稍微少了一点,石宏大这才带着人下田,这次因为不用趟地,所以所有的人都铲地就行了。
一直到天快要黑透了,也就是八点多了,他们才回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两三个荷包,都是熏蚊子的东西,而且他们出汗多,一身臭汗味儿,蚊子还真没怎么咬他们!
回来先去洗漱了一番,这才开始吃晚饭。
晚饭也是凉菜多,热菜少,这个时候大家恨不得都吃凉菜,吃起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换于良吉给石宏大打扇了,石宏大早已经累的呼呼睡着了。
他跟着一起铲地,还要时不时的看着点别人,自然更累些。
第137章 铲完二遍
铲二遍地的时候,的确是辛苦,不止是身体上的,还有环境上的,天气热得不得了,于良吉尽量让大家早点出去,上午十点就往回来,下午两点才起来洗漱,然后出去下田,家里的两麻袋绿豆,煮了一麻袋半!
四天之后,这二遍地才铲完,于良吉这次给的还是按照五天的钱给的,虽然说头一天来的时候,就干了半天活,但是也因为天气不允许,他总不能冒着让人三伏天中暑的危险,就把人往田里头赶吧?
那也太“黄世仁”了!
结了账,吃了一顿散伙饭,依然是清淡得多,连唯一的肉菜,也只是买了猪肉烀熟了,做成了白切肉,沾点蒜末酱油醋的就能吃的那种。
剩下的都是青菜,这天都热的要中暑了,吃点凉菜是很有必要的。
工钱依然是放在荷包里发下去的,石宏大又跟人约定了秋收的时候过来帮忙,这才送人出了村子。
铲完了二遍地,天气依然炙热,不过各种青菜纷纷可以开吃了,这对于家叔侄俩来说,简直太好了!
家里的肉都是在刘家那头做,吃的时候家里人都背着他们俩,因为开窗户开门儿了,吃肉的时候怕于宝宝谗啊,石宏大就带着人在刘家那边吃,黄大厨给叔侄俩做好素菜之后,才过去做荤菜,吃完饭还要冲个澡,去去味道。
家里的日子平静的过着,写完了举人教材的于良吉跑去让两位先生看看,因为这个时候算是“暑假”了,正好两位先有没什么事情,于良吉就开始教导他们俩。
文好说,他本来就是文举人,武的话,只能纸上谈兵。
“您还能跟他纸上谈兵呢,我可是连谈都谈不好。”林杰感叹不已。
要说教导导什么的,他还真的肯教导教洪泽涛,兵书他也看过,但是还真没见识过排兵发展阵图。
所以他只能逼着他背好了兵书,却不能教导他怎么排兵发展阵。
“我也是会一点,会一点。”于良吉很是谦虚。
话说这个时代被穿越前辈折胜得很不错。
玻璃基本上除却自用的,都出口换了真金白银回来,还有香皂肥皂杀菌皂等等,苏出来的各种东西不要太多哦!
别问穿越前辈为什么会知道这些,读过数理化,受过高考折磨的人除了没有实践的机会,期间亲手做出来,什么肥皂、玻璃的,甚至是某些军工产品的配比,简直是想忘掉都难。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好处!
死记硬背,熟烂于心啊!
再说,这些个东西出现在网文里的频率太高,只要多看过几篇网文的人,就算没有读过数理化也知道个差不多了。
而且所有的穿越福利里面,只有这个成本低利润大又好操作,不会因为时代技术的局限性而难与生产,若是穿越一场不秀一把简直对不起自己。
可是简单的,都让前辈显摆完了,他怎么办?
只能另劈蹊径了呗!
幸好他学的是农业,不过这里没有化肥农药,他只能自己弄,而且他打算好了,就算是化肥,也要绿色化肥,农药也必须是无毒无副作用的!
反正他应该是鼻祖,他怎么定下来的轨迹,以后的人就会沿着这个轨迹摸。
没想到绿色化肥和农药,他还没着急准备,就有事情一直让他忙不完了!
穿越前辈很有前瞻性,他把军和民给分开了!
也就是把文和武给分开了发展!
例如这个排兵砟阵图,一般都是在军队内流行,都是大帅培养将军,将军培养接班人。
往年考武举的人里头,半数以上都是军伍出身,他们考中了之后,也是多半都会回到军中,这东西外头流传的本就少,更何况系统的学习了。
所以一般武者想要往上考,要么军中有关系,要么就得拜军中人为师,想要一个人研究,多半没戏!
于良吉能知道这个还是多亏了家里的堂弟是个军事发烧友,曾经十分痴迷古代各种军阵,那年暑假,家里大人都出去旅游的旅游,出差的出差,堂弟在他们家住了一个暑假,结果那段时间,家里天天都能看到各种画着小人儿的古代军阵图!
当时他没在意,但是堂弟老是觉得他蹲在自家前头由花园改建成的菜园子头不出来,有点傻兮兮,于是拉着他在客厅里,强迫他跟他一起看那些布阵图。
他就被迫记住了。
而且记住的很完整!
第二年堂弟就开始看各种穿越小说了,都是千篇一律的军事风格,回到古代各种拳打脚踢。
然后堂弟就开始了十项全能的生涯,什么都学,从最常见的强身健体的散打,到最让人不解的非要用灶台烧火做饭,还跟着人学怎么用皂角制造肥皂等等……
不过他学习成绩好,家里人也就随他折胜了。
如今倒是便宜了他,这种图纸他画起来亳无压力,就跟家里的四合院设计图一样。
他们三个在炎炎夏日研究科举的事情,于宝宝作为旁听生,孩子虽然小, 但是他早点接触这些也好,将来他也能用到上。
家里的香瓜下来了,用井水灞凉,大中午的吃上一口,别提多舒服了。
且六月的时候,乔大娘家里的家杏终于熟了!
他们又多了一个水果可以吃,就是这事儿比较搞笑。
家里的杏树还很小,只有一人多高,母株就是乔大娘家的老杏树,她家的老杏树都长了十来年了,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杏花的味道都能飘到于家来。
村里多数人家院子里都有那么一两株的果树,家杏树是最常见的果树之一,家杏成熟之后,村子的大人孩子都吃,不过家杏这东西吃多了不好,又是含糖量比较高的水果,很多时候吃不了都烂掉了。
要说卖去县城也好,不过倒腾过去了,县城也有不少卖家杏的,一天也卖不了几个铜钱。
乔大娘一大早就送来了一筐黄橙橙的杏子,她家老杏树上结果的都是最大个的,剩下的是家里另外两株杏树结出来的,那两株也是老杏树分出来的,今年已经是挂的第四年了。
正是挂果最多的那几年,家里的杏子过几日就要泛滥成灾了,赶紧趁现在,能送就送出去点!
“这杏子可是老杏树上的,放心吃,个大又甜!”乔大娘一大早就笑呵呵 的过来看小于举人了:“这日子可是过起来了!”
以前是有点担心,怕买来的人伺候不好,现在看到叔侄俩都好好地,老大娘高兴的呵呵直乐。
“过得好,过得好!”于良吉心里是很感激乔大娘的,要不是她一直照顾着,初来乍到的他早就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所以家里有点什么好事他都不忘了这老人家,还有隔壁的张家二婶子,以及时不时照应着他们家的杨达,他家就住在他们家后院,两墙之隔。
就连前些日子,只要有点好吃的,就会送过去一些,张家和杨家还好说,乔家是一顿都不落。
只因为乔家就乔大娘和乔小五两个人,老的老,少的少,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乔大娘送完了杏子就回去了,他们的感情不是几句话就说好了的,而是天长日久处出来的。
乔大娘走后,张二婶子也来了,她也是来给小于举人送告的!
全村子没几家没有杏树的,恰好于家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小于举人盖了房子移植了不少的树,可他刚头一年,肯定结不了果子。
所以自家的杏树挂了果子可以吃到了的时候,就想着给他们送去点儿,而且他们家人多,多给来点吧!
于是张家二婶子也给来了一筐杏子!
“你们家人多,一人分一点,就吃个新鲜,这个时候也就杏子好吃些。” 北地少水果,一年到头也就能吃上那么两三样,张家二婶子可实惠了。
“哎,谢谢二婶子!”于良吉笑眯眯的接了,送走了张家二婶子。
一回头,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确人不少,一人一大把,将两筐杏子给分了。
结果送走了这两位之后,21 杨大嫂也来了!
她家的儿子跟于宝宝同岁,也在学堂上学,小班的孩子,跟于宝宝同龄,还很交好的那种,杨达家里头,在成亲那年盖的新房子,就栽了四颗杏树,如今都挂了果子,还不少!
“我知道你家的杏树刚栽种,挂不了果儿,给你送点儿,别嫌弃!”杨大嫂为人爽朗,自从于家也有了女眷之后,她就来了几次,以前可是一次都没怎么过来,因为要避嫌。
“可不嫌弃了!”是小于举人和刘宋氏出面接待的,两个女人还聊了好一会儿,杨大嫂才离开。
头两家的杏子,大家都分了吃,觉得很过瘾,第三家的杏子就给了几个孩子们,小孩子都喜欢藏东西,喜欢慢慢的吃。
杨大嫂走了之后,老村长家的余大娘也来了!
同样拎着一筐的熟杏子过来,老村长家可是有着四颗老杏树的人家,拿的筐子特别大!
于良吉笑脸相迎,刘宋氏笑脸接下筐子!
刚送走余大娘,还没等说上话,铁匠家的婶子过来了,也是来给他送杏子的!
一天时间,没闲着,就接杏子了!
可是杏子熟了,十八里铺原来有二十回户人家,加上石宏大,变成了二十五户人家,石宏大在于家住着,不算单独立户,再除却于家,以及不 怎么打交道的两户付家,和两家没有杏树的人家,于家一天收到了十八筐杏子,十八家 人送来的!